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一步計劃,華山
無敵:從天龍八部開始 作者:躺平了的牛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鈺才看了片刻,眼中就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雙眼大睜,嘴巴微張,滿臉的不敢相信。
丘處機見馬鈺的神情也好奇的過來查看,結果兩人表情同出一轍。接下來就上演了一出,大家搶著看這本李信隨手丟出的秘籍。
一炷香後七人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馬鈺開口都有些結巴:“李...李道友,你要把這本秘籍送給我們?”由不得他不結巴,因為這本秘籍簡直就是先天功的簡化版,修煉難度大大降低。
這對於他們全鎮教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此功不僅可以為修行先天功打基礎,還能作為門派傳承功法傳承下去,乃是一派之根本。
郝大通更是內心震驚的無可複加,這正是他之前提出的設想,他還沒有研究出任何頭緒,人家就已經把結果甩他臉上了。
李信就喜歡看別人沒有見識的樣子,內心滿滿的虛榮感:“這對於你們或許千珍萬貴,但對於我,卻是可有可無,送給你們也無不可,但你們需要答應作出一個承諾。”
馬鈺幾人互看一眼,立馬點頭,不管什麽承諾他們都答應了,別說隻是承諾不是實際的事情,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他們也要完成,換來此功法。
馬鈺一臉鄭重的,向著李信拱手開口:“李道友請講,不管什麽承諾,隻要是我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拚死完成。”
李信看著馬鈺一臉認真,就是叫他去死都會答應的樣子,頓感有些搞笑。
他其實不打算為難這些人,雖說全真教在神雕中有些不討喜,但作為神雕中武林的標杆,他們大部分人,品行還是可以的,像趙誌敬那樣的也是少數。
李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他們下山去幫助郭靖鎮守襄陽。
南宋雖說羸弱不堪,但終究是漢人國家,從郭靖就可以看出他們對宋國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卻已並非漢人當家。
漢人的日子過的,可謂是水深火熱。人民飽受摧殘,隨意被蒙古人殺戮,更是沒有尊嚴二字可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現,漢人才重新主宰這片土地。
雖然神雕裏麵沒有明確的說郭靖夫婦的結局,但倚天屠龍記中迴憶了,他們最終戰死襄陽城。
全真教身為此方世界道教領頭羊,當該下山救助百姓,或助郭靖一臂之力鎮守襄陽,而不是在終南山不出。何況郭靖與他全真教也是淵源頗深。
李信搖頭輕笑:“也不是要你們去幹什麽,就是希望你們作出承諾,襄陽城告急或宋國為難之際,你們全真教要挺身而出,做出道教門派領頭羊該有的風範,具體怎麽做,看你們自己,我也不多管。
至於原因:一是此功對我確實不重要;二是我曾為道教門派掌門,與你們也算同道,自然對你們不反感;三是因為漢族百姓的苦日子真的要到了,你們也該要出力了。”
馬鈺聞言,大受震撼,深深作揖行道教禮:“李道友大善!我等慚愧!我馬鈺以全真教當代掌教的身份,作出承諾,宋國為難之時,必定挺身而出,帶領全真弟子下山救世,哪怕粉身碎骨也定會出一份力。”
其他幾人一齊跟著馬鈺作揖:“道友大善!”
李信擺擺手,他知道自己沒有想象的那麽偉大,隻是恰巧想到了此事,又恰巧手裏有適合他們的武功。若論大善,那當然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鎮守襄陽數十年的郭靖了。
郭靖確實擔得起大俠之稱,從青年到中年,幾十年如一日,再到最後全家戰死襄陽城,可謂是對大宋鞠躬盡瘁。如此人傑,誰不佩服?
終南山基本事了,李信打算告辭離開,去往襄陽。
襄陽不僅有郭靖黃蓉在那裏,獨孤求敗的劍塚也就在襄陽城附近。
畢竟按道理楊過當時斷了一隻手,跑出城去來到郊外,機緣巧合就遇到了大雕,所以距離絕對不遠。還有可能遇上楊過和小龍女。
不管是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還是獨孤求敗的劍塚都值得他一去。
說起來,他幫了楊過和小龍女這麽大一個忙,人家還不知道,而且到現在真人都沒有見過,真tm是在做好人好事啊。
要是論起來神雕世界最適合當老婆的人選:李信覺得黃蓉該排第一,畢竟人家黃蓉年輕時一樣的漂亮的很。且才貌雙全,還有一手好廚藝,嫁給郭靖後又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多年,可謂是好老婆的典範。
當然那是人家郭靖郭大俠的老婆,我們不多想。
至於剩下的,李信就不好排了,小龍女雖說肯定是美的很,但李信覺得她的性格有些太冷了,可能當老婆不合適。
且人家在古墓已有了感情基礎,怎麽去撬牆角?他也不會去這種事,那是楊過的菜,他不會去壞人姻緣。
但是楊過的其他幾位紅顏知己,可就有些可惜了。
特別是程英和公孫綠萼,都特別溫柔賢淑,非常適合做老婆,到了年紀談個戀愛也是可以的嘛!
這個世界沒有掌櫃,李信沒有了親人。他感到了精神世界的空虛,自己如同一個過客,留不下一點痕跡,他不想這樣。
這感覺自己像一台無情的機器,改變了他人的結局,自己卻一無所有。
可能真的需要一個陪自己走下去,要不然以後的日子,他都不明白自己堅持的意義在何處!
往後一步一步看吧,他不打算和天龍世界一樣,按時間順便去強行插手事件。以後若是真遇到了心儀之人,他也不會錯過。
李信正式拱手告辭:“你們既已答應,我也不多說,告辭!”
馬鈺帶頭拱手迴禮:“李道友慢走,我等必定信守諾言!”
李信剛點頭準備離開,又迴身問道:“對了,華山是不是離你們終南山很近?”
因為李信想起後世華山也是在陝西境內,位於陝西華陰市。按地理位置算,兩山應該距離極近。
馬鈺雖然有些不明白李信為什麽問這個,但仍迴答道:“不錯,華山位於終南山東北方向,距離不足一百二十裏路程。”
丘處機見馬鈺的神情也好奇的過來查看,結果兩人表情同出一轍。接下來就上演了一出,大家搶著看這本李信隨手丟出的秘籍。
一炷香後七人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馬鈺開口都有些結巴:“李...李道友,你要把這本秘籍送給我們?”由不得他不結巴,因為這本秘籍簡直就是先天功的簡化版,修煉難度大大降低。
這對於他們全鎮教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此功不僅可以為修行先天功打基礎,還能作為門派傳承功法傳承下去,乃是一派之根本。
郝大通更是內心震驚的無可複加,這正是他之前提出的設想,他還沒有研究出任何頭緒,人家就已經把結果甩他臉上了。
李信就喜歡看別人沒有見識的樣子,內心滿滿的虛榮感:“這對於你們或許千珍萬貴,但對於我,卻是可有可無,送給你們也無不可,但你們需要答應作出一個承諾。”
馬鈺幾人互看一眼,立馬點頭,不管什麽承諾他們都答應了,別說隻是承諾不是實際的事情,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他們也要完成,換來此功法。
馬鈺一臉鄭重的,向著李信拱手開口:“李道友請講,不管什麽承諾,隻要是我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拚死完成。”
李信看著馬鈺一臉認真,就是叫他去死都會答應的樣子,頓感有些搞笑。
他其實不打算為難這些人,雖說全真教在神雕中有些不討喜,但作為神雕中武林的標杆,他們大部分人,品行還是可以的,像趙誌敬那樣的也是少數。
李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他們下山去幫助郭靖鎮守襄陽。
南宋雖說羸弱不堪,但終究是漢人國家,從郭靖就可以看出他們對宋國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卻已並非漢人當家。
漢人的日子過的,可謂是水深火熱。人民飽受摧殘,隨意被蒙古人殺戮,更是沒有尊嚴二字可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現,漢人才重新主宰這片土地。
雖然神雕裏麵沒有明確的說郭靖夫婦的結局,但倚天屠龍記中迴憶了,他們最終戰死襄陽城。
全真教身為此方世界道教領頭羊,當該下山救助百姓,或助郭靖一臂之力鎮守襄陽,而不是在終南山不出。何況郭靖與他全真教也是淵源頗深。
李信搖頭輕笑:“也不是要你們去幹什麽,就是希望你們作出承諾,襄陽城告急或宋國為難之際,你們全真教要挺身而出,做出道教門派領頭羊該有的風範,具體怎麽做,看你們自己,我也不多管。
至於原因:一是此功對我確實不重要;二是我曾為道教門派掌門,與你們也算同道,自然對你們不反感;三是因為漢族百姓的苦日子真的要到了,你們也該要出力了。”
馬鈺聞言,大受震撼,深深作揖行道教禮:“李道友大善!我等慚愧!我馬鈺以全真教當代掌教的身份,作出承諾,宋國為難之時,必定挺身而出,帶領全真弟子下山救世,哪怕粉身碎骨也定會出一份力。”
其他幾人一齊跟著馬鈺作揖:“道友大善!”
李信擺擺手,他知道自己沒有想象的那麽偉大,隻是恰巧想到了此事,又恰巧手裏有適合他們的武功。若論大善,那當然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鎮守襄陽數十年的郭靖了。
郭靖確實擔得起大俠之稱,從青年到中年,幾十年如一日,再到最後全家戰死襄陽城,可謂是對大宋鞠躬盡瘁。如此人傑,誰不佩服?
終南山基本事了,李信打算告辭離開,去往襄陽。
襄陽不僅有郭靖黃蓉在那裏,獨孤求敗的劍塚也就在襄陽城附近。
畢竟按道理楊過當時斷了一隻手,跑出城去來到郊外,機緣巧合就遇到了大雕,所以距離絕對不遠。還有可能遇上楊過和小龍女。
不管是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還是獨孤求敗的劍塚都值得他一去。
說起來,他幫了楊過和小龍女這麽大一個忙,人家還不知道,而且到現在真人都沒有見過,真tm是在做好人好事啊。
要是論起來神雕世界最適合當老婆的人選:李信覺得黃蓉該排第一,畢竟人家黃蓉年輕時一樣的漂亮的很。且才貌雙全,還有一手好廚藝,嫁給郭靖後又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多年,可謂是好老婆的典範。
當然那是人家郭靖郭大俠的老婆,我們不多想。
至於剩下的,李信就不好排了,小龍女雖說肯定是美的很,但李信覺得她的性格有些太冷了,可能當老婆不合適。
且人家在古墓已有了感情基礎,怎麽去撬牆角?他也不會去這種事,那是楊過的菜,他不會去壞人姻緣。
但是楊過的其他幾位紅顏知己,可就有些可惜了。
特別是程英和公孫綠萼,都特別溫柔賢淑,非常適合做老婆,到了年紀談個戀愛也是可以的嘛!
這個世界沒有掌櫃,李信沒有了親人。他感到了精神世界的空虛,自己如同一個過客,留不下一點痕跡,他不想這樣。
這感覺自己像一台無情的機器,改變了他人的結局,自己卻一無所有。
可能真的需要一個陪自己走下去,要不然以後的日子,他都不明白自己堅持的意義在何處!
往後一步一步看吧,他不打算和天龍世界一樣,按時間順便去強行插手事件。以後若是真遇到了心儀之人,他也不會錯過。
李信正式拱手告辭:“你們既已答應,我也不多說,告辭!”
馬鈺帶頭拱手迴禮:“李道友慢走,我等必定信守諾言!”
李信剛點頭準備離開,又迴身問道:“對了,華山是不是離你們終南山很近?”
因為李信想起後世華山也是在陝西境內,位於陝西華陰市。按地理位置算,兩山應該距離極近。
馬鈺雖然有些不明白李信為什麽問這個,但仍迴答道:“不錯,華山位於終南山東北方向,距離不足一百二十裏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