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愛飲工夫茶,有客來訪、好友相見,總不免沏上好茶招待。
茶具精致,葉問小心的擺弄著,幾人都圍著石桌坐定,張永成已經領著小葉準迴到房間裏。今夜明月高懸,有清風拂麵,不冷不熱,正是觀月敘話的好時候。
幾人雖非深交好友,但彼此多少也還是曾經打過照麵,倒沒有多少的尷尬意味。
江楚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對桌的周清泉身上,他上次來找葉問比試時,正巧碰見過他。而且,聽說這人在佛山開了間棉花場,招收本地的工人,算是個民族企業家。
他卻知道,這啟動資金,可還是從葉問手裏拿的。
這個時候的培德裏葉氏,是妥妥的狗大戶,坐擁培德裏整條街。若是換在現世,這份家族資產,得有個上百億吧。也難怪葉問平日裏癡迷拳腳功夫,家中豪財如此,任是他此後歲月都坐吃不動,隻要別太能敗壞家財,幾代人都不用發愁的。
不過這人生在世,總歸是要找點念想,不然渾渾噩噩卻又算是什麽事呢?葉問對生意一道並不精通,也全無興致,因此寄情於拳腳之術,倒也正常。
挑了挑眉,江楚笑著端起葉問沏的茶水,端起在鼻端一嗅,一口飲盡,果然是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頗有一絕。
“周先生開了間棉花場?不知道近來生意如何?”
他主動發問,周清泉有些愕然,但很快便迴應道:“近些日子,都在加班加點的趕工,我們提供的是原料,倒是搶手的緊。”
說這話時,他臉上擠出著笑容,顯然心口不一。
內裏實情,是商業機密,周清泉哪裏會在外亂說。
實際上,棉花場也的確是供不應求,但這些都隻是賬麵上的,實際其實並未有太多銀錢入賬。眼下正是因為壞賬太多,棉花場已經有些扛不住了,他這才又來找葉問尋求支持。
那些個紡織廠子,都承接的是軍工的單子,為前線軍人製作軍裝棉服。但戰爭下行,國內經濟也都是爛賬一通,民國政府也都是打的條子,但卻下的是死命令。
紡織廠主硬著頭皮去趕工,而周清泉也理解他們的苦楚,更存著報國的心思,因此原料是敞開了供應,但自個兒卻已經撐不住了,前些年的利潤都搭了進去,就快要斷了供應。
李釗不懂得這些商道經濟,他隻是個巡警隊長,不明所以的稱讚道:“周老板可是我們佛山著名的愛國商人,棉花場一開,多少人都有了口飯吃。”
武癡林也笑著附和,周清泉雖是個商人,卻文質彬彬,更似個文人,聽了這話,便強打著笑容,一一迴應著,喝了茶。
“不過和日本人的仗一打,我這邊的生意,的確是難做了起來。每日每日的,都有些北邊來逃難的人,最開始倒還能幫幫忙,可這一天天的,自己都開始緊巴了起來,隻能勒緊了褲腰帶過活。”
“這小日本真是狗娘養的,年初的時候,聽到南京都沒了,真是嚇死個人。不過就在半個月前,聽說台兒莊那邊咱們贏了一場大勝仗,可真是難得的一件好事兒了。”
他家中是開的酒樓,戰爭對經濟的第一大影響,就在服務業方麵,因此算是吃了大虧。不過好在還能繼續撐著,倒也不算什麽,虧一點也就虧一點兒。
武癡林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日本人以後的動向,因此這家夥喝著茶,皺眉問道:“北邊兒打了勝仗,應該能攔住小日本吧。聽說南京最開始被他們占了後,死了好些人,逃出來的人說滿城都是屍體,真是怕人。”
“可後來又說不是...總之就是有真有假,鬧不清楚。”
江楚眉頭稍稍一斂,隻是在心中無奈歎了句。
葉問扭過頭看了看他,適時的開口,道:“江師傅去年就是從南京城裏拚殺出來的,還救了好些人呢。”
幾個人目光立時便投了過去,滿是興趣,江楚便簡單的說了說,臨末點頭道:“這事兒是真的...我從南京城出來後,也很關切那邊兒的情況,也有消息渠道。”
“小日本從攻占南京城那天開始,一直封城到了二月份,殺了幾個月。死了大概...有三十多萬吧。”
“啥?三十多萬?”武癡林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李釗也愕然的張大了嘴巴,更是說不出話來。
周清泉手則有些發抖,扶了扶眼鏡,眼圈通紅問道:“這事兒有依據嗎?三十多萬...這...”
葉問本來正端起茶杯要喝,被江楚這話一驚,手都是一抖,茶水都灑了出來,卻渾然沒有注意,目光緊緊的盯著他。
“推算出來的...”
江楚抿了抿嘴,沉重道:“日本人對這事兒還是鼓勵的,有份《東京日日新聞》,你們怕是沒看過,登載了兩個日本軍官,辦了兩次殺人競賽,從句容殺到湯山,一個殺了八十九個,一個殺了七十八個;後來在紫金山又辦了迴,一個殺了一百零五個,一個殺了一百零六個。”
“證據的話...我手裏倒是有份膠卷,可以證明日本人斑斑惡行。”
半晌的沉默,李釗這人卻是一拍桌麵,氣憤道:“這些小日本,真是都該死。”
武癡林則心中擔憂,“這要是日本人南下了來,會不會又來一場啊,那可就遭了...”
江楚適時的道:“我的判斷,日本人會南下打過來的。”
他說的言之鑿鑿,幾個人心頭都像是壓了層沉沉的陰雲,彼此一時無聲。
“周先生那間棉花場,還是要盡快轉移的好,到香江那塊兒,就挺好的。”
周清泉皺著眉頭,心思沉沉的點頭,一時卻沒有開口,顯然是被江楚的話一時給嚇住了。
“武癡林,你那酒樓,也要早早多作其他打算了。”江楚又緊跟著勸了武癡林一句,無論如何,自己隻是順嘴一勸的事情,就算二人都不聽自己的,他也算是賣了個好。
武癡林臉色確實有些犯難,點了點頭,緊鎖著眉頭,憂心忡忡的道:“確實是,日本人要真是下來了,我這酒樓也鐵定是辦不下去的。”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不過佛山,我輕易也走不得。我弟弟這兩年沒了蹤影,我不能輕易離開佛山,他要是有一天迴來,找不到我可該怎麽辦好。”
幾個人,都有自己現實的為難和考量,便是葉問自己,心中都沉著,不知在想些什麽。
江楚話已至此,交淺不好言深,有些事兒自己說了就好,聽不聽,是他們自己的事。
頓了頓,他起身要告辭,幾人紛紛攔了下來,周清泉推了推眼鏡,視線撇過自己的兒子,心中忽然有了個想法,問道:“江師傅,你收不收徒啊?”
江楚一愣,還未反應過來,李釗卻也興致勃勃的湊了上來,全沒個巡警的正形,叫了起來,“江師傅,你收我為徒吧。以後你在佛山遇到個什麽事兒,報我李釗的名兒!”
周清泉很早就想要給自己兒子周光耀找個師傅,本來是盯著自己的好友葉問,可這個時候的葉問並不是將武術當做一份事業來看待,隻為了自個兒練得有趣,全沒授徒的打算。
他纏了葉問許久,可後者意誌堅決,周清泉心中也已大半放棄了這念想。
之前周清泉早就見識過江楚身手不凡,能和葉問打的有來有迴,豈是普通的拳師。
而剛剛一番談話,江楚的眼界與談吐,更是讓他覺著這個人可以結交。雖不比葉問知根知底,但多少是個心有溝壑的人物,自己最起碼先得搭上關係。
因此,幹脆將自己兒子推出去拜個師,這樣正好。
微微想了想,江楚心中盤算了幾分,旋即點頭,自己的能力,也足以出師,並不誤人。
周光耀尚還年輕,但江楚卻知道,這是個純孝的小子。原劇中周清泉得了失心瘋,全靠這日後的年輕人一力撐下,都說孝子家門少敗類,江楚亦是認同。
至於李釗這人,江楚對他倒也沒有太大惡感,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迫不得已給日本人做翻譯,就如同孟繁明一樣,隻是為了活著而已。
這個亂世裏,人活著就已很是不易,又豈能期望太多?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隻要沒為非作歹,江楚心中大半是理解的。
但像是太原的王子壽、趙學堂二人,性質卻更是不同,主動投靠日本人,搖頭擺尾給人作狗,反過來欺壓中國人,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
而且,李釗這人雖然表麵上是個巡警小隊長,平日裏囂張跋扈,警局那邊多半是有靠山的,隻是佛山淪陷,沒來得及拉他一把。
但在這個時候,李釗的身份卻足以帶來極大的便利,十月前,江楚還有一係列動作要做,許多事都要盡早安排,正好可以借著李釗的身份。
心中念頭已過了幾轉,看著幾人迫切的眼神,江楚笑了笑,輕輕點了點頭。
若是老一輩拳師,規矩多,要求苛刻,非得選個好日子,行拜大禮不可,還要交上拜師費。如當年葉問拜師陳華順,求學詠春拳,那學費就是整整十二兩黃金。
這金額可是不小,就算是換做現世,也有七八十萬之多,算是普通人家一輩子積蓄了。
但江楚這種年輕拳師,對這些規矩反倒沒有太多在意,更沒有借此斂財的意思;而且當初丁連山收他為徒,還讓了他一個餅。
江楚想就循這禮傳承下去,便問葉問家中管家要盤餅。
管家出門去買,就這空當之際,葉問卻拉開了江楚,悄聲問道:“家國有難,匹夫有責。江師傅,我想捐些錢銀給前線軍士,你有沒有什麽路子?”
民國政府的貪,是人盡皆知的,葉問也怕自己一腔好意,卻白白砸了水漂。
江楚想了想,說道:“當今國內抗日的,主要有兩股力量,如果要捐給國民軍,葉師傅最好直接捐些實物,棉被之類。若是真金白銀丟出去,那些人雁過都要拔毛,落到實處的有兩三子兒已算是好的。”
“如果是那邊的...我在太原倒是認識了一個女奇人,叫李秀若。”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清楚,江楚未曾介紹她身份,卻將事情簡單說了一說,繼而道:“離開之際,我有了聯絡渠道,如果葉先生有心,我可以居中幫忙。”
葉問聞言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深深看了他一眼,李秀若的身份他自然是猜到了的,卻也看破不說怕,隻是最後輕輕的點頭。
不多時,那管家已買迴了餅,還是熱乎的。
江楚便取了兩張,托在手中,任由李釗和周光耀在身前跪下。
他看了看兩人,將餅遞到了他們麵前,道:“即入我形意八卦門,須知這做人如餅,無論南北東西,心懷家國天下。”
這是要求二人日後不得有門戶之見,南北之別;還需愛國守己,護全存身。
茶具精致,葉問小心的擺弄著,幾人都圍著石桌坐定,張永成已經領著小葉準迴到房間裏。今夜明月高懸,有清風拂麵,不冷不熱,正是觀月敘話的好時候。
幾人雖非深交好友,但彼此多少也還是曾經打過照麵,倒沒有多少的尷尬意味。
江楚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對桌的周清泉身上,他上次來找葉問比試時,正巧碰見過他。而且,聽說這人在佛山開了間棉花場,招收本地的工人,算是個民族企業家。
他卻知道,這啟動資金,可還是從葉問手裏拿的。
這個時候的培德裏葉氏,是妥妥的狗大戶,坐擁培德裏整條街。若是換在現世,這份家族資產,得有個上百億吧。也難怪葉問平日裏癡迷拳腳功夫,家中豪財如此,任是他此後歲月都坐吃不動,隻要別太能敗壞家財,幾代人都不用發愁的。
不過這人生在世,總歸是要找點念想,不然渾渾噩噩卻又算是什麽事呢?葉問對生意一道並不精通,也全無興致,因此寄情於拳腳之術,倒也正常。
挑了挑眉,江楚笑著端起葉問沏的茶水,端起在鼻端一嗅,一口飲盡,果然是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頗有一絕。
“周先生開了間棉花場?不知道近來生意如何?”
他主動發問,周清泉有些愕然,但很快便迴應道:“近些日子,都在加班加點的趕工,我們提供的是原料,倒是搶手的緊。”
說這話時,他臉上擠出著笑容,顯然心口不一。
內裏實情,是商業機密,周清泉哪裏會在外亂說。
實際上,棉花場也的確是供不應求,但這些都隻是賬麵上的,實際其實並未有太多銀錢入賬。眼下正是因為壞賬太多,棉花場已經有些扛不住了,他這才又來找葉問尋求支持。
那些個紡織廠子,都承接的是軍工的單子,為前線軍人製作軍裝棉服。但戰爭下行,國內經濟也都是爛賬一通,民國政府也都是打的條子,但卻下的是死命令。
紡織廠主硬著頭皮去趕工,而周清泉也理解他們的苦楚,更存著報國的心思,因此原料是敞開了供應,但自個兒卻已經撐不住了,前些年的利潤都搭了進去,就快要斷了供應。
李釗不懂得這些商道經濟,他隻是個巡警隊長,不明所以的稱讚道:“周老板可是我們佛山著名的愛國商人,棉花場一開,多少人都有了口飯吃。”
武癡林也笑著附和,周清泉雖是個商人,卻文質彬彬,更似個文人,聽了這話,便強打著笑容,一一迴應著,喝了茶。
“不過和日本人的仗一打,我這邊的生意,的確是難做了起來。每日每日的,都有些北邊來逃難的人,最開始倒還能幫幫忙,可這一天天的,自己都開始緊巴了起來,隻能勒緊了褲腰帶過活。”
“這小日本真是狗娘養的,年初的時候,聽到南京都沒了,真是嚇死個人。不過就在半個月前,聽說台兒莊那邊咱們贏了一場大勝仗,可真是難得的一件好事兒了。”
他家中是開的酒樓,戰爭對經濟的第一大影響,就在服務業方麵,因此算是吃了大虧。不過好在還能繼續撐著,倒也不算什麽,虧一點也就虧一點兒。
武癡林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日本人以後的動向,因此這家夥喝著茶,皺眉問道:“北邊兒打了勝仗,應該能攔住小日本吧。聽說南京最開始被他們占了後,死了好些人,逃出來的人說滿城都是屍體,真是怕人。”
“可後來又說不是...總之就是有真有假,鬧不清楚。”
江楚眉頭稍稍一斂,隻是在心中無奈歎了句。
葉問扭過頭看了看他,適時的開口,道:“江師傅去年就是從南京城裏拚殺出來的,還救了好些人呢。”
幾個人目光立時便投了過去,滿是興趣,江楚便簡單的說了說,臨末點頭道:“這事兒是真的...我從南京城出來後,也很關切那邊兒的情況,也有消息渠道。”
“小日本從攻占南京城那天開始,一直封城到了二月份,殺了幾個月。死了大概...有三十多萬吧。”
“啥?三十多萬?”武癡林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李釗也愕然的張大了嘴巴,更是說不出話來。
周清泉手則有些發抖,扶了扶眼鏡,眼圈通紅問道:“這事兒有依據嗎?三十多萬...這...”
葉問本來正端起茶杯要喝,被江楚這話一驚,手都是一抖,茶水都灑了出來,卻渾然沒有注意,目光緊緊的盯著他。
“推算出來的...”
江楚抿了抿嘴,沉重道:“日本人對這事兒還是鼓勵的,有份《東京日日新聞》,你們怕是沒看過,登載了兩個日本軍官,辦了兩次殺人競賽,從句容殺到湯山,一個殺了八十九個,一個殺了七十八個;後來在紫金山又辦了迴,一個殺了一百零五個,一個殺了一百零六個。”
“證據的話...我手裏倒是有份膠卷,可以證明日本人斑斑惡行。”
半晌的沉默,李釗這人卻是一拍桌麵,氣憤道:“這些小日本,真是都該死。”
武癡林則心中擔憂,“這要是日本人南下了來,會不會又來一場啊,那可就遭了...”
江楚適時的道:“我的判斷,日本人會南下打過來的。”
他說的言之鑿鑿,幾個人心頭都像是壓了層沉沉的陰雲,彼此一時無聲。
“周先生那間棉花場,還是要盡快轉移的好,到香江那塊兒,就挺好的。”
周清泉皺著眉頭,心思沉沉的點頭,一時卻沒有開口,顯然是被江楚的話一時給嚇住了。
“武癡林,你那酒樓,也要早早多作其他打算了。”江楚又緊跟著勸了武癡林一句,無論如何,自己隻是順嘴一勸的事情,就算二人都不聽自己的,他也算是賣了個好。
武癡林臉色確實有些犯難,點了點頭,緊鎖著眉頭,憂心忡忡的道:“確實是,日本人要真是下來了,我這酒樓也鐵定是辦不下去的。”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不過佛山,我輕易也走不得。我弟弟這兩年沒了蹤影,我不能輕易離開佛山,他要是有一天迴來,找不到我可該怎麽辦好。”
幾個人,都有自己現實的為難和考量,便是葉問自己,心中都沉著,不知在想些什麽。
江楚話已至此,交淺不好言深,有些事兒自己說了就好,聽不聽,是他們自己的事。
頓了頓,他起身要告辭,幾人紛紛攔了下來,周清泉推了推眼鏡,視線撇過自己的兒子,心中忽然有了個想法,問道:“江師傅,你收不收徒啊?”
江楚一愣,還未反應過來,李釗卻也興致勃勃的湊了上來,全沒個巡警的正形,叫了起來,“江師傅,你收我為徒吧。以後你在佛山遇到個什麽事兒,報我李釗的名兒!”
周清泉很早就想要給自己兒子周光耀找個師傅,本來是盯著自己的好友葉問,可這個時候的葉問並不是將武術當做一份事業來看待,隻為了自個兒練得有趣,全沒授徒的打算。
他纏了葉問許久,可後者意誌堅決,周清泉心中也已大半放棄了這念想。
之前周清泉早就見識過江楚身手不凡,能和葉問打的有來有迴,豈是普通的拳師。
而剛剛一番談話,江楚的眼界與談吐,更是讓他覺著這個人可以結交。雖不比葉問知根知底,但多少是個心有溝壑的人物,自己最起碼先得搭上關係。
因此,幹脆將自己兒子推出去拜個師,這樣正好。
微微想了想,江楚心中盤算了幾分,旋即點頭,自己的能力,也足以出師,並不誤人。
周光耀尚還年輕,但江楚卻知道,這是個純孝的小子。原劇中周清泉得了失心瘋,全靠這日後的年輕人一力撐下,都說孝子家門少敗類,江楚亦是認同。
至於李釗這人,江楚對他倒也沒有太大惡感,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迫不得已給日本人做翻譯,就如同孟繁明一樣,隻是為了活著而已。
這個亂世裏,人活著就已很是不易,又豈能期望太多?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隻要沒為非作歹,江楚心中大半是理解的。
但像是太原的王子壽、趙學堂二人,性質卻更是不同,主動投靠日本人,搖頭擺尾給人作狗,反過來欺壓中國人,自然是人人得而誅之。
而且,李釗這人雖然表麵上是個巡警小隊長,平日裏囂張跋扈,警局那邊多半是有靠山的,隻是佛山淪陷,沒來得及拉他一把。
但在這個時候,李釗的身份卻足以帶來極大的便利,十月前,江楚還有一係列動作要做,許多事都要盡早安排,正好可以借著李釗的身份。
心中念頭已過了幾轉,看著幾人迫切的眼神,江楚笑了笑,輕輕點了點頭。
若是老一輩拳師,規矩多,要求苛刻,非得選個好日子,行拜大禮不可,還要交上拜師費。如當年葉問拜師陳華順,求學詠春拳,那學費就是整整十二兩黃金。
這金額可是不小,就算是換做現世,也有七八十萬之多,算是普通人家一輩子積蓄了。
但江楚這種年輕拳師,對這些規矩反倒沒有太多在意,更沒有借此斂財的意思;而且當初丁連山收他為徒,還讓了他一個餅。
江楚想就循這禮傳承下去,便問葉問家中管家要盤餅。
管家出門去買,就這空當之際,葉問卻拉開了江楚,悄聲問道:“家國有難,匹夫有責。江師傅,我想捐些錢銀給前線軍士,你有沒有什麽路子?”
民國政府的貪,是人盡皆知的,葉問也怕自己一腔好意,卻白白砸了水漂。
江楚想了想,說道:“當今國內抗日的,主要有兩股力量,如果要捐給國民軍,葉師傅最好直接捐些實物,棉被之類。若是真金白銀丟出去,那些人雁過都要拔毛,落到實處的有兩三子兒已算是好的。”
“如果是那邊的...我在太原倒是認識了一個女奇人,叫李秀若。”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清楚,江楚未曾介紹她身份,卻將事情簡單說了一說,繼而道:“離開之際,我有了聯絡渠道,如果葉先生有心,我可以居中幫忙。”
葉問聞言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深深看了他一眼,李秀若的身份他自然是猜到了的,卻也看破不說怕,隻是最後輕輕的點頭。
不多時,那管家已買迴了餅,還是熱乎的。
江楚便取了兩張,托在手中,任由李釗和周光耀在身前跪下。
他看了看兩人,將餅遞到了他們麵前,道:“即入我形意八卦門,須知這做人如餅,無論南北東西,心懷家國天下。”
這是要求二人日後不得有門戶之見,南北之別;還需愛國守己,護全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