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大軍剛在長安城外擺開陣形,就被人家隔著好幾裏地把帥旗給點著了以至軍心潰散,最後居然還讓一群從城裏衝出來的烏合之眾嚇得落荒而逃,如果不是前來報信的校尉依舊一副驚魂未定的模樣,徒單克寧還真得認為會蘭庫倫是在給他編故事。
首戰失利的損失不大,畢竟敵軍兵力有限所謂的乘勝追擊不過就是在鬧著玩而已,但這臉麵也確實丟得夠幹淨,可還沒等徒單克寧做出決斷,一係列比這更壞的消息也終於傳到了開封城的帥府之內。
奉命對狄道城發起進攻的德順州駐軍剛進入鞏州境內遭到一股來曆不明的敵騎阻擊,對方使用了一種非常無恥的戰術,把數百裏的行軍路變成了大金國勇士們的噩夢,以至於那群本就被嚇破膽的原完顏蒲帶所屬殘兵還沒到通西城就調頭逃了迴去。
淳熙六年三月初八,本應蹲在天水軍看熱鬧的魏王突然出現在成紀城外,隻花了半天功夫就成功勸降已經被圍困得焦頭爛額的萬餘守軍,從而使得大半個秦州第三次成為了大宋領土。
淳熙六年三月十一,魚寒麾下所屬近萬精銳出現在鳳翔府境內,還沒等駐紮在鳳翔城內的守軍展開有效阻截,這支軍隊就突然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當中,隻是後來才派人給捎了個話說他們是借道去馳援長安城。
借個道還這麽囂張,按道理說心高氣傲的鳳翔守軍應該立即展開追擊才對,可問題是對方做事太不講究,主力大軍是直奔長安城去了卻留下了一支大概有兩千多人的騎兵在鳳翔境內繼續瞎折騰。
從郿縣到扶風過岐山至普潤再迴寶雞,這些被主力所拋棄的鐵騎既不攻城也不圍困,反正是專挑大金國守備的薄弱處下黑手,想打哪就打哪占到便宜轉身就走,以至於到如今鳳翔駐軍別說是外出增援就算是能不能守住自家大門都還成了個問題。
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臨洮路到京兆府都被魚寒所部給折騰得遍地狼煙,徒單克寧也知道就這種情況除非是他親自率軍出征,否則還真沒誰敢保證能把那瞎胡鬧的小混蛋給收拾掉。
徒單克寧有信心也有能力結束眼前的亂局,可問題還是那個老問題,他要是帶著主力大軍離開了開封城,還有誰能鎮得住南邊正虎視眈眈的數十萬宋軍?
一個讓徒單克寧在現階段根本沒辦法解決的老難題,不僅使得他不敢離開開封城,甚至還不能輕易做出再次派遣大軍前去收複長安城的決定,好在他還有個兵強馬壯的大金國可以依靠,如果完顏雍能夠及時派來援軍,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此事該如何解決?”沒有了魚寒所部的沿途襲擾,徒單克寧發出的緊急求援信也隻花了三天時間就被八百裏快騎送到了完顏雍的麵前,隻不過這種決定也不是誰能乾綱獨斷。
“啟稟聖上,依微臣之見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別看烏庫哩元在狄道城吃了不少虧丟了不少臉,但他既然成功保住了完顏允恭的小命,也就順理成章地保住了自己的權勢,所以在如今這大金國的朝堂之上他依舊有資格率先做出迴答。
眼瞅著徒單克寧都被迫發出了求援,卻顯得有些無動於衷,真要說起來這也並非是烏庫哩元出於什麽個人恩怨想要給誰添堵,而是在於這段時間裏大金國君臣需要忙活的事情實在太多,根本就顧不上去搭理南邊。
徒單克寧隻是知道魚寒率軍占領了長安城,並且順手禍害了沿途的秦州跟鳳翔府等地,但他並不知道還有另外一支隸屬於那小混蛋的騎兵隊伍深入到了大金國腹地,而鬧出來的動靜其實一點也不小。
之所以沒有進行及時通報,主要還是因為大金國河東南路以西已經有數十個城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遭到了襲擾,可沿途駐軍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能準確掌握對手的行蹤,隻能是蹲在家裏被動防守。
如果不是人家主動在攻破延川城之後留下了“再敢出兵狄道就拆你後院”的書麵警告,甚至都沒人能說清楚他們來曆,如今大金國君臣都還在忙著把這群禍害解釋成常見的馬賊以安撫民心,誰還敢輕易戳破真相?
整個河東南路以西都因為魚寒的出現而亂成了一鍋粥,好在那小混蛋的兵力不足,隻要各地守軍能夠盡職盡責嚴加防守,倒也不用擔心大金國被他給折騰得傷筋動骨,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沒辦法立即抽調西北大軍前去馳援南線。
西北大軍就這麽被魚寒的數千鐵騎給牢牢拖住,要說換做平時的話,完顏雍也並非不能從其它地方調兵為徒單克寧提供支持,可問題是北邊還有另外一場關乎到大金國根本的戰事依舊進行得如火如荼。
別看年輕氣盛的鐵木真因為提前了好幾年興兵而缺乏足夠的作戰經驗,但人家好歹也是接受過係統的專業培訓,在吃過幾次虧之後,他現在已經能夠順利運用那套本就屬於他的無恥戰術,徹底把北至火魯火瞳謀克南到薊州的廣大區域變成了他的主戰場。
這才過去了短短幾個月,就已經沒有任何一支大金國軍隊敢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有資格與鐵木真進行正麵交鋒,以至於完顏雍都不得不把原本還有些舍不得用的新軍給派了出去,才算是又一次稍微占據了點上風。
堪稱天下至銳的新軍證明了他們的價值,但問題是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少再加上機動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調用大量傳統部隊與其進行配合作戰,才有希望對膽敢威脅到大金國真正後院的萌古騎兵形成有效打擊。
同時需要麵對多方亂局,就算是兵強馬壯的大金國在調兵遣將之時也會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這就得做出一定的取舍,而作為祖宗發源地的北方地區跟西北和中原比起來孰輕孰重也很容易做出判斷,所以根本沒人敢提出舍本逐末的建議。
“難道朕就隻能容忍那魚寒小兒繼續囂張下去麽?”先集中力量平定萌古諸部,再抽調大軍前去剿滅魚寒所部,這其實是早就定下的應對之策,但完顏雍一想到那個至今還攥著自家寶貝兒子的小混蛋就感到胸中有些憋悶。
“臣啟陛下!依臣愚見,魚寒小兒不足為慮,若欲除之可不費一兵一卒!”原本還指望利用魚寒的存在來實現自己的某些謀劃,可那小混蛋悍然出兵攻占長安的事實顯然已經超出了金國國師的底線,所以他這個時候也不打算繼續提供無償援助。
“哦?國師有何妙計,還請快快道來!”現在沒功夫去搭理魚寒,那是因為大金國實在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對其展開圍剿,但如果有其它更省事的方式來收拾那小混蛋的話,完顏雍還真不介意立即付諸行動。
“魚寒小兒乃宋臣,若宋室令其罷兵還朝,則中原西北之亂局自解!”嘴角掛上了高深莫測的笑容,但這位囂張的國師似乎忘了,這可是大金國的朝堂,聰明不止他一個。
“國師此計雖佳,然今恐無人能擔此重任!”如果是換做別人來提出這個在理論上可行的計策,烏庫哩元會直接嗤之以鼻,但為了給國師留點麵子,他還是顯得比較客氣。
畢竟讓孝宗皇帝下令魚寒退兵雖能夠化解眼下的危機,但如今可不比前些年了,矢誌中興的孝宗皇帝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從北邊迴去跟他搶皇位,而沒了秦檜這種位高權重的自己人幫著糊弄,就連宋室的太上皇跟太子也不一定會犯這種糊塗。
“左丞相還請稍安勿躁,待得本國師慢慢道來!”國師雖說不是金國朝堂之上最聰明的人,但人家好歹也是穿越者,還能被這種小事給難住?“陛下,依臣愚見此計若想建功,則需三管齊下!”
“哦?還請國師細細道來!”同樣的計策,完顏雍也想過,但他跟烏庫哩元等人一樣覺得成功的幾率比較渺茫,所以這時候也特別想聽聽國師到底有什麽具體的實施手段。
“首先,需派人進入宋國境內對魚寒所裏戰功進行大肆宣揚,其次則應遣密使與宋國太上皇等人展開接觸並許以重利……”有點缺德但也比較傳統,金國國師無非也就是打算對魚寒經行捧殺,然後利用宋室對武將的忌憚展開離間利誘。
“而重中之重則是命夾穀清臣遣一偏師直擊臨安!”看出了完顏雍和朝臣們的失望,金國國師卻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原有打算,反倒是在眾人提出質疑之前又道出了最後的一招。
“直擊臨安?這……”讓坐鎮歸德府的夾穀清臣率軍展開南侵,這不是什麽問題甚至也可以占到些許便宜,但就他那點兵力想要對臨安城構成威脅,這在完顏雍看來似乎並不太可能。
“臣當年奉旨南下之時曾繪製輿圖一份……”國師當然也知道現在打臨安不是最佳時機,但在他看來如果僅僅是嚇唬一下孝宗皇帝似乎也沒什麽困難,畢竟他同樣知道鐵木真的那套無恥戰術,而且還早就通過失地考察找到了好幾個能夠直接突破宋軍長江防線的特殊地點。
首戰失利的損失不大,畢竟敵軍兵力有限所謂的乘勝追擊不過就是在鬧著玩而已,但這臉麵也確實丟得夠幹淨,可還沒等徒單克寧做出決斷,一係列比這更壞的消息也終於傳到了開封城的帥府之內。
奉命對狄道城發起進攻的德順州駐軍剛進入鞏州境內遭到一股來曆不明的敵騎阻擊,對方使用了一種非常無恥的戰術,把數百裏的行軍路變成了大金國勇士們的噩夢,以至於那群本就被嚇破膽的原完顏蒲帶所屬殘兵還沒到通西城就調頭逃了迴去。
淳熙六年三月初八,本應蹲在天水軍看熱鬧的魏王突然出現在成紀城外,隻花了半天功夫就成功勸降已經被圍困得焦頭爛額的萬餘守軍,從而使得大半個秦州第三次成為了大宋領土。
淳熙六年三月十一,魚寒麾下所屬近萬精銳出現在鳳翔府境內,還沒等駐紮在鳳翔城內的守軍展開有效阻截,這支軍隊就突然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當中,隻是後來才派人給捎了個話說他們是借道去馳援長安城。
借個道還這麽囂張,按道理說心高氣傲的鳳翔守軍應該立即展開追擊才對,可問題是對方做事太不講究,主力大軍是直奔長安城去了卻留下了一支大概有兩千多人的騎兵在鳳翔境內繼續瞎折騰。
從郿縣到扶風過岐山至普潤再迴寶雞,這些被主力所拋棄的鐵騎既不攻城也不圍困,反正是專挑大金國守備的薄弱處下黑手,想打哪就打哪占到便宜轉身就走,以至於到如今鳳翔駐軍別說是外出增援就算是能不能守住自家大門都還成了個問題。
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臨洮路到京兆府都被魚寒所部給折騰得遍地狼煙,徒單克寧也知道就這種情況除非是他親自率軍出征,否則還真沒誰敢保證能把那瞎胡鬧的小混蛋給收拾掉。
徒單克寧有信心也有能力結束眼前的亂局,可問題還是那個老問題,他要是帶著主力大軍離開了開封城,還有誰能鎮得住南邊正虎視眈眈的數十萬宋軍?
一個讓徒單克寧在現階段根本沒辦法解決的老難題,不僅使得他不敢離開開封城,甚至還不能輕易做出再次派遣大軍前去收複長安城的決定,好在他還有個兵強馬壯的大金國可以依靠,如果完顏雍能夠及時派來援軍,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此事該如何解決?”沒有了魚寒所部的沿途襲擾,徒單克寧發出的緊急求援信也隻花了三天時間就被八百裏快騎送到了完顏雍的麵前,隻不過這種決定也不是誰能乾綱獨斷。
“啟稟聖上,依微臣之見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別看烏庫哩元在狄道城吃了不少虧丟了不少臉,但他既然成功保住了完顏允恭的小命,也就順理成章地保住了自己的權勢,所以在如今這大金國的朝堂之上他依舊有資格率先做出迴答。
眼瞅著徒單克寧都被迫發出了求援,卻顯得有些無動於衷,真要說起來這也並非是烏庫哩元出於什麽個人恩怨想要給誰添堵,而是在於這段時間裏大金國君臣需要忙活的事情實在太多,根本就顧不上去搭理南邊。
徒單克寧隻是知道魚寒率軍占領了長安城,並且順手禍害了沿途的秦州跟鳳翔府等地,但他並不知道還有另外一支隸屬於那小混蛋的騎兵隊伍深入到了大金國腹地,而鬧出來的動靜其實一點也不小。
之所以沒有進行及時通報,主要還是因為大金國河東南路以西已經有數十個城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遭到了襲擾,可沿途駐軍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能準確掌握對手的行蹤,隻能是蹲在家裏被動防守。
如果不是人家主動在攻破延川城之後留下了“再敢出兵狄道就拆你後院”的書麵警告,甚至都沒人能說清楚他們來曆,如今大金國君臣都還在忙著把這群禍害解釋成常見的馬賊以安撫民心,誰還敢輕易戳破真相?
整個河東南路以西都因為魚寒的出現而亂成了一鍋粥,好在那小混蛋的兵力不足,隻要各地守軍能夠盡職盡責嚴加防守,倒也不用擔心大金國被他給折騰得傷筋動骨,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沒辦法立即抽調西北大軍前去馳援南線。
西北大軍就這麽被魚寒的數千鐵騎給牢牢拖住,要說換做平時的話,完顏雍也並非不能從其它地方調兵為徒單克寧提供支持,可問題是北邊還有另外一場關乎到大金國根本的戰事依舊進行得如火如荼。
別看年輕氣盛的鐵木真因為提前了好幾年興兵而缺乏足夠的作戰經驗,但人家好歹也是接受過係統的專業培訓,在吃過幾次虧之後,他現在已經能夠順利運用那套本就屬於他的無恥戰術,徹底把北至火魯火瞳謀克南到薊州的廣大區域變成了他的主戰場。
這才過去了短短幾個月,就已經沒有任何一支大金國軍隊敢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有資格與鐵木真進行正麵交鋒,以至於完顏雍都不得不把原本還有些舍不得用的新軍給派了出去,才算是又一次稍微占據了點上風。
堪稱天下至銳的新軍證明了他們的價值,但問題是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少再加上機動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調用大量傳統部隊與其進行配合作戰,才有希望對膽敢威脅到大金國真正後院的萌古騎兵形成有效打擊。
同時需要麵對多方亂局,就算是兵強馬壯的大金國在調兵遣將之時也會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這就得做出一定的取舍,而作為祖宗發源地的北方地區跟西北和中原比起來孰輕孰重也很容易做出判斷,所以根本沒人敢提出舍本逐末的建議。
“難道朕就隻能容忍那魚寒小兒繼續囂張下去麽?”先集中力量平定萌古諸部,再抽調大軍前去剿滅魚寒所部,這其實是早就定下的應對之策,但完顏雍一想到那個至今還攥著自家寶貝兒子的小混蛋就感到胸中有些憋悶。
“臣啟陛下!依臣愚見,魚寒小兒不足為慮,若欲除之可不費一兵一卒!”原本還指望利用魚寒的存在來實現自己的某些謀劃,可那小混蛋悍然出兵攻占長安的事實顯然已經超出了金國國師的底線,所以他這個時候也不打算繼續提供無償援助。
“哦?國師有何妙計,還請快快道來!”現在沒功夫去搭理魚寒,那是因為大金國實在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對其展開圍剿,但如果有其它更省事的方式來收拾那小混蛋的話,完顏雍還真不介意立即付諸行動。
“魚寒小兒乃宋臣,若宋室令其罷兵還朝,則中原西北之亂局自解!”嘴角掛上了高深莫測的笑容,但這位囂張的國師似乎忘了,這可是大金國的朝堂,聰明不止他一個。
“國師此計雖佳,然今恐無人能擔此重任!”如果是換做別人來提出這個在理論上可行的計策,烏庫哩元會直接嗤之以鼻,但為了給國師留點麵子,他還是顯得比較客氣。
畢竟讓孝宗皇帝下令魚寒退兵雖能夠化解眼下的危機,但如今可不比前些年了,矢誌中興的孝宗皇帝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人從北邊迴去跟他搶皇位,而沒了秦檜這種位高權重的自己人幫著糊弄,就連宋室的太上皇跟太子也不一定會犯這種糊塗。
“左丞相還請稍安勿躁,待得本國師慢慢道來!”國師雖說不是金國朝堂之上最聰明的人,但人家好歹也是穿越者,還能被這種小事給難住?“陛下,依臣愚見此計若想建功,則需三管齊下!”
“哦?還請國師細細道來!”同樣的計策,完顏雍也想過,但他跟烏庫哩元等人一樣覺得成功的幾率比較渺茫,所以這時候也特別想聽聽國師到底有什麽具體的實施手段。
“首先,需派人進入宋國境內對魚寒所裏戰功進行大肆宣揚,其次則應遣密使與宋國太上皇等人展開接觸並許以重利……”有點缺德但也比較傳統,金國國師無非也就是打算對魚寒經行捧殺,然後利用宋室對武將的忌憚展開離間利誘。
“而重中之重則是命夾穀清臣遣一偏師直擊臨安!”看出了完顏雍和朝臣們的失望,金國國師卻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原有打算,反倒是在眾人提出質疑之前又道出了最後的一招。
“直擊臨安?這……”讓坐鎮歸德府的夾穀清臣率軍展開南侵,這不是什麽問題甚至也可以占到些許便宜,但就他那點兵力想要對臨安城構成威脅,這在完顏雍看來似乎並不太可能。
“臣當年奉旨南下之時曾繪製輿圖一份……”國師當然也知道現在打臨安不是最佳時機,但在他看來如果僅僅是嚇唬一下孝宗皇帝似乎也沒什麽困難,畢竟他同樣知道鐵木真的那套無恥戰術,而且還早就通過失地考察找到了好幾個能夠直接突破宋軍長江防線的特殊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