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陰陽結合
無敵:從天龍八部開始 作者:躺平了的牛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武當輕車熟路,李信一行人很快就到達了山頂大殿。
因為守山的弟子都認識李信了,自然不會阻攔,甚至非常熱情的帶路後,又去叫宋遠橋了。
宋遠橋知道李信來了之後,非常迅速的就趕了過來。
見到人,宋遠橋笑容滿臉的開口,:“李道友你終於來了,我武當可早就盼著你的大駕光臨呢!”
“無忌,師父他老人家早就想見你了。”
接著對楊逍和公孫綠萼補充道,:“當然也歡迎二位!”
公孫綠萼和楊逍,宋遠橋都是認識的,不存在什麽尷尬的情況。
李信開口:“大駕光臨不敢當,我來找張真人,張真人現在有空嗎?”
宋遠橋迴答:“師父這段時間都在他自己的房間內閉關,他吩咐過,李道友來了隨時可以過去。”
李信點頭,對公孫綠萼說道:萼兒,我這次和張真人研究武學可能會比較久。
你可以自己找點事情做,無聊的話下山玩玩也行。”
公孫綠萼自然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她迴答:“我知道了信哥哥,你去忙吧,我自己心裏有數。”
交代完,李信就自己去找張三豐了。
來了幾次他已經不需要人帶路,張三豐的房間他很清楚在哪裏。
李信走後,宋遠橋便打算先安排楊逍和公孫綠萼,因為張無忌算是自己人。
這時候楊逍主動開口:“宋大俠,我就是來看看我女兒楊不悔的,不知她現在在哪?
我想見見小女,見完後我就會離開,教主還有事情吩咐了我去做。”
宋遠橋比較聰明,他看到楊逍的時候就猜到楊逍是來幹嘛的了。
但楊不悔的情況有些特殊,也不知道楊逍等下會是什麽反應。
這事躲,肯定是躲不掉的,宋遠橋隻能如實迴答,:“楊左使還請隨我來,我帶你去見令千金。”
。。。
李信這邊來到張三豐的房間外,“咚咚咚”的敲了幾下門,:“張真人,是晚輩又來了。”
屋內馬上傳出聲音,“李小友請進。”
李信推門而入,隨手再次把門關上。
屋內,此時的張三豐正在一張桌子上看著什麽,桌上已擺滿了不少的紙張。
見到李信進來,張三豐扭頭:“李小友來的正是時候,我這些日子在研究小友給的兩本秘籍,剛剛有了點頭緒。”
李信一聽高興極了,快步來到張三豐的近前,禮貌行禮,:“辛苦張真人了,還請張真人解惑。”
張三豐見李信的模樣微微一笑,他還是比較欣賞李信的好學的。
隨後便直入主題開始解釋:“我的太極之道意在陰陽平衡,而你要融合九陰九陽自然少不了陰陽平衡。”
李信隻點頭並沒有打斷,要不然他也不會來找張三豐。
張三豐接著說,:“萬物皆有平衡,就好比萬物皆有陰陽兩麵,包括你給的九陰九陽兩本秘籍也是一樣。
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陰陽平衡在裏麵,就好比太極圖案的兩半黑白之玉,黑玉中有白點,白玉中有黑點。
現在的問題就是把這兩塊玉拚在一起。”
李信再次點頭,張三豐形容的很貼切。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兩半玉拚不到一起。
他曾經自己嚐試過,但總感覺缺少了什麽,所以才要來找張三豐。
畢竟張三豐在這一道之上是集大成者,比他要強多了。
也不一定說是集大成者,張三豐是後天自己研究明白的,可能古人早已經明白了。
李信說出了自己的問題,然後在一旁安靜的聽著。
張三豐點點頭,繼續說道:“你既然研究過,那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很複雜,九陰九陽已經包括了全身的大部分經脈。
十二條正經已經齊全,奇經八脈當中也已經找到了六條。
除去任脈、督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也就剩下衝脈和帶脈了。
隻是衝脈和帶脈這兩條經脈平時用到的比較少。”
“衝脈,上下皆至,貫穿全身,為氣血要衝,故稱衝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又稱\"血海\"。同時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下行至帶脈穴,繞全身一周,如同腰帶,約束縱行的諸脈。
大部分的經脈皆是縱向行走,所以帶脈也尤為重要,它就像一根繩子,把縱向行走的經脈捆在了一起。”
李信聽的如醍醐灌頂,頓時明白的差的是什麽,差的就是這麽一根繩子。
衝脈就好比粘合的膠水,把左右兩塊黑白玉佩豎著粘黏到在一起。
帶脈就是一根繩子,橫著把他們綁到一起。
橫豎結合,才能融合牢。
說到這裏,張三豐問李信,:“李小友,你可有包含衝脈和帶脈的功法?”
李信點點頭:“有的。”
包含衝脈和帶脈的功法雖然稀少,但李信恰好有一門,那就是先天功。
先天功之所以被稱為先天功,就是因為它很特殊。
先天功不同於其他的功法,主修十二正經為主,它一上來就先修奇經八脈。
但奇經八脈中,任督二脈就有很多人沒有打通,更別提其他的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這其中有很多經脈,有些人先天就是堵塞的。
據說隻有萬中無一的天才,才能生下來之後,仍然保持這些經脈暢通。
所以它的修行條件才非常的苛刻,自從王重陽死後,全真七子無一人可修成,白白浪費了這門功法。
不是他們不想修,是完全修煉不了。
但這些問題在李信身上並沒有,他是可以修的。
就算他自己的經脈也沒有通,但係統可以給他作弊,直接先把先天功提升起來就可以。
李信當初就隱隱有一種預感,先天功非常的重要,隻是他沒有想通罷了。
現在被張三豐一點撥,馬上就明白了。
有時候就是這樣,可能問題的答案就在手邊,很簡單就能解決,但自己就是看不清,需要一位良師益友來幫忙。
張三豐聽聞李信的話也有點驚訝,他還以為李信會沒有,所以已經把這兩條經脈研究清楚了。
他這些日子就是在幹這件事。
因為守山的弟子都認識李信了,自然不會阻攔,甚至非常熱情的帶路後,又去叫宋遠橋了。
宋遠橋知道李信來了之後,非常迅速的就趕了過來。
見到人,宋遠橋笑容滿臉的開口,:“李道友你終於來了,我武當可早就盼著你的大駕光臨呢!”
“無忌,師父他老人家早就想見你了。”
接著對楊逍和公孫綠萼補充道,:“當然也歡迎二位!”
公孫綠萼和楊逍,宋遠橋都是認識的,不存在什麽尷尬的情況。
李信開口:“大駕光臨不敢當,我來找張真人,張真人現在有空嗎?”
宋遠橋迴答:“師父這段時間都在他自己的房間內閉關,他吩咐過,李道友來了隨時可以過去。”
李信點頭,對公孫綠萼說道:萼兒,我這次和張真人研究武學可能會比較久。
你可以自己找點事情做,無聊的話下山玩玩也行。”
公孫綠萼自然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她迴答:“我知道了信哥哥,你去忙吧,我自己心裏有數。”
交代完,李信就自己去找張三豐了。
來了幾次他已經不需要人帶路,張三豐的房間他很清楚在哪裏。
李信走後,宋遠橋便打算先安排楊逍和公孫綠萼,因為張無忌算是自己人。
這時候楊逍主動開口:“宋大俠,我就是來看看我女兒楊不悔的,不知她現在在哪?
我想見見小女,見完後我就會離開,教主還有事情吩咐了我去做。”
宋遠橋比較聰明,他看到楊逍的時候就猜到楊逍是來幹嘛的了。
但楊不悔的情況有些特殊,也不知道楊逍等下會是什麽反應。
這事躲,肯定是躲不掉的,宋遠橋隻能如實迴答,:“楊左使還請隨我來,我帶你去見令千金。”
。。。
李信這邊來到張三豐的房間外,“咚咚咚”的敲了幾下門,:“張真人,是晚輩又來了。”
屋內馬上傳出聲音,“李小友請進。”
李信推門而入,隨手再次把門關上。
屋內,此時的張三豐正在一張桌子上看著什麽,桌上已擺滿了不少的紙張。
見到李信進來,張三豐扭頭:“李小友來的正是時候,我這些日子在研究小友給的兩本秘籍,剛剛有了點頭緒。”
李信一聽高興極了,快步來到張三豐的近前,禮貌行禮,:“辛苦張真人了,還請張真人解惑。”
張三豐見李信的模樣微微一笑,他還是比較欣賞李信的好學的。
隨後便直入主題開始解釋:“我的太極之道意在陰陽平衡,而你要融合九陰九陽自然少不了陰陽平衡。”
李信隻點頭並沒有打斷,要不然他也不會來找張三豐。
張三豐接著說,:“萬物皆有平衡,就好比萬物皆有陰陽兩麵,包括你給的九陰九陽兩本秘籍也是一樣。
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陰陽平衡在裏麵,就好比太極圖案的兩半黑白之玉,黑玉中有白點,白玉中有黑點。
現在的問題就是把這兩塊玉拚在一起。”
李信再次點頭,張三豐形容的很貼切。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兩半玉拚不到一起。
他曾經自己嚐試過,但總感覺缺少了什麽,所以才要來找張三豐。
畢竟張三豐在這一道之上是集大成者,比他要強多了。
也不一定說是集大成者,張三豐是後天自己研究明白的,可能古人早已經明白了。
李信說出了自己的問題,然後在一旁安靜的聽著。
張三豐點點頭,繼續說道:“你既然研究過,那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很複雜,九陰九陽已經包括了全身的大部分經脈。
十二條正經已經齊全,奇經八脈當中也已經找到了六條。
除去任脈、督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也就剩下衝脈和帶脈了。
隻是衝脈和帶脈這兩條經脈平時用到的比較少。”
“衝脈,上下皆至,貫穿全身,為氣血要衝,故稱衝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又稱\"血海\"。同時和婦女的月經有關。
帶脈,起於季脅,斜下行至帶脈穴,繞全身一周,如同腰帶,約束縱行的諸脈。
大部分的經脈皆是縱向行走,所以帶脈也尤為重要,它就像一根繩子,把縱向行走的經脈捆在了一起。”
李信聽的如醍醐灌頂,頓時明白的差的是什麽,差的就是這麽一根繩子。
衝脈就好比粘合的膠水,把左右兩塊黑白玉佩豎著粘黏到在一起。
帶脈就是一根繩子,橫著把他們綁到一起。
橫豎結合,才能融合牢。
說到這裏,張三豐問李信,:“李小友,你可有包含衝脈和帶脈的功法?”
李信點點頭:“有的。”
包含衝脈和帶脈的功法雖然稀少,但李信恰好有一門,那就是先天功。
先天功之所以被稱為先天功,就是因為它很特殊。
先天功不同於其他的功法,主修十二正經為主,它一上來就先修奇經八脈。
但奇經八脈中,任督二脈就有很多人沒有打通,更別提其他的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這其中有很多經脈,有些人先天就是堵塞的。
據說隻有萬中無一的天才,才能生下來之後,仍然保持這些經脈暢通。
所以它的修行條件才非常的苛刻,自從王重陽死後,全真七子無一人可修成,白白浪費了這門功法。
不是他們不想修,是完全修煉不了。
但這些問題在李信身上並沒有,他是可以修的。
就算他自己的經脈也沒有通,但係統可以給他作弊,直接先把先天功提升起來就可以。
李信當初就隱隱有一種預感,先天功非常的重要,隻是他沒有想通罷了。
現在被張三豐一點撥,馬上就明白了。
有時候就是這樣,可能問題的答案就在手邊,很簡單就能解決,但自己就是看不清,需要一位良師益友來幫忙。
張三豐聽聞李信的話也有點驚訝,他還以為李信會沒有,所以已經把這兩條經脈研究清楚了。
他這些日子就是在幹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