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小官員恍然大悟,原來蕭紀今日找他們的麻煩,竟然是為了王妃的事情。
那日陳曦找他們商量保護刺史府中糧食的事情,他們都覺得一定是這位王妃在胡鬧,也就以公務纏身給推脫了。
可後來他們才知道,蕭紀真的安排陳曦去保護糧食。
一個女子,縱然是大梁王妃也不能這樣被委以重任,真的是成何體統啊?
最後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刺史府的事務不管不顧,就讓王妃陳曦隨意的胡鬧下去。
若是糧食保住,自然萬事大吉,若是保不住,那麽他們也不會被牽連,隻能怪武陵王蕭紀用人不當。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算糧食被保住了,蕭紀還是來找他們的麻煩了。
現在竟然要進行官員考核,不合格的竟然要罷黜。
可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這考核已經開始了,由不得他們。
隻見蕭紀從案桌上拿起一個官印,瞥了一眼官印下麵刻著的‘廣陵縣印’四個字,開口問道:“廣陵縣令何在?”
一個長相相當肥碩的大胖子走了上來,跪伏在地上道:“廣陵縣令何有才,見過武陵王。”
“嗬,沒想到你這隻碩鼠倒是蠻大隻的......那麽本王現在就問你,你管轄的廣陵縣,去年的人口多少,所收賦稅又是多少?”
何有才急忙抬起頭,滿臉苦色的解釋道:“王爺,這些事情下官不知,平時都是我的師爺在管理的。”
“那倒是讓人費解了,你一個縣令對自己所管地區的事務竟然一竅不通,而且還把事情交給師爺處理,看來你家師爺更適合比你做這個縣令啊。”
何有才急忙辯解道:“王爺,您這是什麽話?我可是縣令,就應該將事情交給下人去辦。”
“是嘛?那你把事情都交給下人辦了,你又做什麽呢?”
“當然是喝酒吃肉,沒事幫那些富人斷斷案子,收取他們的銀子......這不光是我一個人這樣做的,其他好多的大人都是這樣的。”
何有才這話一出,其他的官員一陣慌亂,他們怎麽會有何有才這樣的同僚,真的笨的和豬一樣。
蕭紀冷笑道:“行了,這官印就放在這裏,而你可以滾蛋了。”
“可是王爺......”
“滾!”
何有才還想辯解什麽,卻被蕭紀一聲嗬斥,嚇得急忙連滾帶爬的跑出了大堂,連頭都不敢迴。
蕭紀輕吐一口氣,真的不明白,這樣的人是怎麽當上縣令的。
倒是想了起來,這隋朝之前並無科舉,官員選拔采用的是推舉製,推舉的明目也很多,比如孝廉、方正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品行好、鄉黨之間口碑好、名聲在外的都可能被推舉去當官。
當然,這種製度實際上是官員間拉幫結派、謀求私利的工具,他們互相推薦自己的子弟和親信當官,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集團。
想到這裏,蕭紀眉頭輕皺,看來要想辦法整治一下這群拉幫結派的渾球。
蕭紀又拿起了案桌上的一隻官印,看了一眼笑道:“這次可是個大官啊,江都郡郡守何在?”
一個年逾六十的老者緩步走了上來,拱手道:“江都郡郡守蔡良,見過武陵王。”
蕭紀笑問道:“見了本王,為何不跪?”
蔡良道:“剛才跪過了,現在不想跪,因為下官覺得王爺對我等進行考核是在是太過分了,而且就算別人被罷黜了,下官也絕對不會有事。”
“哦?這是為何?”蕭紀問道。
“王爺有所不知,我乃當朝太尉蔡炎的堂兄,而我的侄女蔡玉可是太子妃,也就是說,我是太子的人,王爺總得要給太子幾分麵子吧?”
蔡良可以斷定,蕭紀不會拿他如何的,區區一個武陵王而已,難道敢不把太子放在眼中?
其他官員見蔡良站出來‘伸張正義’,而且有太子這樣的大靠山,也都紛紛得意起來,他們的這身官服自然可以繼續穿下去。
蕭紀心中冷笑,這個蔡良倒是有種的很,還敢那太子來壓他,看來太子在他們心目中就是一道百試百靈的護身符啊。
“王爺,若是你沒有別的事情,我等就迴去了。”
見蕭紀不言,蔡良也不想和蕭紀胡鬧下去,轉身就要離開大堂。
啪!
誰料,蕭紀猛地一拍案桌,大喝道:“來人,將這個蔡良給我按在地上,重打五十大板。”
“是!”
兩旁的壯漢立即衝了上,強硬的將蔡良給按在地上,並對蔡良實行杖刑。
“蕭紀,你難道想得罪太子嘛?太子絕對不會放過你......”
蔡良的話還未說完,一個壯漢已經高舉手中棍子像他的屁股上打去。
隻是這一下,就疼的蔡良緊緊咬著牙,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又打了四下,大堂中就響起了殺豬般的嚎叫。
其他官員看到這一幕,也是被嚇得額頭冒汗,他們可不想受這皮肉之苦,也很同情蔡良,五十大板下去,他這把老骨頭算是廢了。
五十大板結束後,蔡良已經昏死了過去,他的屁股更是開了花。
蕭紀揮了揮手道:“來人,將蔡良給抬出去,該送到哪就送去哪。”
“是。”幾個壯漢點著頭,將昏死的蔡良給抬了出去。
蕭紀又看著其他噤若寒蟬的官員,笑著說道:“各位大人不要害怕,本王還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隻要你們老老實實的進行考核,本王不會為難他們的。”
“是是是...”
下麵的官員哪裏敢說一個不字,全都低聲應著。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蕭紀繼續對揚州大小官員繼續考核,最後的結果就是,居然一個官員都沒有通過考核,也全都被蕭紀當場罷黜了。
看著案桌上那麽多的官印,蕭紀覺得有必要抓緊找一個有才能的人來委以重任。
畢竟從揚州逃出去的難民很快就要迴來了,這各地沒有官員可不行。
沒有官員,也代表著政令無法有效的傳達和實施下去。
至於怎麽選出有才能的官員,蕭紀已經想到辦法了。
那日陳曦找他們商量保護刺史府中糧食的事情,他們都覺得一定是這位王妃在胡鬧,也就以公務纏身給推脫了。
可後來他們才知道,蕭紀真的安排陳曦去保護糧食。
一個女子,縱然是大梁王妃也不能這樣被委以重任,真的是成何體統啊?
最後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刺史府的事務不管不顧,就讓王妃陳曦隨意的胡鬧下去。
若是糧食保住,自然萬事大吉,若是保不住,那麽他們也不會被牽連,隻能怪武陵王蕭紀用人不當。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算糧食被保住了,蕭紀還是來找他們的麻煩了。
現在竟然要進行官員考核,不合格的竟然要罷黜。
可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這考核已經開始了,由不得他們。
隻見蕭紀從案桌上拿起一個官印,瞥了一眼官印下麵刻著的‘廣陵縣印’四個字,開口問道:“廣陵縣令何在?”
一個長相相當肥碩的大胖子走了上來,跪伏在地上道:“廣陵縣令何有才,見過武陵王。”
“嗬,沒想到你這隻碩鼠倒是蠻大隻的......那麽本王現在就問你,你管轄的廣陵縣,去年的人口多少,所收賦稅又是多少?”
何有才急忙抬起頭,滿臉苦色的解釋道:“王爺,這些事情下官不知,平時都是我的師爺在管理的。”
“那倒是讓人費解了,你一個縣令對自己所管地區的事務竟然一竅不通,而且還把事情交給師爺處理,看來你家師爺更適合比你做這個縣令啊。”
何有才急忙辯解道:“王爺,您這是什麽話?我可是縣令,就應該將事情交給下人去辦。”
“是嘛?那你把事情都交給下人辦了,你又做什麽呢?”
“當然是喝酒吃肉,沒事幫那些富人斷斷案子,收取他們的銀子......這不光是我一個人這樣做的,其他好多的大人都是這樣的。”
何有才這話一出,其他的官員一陣慌亂,他們怎麽會有何有才這樣的同僚,真的笨的和豬一樣。
蕭紀冷笑道:“行了,這官印就放在這裏,而你可以滾蛋了。”
“可是王爺......”
“滾!”
何有才還想辯解什麽,卻被蕭紀一聲嗬斥,嚇得急忙連滾帶爬的跑出了大堂,連頭都不敢迴。
蕭紀輕吐一口氣,真的不明白,這樣的人是怎麽當上縣令的。
倒是想了起來,這隋朝之前並無科舉,官員選拔采用的是推舉製,推舉的明目也很多,比如孝廉、方正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品行好、鄉黨之間口碑好、名聲在外的都可能被推舉去當官。
當然,這種製度實際上是官員間拉幫結派、謀求私利的工具,他們互相推薦自己的子弟和親信當官,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集團。
想到這裏,蕭紀眉頭輕皺,看來要想辦法整治一下這群拉幫結派的渾球。
蕭紀又拿起了案桌上的一隻官印,看了一眼笑道:“這次可是個大官啊,江都郡郡守何在?”
一個年逾六十的老者緩步走了上來,拱手道:“江都郡郡守蔡良,見過武陵王。”
蕭紀笑問道:“見了本王,為何不跪?”
蔡良道:“剛才跪過了,現在不想跪,因為下官覺得王爺對我等進行考核是在是太過分了,而且就算別人被罷黜了,下官也絕對不會有事。”
“哦?這是為何?”蕭紀問道。
“王爺有所不知,我乃當朝太尉蔡炎的堂兄,而我的侄女蔡玉可是太子妃,也就是說,我是太子的人,王爺總得要給太子幾分麵子吧?”
蔡良可以斷定,蕭紀不會拿他如何的,區區一個武陵王而已,難道敢不把太子放在眼中?
其他官員見蔡良站出來‘伸張正義’,而且有太子這樣的大靠山,也都紛紛得意起來,他們的這身官服自然可以繼續穿下去。
蕭紀心中冷笑,這個蔡良倒是有種的很,還敢那太子來壓他,看來太子在他們心目中就是一道百試百靈的護身符啊。
“王爺,若是你沒有別的事情,我等就迴去了。”
見蕭紀不言,蔡良也不想和蕭紀胡鬧下去,轉身就要離開大堂。
啪!
誰料,蕭紀猛地一拍案桌,大喝道:“來人,將這個蔡良給我按在地上,重打五十大板。”
“是!”
兩旁的壯漢立即衝了上,強硬的將蔡良給按在地上,並對蔡良實行杖刑。
“蕭紀,你難道想得罪太子嘛?太子絕對不會放過你......”
蔡良的話還未說完,一個壯漢已經高舉手中棍子像他的屁股上打去。
隻是這一下,就疼的蔡良緊緊咬著牙,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又打了四下,大堂中就響起了殺豬般的嚎叫。
其他官員看到這一幕,也是被嚇得額頭冒汗,他們可不想受這皮肉之苦,也很同情蔡良,五十大板下去,他這把老骨頭算是廢了。
五十大板結束後,蔡良已經昏死了過去,他的屁股更是開了花。
蕭紀揮了揮手道:“來人,將蔡良給抬出去,該送到哪就送去哪。”
“是。”幾個壯漢點著頭,將昏死的蔡良給抬了出去。
蕭紀又看著其他噤若寒蟬的官員,笑著說道:“各位大人不要害怕,本王還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隻要你們老老實實的進行考核,本王不會為難他們的。”
“是是是...”
下麵的官員哪裏敢說一個不字,全都低聲應著。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蕭紀繼續對揚州大小官員繼續考核,最後的結果就是,居然一個官員都沒有通過考核,也全都被蕭紀當場罷黜了。
看著案桌上那麽多的官印,蕭紀覺得有必要抓緊找一個有才能的人來委以重任。
畢竟從揚州逃出去的難民很快就要迴來了,這各地沒有官員可不行。
沒有官員,也代表著政令無法有效的傳達和實施下去。
至於怎麽選出有才能的官員,蕭紀已經想到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