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想要跟一個沒臉沒皮的小混蛋耍無賴基本就屬於找抽的行為,所以在辛棄疾的行蹤遭到部分透露之後,夾穀清臣立即出麵澄清了誤會,並賭咒發誓不會跑到宋室皇陵去胡鬧。
一個原本能夠逼迫狄道大軍改道的損招就此放棄,沒人能說清再次兵臨長安城下的魚寒是個什麽心情,但率軍退守於此的夾穀清臣肯定不會太高興。
“大帥,奴才辦事不利,還請責罰。”被迫放棄了可以用一種特殊方式青石留名的機會,耶律也室依舊沒有質疑過夾穀清臣的決策,隻是想著承擔更多罪責以減輕主帥的自責而已。
“汝之好意,本帥心領了,然此番失利實乃本帥錯估魚寒小兒之無恥!”搖著頭,夾穀清臣從沒有讓屬下幫忙背黑鍋的毛病,此時也隻是對魚寒的歹毒感到咬牙切齒。
“如今敵軍先鋒已抵城外,應當如何應對還請大帥示下!”沒誰真願意替人受過,眼見得夾穀清臣並未因之前失利而氣餒,耶律也室當然也不會繼續糾纏於原有話題。
“為今之計,我等唯有上下一心方可阻止賊軍肆虐,以待聖上派兵來援!”說這話的時候,夾穀清臣的心中也是充滿了苦澀。
曾幾何時,大金國兵鋒所指無不所向披靡,天下間出了嶽飛等有限的幾個不識時務之輩,已是含有敢於直攖其鋒者,可如今呢?
奉旨率軍收複狄道城的徒單克寧選擇了戰場投敵,擁兵十餘萬威壓宋軍的夾穀清臣被迫坐困愁城並向主子發出了求援,反倒是那個之前被當做跳梁小醜的小混蛋正在城外耀武揚威。
“然則依靠我軍之現狀,若想踞城而守恐還需……”可以非常坦然地背負刨開宋室皇陵的罵名,也不介意為了獲得勝利而做出某些能惹得天怒人怨的惡行,耶律也室急需獲得夾穀清臣的授權以解決眼下的另一個危機。
率軍退迴了長安城,可讓夾穀清臣等人壓根沒想到的是,那個靠著逢迎拍馬才得以順利成為知府的張大人居然會在他們抵達前夜就掛印而去。
要說在這兵危戰急之時少了個難堪大用的文官本不算什麽,可問題是那個叫張旭的混蛋做事也實在太過缺德,居然在舉家逃離的時候為了討好逆賊而一把火燒掉了長安官倉!
所有的物資儲備都已被付之一炬,退守長安城的夾穀清臣大軍如今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又哪來力氣與來勢洶洶之敵正麵交鋒?
至今也沒敢把這個壞消息泄露出去,偏偏還不敢再次率軍撤離的夾穀清臣想要解決糧食問題也就隻能拿向城內民眾下手,可如此一來又勢必會徹底激起民憤,所以……
“再等等吧!”為了維護大金國的利益夾穀清臣當然不會在意長安民眾的感受,可問題是他就算能夠搶來足夠的糧食依舊無法解決其他麻煩,畢竟按照大金國的規定就算是城內大戶人家也不能擁有大量兵器。
軍中所剩的武器裝備最多也隻能支撐一次大規模的戰鬥,嚴重缺乏弓弩箭矢等必要物資的夾穀清臣大軍就算吃得再多又有什麽用?
“我軍有如今之危,皆因……”耶律也室很清楚夾穀清臣到底在猶豫些什麽,也更加痛恨那個徹底攪亂了大金國官場的禦史台唐大人,如果不是有些不合適,他還真能直接衝進中都去把那混蛋給剁了。
“此時之抱怨已然於事無補,吾等隻需做好份內之事!”夾穀清臣很不好意思說自己其實也是唐仲友瞎胡鬧的受益者,否則要沒了禦史台提供的某些便利,他又如何能聚斂起那麽龐大的家產用來籠絡部將?
“汝真打算如此行事?”城內的夾穀清臣正在為物資的匱乏而傷透了腦筋,隨軍前往長安的陸遊卻在為魚寒的另一個決定而頭痛不已。
作為一個滿腹經綸的老才子,想要讓陸遊幫忙整出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不算什麽難事,可要讓他昧著良心去替為禍一方的敵國官員做出無底限的吹捧也確實有點強人所難,更何況他根本看不出這事與攻取長安有什麽關聯。
“務觀先生糊塗了不是?張大人雖是投靠了我軍,可這城裏不還有眾多大金國的能臣幹吏在觀望之中?咱要不趕緊趁熱打鐵樹立起典型,又如何能讓他們放心?”原本還打算動用當年結下的善形成裏應外合,但張旭的突然來投讓魚寒覺得根本就用不著這麽麻煩!
“無知之言,夾穀清臣乃當世名將,既知城內文官生出異心,又如何肯委以重任?”讓城內的禍害們幫忙算計敵軍,要說起來確實比動用基本沒什麽權勢的富紳們更為穩妥,但陸遊可不會認為已經被狠狠捅了一刀子的夾穀清臣還會犯下同樣的疏忽。
“要說您老這學問確實不錯,可對為官之道……”搖著頭,直到看得陸遊都感到有些不適了之後,魚寒才繼續抱怨道:“您好歹也是跟著公孫大叔處理了多年政務,咋就還沒看明白其中蹊蹺呢?”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就那位能夠在關鍵時刻選擇舉家逃離還順手坑了夾穀清臣數萬大軍的張旭麾下就算有好人也是數量及其稀少,如今還留在長安城內的那些大金國地方官員恐怕也更多的還是一丘之貉,沒有做出相同選擇很大原因還是在於局勢尚不明朗而已。
如果魚寒能夠及時展示出與大金國抗衡的實力,並且釋放出一定的善意,絲毫不用懷疑那些家夥就算遭到了提防也一定會動用各種關係在關鍵時刻再狠狠捅夾穀清臣一刀子!
“陸某隻擔心此等善於見風使舵之徒……”陸遊也承認就算過去了這麽多年也沒能真正看穿官場齷蹉,但同樣知道戰場形式瞬息萬變,所以也是對魚寒的這個想法實在沒有太多信心。
“公子,佑川急報……”就在魚寒打算繼續糊弄陸遊的時候,帳外突然就傳來了田不知有些焦急的喊聲,似乎還真有什麽能夠改變戰局的事情正在發生。
一個原本能夠逼迫狄道大軍改道的損招就此放棄,沒人能說清再次兵臨長安城下的魚寒是個什麽心情,但率軍退守於此的夾穀清臣肯定不會太高興。
“大帥,奴才辦事不利,還請責罰。”被迫放棄了可以用一種特殊方式青石留名的機會,耶律也室依舊沒有質疑過夾穀清臣的決策,隻是想著承擔更多罪責以減輕主帥的自責而已。
“汝之好意,本帥心領了,然此番失利實乃本帥錯估魚寒小兒之無恥!”搖著頭,夾穀清臣從沒有讓屬下幫忙背黑鍋的毛病,此時也隻是對魚寒的歹毒感到咬牙切齒。
“如今敵軍先鋒已抵城外,應當如何應對還請大帥示下!”沒誰真願意替人受過,眼見得夾穀清臣並未因之前失利而氣餒,耶律也室當然也不會繼續糾纏於原有話題。
“為今之計,我等唯有上下一心方可阻止賊軍肆虐,以待聖上派兵來援!”說這話的時候,夾穀清臣的心中也是充滿了苦澀。
曾幾何時,大金國兵鋒所指無不所向披靡,天下間出了嶽飛等有限的幾個不識時務之輩,已是含有敢於直攖其鋒者,可如今呢?
奉旨率軍收複狄道城的徒單克寧選擇了戰場投敵,擁兵十餘萬威壓宋軍的夾穀清臣被迫坐困愁城並向主子發出了求援,反倒是那個之前被當做跳梁小醜的小混蛋正在城外耀武揚威。
“然則依靠我軍之現狀,若想踞城而守恐還需……”可以非常坦然地背負刨開宋室皇陵的罵名,也不介意為了獲得勝利而做出某些能惹得天怒人怨的惡行,耶律也室急需獲得夾穀清臣的授權以解決眼下的另一個危機。
率軍退迴了長安城,可讓夾穀清臣等人壓根沒想到的是,那個靠著逢迎拍馬才得以順利成為知府的張大人居然會在他們抵達前夜就掛印而去。
要說在這兵危戰急之時少了個難堪大用的文官本不算什麽,可問題是那個叫張旭的混蛋做事也實在太過缺德,居然在舉家逃離的時候為了討好逆賊而一把火燒掉了長安官倉!
所有的物資儲備都已被付之一炬,退守長安城的夾穀清臣大軍如今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又哪來力氣與來勢洶洶之敵正麵交鋒?
至今也沒敢把這個壞消息泄露出去,偏偏還不敢再次率軍撤離的夾穀清臣想要解決糧食問題也就隻能拿向城內民眾下手,可如此一來又勢必會徹底激起民憤,所以……
“再等等吧!”為了維護大金國的利益夾穀清臣當然不會在意長安民眾的感受,可問題是他就算能夠搶來足夠的糧食依舊無法解決其他麻煩,畢竟按照大金國的規定就算是城內大戶人家也不能擁有大量兵器。
軍中所剩的武器裝備最多也隻能支撐一次大規模的戰鬥,嚴重缺乏弓弩箭矢等必要物資的夾穀清臣大軍就算吃得再多又有什麽用?
“我軍有如今之危,皆因……”耶律也室很清楚夾穀清臣到底在猶豫些什麽,也更加痛恨那個徹底攪亂了大金國官場的禦史台唐大人,如果不是有些不合適,他還真能直接衝進中都去把那混蛋給剁了。
“此時之抱怨已然於事無補,吾等隻需做好份內之事!”夾穀清臣很不好意思說自己其實也是唐仲友瞎胡鬧的受益者,否則要沒了禦史台提供的某些便利,他又如何能聚斂起那麽龐大的家產用來籠絡部將?
“汝真打算如此行事?”城內的夾穀清臣正在為物資的匱乏而傷透了腦筋,隨軍前往長安的陸遊卻在為魚寒的另一個決定而頭痛不已。
作為一個滿腹經綸的老才子,想要讓陸遊幫忙整出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不算什麽難事,可要讓他昧著良心去替為禍一方的敵國官員做出無底限的吹捧也確實有點強人所難,更何況他根本看不出這事與攻取長安有什麽關聯。
“務觀先生糊塗了不是?張大人雖是投靠了我軍,可這城裏不還有眾多大金國的能臣幹吏在觀望之中?咱要不趕緊趁熱打鐵樹立起典型,又如何能讓他們放心?”原本還打算動用當年結下的善形成裏應外合,但張旭的突然來投讓魚寒覺得根本就用不著這麽麻煩!
“無知之言,夾穀清臣乃當世名將,既知城內文官生出異心,又如何肯委以重任?”讓城內的禍害們幫忙算計敵軍,要說起來確實比動用基本沒什麽權勢的富紳們更為穩妥,但陸遊可不會認為已經被狠狠捅了一刀子的夾穀清臣還會犯下同樣的疏忽。
“要說您老這學問確實不錯,可對為官之道……”搖著頭,直到看得陸遊都感到有些不適了之後,魚寒才繼續抱怨道:“您好歹也是跟著公孫大叔處理了多年政務,咋就還沒看明白其中蹊蹺呢?”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就那位能夠在關鍵時刻選擇舉家逃離還順手坑了夾穀清臣數萬大軍的張旭麾下就算有好人也是數量及其稀少,如今還留在長安城內的那些大金國地方官員恐怕也更多的還是一丘之貉,沒有做出相同選擇很大原因還是在於局勢尚不明朗而已。
如果魚寒能夠及時展示出與大金國抗衡的實力,並且釋放出一定的善意,絲毫不用懷疑那些家夥就算遭到了提防也一定會動用各種關係在關鍵時刻再狠狠捅夾穀清臣一刀子!
“陸某隻擔心此等善於見風使舵之徒……”陸遊也承認就算過去了這麽多年也沒能真正看穿官場齷蹉,但同樣知道戰場形式瞬息萬變,所以也是對魚寒的這個想法實在沒有太多信心。
“公子,佑川急報……”就在魚寒打算繼續糊弄陸遊的時候,帳外突然就傳來了田不知有些焦急的喊聲,似乎還真有什麽能夠改變戰局的事情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