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村,和這時代很多地方一樣都是源於本地居民的主要姓氏,沒什麽值得特別關注的,卻也是胡邏孛想盡辦法都要把魚寒從尼莽古兀魯黑軍中給拐來住上些時日的地方。
低矮的土坯房,伸手就能觸摸到頂部的夯土牆,院內除了個已經完全不能使用的碾子以外再無別物,要魚寒他們這次借宿的地方也很是尋常。
很普通的村莊,很普通的民居,如果硬要這地方有什麽的特別的,也就僅僅在於這裏看不到男人,或者更準確地應該是看不到除了魚寒一行之外的男人。
“大兄弟,快來吃飯了!今兒個晌午可是有好東西!”缺少了男饒村莊,村民們的淳樸善良卻並未減少半分,至少胡邏孛就能很輕易地用幾百個銅錢在這裏換來最優渥的待遇。
一碟汆水後撒上了鹽粒的野菜,一大盆能夠看到些許粟米粒的稀粥,還有兩個絕對能夠被稱作好東西的雞蛋,這就是魚寒一行人所能享受到的豐盛午餐。
“六嬸,您也別忙活了,過來一起吃點?”反正都填不飽肚子,魚寒也不介意再多一個人來共同分享美食。
“不咧!咱這活可趕得緊,大娘今早就捎了話過來,是從鎮戎州那邊過來的人,明兒個就能到咱這地界!”和往常一樣忙著十指翻飛,將那一根根草繩編織成並不太精細的鞋子,六嬸顯得很是興奮。
“不就是吃個飯的功夫?能誤得了多大點事?”孟老五很不滿意如今的生活,卻又迫於魚寒的壓力而不得不對六嬸做出邀請。
“這位大官人一看就是沒餓過肚子,不知道咱這些窮人吃飽了就容易犯困!”用非常奇葩的理由拒絕了對方的好意,六嬸卻是自顧自地嘀咕道:“若是往常倒也罷了!但如今咱可是能用這一雙鞋子換迴好幾兩粟米,省著點都能吃上三五了,哪還能瞎耽誤這功夫?”
“日子都過得如此艱辛了,你咋也不琢磨著跟他們一塊去南邊?”幾兩粟米要吃三五,這也頂多就是在吊個命而已,孟老五自然也就無法理解六嬸如今的這些做法。
“去南邊幹嘛?人家那是活不下去了,可咱……”晃了晃手上的草鞋,六嬸很是自豪地繼續道:“咱不僅有這手藝,又還守著這荒野道能做點買賣,幹嘛要跟他們一樣離鄉背井地去南邊遭人白眼?”
很是缺德的買賣,就仗著對熟悉周邊環境而強行推銷粗製濫造的草鞋,若是那些舉家南逃的棄民不在他們這裏淘換個三五雙,他們雖不會去舉報,卻也真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同胞一頭就紮進金軍的包圍圈。
“你做這些事,就不怕遭了譴?”作為一個招搖撞騙的神棍,玄陽老道不是什麽好人,卻也還是很看不慣這種趁火打劫的卑劣行徑。
“譴?呸!老要真這心思,怕是要先劈了南邊那群狗東西才行!”一句遵循傳統的指責,不僅迅速招來了六嬸的鄙夷,甚至還讓她打開了話匣子。
“想當年咱也是良善人家,誰要遭了難從咱這裏過,別是雙趕路用的草鞋,就算是更好的東西,隻要咱家裏有,也能不眨眼就給了出去!可這好心可不一定有好報啊……”
“就我太爺爺,當年見得南逃官軍快被餓得不行了,趕緊把壓箱底的家當都給拿了出來,結果不僅人被綁去做挑夫就連屋子都被人家給拆了!這要不是半道上遇見金兵突襲,瞅準機會逃了迴來,他老人家怕是就得因一時善舉而把老命給丟在了異地他鄉!”
“人在惶恐之時做點錯事,也在所難免,何況……”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話可不是瞎胡,至少一群潰兵在逃亡途中是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收集物資保命,但魚寒還是有辦法替宋軍曾經的混蛋行為做出狡辯。
“官人這話在理,當年我那中過童生的二爺爺也是這麽!所以他老人家在聽聞朝廷找到個落腳處後也不顧咱一大家子的反對,非得要趕去南邊報效朝廷,可結果呢……”順手將趕製好的草鞋放在一邊,六嬸的語氣依舊顯得很平靜,仿佛就不是在述自家的遭遇。
“賣房賣地,好不容易湊零盤纏,跟著人家一起跑到南邊去,結果卻是被官府當作了探子關進大牢!聽人家,他老人家最後到死,都還在喊著冤!”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朝廷此舉雖有所不妥,卻也是在為了大局著想!故而我等……”明知兩宋時期有不少敵國細作能夠在身份暴露之後依舊得到重用,反倒是真正有心報效朝廷的忠貞之士經常遭受不白之冤,但為了能阻止那個決定的產生,魚寒還是選擇了昧著良心對六嬸做出勸解。
“官人你這是站著話不腰疼!”考慮到眼前這些人給的借宿費足夠頂得上自己做好幾個月缺德買賣的收入,六嬸雖是有些憤怒,卻也並沒有去得罪那個明顯是首領的混蛋,甚至還很是大度地幫著開脫道:“不過這也沒啥,就您這種富家公子,能在讀書的時候抽空出來逛逛就不錯了,哪還能指望……”
很清楚這是六嬸在給留麵子,才會換了種委婉的方式罵自己是書呆子,魚寒沒有顯得太過在意,卻根據對方的反應做出了進一步的試探道:“如此來,六嬸莫非還有更大的委屈?”
“委屈麽,啥時候沒有?咱這些窮苦百姓就這命,也怪不得誰!”分不清這話是自嘲還是別的什麽,六嬸隻是突然把話題扯到了另一個方麵道:“不過真要起這最近的委屈,官人可知道咱這村子為何有如今這光景?”
“這自是不知!”魚寒是穿越者,雖能夠準確把握到曆史的走向,但對於那些沒有資格被載入史冊的瑣事也確實不太清楚。
“要前些年,咱這莊子那可是威風得緊!百十號漢子都上山落了草,就算是平涼府裏那些狗官聽了他們的名號,都得打個哆嗦!”並不知道眼前就坐著個應該被當成狗官看待的平涼府尹,談興正濃的六嬸卻是放下了手裏的活計,端著一碗稀粥邊喝邊迴憶道起了往事。
“可就在兩年前,包括我家那殺千刀的混蛋在內,所有的漢子也不知是中了哪門子邪!居然硬是要聽那個從南邊過來的窮書生煽乎,一起去虢州那邊鬧個大動靜出來!”
“當時咱也是犯了糊塗,隻聽人家瞎胡扯,他們可是跟南邊的朝廷都有了勾搭,也得到那啥虞相公的接應允諾!就估摸著人多勢眾的鬧鬧也好,若能成了,咱也不用再受這金狗的窩囊氣!實在不成,咱不也還有個退路,能頂著官軍的名頭去南邊混口飯吃?”
“所以咱不僅給那殺千刀的納了好幾雙新鞋,還在他走的當夜裏把家中餘糧都給烙成了餅子讓他帶上!誰知,他這一去就再沒能迴來!”
“要這行軍打仗的,哪能不死個人?咱也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人,實話,自從那殺千刀的上了山,咱就偷偷給他備下了棺材!可這次他死得冤啊!”
“打不過別人,那是咱自個本事不夠,怨不得旁的!可漢子們都已經攻破了盧氏縣城,把那狗官的腦袋給掛在了牆頭,眼瞅著都已經把金狗子給逼得急紅了眼,接應的朝廷大軍死哪去了?糊弄人也沒這麽個糊弄法啊!”
“這……”魚寒記得史書上確實有乾道九年義軍攻破盧氏縣城並把縣令給剁聊記載,而且還是出自金世宗本紀,但他並不確定這事跟大宋朝廷和虞允文到底能不能扯上關係。
沒有選擇偏聽偏信六嬸的一麵之詞,甚至還在試圖幫著大宋朝廷分析出在當時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兵接應的理由。
“我知道,官人您就是想咱傻麽!”也就是才過去了一兩年的事情,六嬸心中卻似乎早已經沒有了悲傷,隻是很平靜地問道:“可你知道咱家那殺千刀的最後是死在哪兒不?”
這次沒有等魚寒做出猜測,六嬸就主動道:“鶻嶺關外,距離朝廷大軍不到二三十丈的距離!千多個漢子,就這麽讓人家眼睜睜地看著被金狗給剁了腦袋!你就這事,咱上哪理去?”
一口喝完了稀粥,重新又拿起了草繩,六嬸自顧自地歎息道:“活著!咱得活著啊!漢子們每次離家鬧事前都會上一句十八年後又是條好漢,可在他們投胎轉世之前,咱不還得隔三差五地給他燒點紙上個香,省得他在陰間也繼續受委屈不是?”
“如今咱還能依仗手藝做點缺德買賣守著這破家,等哪咱也過不下去了,就跟著人家一塊往南邊逃!不過到時候你們可就聽不到老婆子這陣嘮叨了,畢竟咱還得熬上十來年,等那殺千刀的真投了胎再走!”
“嬸子這話可就有些過了,好好地活著,不定哪就能有大軍前來把金狗給趕走呢?”身為大金國的平涼府尹,胡邏孛在這話的時候卻沒顯得有什麽難為情。
“那就借大官人吉言了,到時候若真有義軍前來幫咱家那殺千刀的報了仇,咱就是割掉身上的肉也要給他們做頓好吃的!但要是朝廷大軍來了麽……”頓了頓,似乎在認真思考這種可能,半柱香之後才接著道:“咱就跑山頭看熱鬧去!”
(本章完)
低矮的土坯房,伸手就能觸摸到頂部的夯土牆,院內除了個已經完全不能使用的碾子以外再無別物,要魚寒他們這次借宿的地方也很是尋常。
很普通的村莊,很普通的民居,如果硬要這地方有什麽的特別的,也就僅僅在於這裏看不到男人,或者更準確地應該是看不到除了魚寒一行之外的男人。
“大兄弟,快來吃飯了!今兒個晌午可是有好東西!”缺少了男饒村莊,村民們的淳樸善良卻並未減少半分,至少胡邏孛就能很輕易地用幾百個銅錢在這裏換來最優渥的待遇。
一碟汆水後撒上了鹽粒的野菜,一大盆能夠看到些許粟米粒的稀粥,還有兩個絕對能夠被稱作好東西的雞蛋,這就是魚寒一行人所能享受到的豐盛午餐。
“六嬸,您也別忙活了,過來一起吃點?”反正都填不飽肚子,魚寒也不介意再多一個人來共同分享美食。
“不咧!咱這活可趕得緊,大娘今早就捎了話過來,是從鎮戎州那邊過來的人,明兒個就能到咱這地界!”和往常一樣忙著十指翻飛,將那一根根草繩編織成並不太精細的鞋子,六嬸顯得很是興奮。
“不就是吃個飯的功夫?能誤得了多大點事?”孟老五很不滿意如今的生活,卻又迫於魚寒的壓力而不得不對六嬸做出邀請。
“這位大官人一看就是沒餓過肚子,不知道咱這些窮人吃飽了就容易犯困!”用非常奇葩的理由拒絕了對方的好意,六嬸卻是自顧自地嘀咕道:“若是往常倒也罷了!但如今咱可是能用這一雙鞋子換迴好幾兩粟米,省著點都能吃上三五了,哪還能瞎耽誤這功夫?”
“日子都過得如此艱辛了,你咋也不琢磨著跟他們一塊去南邊?”幾兩粟米要吃三五,這也頂多就是在吊個命而已,孟老五自然也就無法理解六嬸如今的這些做法。
“去南邊幹嘛?人家那是活不下去了,可咱……”晃了晃手上的草鞋,六嬸很是自豪地繼續道:“咱不僅有這手藝,又還守著這荒野道能做點買賣,幹嘛要跟他們一樣離鄉背井地去南邊遭人白眼?”
很是缺德的買賣,就仗著對熟悉周邊環境而強行推銷粗製濫造的草鞋,若是那些舉家南逃的棄民不在他們這裏淘換個三五雙,他們雖不會去舉報,卻也真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同胞一頭就紮進金軍的包圍圈。
“你做這些事,就不怕遭了譴?”作為一個招搖撞騙的神棍,玄陽老道不是什麽好人,卻也還是很看不慣這種趁火打劫的卑劣行徑。
“譴?呸!老要真這心思,怕是要先劈了南邊那群狗東西才行!”一句遵循傳統的指責,不僅迅速招來了六嬸的鄙夷,甚至還讓她打開了話匣子。
“想當年咱也是良善人家,誰要遭了難從咱這裏過,別是雙趕路用的草鞋,就算是更好的東西,隻要咱家裏有,也能不眨眼就給了出去!可這好心可不一定有好報啊……”
“就我太爺爺,當年見得南逃官軍快被餓得不行了,趕緊把壓箱底的家當都給拿了出來,結果不僅人被綁去做挑夫就連屋子都被人家給拆了!這要不是半道上遇見金兵突襲,瞅準機會逃了迴來,他老人家怕是就得因一時善舉而把老命給丟在了異地他鄉!”
“人在惶恐之時做點錯事,也在所難免,何況……”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話可不是瞎胡,至少一群潰兵在逃亡途中是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收集物資保命,但魚寒還是有辦法替宋軍曾經的混蛋行為做出狡辯。
“官人這話在理,當年我那中過童生的二爺爺也是這麽!所以他老人家在聽聞朝廷找到個落腳處後也不顧咱一大家子的反對,非得要趕去南邊報效朝廷,可結果呢……”順手將趕製好的草鞋放在一邊,六嬸的語氣依舊顯得很平靜,仿佛就不是在述自家的遭遇。
“賣房賣地,好不容易湊零盤纏,跟著人家一起跑到南邊去,結果卻是被官府當作了探子關進大牢!聽人家,他老人家最後到死,都還在喊著冤!”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朝廷此舉雖有所不妥,卻也是在為了大局著想!故而我等……”明知兩宋時期有不少敵國細作能夠在身份暴露之後依舊得到重用,反倒是真正有心報效朝廷的忠貞之士經常遭受不白之冤,但為了能阻止那個決定的產生,魚寒還是選擇了昧著良心對六嬸做出勸解。
“官人你這是站著話不腰疼!”考慮到眼前這些人給的借宿費足夠頂得上自己做好幾個月缺德買賣的收入,六嬸雖是有些憤怒,卻也並沒有去得罪那個明顯是首領的混蛋,甚至還很是大度地幫著開脫道:“不過這也沒啥,就您這種富家公子,能在讀書的時候抽空出來逛逛就不錯了,哪還能指望……”
很清楚這是六嬸在給留麵子,才會換了種委婉的方式罵自己是書呆子,魚寒沒有顯得太過在意,卻根據對方的反應做出了進一步的試探道:“如此來,六嬸莫非還有更大的委屈?”
“委屈麽,啥時候沒有?咱這些窮苦百姓就這命,也怪不得誰!”分不清這話是自嘲還是別的什麽,六嬸隻是突然把話題扯到了另一個方麵道:“不過真要起這最近的委屈,官人可知道咱這村子為何有如今這光景?”
“這自是不知!”魚寒是穿越者,雖能夠準確把握到曆史的走向,但對於那些沒有資格被載入史冊的瑣事也確實不太清楚。
“要前些年,咱這莊子那可是威風得緊!百十號漢子都上山落了草,就算是平涼府裏那些狗官聽了他們的名號,都得打個哆嗦!”並不知道眼前就坐著個應該被當成狗官看待的平涼府尹,談興正濃的六嬸卻是放下了手裏的活計,端著一碗稀粥邊喝邊迴憶道起了往事。
“可就在兩年前,包括我家那殺千刀的混蛋在內,所有的漢子也不知是中了哪門子邪!居然硬是要聽那個從南邊過來的窮書生煽乎,一起去虢州那邊鬧個大動靜出來!”
“當時咱也是犯了糊塗,隻聽人家瞎胡扯,他們可是跟南邊的朝廷都有了勾搭,也得到那啥虞相公的接應允諾!就估摸著人多勢眾的鬧鬧也好,若能成了,咱也不用再受這金狗的窩囊氣!實在不成,咱不也還有個退路,能頂著官軍的名頭去南邊混口飯吃?”
“所以咱不僅給那殺千刀的納了好幾雙新鞋,還在他走的當夜裏把家中餘糧都給烙成了餅子讓他帶上!誰知,他這一去就再沒能迴來!”
“要這行軍打仗的,哪能不死個人?咱也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人,實話,自從那殺千刀的上了山,咱就偷偷給他備下了棺材!可這次他死得冤啊!”
“打不過別人,那是咱自個本事不夠,怨不得旁的!可漢子們都已經攻破了盧氏縣城,把那狗官的腦袋給掛在了牆頭,眼瞅著都已經把金狗子給逼得急紅了眼,接應的朝廷大軍死哪去了?糊弄人也沒這麽個糊弄法啊!”
“這……”魚寒記得史書上確實有乾道九年義軍攻破盧氏縣城並把縣令給剁聊記載,而且還是出自金世宗本紀,但他並不確定這事跟大宋朝廷和虞允文到底能不能扯上關係。
沒有選擇偏聽偏信六嬸的一麵之詞,甚至還在試圖幫著大宋朝廷分析出在當時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兵接應的理由。
“我知道,官人您就是想咱傻麽!”也就是才過去了一兩年的事情,六嬸心中卻似乎早已經沒有了悲傷,隻是很平靜地問道:“可你知道咱家那殺千刀的最後是死在哪兒不?”
這次沒有等魚寒做出猜測,六嬸就主動道:“鶻嶺關外,距離朝廷大軍不到二三十丈的距離!千多個漢子,就這麽讓人家眼睜睜地看著被金狗給剁了腦袋!你就這事,咱上哪理去?”
一口喝完了稀粥,重新又拿起了草繩,六嬸自顧自地歎息道:“活著!咱得活著啊!漢子們每次離家鬧事前都會上一句十八年後又是條好漢,可在他們投胎轉世之前,咱不還得隔三差五地給他燒點紙上個香,省得他在陰間也繼續受委屈不是?”
“如今咱還能依仗手藝做點缺德買賣守著這破家,等哪咱也過不下去了,就跟著人家一塊往南邊逃!不過到時候你們可就聽不到老婆子這陣嘮叨了,畢竟咱還得熬上十來年,等那殺千刀的真投了胎再走!”
“嬸子這話可就有些過了,好好地活著,不定哪就能有大軍前來把金狗給趕走呢?”身為大金國的平涼府尹,胡邏孛在這話的時候卻沒顯得有什麽難為情。
“那就借大官人吉言了,到時候若真有義軍前來幫咱家那殺千刀的報了仇,咱就是割掉身上的肉也要給他們做頓好吃的!但要是朝廷大軍來了麽……”頓了頓,似乎在認真思考這種可能,半柱香之後才接著道:“咱就跑山頭看熱鬧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