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蕭綜就要往糧倉中走去,但卻被常平也攔了下來。


    常平笑嘻嘻的道:“王爺先不要著急,聽下官把話說完啊。”


    蕭綜眉頭微皺,有些詫異的看著常平道:“常大人,你這是什麽意思?本王來調用糧食,你就應該把糧食準備好,還是說你這東倉裏麵一粒糧食都沒有了?”


    常平急忙搖頭笑道:“那哪能啊!這東倉可是四大糧倉最大的一個,怎麽會沒有糧食呢,隻是很不巧的是,今早下官接到太子殿下的命令,東倉裏麵的糧食一粒都不要動。”


    蕭綜問道:“這是為何?”


    “因為嶺南鬧了災,等著糧食去賑濟災民呢,所以王爺還是去其他三個糧倉調用糧食吧。”


    蕭綜聽完這番話,就感覺有點不對勁,怎麽這麽巧,他們剛來調用糧食,太子的命令就提前來了?


    蕭綜頓時明白,這完全是太子在故意刁難他的。


    果然和蕭紀之前說的一樣,他這個糧草押運官想要調用到糧食,簡直比登天還難。


    “真的是太子的命令?”蕭綜問道。


    “是的,下官怎麽胡亂的偽造太子的命令呢,若是豫章王不信的話,可以去找太子殿下,隻要您能夠帶迴更改的命令,那麽下官立即開倉給您糧草。”


    常平可是對太子蕭統最為忠心的,因為他知道,隻要太子在,他便可以永享富貴。


    便看他隻是看管糧倉的小吏,但其中的油水可是很多的。


    蕭綜雙目微微一斂,也不想和常平囉嗦什麽,轉身走到了蕭紀的麵前道:“八弟,糧草的調用出了一點問題,我現在去其他三個糧倉看看能不能調出糧食,若是還不行,那麽我親自去一趟東宮,讓太子下令開倉。”


    此時蕭綜的心裏別提多鬱悶了,本來大梁對大魏開戰,父皇應該坐鎮宮中來運籌帷幄的。


    可父皇卻去了棲玄寺,說要給眾將士祈福,祈禱他們旗開得勝。


    結果朝中大事全部都交給太子來處理。


    現在可好,他想要調用糧食都會被太子刁難。


    真的是讓人鬱悶的很。


    蕭紀勾嘴輕笑道:“二哥盡管去,我就留在這裏等著你,你可要快些,今日我們必須要將糧草運走的,不然可就是違抗軍令了。”


    雖然大將軍是自己的嶽父大人,但軍中無戲言,說做什麽就要做什麽,延誤一點就要受到懲罰的。


    “我明白。”


    蕭綜點點頭就離開了東倉,去其他三個糧倉看看能不能讓他們開倉調出糧食。


    蕭紀看著二哥離開的身影,卻是連連搖頭,因為他知道這四大糧倉的官員全都是太子的人,他們是斷然不會給二哥一粒糧食的。


    看來還得他出馬才行啊!


    於是蕭紀來到門口,走到了常平的麵前道:“你就是負責看管東倉的官吏常平?”


    常平依舊一副諂媚的神態,拱手道:“下官常平見過武陵王。”


    對於蕭紀,常平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但卻對蕭紀熟悉的很,因為他家小孫女玩的煙花就從是煙心閣買的。


    常平雖然一把年紀,也是經常陪著小孫女玩耍,自然也是見到過煙花的。


    不得不佩服這位武陵王,竟然能夠製作出這樣有意思的東西。


    蕭紀輕笑道:“常大人不用客氣,其實你別看本王是副押運官,但本王對行軍打仗可是一竅不通的,但是你知道父皇為何要我做這個小官嘛?”


    “為何?”常平眨了眨眼睛問道。


    “因為父皇想讓我建功立業,這樣以後本王就可以在朝中擔任重要的官職了。”說到這,蕭紀不由得長歎一口氣道:“但現在看來連糧食都調不出來,更別說建功了。”


    常平不由得笑出聲來,這件事情可不能怪蕭紀,隻能怪蕭綜,如果押運糧草的押運官是任何官員,那麽這糧草一定會調出來。


    隻能說蕭紀不走運,跟錯了人啊。


    “王爺別著急,隻要是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請您耐心的等待,豫章王應該可以解決此事的。”


    常平雖然知道這是不好解決,但還是好言的安慰著蕭紀。


    蕭紀倒是不以為然道:“沒事,反正出了問題,由二哥來背著,他若是被懲罰了,那麽我這個副的押運官就扶正了,到時候太子就應該不會為難我了吧?”


    “這個倒是實話。”


    這一點常平倒是很讚同,太子隻是敵視豫章王蕭綜,可和武陵王無仇無怨,自然不會為難的。


    蕭紀指著常平身後的糧倉道:“對了,本王還是第一次來糧倉,不如常大人帶我進去看看如何?”


    “這個沒問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常平倒是沒有拒絕蕭紀的要求,就帶著蕭紀往糧倉走去。


    進了糧倉後,常平就給蕭紀說了一下東倉中的糧食儲備。


    糧倉中基本上儲備的都是稻米,還有一些小麥。


    在南方,小麥可是很少見的,大梁糧倉中的小麥也僅僅是江北揚州一帶生產出來的。


    蕭紀看著糧倉中的糧食,數量還是很多的,就算運往嶺南賑災,也是綽綽有餘的。


    等巡視了一圈後,蕭紀看向常平道:“常大人,這糧倉被管理的井井有條,看來你平日沒有少下工夫啊。”


    常平急忙笑道:“王爺過獎了,這都是下官的分內之事而已,再說了,下官就算再怎麽努力,也隻是一個看糧倉的小吏而已,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升遷的。”


    可不是常平再小瞧自己,而是本身的歲數就在這裏,再過幾年可就辭官迴家了。


    蕭紀瞅了常平一眼道:“常大人這是什麽話,曹操不是說過‘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你這點歲數不算大的。”


    “王爺這話可就消遣下官了,下官可不敢自比曹操,也沒有什麽雄心壯誌。”


    常平倒是越來越覺得這位武陵王有意思了,竟然說他這把年紀要誌在千裏。


    說實話,他年輕的時候的確豪情萬丈,想要建立一番功績,可惜歲月消磨了他的棱角,最後隻是做一個看管糧倉的小吏而已。


    這不僅讓常平想起另外一句話,有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飯,其他的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梁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門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門布衣並收藏梁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