“額,晚輩姓田名重。”田重心想這人會不會有點不靠譜,連姓名都沒問就要收自己為徒,但又想到對方自稱是漢家子孫廟掌門,如此大人物應該不會行事太過離譜的。
在西陸上掌門可不是隨便稱唿的。因為仙宗獨大,一脈掌門的分量之大難以想象,想成為掌門必然是修為高絕或者能力服眾之輩。
種種跡象表明,這自稱漢臣之人,必然不是騙子一流,是個真高人。
漢臣自然有他的尋人法子,而且以他的玄奇能力,不經意間就看穿了田重心中所想,知道對方在腹誹自己。不過他也沒在意,更沒有要說破的意思,隻是留待以後進行‘清算’。
對於田重的迴答,漢臣‘嗯’了一聲,也沒說好壞。其實以他的能力根本無需田重自己說,漢臣也能知道姓名。
他這麽多此一舉的原因,常人是難以理解的。但如果有修為高深的巔峰修士在場,此時就能發現,當田重說出自己的姓名時,他們二人之間冥冥之中連接了多條因果之線,而且在數量上無時無刻的不在增加著。
這些因果線乃是師責之線,剛才漢臣那一問也有個名目,叫做請名。
大修士如果動了收徒之念,而且被選中的弟子也有拜師之心,做師傅的就可以用請名的方式加深二人因果糾纏。沒有這種前提,請名之法是沒用的。
加深因果糾纏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其實這完全就是世人誤解。
正所謂,善有因,惡有果。漢臣隻要從今往後對於田重盡到為師本分,自然會種下善因,等到渡劫飛升之時,就會有福報臨身,諸多增益。反之漢臣如果沒有做到師傅的本分,那麽他就會受到惡果,最輕也是個天劫加重的結果。
這一結果,無論田重成就高低或者為人善惡,都不會被改變影響。因為隻要漢臣不違反自我因果,那麽田重的因果就與他無關,是單方麵的。
對於田重來說也是如此。
這種請名之法,是漢家獨有之術,乃漢鍾離所創,漢鍾離善於教徒也與此法有著很深的關係。他創造出這種法術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師徒和睦,共登大道。
此時漢臣兩撇小胡子一翹,裝作不悅說道:“還自稱晚輩?不快叫師傅!”
“師傅在上,徒兒田重見過師傅。”田重也不囉嗦,立馬就在他居舍門前,當街對漢臣鄭重跪拜行了一禮。
此時情形足夠引人矚目了,但不知為何周圍經過的弟子們,竟然無一人注意到他們。田重其實早就發現了這一異常變化。
雖然現在是清早,但因歇院在即,來來往往無所事事的弟子卻也不少。他估計大概是這位剛剛認下的師傅施展了什麽障眼法,才導致如此。
不過他也沒在意這點。人生難得抓住機遇,既然趕上了,豈能輕易錯過。田重才不會在意無關人的人眼光,自己會成為哪一個派係的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這位師傅的誠意。人家以大修身份親臨收下他這個小小築基為徒,如果拒絕,豈不是顯得自己是狂悖之徒。
要知道在修院就算築基了,前來招募之人大多都是金丹修為。雖然這麽比較兩者有些不妥,但卻能更加體現師傅的重視。
更何況,反正以後早晚也是要拜師的,那何不找個看著順眼的呢?田重看漢臣就挺順眼。
“好徒兒,你我現在隻是徒有師徒之名,還算不得數的。等到仙宗入廟做過齋醮科儀,拜了祖師,得到眾道友見證,才算是真正入我門下。起來吧。”漢臣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點了點頭受了田重一禮,接著他用法力憑空將田重扶起身。
就在這時,田重的神情不知怎地,似乎有些慌張,但漢臣在一旁仿佛未曾看見一般,隻見他神色如常又對田重囑咐道:
“你整理一下隨身物品,不重要的雜物就不必帶著了。過會兒我與你便離開此地,迴頭一應事宜等你到仙宗後在補辦即可。”
“多謝師傅,弟子明白了。”田重吐出一口氣,躬身行了一禮,說完,就迴去屋內開始收拾東西。
在剛才,他其實還有很多話想對漢臣說,但話到了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仿佛嗓子裏被一團氣堵住了一樣。
這不是比喻,而是他真實的感受。隨即他就明白師傅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那就是叫他不要多管閑事!
田重在心裏歎息了一聲,他剛才確實想到了一些‘閑事’,一定是師傅察覺了才阻止他將話說出口。
“文興、為真、小雙、苗苗,你們要多多保重。我先去道院一步了。”田重在心中默念過一遍四人名字,嘀咕了一句,便懷著複雜心情開始整理自己的一應物品。
他其實原本打算等過段時間迴家看看的,畢竟離家十年了,心中也是非常想念。看來隻有等自己在仙宗安頓好了之後,再向師傅告假了。
他直覺認為漢臣肯定能答應他的這個請求,雖然二人相處隻有短短片刻,但他仿佛感覺冥冥之中二人就有一種奇怪的模糊感應。
這種模糊感應,指點著他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什麽事漢臣能同意,什麽事漢臣會反對……
就在田重整理物品的同時,漢臣在田重門前背著雙手,狀似隨意的瞥了三個方向一眼。
這三個分別是留雁塔、城主府、展鴻塔。
當漢臣從展鴻塔將目光收迴時,臉上竟露出一副疑惑之色,當即他便皺眉沉思了起來。
能讓一位合體後期大修都感覺到疑惑的事,肯定不是一般的小事。事實也確實如此。
漢臣隻是念頭一轉,頓時臉色變冷,同時又嗤笑了一聲,他沒想到自己無意間來到趙國修院,竟然還會遇到如此難以置信的事。
最不可能的出事的地方,偏偏就出事了,但可笑的是,負責這裏的煉虛修士竟然光顧著修煉,絲毫不曾察覺。
簡直是玩忽職守!
本來他並不想插手野派的庶務,如果自己介入其中難免讓人說三道四、磨嘰沒完。
但一旦事有危機,此地,甚至連趙國都會發生不可預料之禍事。另外韓家有個小子也在這裏,自己剛收的這個徒弟怕也有些關係親近之人,一旦出事,他們定然難以幸免。
自己還真不能置之不理。
在西陸上掌門可不是隨便稱唿的。因為仙宗獨大,一脈掌門的分量之大難以想象,想成為掌門必然是修為高絕或者能力服眾之輩。
種種跡象表明,這自稱漢臣之人,必然不是騙子一流,是個真高人。
漢臣自然有他的尋人法子,而且以他的玄奇能力,不經意間就看穿了田重心中所想,知道對方在腹誹自己。不過他也沒在意,更沒有要說破的意思,隻是留待以後進行‘清算’。
對於田重的迴答,漢臣‘嗯’了一聲,也沒說好壞。其實以他的能力根本無需田重自己說,漢臣也能知道姓名。
他這麽多此一舉的原因,常人是難以理解的。但如果有修為高深的巔峰修士在場,此時就能發現,當田重說出自己的姓名時,他們二人之間冥冥之中連接了多條因果之線,而且在數量上無時無刻的不在增加著。
這些因果線乃是師責之線,剛才漢臣那一問也有個名目,叫做請名。
大修士如果動了收徒之念,而且被選中的弟子也有拜師之心,做師傅的就可以用請名的方式加深二人因果糾纏。沒有這種前提,請名之法是沒用的。
加深因果糾纏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其實這完全就是世人誤解。
正所謂,善有因,惡有果。漢臣隻要從今往後對於田重盡到為師本分,自然會種下善因,等到渡劫飛升之時,就會有福報臨身,諸多增益。反之漢臣如果沒有做到師傅的本分,那麽他就會受到惡果,最輕也是個天劫加重的結果。
這一結果,無論田重成就高低或者為人善惡,都不會被改變影響。因為隻要漢臣不違反自我因果,那麽田重的因果就與他無關,是單方麵的。
對於田重來說也是如此。
這種請名之法,是漢家獨有之術,乃漢鍾離所創,漢鍾離善於教徒也與此法有著很深的關係。他創造出這種法術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師徒和睦,共登大道。
此時漢臣兩撇小胡子一翹,裝作不悅說道:“還自稱晚輩?不快叫師傅!”
“師傅在上,徒兒田重見過師傅。”田重也不囉嗦,立馬就在他居舍門前,當街對漢臣鄭重跪拜行了一禮。
此時情形足夠引人矚目了,但不知為何周圍經過的弟子們,竟然無一人注意到他們。田重其實早就發現了這一異常變化。
雖然現在是清早,但因歇院在即,來來往往無所事事的弟子卻也不少。他估計大概是這位剛剛認下的師傅施展了什麽障眼法,才導致如此。
不過他也沒在意這點。人生難得抓住機遇,既然趕上了,豈能輕易錯過。田重才不會在意無關人的人眼光,自己會成為哪一個派係的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這位師傅的誠意。人家以大修身份親臨收下他這個小小築基為徒,如果拒絕,豈不是顯得自己是狂悖之徒。
要知道在修院就算築基了,前來招募之人大多都是金丹修為。雖然這麽比較兩者有些不妥,但卻能更加體現師傅的重視。
更何況,反正以後早晚也是要拜師的,那何不找個看著順眼的呢?田重看漢臣就挺順眼。
“好徒兒,你我現在隻是徒有師徒之名,還算不得數的。等到仙宗入廟做過齋醮科儀,拜了祖師,得到眾道友見證,才算是真正入我門下。起來吧。”漢臣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點了點頭受了田重一禮,接著他用法力憑空將田重扶起身。
就在這時,田重的神情不知怎地,似乎有些慌張,但漢臣在一旁仿佛未曾看見一般,隻見他神色如常又對田重囑咐道:
“你整理一下隨身物品,不重要的雜物就不必帶著了。過會兒我與你便離開此地,迴頭一應事宜等你到仙宗後在補辦即可。”
“多謝師傅,弟子明白了。”田重吐出一口氣,躬身行了一禮,說完,就迴去屋內開始收拾東西。
在剛才,他其實還有很多話想對漢臣說,但話到了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仿佛嗓子裏被一團氣堵住了一樣。
這不是比喻,而是他真實的感受。隨即他就明白師傅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那就是叫他不要多管閑事!
田重在心裏歎息了一聲,他剛才確實想到了一些‘閑事’,一定是師傅察覺了才阻止他將話說出口。
“文興、為真、小雙、苗苗,你們要多多保重。我先去道院一步了。”田重在心中默念過一遍四人名字,嘀咕了一句,便懷著複雜心情開始整理自己的一應物品。
他其實原本打算等過段時間迴家看看的,畢竟離家十年了,心中也是非常想念。看來隻有等自己在仙宗安頓好了之後,再向師傅告假了。
他直覺認為漢臣肯定能答應他的這個請求,雖然二人相處隻有短短片刻,但他仿佛感覺冥冥之中二人就有一種奇怪的模糊感應。
這種模糊感應,指點著他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什麽事漢臣能同意,什麽事漢臣會反對……
就在田重整理物品的同時,漢臣在田重門前背著雙手,狀似隨意的瞥了三個方向一眼。
這三個分別是留雁塔、城主府、展鴻塔。
當漢臣從展鴻塔將目光收迴時,臉上竟露出一副疑惑之色,當即他便皺眉沉思了起來。
能讓一位合體後期大修都感覺到疑惑的事,肯定不是一般的小事。事實也確實如此。
漢臣隻是念頭一轉,頓時臉色變冷,同時又嗤笑了一聲,他沒想到自己無意間來到趙國修院,竟然還會遇到如此難以置信的事。
最不可能的出事的地方,偏偏就出事了,但可笑的是,負責這裏的煉虛修士竟然光顧著修煉,絲毫不曾察覺。
簡直是玩忽職守!
本來他並不想插手野派的庶務,如果自己介入其中難免讓人說三道四、磨嘰沒完。
但一旦事有危機,此地,甚至連趙國都會發生不可預料之禍事。另外韓家有個小子也在這裏,自己剛收的這個徒弟怕也有些關係親近之人,一旦出事,他們定然難以幸免。
自己還真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