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不錯。太清者,正道也。書白說的不錯啊。”
一聲感歎過後,道魂也不再繼續賣關子了。而是開口說到,
“遙記初古,師尊傳法於眾生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不再繼續著本能廝殺的渾噩度日。並尋求大道根本,找出萬物由來的答案。
所以太清存世的最初意義,便是帶領九洲眾生尋求大道。
但話說迴來,何為大道?想來就連師尊他老人家也還沒有弄得清楚。
所以我等繼承太清,又該如何繼續帶領眾生走上求道一途呢?”
“其實……也是簡單的很。”
“盡管師尊他老人家並未表明道為何物,卻已為我等留下了太清玄經,告知我等如何求道。
隻不過時至今日,九古衰落,仙界沉寂,太清道義已不為世人所接受。更多的修煉者所追求的乃是獨霸九洲的力量。
可這種強行對世間萬物進行索取而奪得的力量,最終也隻是與萬物眾生為敵,行逆道之舉。一旦天劫降臨,灰飛煙滅者不在少數。
可爾等身為九古傳人,應當知曉。修煉一途,本就沒有天劫一說。
所謂渡劫,不過是了卻心中執念,斬去心魔。引天雷洗禮自身,以達到脫去凡身之境。
這也正是渡劫之後為什麽會被稱作超凡之路的原因。”
一旦開口,道魂所言可謂是滔滔不絕。不過所言的意義,卻也非比尋常。
尤其是在聽到所謂的天劫乃是由修士故意引來洗禮自身的時候,雷元重與風元情以及一眾三元弟子與中洲楚家都是臉色一變,驚訝異常。
畢竟這樣的說法,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如果渡劫的真相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那些在天劫之下灰飛煙滅的修士自然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畢竟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一心追求的力量正是將自己葬送在天劫之下的罪魁禍首。
“所以由此可見,九洲修士於修煉一途早已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而我等身為太清傳承者,自然有責任去撥亂反正,帶領眾生重歸正途。
至於心存一念,隨勢而變,守衛九洲,也的確都是太清存世的意義,但卻都不是最終的意義。
或者說,這些都隻是我等太清帶領九洲眾生尋求大道本真的路途中,所遇到的一些小考驗,小挫折罷了。
盡管這些事我們都必須去做,但不代表這些事做完了,我等太清的責任就結束了。”
看著一眾麵露驚訝的楚家子弟與三元弟子,道魂並未在意。而是自顧自的如此說到。
“道,是千變萬化的。但道,是亙古不變的。
一千萬個太清弟子的心裏對於太清二字,或許就有著一千萬個不同的理解。
而這一千萬個不同的理解,也不一定就有錯誤的。隻不過因為每一個人的經曆不同,所以理解也就不同。選擇的道路自然也就不同。
但隻要所選的路是順道而行,那麽最終就一定能夠達道。
隻是什麽才叫順道而行呢?”
“心懷善念,行一切正義,造福眾生。”
許是被道魂認可,心中有些激揚。又或許是道魂所言合了心意。這會兒聽到道魂的問話後,洛書白第一個開口如此答到。
而其餘等人雖然在心中有些不同意見,卻也在見到洛書白答話之後沒再多說。
畢竟之前洛書白對於太清的理解,明顯是最貼近道魂的心意的。所以這會兒,哪怕在場很多人的實力都強過前者,卻也不敢對其生出輕視之意。
“嗯,書白倒還真是稱得上一個心懷天下的正義之士。這時時刻刻都不忘了把善與正義掛在嘴邊啊。”
點了點頭,道魂的語氣略顯開懷。緊接著又是看了一眼在場的幾位強者繼續說到,
“本座明白,到了諸位的這般境界,多多少少會生出一些眾生皆為螻蟻的心思。
畢竟一覽眾山小,倒也正常。
但本座還是要說,對於眾生心存善念,的確是尋求大道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像是一個規則,一個想要尋求大道就必須遵守的規則。”
微微一頓,道魂又是暗中瞧了一眼愈加興奮的洛書白。隨後繼續說到,
“不過盡管如此,順道而行倒也不是單純的心懷善念。因為心懷善念,隻是眾生在世最基本的準則罷了。”
“額……”
驀然一怔,洛書白的興奮之色瞬間消散。看向道魂的目光也是有些迷茫。不過倒也沒說什麽。
對於自己的身份與對大道的理解,洛書白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假若真的僅憑一心向往便可參悟太清大道,並且與一個道祖弟子相提並論。那他洛書白也不至於時至今日還是出竅巔峰。
“道,是萬物之起源,亦是萬物之終點。萬物生於道,亦行於道,最終歸於道。而這一切萬物的來去,就叫順道而行。”
“所以順道,就是遵於大道的運轉規則。而心懷善念,隻不過是大道運轉的眾多規則之一。甚至可以說,這個善也並非書白所言之善念。”
“要知道,師尊所傳太清玄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萬物合一,方為大道。
怎奈如今九洲修士,常因一己之私滅殺天地萬物,強奪眾生之力。最後缺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如何成道?
所以大道之善,也不過就是為了成道之私而對萬物的包容罷了。”
“什麽?”
一聲驚叫,洛書白勃然色變。
道魂的這番話,可謂是掀翻了他半生的追求與信仰。此時臉現掙紮,洛書白隨時都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不過話說迴來,何為求道?這一個求字無論是為了眾生還是為了自己,都算是一種私欲。隻不過在不影響萬物眾生的情況下,所欲何求都隻是你一個人的事。”
並未住口不言,道魂就好像沒有看到洛書白的情況似的繼續說到。
而其餘人雖然擔心洛書白,卻也因為不敢違逆道魂而選擇沉默。
至於與洛書白同來的古太居,以及蘭芷禕與青檀等太清至強,都已明白洛書白這會兒所經曆的事情必須由其自己克服。
並且一旦挺過,那便是天大的機緣。
“但同樣的,為何求道,也是我等修道之人必須明悟的事情。否則求道之心不明,道心則難堅矣。”
氣勢突然大變,道魂周身再次散發出之前口誦三經的金色光芒,隨後沉聲開口道,
“赤子降世,不明非是。眼見知之,知之求之。
複見知之,知之求之。見異思之,思之求之。
求之欲之,欲之求之。欲之皆求,皆不得之。
欲之不求,無始行之。欲行其始,須知其終。
欲知其終,須知所欲。所欲求之,為何須知。
知求終知,知終始知。始終皆知,行之則至。”
“轟”的一聲巨響,今日身在金蘭大殿之中的每一個人,此刻皆有所得。
哪怕是早已聽過這篇經文的蘭芷禕與青檀,也都再有所悟。畢竟之前討論太清為何,每個人都已有所深思。而道魂對於每個人的見解也都予以了幾句評價,算是對此刻誦經的一個鋪墊。
這會兒腦海之中轟然炸開,在場眾人也都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而道魂誦經過後,最先看向的就是洛書白。
“是啊,所求所欲乃是人之常情,亦是行之根本。若非自己自幼對於太清的向往,又怎會有今日踏入太清之果?可這一切不也隻是自己的一人所求嗎?與旁人確實沒有任何關係。
隻是自己一心所求太清大道,究竟為何?半生行善,又是為何?
自己究竟是為求道而行善,還是為了行善而求道?”
如此想著,洛書白此刻的臉色已經好了許多。算是因為道魂的經文暫時脫離了走火入魔的危險。
隻不過洛書白若是不能在今日明悟己之所求,那麽即便今日僥幸沒有入魔,他日也必然會心生執念。危機仍舊存在。
看來大多時候,危機與機緣都是相互並存的。
“包容萬物以成道?哼,我洛書白偏要以善待世間萬物為己之所求。哪怕不能成道,也要以善為所行之終。
至於世人是否理解吾之善心,與吾何幹?”
迷茫盡退,洛書白的臉上滿是興奮與無畏。
當那最後的想法終於明確之後,洛書白感覺自己似乎就要成仙一般。心中滿是酣暢之感。
甚至洛書白都感覺自己似乎聽到了九洲萬物對自己的歡唿。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感。仿佛在這一刻,自己真正的被九洲萬物所接受了。
青光一閃,隻見道魂袍袖一揮,洛書白瞬間消失。
隨後便是金蘭大殿外的劫雲密布。
“渡劫。”
聲聲低喝,在承林各地同時響起。
三元大戰後,蓬萊洲各大勢力都在時刻關注著三元山。
此刻見三元宮內異象突起,各大勢力的眼線也是第一時間給自己的門派傳迴消息。
而蓬萊洲的幾大勢力更是在收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內,派出至強趕來三元山。
一聲感歎過後,道魂也不再繼續賣關子了。而是開口說到,
“遙記初古,師尊傳法於眾生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不再繼續著本能廝殺的渾噩度日。並尋求大道根本,找出萬物由來的答案。
所以太清存世的最初意義,便是帶領九洲眾生尋求大道。
但話說迴來,何為大道?想來就連師尊他老人家也還沒有弄得清楚。
所以我等繼承太清,又該如何繼續帶領眾生走上求道一途呢?”
“其實……也是簡單的很。”
“盡管師尊他老人家並未表明道為何物,卻已為我等留下了太清玄經,告知我等如何求道。
隻不過時至今日,九古衰落,仙界沉寂,太清道義已不為世人所接受。更多的修煉者所追求的乃是獨霸九洲的力量。
可這種強行對世間萬物進行索取而奪得的力量,最終也隻是與萬物眾生為敵,行逆道之舉。一旦天劫降臨,灰飛煙滅者不在少數。
可爾等身為九古傳人,應當知曉。修煉一途,本就沒有天劫一說。
所謂渡劫,不過是了卻心中執念,斬去心魔。引天雷洗禮自身,以達到脫去凡身之境。
這也正是渡劫之後為什麽會被稱作超凡之路的原因。”
一旦開口,道魂所言可謂是滔滔不絕。不過所言的意義,卻也非比尋常。
尤其是在聽到所謂的天劫乃是由修士故意引來洗禮自身的時候,雷元重與風元情以及一眾三元弟子與中洲楚家都是臉色一變,驚訝異常。
畢竟這樣的說法,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如果渡劫的真相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那些在天劫之下灰飛煙滅的修士自然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畢竟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一心追求的力量正是將自己葬送在天劫之下的罪魁禍首。
“所以由此可見,九洲修士於修煉一途早已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而我等身為太清傳承者,自然有責任去撥亂反正,帶領眾生重歸正途。
至於心存一念,隨勢而變,守衛九洲,也的確都是太清存世的意義,但卻都不是最終的意義。
或者說,這些都隻是我等太清帶領九洲眾生尋求大道本真的路途中,所遇到的一些小考驗,小挫折罷了。
盡管這些事我們都必須去做,但不代表這些事做完了,我等太清的責任就結束了。”
看著一眾麵露驚訝的楚家子弟與三元弟子,道魂並未在意。而是自顧自的如此說到。
“道,是千變萬化的。但道,是亙古不變的。
一千萬個太清弟子的心裏對於太清二字,或許就有著一千萬個不同的理解。
而這一千萬個不同的理解,也不一定就有錯誤的。隻不過因為每一個人的經曆不同,所以理解也就不同。選擇的道路自然也就不同。
但隻要所選的路是順道而行,那麽最終就一定能夠達道。
隻是什麽才叫順道而行呢?”
“心懷善念,行一切正義,造福眾生。”
許是被道魂認可,心中有些激揚。又或許是道魂所言合了心意。這會兒聽到道魂的問話後,洛書白第一個開口如此答到。
而其餘等人雖然在心中有些不同意見,卻也在見到洛書白答話之後沒再多說。
畢竟之前洛書白對於太清的理解,明顯是最貼近道魂的心意的。所以這會兒,哪怕在場很多人的實力都強過前者,卻也不敢對其生出輕視之意。
“嗯,書白倒還真是稱得上一個心懷天下的正義之士。這時時刻刻都不忘了把善與正義掛在嘴邊啊。”
點了點頭,道魂的語氣略顯開懷。緊接著又是看了一眼在場的幾位強者繼續說到,
“本座明白,到了諸位的這般境界,多多少少會生出一些眾生皆為螻蟻的心思。
畢竟一覽眾山小,倒也正常。
但本座還是要說,對於眾生心存善念,的確是尋求大道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像是一個規則,一個想要尋求大道就必須遵守的規則。”
微微一頓,道魂又是暗中瞧了一眼愈加興奮的洛書白。隨後繼續說到,
“不過盡管如此,順道而行倒也不是單純的心懷善念。因為心懷善念,隻是眾生在世最基本的準則罷了。”
“額……”
驀然一怔,洛書白的興奮之色瞬間消散。看向道魂的目光也是有些迷茫。不過倒也沒說什麽。
對於自己的身份與對大道的理解,洛書白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假若真的僅憑一心向往便可參悟太清大道,並且與一個道祖弟子相提並論。那他洛書白也不至於時至今日還是出竅巔峰。
“道,是萬物之起源,亦是萬物之終點。萬物生於道,亦行於道,最終歸於道。而這一切萬物的來去,就叫順道而行。”
“所以順道,就是遵於大道的運轉規則。而心懷善念,隻不過是大道運轉的眾多規則之一。甚至可以說,這個善也並非書白所言之善念。”
“要知道,師尊所傳太清玄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萬物合一,方為大道。
怎奈如今九洲修士,常因一己之私滅殺天地萬物,強奪眾生之力。最後缺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如何成道?
所以大道之善,也不過就是為了成道之私而對萬物的包容罷了。”
“什麽?”
一聲驚叫,洛書白勃然色變。
道魂的這番話,可謂是掀翻了他半生的追求與信仰。此時臉現掙紮,洛書白隨時都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不過話說迴來,何為求道?這一個求字無論是為了眾生還是為了自己,都算是一種私欲。隻不過在不影響萬物眾生的情況下,所欲何求都隻是你一個人的事。”
並未住口不言,道魂就好像沒有看到洛書白的情況似的繼續說到。
而其餘人雖然擔心洛書白,卻也因為不敢違逆道魂而選擇沉默。
至於與洛書白同來的古太居,以及蘭芷禕與青檀等太清至強,都已明白洛書白這會兒所經曆的事情必須由其自己克服。
並且一旦挺過,那便是天大的機緣。
“但同樣的,為何求道,也是我等修道之人必須明悟的事情。否則求道之心不明,道心則難堅矣。”
氣勢突然大變,道魂周身再次散發出之前口誦三經的金色光芒,隨後沉聲開口道,
“赤子降世,不明非是。眼見知之,知之求之。
複見知之,知之求之。見異思之,思之求之。
求之欲之,欲之求之。欲之皆求,皆不得之。
欲之不求,無始行之。欲行其始,須知其終。
欲知其終,須知所欲。所欲求之,為何須知。
知求終知,知終始知。始終皆知,行之則至。”
“轟”的一聲巨響,今日身在金蘭大殿之中的每一個人,此刻皆有所得。
哪怕是早已聽過這篇經文的蘭芷禕與青檀,也都再有所悟。畢竟之前討論太清為何,每個人都已有所深思。而道魂對於每個人的見解也都予以了幾句評價,算是對此刻誦經的一個鋪墊。
這會兒腦海之中轟然炸開,在場眾人也都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而道魂誦經過後,最先看向的就是洛書白。
“是啊,所求所欲乃是人之常情,亦是行之根本。若非自己自幼對於太清的向往,又怎會有今日踏入太清之果?可這一切不也隻是自己的一人所求嗎?與旁人確實沒有任何關係。
隻是自己一心所求太清大道,究竟為何?半生行善,又是為何?
自己究竟是為求道而行善,還是為了行善而求道?”
如此想著,洛書白此刻的臉色已經好了許多。算是因為道魂的經文暫時脫離了走火入魔的危險。
隻不過洛書白若是不能在今日明悟己之所求,那麽即便今日僥幸沒有入魔,他日也必然會心生執念。危機仍舊存在。
看來大多時候,危機與機緣都是相互並存的。
“包容萬物以成道?哼,我洛書白偏要以善待世間萬物為己之所求。哪怕不能成道,也要以善為所行之終。
至於世人是否理解吾之善心,與吾何幹?”
迷茫盡退,洛書白的臉上滿是興奮與無畏。
當那最後的想法終於明確之後,洛書白感覺自己似乎就要成仙一般。心中滿是酣暢之感。
甚至洛書白都感覺自己似乎聽到了九洲萬物對自己的歡唿。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感。仿佛在這一刻,自己真正的被九洲萬物所接受了。
青光一閃,隻見道魂袍袖一揮,洛書白瞬間消失。
隨後便是金蘭大殿外的劫雲密布。
“渡劫。”
聲聲低喝,在承林各地同時響起。
三元大戰後,蓬萊洲各大勢力都在時刻關注著三元山。
此刻見三元宮內異象突起,各大勢力的眼線也是第一時間給自己的門派傳迴消息。
而蓬萊洲的幾大勢力更是在收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內,派出至強趕來三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