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莫愁身後,北淩大軍浩浩蕩蕩。哪怕軍紀不再嚴明,士氣也不再高漲,遠遠望去卻依舊攝人心魂,給這景城之外的荒蕪大地,又添了一股肅殺之氣。


    可這足足十萬的北淩將士,竟都比不上那景城下的二人,所散發出的氣勢。


    剛剛還在破口大罵的康莫愁,不得不承認,所謂築基之上的修士,終究不是凡俗可比。


    看來北淩與揚州之間的這場戰爭,還是要靠此二人來決定勝負。


    一生戎馬,又在朝堂之上混跡多年的康莫愁,絕對可以稱得上心細二字。


    從幾次與楚家子弟的接觸中所發現的蛛絲馬跡來看,不算剛剛逃跑的兄妹,眼下這位還站在楚瞳麵前的男子,怕是楚家在揚洲的最後一位子弟了。


    如若此人,仍舊不敵楚瞎子,那麽北淩就再無一絲勝利的可能。自己也沒有必要繼續死守震城。


    隻要自己率領十萬大軍歸降,北淩也就完了,這場戰爭也就結束了。


    至於是否背上罵名,康莫愁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戰爭持續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讓自己的將士們送死罷了。


    還會使更多的北淩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失去親人。


    再大的罵名,也比不上活著。


    暗自做好決定,康莫愁靜靜地望著那遠處的二人。


    一個是白衣墨發出塵貌,一個是長發披肩紫金袍。


    一個是身形壯碩似頂天,另一個背影雖薄,卻也氣勢不俗。


    楚瞳雙手負於背後,臉上掛著淡笑,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虛妄。


    也讓楚歌覺得自己,都被對方看透了底細,即便對方是個瞎子。


    但他同樣沒有露出任何的膽怯。


    他在楚家,最多算是個精英子弟,年近三十還未結丹,於中洲之上實在配不起天驕二字。


    可即便家族未必重視他,他卻依舊視楚家為無上榮耀。


    正如他自己所說,心中也如那般所想,楚,不是誰都可以姓的。


    所以,不管麵對誰,他都不會允許自己害怕,因為他姓楚。


    “我不得不承認,你已有了資格使用這個姓氏”


    楚瞳聞言笑了笑,然後看了看一旁已經昏死過去的五人說道


    “他們說,隻要過了他們那關,就能知道兄長如何稱唿”


    “可兄長到現在也沒告訴小弟你的姓名,是不是太沒禮貌了”


    “楚歌”


    楚歌不知道對方為什麽一定要糾結自己的稱唿,不過一個名字而已,他也隨口報上。


    “好名字,小弟知道了”


    楚瞳負於背後的手指,掐算一番,然後說到。


    楚歌自是不明白對方的意思,不禁有些好奇。


    “你說什麽?”


    “沒什麽,就是看看族兄今日能否活著迴去”


    楚歌聽聞此言,有些微怒。


    他承認眼前的楚瞳,恐怕並非自己所能抗衡,但想要自己的命也絕非那麽容易。


    這瞎子的語氣,好似自己生死隻在其一念之間,他當然不服。


    “好,就看看你怎麽把我的命留下”


    楚歌身軀一震,靈力爆發間一躍而出,右手前伸成爪狀,整個人如同猛虎下山,威勢驚人。


    楚瞳見狀不慌不忙。


    右腿後退半步,腳尖用力一蹬,整個人迎著猛虎就是一拳轟了過去。


    楚瞳於景城外三戰築基,康莫愁都趕上了。前兩場是沒看全,剛剛那一場是沒看清,隻有此時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麽才是仙人的戰鬥。


    兩人身形已然不見,周圍狂風起,土石飛,靈氣肆虐,爆炸之聲,一聲接著一聲,不時還有絢爛光芒閃動,伴隨的是地動山搖。


    二人交手極快,兩國將士遠處觀望,看到的盡是煙霧彌漫,卻不知二人已然交手千百迴了。


    又是一個超強的能量爆炸過後,二人倒飛各自現出身形,戰場中央已然出現一個大坑。


    景城將士也是第一次看到盲候與人交手如此激烈,竟能造成這般景象。


    畢竟之前,與其餘人都還沒有開始就已結束。隻有與恩惠兄弟交手算是一場大戰,那驚天一劍卻也被楚瞳擋住,並未造成眼下這般後果。


    “你果然一直都沒有用出全力”


    “族兄也不賴啊,本想速戰速決,卻還是讓你撐了一會兒,慚愧慚愧”


    楚瞳並非嘲諷,實是真心誇讚,可在楚歌看來對方就是在小看自己


    “狂妄”


    話音未落,楚歌氣勢爆發,又一次率先出手,雙臂舞動,兩個巨大掌印直奔楚瞳而去。


    楚瞳表情未變,長袖一揮,兩個手印便已消散。


    楚歌臉色大變,看來對方剛剛所言非虛,若是楚瞳全力出手,自己恐怕真的會被瞬間斬殺。


    憑此長袖一揮,他也知曉對麵的瞎子,已然是一個金丹期修士。


    提起十二分小心,手指再次掐訣,空中劃弧間血色一閃,一枚靈力凝聚而成的血針,已然出現在楚瞳的脖子之前。


    楚瞳仍是那漫不經心的模樣,右手兩指一夾,便將其碾碎。


    楚歌再驚,卻仍不放棄,身形一閃退至北淩軍陣營之上,從儲物袋中取出一隻碧綠玉笛,神情肅穆將其置於唇上。


    楚瞳見狀,於白布之下的雙目一眯,隨後又是嘴角上揚,手上光華一動,一個羅盤一閃即逝。


    隨後,楚歌便覺眼前一花,再看清周圍之時,自己竟已在楚瞳原來的位置,而楚瞳卻在北淩軍陣營上空。


    這時楚歌已將玉笛吹出聲來,曲調怪異,又異常動聽迷人,聞者失神。


    隻是原本針對楚瞳以及景城的攻擊,也隨之轟向了北淩軍所在的方向。


    “陣法師”


    楚歌這一聲驚叫尚未出口,他就又迴到了原來的位置,楚瞳也重新站在了景城下方。


    這下子楚歌是真的震驚了。


    交手至今,楚瞳什麽修為,他雖未摸清,但至少是金丹之上。


    如此年輕的金丹就已經足夠駭人,沒想到對方還是個陣法師。


    他可沒聽說,哪個陣法師能夠悄無聲息的做到如楚瞳這般。


    楚歌猶在感歎,那已然吹響的前奏卻對著他自己與北淩將士襲來。


    慌忙之中將其抵擋,楚歌暗歎,幸好隻是前奏,否則就連自己也未必能夠這般輕鬆。


    但他身後的北淩大軍就沒那麽好運,當下混亂不堪,死傷無數,皆是自相殘殺所致。


    康莫愁清醒之後,見到此情此景,心中暗道,這才是仙人的手段,當真詭異,遠非那些音波武技所能相提並論。


    楚歌尚在應對那迷人之音,而楚瞳已是鐵劍在手,五行靈氣附著於上,連揮數十劍,劍氣不斷地向著楚歌襲來。


    氣,力之差,猶如蒼穹大地。楚歌匆忙抵擋數劍,便已力竭,餘下的劍氣全部命中其身體之上,使其血灑如雨。


    楚歌衣衫襤褸,全無初時之氣勢,但這會兒無論是景城之中的揚州軍,還是康莫愁身後的北淩將士,都沒有一人敢小瞧楚歌。


    隻能說,那位盲侯當真恐怖。


    看到楚歌還沒有倒下,楚瞳也不感意外,收起鐵劍說道


    “我早說了,你能活著迴去”


    說罷,便飛身返迴景城。


    見到楚瞳遠去的背影,楚歌沒有執拗。


    對方姓楚,敗在其手上,他是可以接受的。


    何況,他要是那執拗的蠻子,之前也就不會在揚洲各地遊山玩水了。


    此時,帶上那昏死過去的五名楚家子弟,便禦空離去。


    臨走時玉笛一掃,斬了北淩軍旗,算是對康莫愁之前侮辱楚家的一個教訓。


    畢竟,自己已然戰敗。


    再殺康莫愁,實在是有些欺軟怕硬的嫌疑,有損九洲頂級世家的名節。


    楚歌實力如何,康莫愁已經清楚的看在眼裏。對方此舉,他自是不敢多言,何況他本就存了投降之心,留那軍旗也沒有什麽意義。


    策馬向前,於景城門下,康莫愁高聲說道


    “盲候勇武,威震八方,攜天兵降臨,莫愁惶恐,今願攜十萬北淩將士一同歸降,望盲候寬宏,收留我等”


    如此兵不血刃,本就是楚瞳初心,自然不會推辭。


    當下,便令人打開城門迎接康莫愁。


    而這一舉動,在康莫愁眼中則是另一種底氣十足的表現。


    時年六月底,北淩十萬大軍於景城外盡數歸降。震城再無一兵一卒,如同虛設。


    楚瞳整頓之後,令花青鸞帶領鎮南軍,在此駐守景震二城。


    自己則率十八萬大軍直奔北淩都城。


    一路之上,降者不殺,進城後亦是不敢擾民。


    若有交戰或是傷者,楚瞳於戰後便親自為這些人療傷,又使得各城對其感恩戴德,大讚盲候仁義。


    就在楚瞳一路攻上北淩都城之時,諸國與北淩皇也都先後得到了楚家子弟盡數敗於楚瞳,退迴中洲的消息。


    諸國君皇深感北淩無力迴天,盡皆惶恐,害怕有朝一日步了北淩的後塵。


    北淩皇見大勢已去,與諸臣交代了後事之後,又特意與宰相東野靖密談許久,隨後遣散眾人,於北淩議政大殿平煙宮高唿一句


    “一子錯,滿盤輸,淩高陽愧對祖宗啊”


    隨後便拔劍自刎。


    伴隨著這一劍,消逝於世間的不僅僅是北淩皇的性命,也代表了揚洲大地再無北淩一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求巔峰永不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適並收藏道求巔峰永不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