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之所以削減壽限,隻是因為帝國控製不住的而已。”杜根一世感歎道:“很多人以為帝國強大的是科技實力,但其實帝國一直以來最重視的都是控製力。
帝國就像一輛被光明皇帝帶上高速軌道的飛車,光明皇帝是駕駛員,但他中途離開了,剩下的接替者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維持和此前一樣的速度,而是保證怎樣才能不翻車。”
杜根一世頓了頓道:“你玩過一種叫自行車的玩具沒有?就是古人用機械結構發明出來的原始代步工具。”
子衣下意識搖了搖頭,誰玩過那東西啊,但她又很快點了點頭,雖然她沒玩過自行車,但她完全知道原理啊。
杜根一世笑道:“自行車這東西,就是越快反而越穩妥。這放在壽限上也是一樣的。現在帝國已經沒有能力把控一千年的時間了,帝國隻有不斷縮減人們的壽命,才能保證帝國的子民按照帝國的節奏運轉。”
子衣下意識想反駁,什麽不自由,人權什麽的。但突然又意識到,帝國皇帝都有壽限,她能說什麽呢。
“可惜帝國的壽限已經快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了,再縮減下去,帝國就不配【銀河】的名頭了。”杜根一世又問:“你知道帝國的壽限削減是按照什麽來的嗎?”
子衣下意識準備點頭,這誰不知道啊,這是常識啊。但子衣突然又想到,現在顯然是杜根一世想多說說話,既然如此,何不讓杜根一世繼續講下去呢,反正自己隻是接收信息,並沒有什麽損失,興許還有新的收獲也說不定呢。
於是子衣有些羞愧的搖了搖頭。
杜根一世笑著繼續解釋道:“壽限的削減是按照帝國人的活動範圍來的。
早期空軌的速度並不高,一名帝國人即使有一千年,也不過能在銀河來迴十幾趟而已。
後來星際空軌的速度提升了,帝國人在銀河範圍內的活動速度變快了,這其實就是周轉速度的上限提升了。
但當時帝國已經沒有了把速度提升到上限的能力,為了維持周轉速度的穩定,就隻好把上限降下來,所有壽限就被削減了。”
杜根一世好像在講什麽很搞笑,而非與自己、與整個帝國息息相關的事情一樣:“這不就是削足適履嗎,帝國簡直有太多地方是在這麽幹了。
為了把整個帝國綁在光明皇帝規劃好的軌道上,所有不符合規劃的都隻能砍掉、舍棄掉,不論多麽心疼,多麽可惜,都沒有辦法。”杜根一世的笑容漸漸收斂,閉上眼睛,一聲歎息。
“為什麽帝國不嚐試著摸索出光明皇帝規劃之外的道路呢?比如減少能源消耗,放開壽限,減少空軌能耗,這樣的話銀河的使用極限能得到極大的延長,帝國也有更多時間思考該怎麽前進。”子衣問道。
“我們當然曾經這樣想過,但你知道文明過濾篩裏麵,最普遍,也是最致命的一道過濾篩是什麽嗎?”杜根一世問道。
子衣知道這是自己該配合搖頭的時候了。
“是效率。”杜根一世說道:“效率是整個宇宙中最致命的過濾篩。
不僅僅是效能比,實際上隻要效率沒有得到提升,不論能源充足與否,文明都隻有走向滅亡一個結果。
一旦文明發展起來,就需要經受各種考驗,從原始的氣候與天災,到文明初顯的戰爭政變,到星際時代的宇宙風暴、資源匱乏、距離和密度問題、人居環境問題,等文明再前進一些,就得考慮道路方向問題、個體存在問題、文明兼容度問題、文明外交問題。
種種問題層出不窮,但其中不變的是,文明每時每刻都需要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大,更加有效率。停滯不前的文明隻有死路一條,沒有取得進步的文明也隻有死路一條。
如果帝國按照你的思路,那麽當效率下降的一天,就是帝國走向毀滅的一天。”杜根一世最後道。
“哦,還是自行車理論。”子衣簡單總結。
“也可以這麽說吧。”杜根一世笑了笑:“但說起來輕鬆做起來難,當初聯邦和圖特加,可就是因為這個才分裂出去的。”
“這事怎麽又和帝國分裂扯上關係了?是因為壽限嗎?還是因為效率?”子衣有些意外的問道,按照常識給出的答案,是聯邦的十三家不滿帝國的壽限,才教唆了圖特加一夥星際盜匪獨立。但現在挺杜根一世的話,好像另有隱情的樣子。
“其實是為了帝國的效率和文明道路。”杜根一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光明四世時期,帝國將壽限削減至六百,這極大的激起了民眾的不滿,十三家就是在這個時候冒頭的。
而且當時的帝國發現,壽限可能還要繼續削減下去,而且可能削減到三百也不夠,於是帝國便半推半就的讓聯邦和圖特加獨立出去了。
再後來不久,便有科學家提出,既然聯邦和圖特加已經獨立出去了,不如讓他們選擇和帝國不同的文明道路,這樣差異化更有利於文明的存續,而且也許帝國也能從中學到什麽新的東西,相當於多了一條後路。實際上當時帝國內部沒有多少人認為帝國能按照光明皇帝的規劃,一路順風順水的到達八級文明。
於是當時的帝國不僅沒有剿滅聯邦和圖特加,反而開始有意引導聯邦和圖特加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後來聯邦確實走上了信息生命的道路。抱歉,信息生命這個詞現在已經不怎麽用了,不過一百多年前聯邦是這麽用的,他們現在主要用‘量子永生’‘量子生命’什麽的。
而圖特加也在生物技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杜根一世一邊笑著,一邊又講了一條子衣不知道的秘聞:“實際上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圖特加不會在生物技術上有所作為,不論是帝國還是圖特加都沒有在這個方麵看到未來,再加上聯邦有意將圖特加變成緩衝帶,這使得圖特加自主發展更為困難。所以當時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可能圖特加這支可能發展不起來。
但誰想圖特加最終竟然出了個藥神,這是一位在科學史上能和光明皇帝與王舟舟比肩的人物。
就因為藥師,圖特加竟然成了!”說到這裏,杜根一世忍不住笑著拍起手來。
帝國就像一輛被光明皇帝帶上高速軌道的飛車,光明皇帝是駕駛員,但他中途離開了,剩下的接替者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維持和此前一樣的速度,而是保證怎樣才能不翻車。”
杜根一世頓了頓道:“你玩過一種叫自行車的玩具沒有?就是古人用機械結構發明出來的原始代步工具。”
子衣下意識搖了搖頭,誰玩過那東西啊,但她又很快點了點頭,雖然她沒玩過自行車,但她完全知道原理啊。
杜根一世笑道:“自行車這東西,就是越快反而越穩妥。這放在壽限上也是一樣的。現在帝國已經沒有能力把控一千年的時間了,帝國隻有不斷縮減人們的壽命,才能保證帝國的子民按照帝國的節奏運轉。”
子衣下意識想反駁,什麽不自由,人權什麽的。但突然又意識到,帝國皇帝都有壽限,她能說什麽呢。
“可惜帝國的壽限已經快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了,再縮減下去,帝國就不配【銀河】的名頭了。”杜根一世又問:“你知道帝國的壽限削減是按照什麽來的嗎?”
子衣下意識準備點頭,這誰不知道啊,這是常識啊。但子衣突然又想到,現在顯然是杜根一世想多說說話,既然如此,何不讓杜根一世繼續講下去呢,反正自己隻是接收信息,並沒有什麽損失,興許還有新的收獲也說不定呢。
於是子衣有些羞愧的搖了搖頭。
杜根一世笑著繼續解釋道:“壽限的削減是按照帝國人的活動範圍來的。
早期空軌的速度並不高,一名帝國人即使有一千年,也不過能在銀河來迴十幾趟而已。
後來星際空軌的速度提升了,帝國人在銀河範圍內的活動速度變快了,這其實就是周轉速度的上限提升了。
但當時帝國已經沒有了把速度提升到上限的能力,為了維持周轉速度的穩定,就隻好把上限降下來,所有壽限就被削減了。”
杜根一世好像在講什麽很搞笑,而非與自己、與整個帝國息息相關的事情一樣:“這不就是削足適履嗎,帝國簡直有太多地方是在這麽幹了。
為了把整個帝國綁在光明皇帝規劃好的軌道上,所有不符合規劃的都隻能砍掉、舍棄掉,不論多麽心疼,多麽可惜,都沒有辦法。”杜根一世的笑容漸漸收斂,閉上眼睛,一聲歎息。
“為什麽帝國不嚐試著摸索出光明皇帝規劃之外的道路呢?比如減少能源消耗,放開壽限,減少空軌能耗,這樣的話銀河的使用極限能得到極大的延長,帝國也有更多時間思考該怎麽前進。”子衣問道。
“我們當然曾經這樣想過,但你知道文明過濾篩裏麵,最普遍,也是最致命的一道過濾篩是什麽嗎?”杜根一世問道。
子衣知道這是自己該配合搖頭的時候了。
“是效率。”杜根一世說道:“效率是整個宇宙中最致命的過濾篩。
不僅僅是效能比,實際上隻要效率沒有得到提升,不論能源充足與否,文明都隻有走向滅亡一個結果。
一旦文明發展起來,就需要經受各種考驗,從原始的氣候與天災,到文明初顯的戰爭政變,到星際時代的宇宙風暴、資源匱乏、距離和密度問題、人居環境問題,等文明再前進一些,就得考慮道路方向問題、個體存在問題、文明兼容度問題、文明外交問題。
種種問題層出不窮,但其中不變的是,文明每時每刻都需要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大,更加有效率。停滯不前的文明隻有死路一條,沒有取得進步的文明也隻有死路一條。
如果帝國按照你的思路,那麽當效率下降的一天,就是帝國走向毀滅的一天。”杜根一世最後道。
“哦,還是自行車理論。”子衣簡單總結。
“也可以這麽說吧。”杜根一世笑了笑:“但說起來輕鬆做起來難,當初聯邦和圖特加,可就是因為這個才分裂出去的。”
“這事怎麽又和帝國分裂扯上關係了?是因為壽限嗎?還是因為效率?”子衣有些意外的問道,按照常識給出的答案,是聯邦的十三家不滿帝國的壽限,才教唆了圖特加一夥星際盜匪獨立。但現在挺杜根一世的話,好像另有隱情的樣子。
“其實是為了帝國的效率和文明道路。”杜根一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光明四世時期,帝國將壽限削減至六百,這極大的激起了民眾的不滿,十三家就是在這個時候冒頭的。
而且當時的帝國發現,壽限可能還要繼續削減下去,而且可能削減到三百也不夠,於是帝國便半推半就的讓聯邦和圖特加獨立出去了。
再後來不久,便有科學家提出,既然聯邦和圖特加已經獨立出去了,不如讓他們選擇和帝國不同的文明道路,這樣差異化更有利於文明的存續,而且也許帝國也能從中學到什麽新的東西,相當於多了一條後路。實際上當時帝國內部沒有多少人認為帝國能按照光明皇帝的規劃,一路順風順水的到達八級文明。
於是當時的帝國不僅沒有剿滅聯邦和圖特加,反而開始有意引導聯邦和圖特加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後來聯邦確實走上了信息生命的道路。抱歉,信息生命這個詞現在已經不怎麽用了,不過一百多年前聯邦是這麽用的,他們現在主要用‘量子永生’‘量子生命’什麽的。
而圖特加也在生物技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杜根一世一邊笑著,一邊又講了一條子衣不知道的秘聞:“實際上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圖特加不會在生物技術上有所作為,不論是帝國還是圖特加都沒有在這個方麵看到未來,再加上聯邦有意將圖特加變成緩衝帶,這使得圖特加自主發展更為困難。所以當時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可能圖特加這支可能發展不起來。
但誰想圖特加最終竟然出了個藥神,這是一位在科學史上能和光明皇帝與王舟舟比肩的人物。
就因為藥師,圖特加竟然成了!”說到這裏,杜根一世忍不住笑著拍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