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榮是這樣想的,他現在已經是柱國大將軍了,那麽他的兒女可不能誰貴妃,那樣真的太委屈了。
所以一定要成為皇後,如此以後生下皇子便是太子。
若是有生之年,他有機會,或許會讓外孫禪位給他,讓他過把皇帝癮。
可目前看來,這個想法是不現實的。
還是先穩住大魏的朝局,一步一步的實現他的目的。
“眾愛卿可否要事啟奏?”
等封賞完了,與爾朱榮女兒的親事也定下來之後,元詡出聲問道。
爾朱榮立即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柱國有何事啟奏?”元詡問道。
爾朱榮道:“臣並不讚成和大梁的議和,之前和大梁議和,完全是因為我大魏北邊出現謀反,大梁的兵力都去鎮壓叛亂了,但現在北方叛亂初步平定,那麽我們便有多餘的兵力和大梁一戰了。”
爾朱榮是個急性子,北方的戰爭,他還沒有過癮,正好這次帶來的十幾萬大軍,順便去和大梁軍打一仗。
現在他的軍隊士氣高漲,隻需要一戰,便可以打敗大梁軍,如此收複那些被奪去的城池自然易如反掌。
元詡皺了皺眉道:“可是柱國,議和已經結束了,各種條件也已經答應下來,怎麽可以反悔呢?”
“哼。”爾朱榮冷哼道:“那又如何?出爾反爾也是一種計策......此時大梁肯定以為議和後,兩國可以和平一段時間,但我們就是要出奇製勝,趁著他們鬆懈的時候進攻,如此一定可以大勝。”
其他的大臣這次倒是覺得爾朱榮說的很有道理。
畢竟被大梁搶奪了那麽多的城池,他們的心裏也是很不爽的。
元詡將朝臣們都動搖起來,也是有些擔心,他費盡心思的和大梁議和,為的就是需要幾年的時間來鞏固他這個皇帝的地位。
可如果兩國開戰,那些將領便有了用武之地,如此他們的權力就會越來越大。
而他這個皇帝的權力,就會被削弱很多很多。
於是,元詡出聲問道:“不知眾愛卿可有異議?”
元詡現在就是希望有個人能夠站出來,說一說議和的好處,和打仗的壞處。
可是滿朝文武,竟然一個人都沒有站出來。
這些大臣其實都是牆頭草,爾朱榮現在可是柱國大將軍,誰敢和他作對,除非不想要頭頂的烏紗帽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就在元詡有些灰心的時候,丞相高歡卻站了出來。
爾朱榮也有有些訝異,沒想到高歡這小子敢出來反對他。
這家夥難道不是自己的部下?
元詡的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急忙道:“不知高丞相有何話要說?”
高歡一本正經的道:“臣覺得已經已經議和了,那麽就不要改變什麽了,更加不要和大將軍交戰。”
爾朱榮走到高歡的麵前問道:“丞相,你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本柱國的大軍還怕他們不成?”
高歡笑道:“柱國的大軍自然無人能敵,但是打仗還是要小心一點的,雖然北方的叛亂初步的平定,但是最重要的叛亂首領葛榮並沒有給抓獲,隻要這個葛榮存在,那麽北方的叛亂就沒有徹底的結束,而且這次大梁軍的主帥可是陳慶之,這個人打仗可從來沒有敗過。”
說實話,高歡也懼怕陳慶之這個人,都說陳慶之乃是儒將,騎馬征殺完全不在行。
可人家是用腦子在打仗的,這一點真的很可怕。
“陳慶之?何許人也?”爾朱榮冷哼道:“早晚本柱國會讓他嚐嚐什麽叫做厲害。”
高歡笑道:“柱國英勇蓋世,自然無所畏懼,但您也要為陛下考慮一下,如今大梁已經占據了渦陽城,他們的前鋒部落距離洛陽隻有百餘裏,若是我們貿然出戰,勝了固然是好事,可萬一輸了,洛陽都城就會拱手讓給大梁,柱國和陛下以及諸位大臣可要背井離鄉,前往北方苦寒之地了。”
聽到這裏,好些大臣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想當年,孝文帝大舉遷都,從苦寒之地的平城遷都洛陽。
一開始好些大臣都不願意離開的,畢竟那是自己的家鄉。
可後來才發現,洛陽是那麽的好,氣候宜人,特別的舒服。
現在他們這些後裔早就喜歡了洛陽城舒服的日子,若是再迴到北方苦寒之地,真的有點害怕。
聽到高歡的這個分析,爾朱榮也有點害怕起來。
他還不容易從一個邊關大將,成為朝廷的柱國,好日子都沒有享受幾天,若是真的吃了敗仗,被迫迴到北方。
可就真的有點不劃算了。
於是,爾朱榮歎了口氣,決定放棄之前的想法,並且道:“高丞相果然深謀遠慮,既然如此,那本柱國就放棄攻打大梁的計劃。”
雖然如此,爾朱榮的心裏還是很不爽的。
畢竟高歡可是他的部下,現在剛剛當上丞相,就和他唱反調。
真是豈有此理!
胡太後倒是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看來陛下將高歡提拔成為丞相這一招,走的的確很妙。
隻要爾朱榮和高歡繼續鬥下去,那麽獲益的自然是陛下了。
隻是胡太後還不清楚,這高歡到底有多少的能耐,又能夠抵擋住多少爾朱榮施加的壓力。
若是三兩下就被爾朱榮被扳倒了,那麽這高歡也就是一顆棋子而已。
對於高歡來說,他這樣冒險站出來和爾朱榮作對,可不是為了陛下元詡。
他為的可是他自己,他現在是大魏的丞相,可不想剛剛得到這個位置,就因為戰亂而失去這個位置。
因為高歡心裏很清楚,一旦大魏和大梁開戰,爾朱榮倒是開開心心的上戰場了,但是後續糧草補給和兵器供給都是他這個丞相在操辦的。
可他才剛剛成為丞相,朝中的事情完全不熟悉,那些大臣也不會買他的賬的。
所以,一旦交不出糧食和兵器,爾朱榮必定會問責。
到時候他這個丞相肯定成為眾矢之的。
高歡可不傻,絕對不會讓大魏和大梁開戰的,現在的他和陛下元詡一樣,需要時間來培植自己的勢力。
所以一定要成為皇後,如此以後生下皇子便是太子。
若是有生之年,他有機會,或許會讓外孫禪位給他,讓他過把皇帝癮。
可目前看來,這個想法是不現實的。
還是先穩住大魏的朝局,一步一步的實現他的目的。
“眾愛卿可否要事啟奏?”
等封賞完了,與爾朱榮女兒的親事也定下來之後,元詡出聲問道。
爾朱榮立即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柱國有何事啟奏?”元詡問道。
爾朱榮道:“臣並不讚成和大梁的議和,之前和大梁議和,完全是因為我大魏北邊出現謀反,大梁的兵力都去鎮壓叛亂了,但現在北方叛亂初步平定,那麽我們便有多餘的兵力和大梁一戰了。”
爾朱榮是個急性子,北方的戰爭,他還沒有過癮,正好這次帶來的十幾萬大軍,順便去和大梁軍打一仗。
現在他的軍隊士氣高漲,隻需要一戰,便可以打敗大梁軍,如此收複那些被奪去的城池自然易如反掌。
元詡皺了皺眉道:“可是柱國,議和已經結束了,各種條件也已經答應下來,怎麽可以反悔呢?”
“哼。”爾朱榮冷哼道:“那又如何?出爾反爾也是一種計策......此時大梁肯定以為議和後,兩國可以和平一段時間,但我們就是要出奇製勝,趁著他們鬆懈的時候進攻,如此一定可以大勝。”
其他的大臣這次倒是覺得爾朱榮說的很有道理。
畢竟被大梁搶奪了那麽多的城池,他們的心裏也是很不爽的。
元詡將朝臣們都動搖起來,也是有些擔心,他費盡心思的和大梁議和,為的就是需要幾年的時間來鞏固他這個皇帝的地位。
可如果兩國開戰,那些將領便有了用武之地,如此他們的權力就會越來越大。
而他這個皇帝的權力,就會被削弱很多很多。
於是,元詡出聲問道:“不知眾愛卿可有異議?”
元詡現在就是希望有個人能夠站出來,說一說議和的好處,和打仗的壞處。
可是滿朝文武,竟然一個人都沒有站出來。
這些大臣其實都是牆頭草,爾朱榮現在可是柱國大將軍,誰敢和他作對,除非不想要頭頂的烏紗帽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就在元詡有些灰心的時候,丞相高歡卻站了出來。
爾朱榮也有有些訝異,沒想到高歡這小子敢出來反對他。
這家夥難道不是自己的部下?
元詡的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急忙道:“不知高丞相有何話要說?”
高歡一本正經的道:“臣覺得已經已經議和了,那麽就不要改變什麽了,更加不要和大將軍交戰。”
爾朱榮走到高歡的麵前問道:“丞相,你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本柱國的大軍還怕他們不成?”
高歡笑道:“柱國的大軍自然無人能敵,但是打仗還是要小心一點的,雖然北方的叛亂初步的平定,但是最重要的叛亂首領葛榮並沒有給抓獲,隻要這個葛榮存在,那麽北方的叛亂就沒有徹底的結束,而且這次大梁軍的主帥可是陳慶之,這個人打仗可從來沒有敗過。”
說實話,高歡也懼怕陳慶之這個人,都說陳慶之乃是儒將,騎馬征殺完全不在行。
可人家是用腦子在打仗的,這一點真的很可怕。
“陳慶之?何許人也?”爾朱榮冷哼道:“早晚本柱國會讓他嚐嚐什麽叫做厲害。”
高歡笑道:“柱國英勇蓋世,自然無所畏懼,但您也要為陛下考慮一下,如今大梁已經占據了渦陽城,他們的前鋒部落距離洛陽隻有百餘裏,若是我們貿然出戰,勝了固然是好事,可萬一輸了,洛陽都城就會拱手讓給大梁,柱國和陛下以及諸位大臣可要背井離鄉,前往北方苦寒之地了。”
聽到這裏,好些大臣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想當年,孝文帝大舉遷都,從苦寒之地的平城遷都洛陽。
一開始好些大臣都不願意離開的,畢竟那是自己的家鄉。
可後來才發現,洛陽是那麽的好,氣候宜人,特別的舒服。
現在他們這些後裔早就喜歡了洛陽城舒服的日子,若是再迴到北方苦寒之地,真的有點害怕。
聽到高歡的這個分析,爾朱榮也有點害怕起來。
他還不容易從一個邊關大將,成為朝廷的柱國,好日子都沒有享受幾天,若是真的吃了敗仗,被迫迴到北方。
可就真的有點不劃算了。
於是,爾朱榮歎了口氣,決定放棄之前的想法,並且道:“高丞相果然深謀遠慮,既然如此,那本柱國就放棄攻打大梁的計劃。”
雖然如此,爾朱榮的心裏還是很不爽的。
畢竟高歡可是他的部下,現在剛剛當上丞相,就和他唱反調。
真是豈有此理!
胡太後倒是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看來陛下將高歡提拔成為丞相這一招,走的的確很妙。
隻要爾朱榮和高歡繼續鬥下去,那麽獲益的自然是陛下了。
隻是胡太後還不清楚,這高歡到底有多少的能耐,又能夠抵擋住多少爾朱榮施加的壓力。
若是三兩下就被爾朱榮被扳倒了,那麽這高歡也就是一顆棋子而已。
對於高歡來說,他這樣冒險站出來和爾朱榮作對,可不是為了陛下元詡。
他為的可是他自己,他現在是大魏的丞相,可不想剛剛得到這個位置,就因為戰亂而失去這個位置。
因為高歡心裏很清楚,一旦大魏和大梁開戰,爾朱榮倒是開開心心的上戰場了,但是後續糧草補給和兵器供給都是他這個丞相在操辦的。
可他才剛剛成為丞相,朝中的事情完全不熟悉,那些大臣也不會買他的賬的。
所以,一旦交不出糧食和兵器,爾朱榮必定會問責。
到時候他這個丞相肯定成為眾矢之的。
高歡可不傻,絕對不會讓大魏和大梁開戰的,現在的他和陛下元詡一樣,需要時間來培植自己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