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獻策
二賴子的古代直播之路 作者:名就是一個代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點了名,肖大河無奈的走了出來,躬身一禮,斟酌的迴道。
“啟奏聖上,臣見識短淺,沒什麽太好的辦法能解決此等大事。
不過臣作為大月國的臣子,理當為陛下分憂,臣有幾條不成熟的建議,請陛下和各位同僚指正。
一是要安置因戰亂四處流浪的百姓,不管是督促他們返鄉也好或是就地安置,朝廷提供一些糧食,衣物,住所等基本的生活物資,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朝廷還可以組織流民進行生產自救,如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等,以增加他們的收入。
朝廷還可以提供土地、種子、農具等生產資料,幫助他們重新開始生活。
此外,還應當減免流民的賦稅和徭役,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二是要號召各大家族,各位富人,各位有能力的勳貴,大臣向流民伸出援手,盡量招收他們,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例如安置他們在自己的領地,農莊,田地裏工作,給他們提供報酬,糧食、衣物等物資,提供住所和食物。
號召商人們踴躍捐錢,捐物,給流民提供工作機會,朝廷可以在商人的生意上給予優惠,來迴報他們。
三是,以工代賑,朝廷可以組織流民進行戰後的重建工作。
如修建水利工程、道路橋梁等,以換取他們的勞動報酬。
以工代賑不僅可以幫助災民解決生活困難,還可以促進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
以上是臣的三點愚見,請陛下和各位同僚指正。
另外作為大月國的臣子,朝廷有難處,做臣子的理當分憂。
臣的領地願意安置五萬流民,願意向朝廷捐贈白銀三萬兩,糧食五千石,另外還會獻上兩種高產的農作物,用來緩和朝中百姓的口糧問題。
臣出身貧寒,不像宗族名門,傳承悠久,底蘊深厚。
臣羞愧,隻能拿出這點微不足道的東西,為朝廷,為陛下盡些綿薄之力,還望陛下莫要嫌棄。”
肖大河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最後還擠出幾滴眼油,這波逼讓他裝的,生生打造出一副忠君愛國的忠誠模樣。
他的一番話說完,殿內群臣,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內心都把他罵了一通,他們心說,你小子拍馬屁不要緊,拐帶著我們也得出錢出力,要不然陛下貴如何看待我們。
天授帝隻是想找個人發發邪火,他是真沒想到,這個出身貧寒,見識不多的歸平侯竟然能有如此不凡的見地,令他刮目相看。
“歸平侯忠君愛國,當為群臣的典範,有這樣的賢臣,朕心甚慰。
各位愛卿,歸平侯的幾點提議,你們覺的如何?”
吏部尚書徐仲連也是沒有想到,他侄兒這個泥腿子嶽父,竟然有如此不凡的見地。
既然陛下都開口誇讚,作為親家,他不防錦上添花一番。
“陛下,歸平侯的幾點建議,立意高遠,令臣茅塞頓開。
臣覺得用歸平侯的建議,能夠很好的解決戰後災民的安置問題,是不可多得的好辦法。
歸平侯爺一心為國,臣也是相當的佩服,臣願意緊跟其後,為百姓的生計,捐獻白銀兩萬兩,糧食一萬石,棉布兩百匹,聊表寸心。”
天授帝太滿意這個效果了,他趕忙誇讚道。
“徐愛卿謙謙君子,為百姓著想,踴躍捐錢捐物,為國分憂,實乃國之棟梁。”
眾位大臣心說,好嘛!今天不出點血怕是過不去這道坎了,於是眾臣也是紛紛出列表示自己願意出錢,捐物,為朝廷,為陛下,為百姓分憂。
一陣捐獻潮過後,戶部尚書黃世榮再次出列向肖大河問道。
“侯爺,您剛才除了捐獻物資外,還提到兩種高產農作物,不知是何物,畝產達到多少,適不適合災後的百姓耕種。”
經曆了殘酷的戰爭,看到慘不忍睹的百姓們流離失所,肖大河早就想把土豆和紅薯拿出來,讓朝廷推廣下去,讓更多的百姓能吃上飽飯,過上好日子。
“陛下,黃大人,我提供的新品作物名叫土豆和紅薯。
它們不但高產而且對地力的要求不高,能夠在貧瘠的土地裏生長,畝產更是能夠高達三四千斤,地力足的更是高達六七千斤。”
“侯爺,不是下官不相信您,隻是您說的也太離譜了些。這世間能有如此高產之物,我怎麽從沒聽說過。
您要是信口胡說,那可是欺君之罪,還望侯爺慎言!”黃尚書不客氣的反駁道。
“陛下,當此戰後安置災民之際,臣怎麽敢拿百姓的救命糧開玩笑呢。
這兩樣高產作物是臣偶然所得,並非大月國本地的品種,臣已經在封地種過幾茬,其中畝產高的都有八千斤。
臣那裏就有種子,陛下可以差戶部官員前往歸平縣,看看臣到底說沒說謊。”
天授帝雖然吃驚世上竟有如此高產之物,但他莫名的就相信肖大河,相信這個他一手提拔的泥腿子。
“愛卿不光獻了好計策,又獻上如此神奇的作物,真是令朕驚喜異常。
如此大功,朕如何賞你才是?”
本就是意外躥升到侯爵這等高位,早就令很多大臣不滿,肖大河也對官職沒什麽太大的興趣。
天授帝提出要獎賞於他,他也沒想著虛假的什麽都不要,那不是他肖大河的風格,於是他想了想,坦然的說道。
“陛下,臣初到京城,我就被鳳梧城的繁華所折服,臣深深的喜歡上這個城市。
臣就想要在這座城盤下幾個店鋪,用來經營一些臣自個琢磨出來的小買賣,店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奇珍閣。
臣自幼貧寒,大字不識幾個,這店名我都寫不好。
既然陛下要賞臣,就請陛下為臣書寫店名,不知陛下可否同意。”
聽到肖大河如此簡單的要求,天授帝二話沒說,當場同意。
“鄒文,從皇家店鋪中選兩間位置好,地方大的賞給歸平侯,到時店名由朕親自書寫。”
一旁白胖的老太監,笑眯眯的恭敬答道。“老奴領旨!”
肖大河也趕忙行禮謝恩“謝陛下賞賜!”
世家大族,親王勳貴哪個沒有產業,哪個沒有生意,因此肖大河提出開店做生意,並不突兀,眾臣也不會多說什麽。
流民的順利安置,大臣,勳貴又紛紛捐錢捐物,此時朝堂氣氛也逐漸輕鬆。
永興王和肖大河相處的最久,他深知他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他既然要做買賣,並且還求得聖上親自給他書寫店名,他覺得肯定是個來錢的買賣,於是他親自開口說道。
“肖侯爺,本王跟你可是過命的交情,你既然要做買賣,那就算上我一份。不知肖侯爺可願意?”
肖大河聽完此話,心裏直抽抽,他心說,屁的過命交情,半年多剿匪,一共才見幾麵,這不要臉的,想跟著我發財,還說的如此冠冕堂皇,我呸!看不起你。
現實確實,肖大河笑眯眯的說道。
“有王爺您的加入,臣的生意肯定紅火,臣求之不得,就這麽說定了。”
二人的關係到底如何,旁人無從得知,他們叫永興王竟然主動要求跟肖大河一起做生意,他們收起對這個泥腿子的輕視,開始對他正視起來。
一場大朝會進行了半日時間,陛下和眾臣把主要的問題商定,並且交給相關官員前去處理,站的腿麻的肖大河這才同散朝的大臣一起出了大殿,返迴家中。
“啟奏聖上,臣見識短淺,沒什麽太好的辦法能解決此等大事。
不過臣作為大月國的臣子,理當為陛下分憂,臣有幾條不成熟的建議,請陛下和各位同僚指正。
一是要安置因戰亂四處流浪的百姓,不管是督促他們返鄉也好或是就地安置,朝廷提供一些糧食,衣物,住所等基本的生活物資,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朝廷還可以組織流民進行生產自救,如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等,以增加他們的收入。
朝廷還可以提供土地、種子、農具等生產資料,幫助他們重新開始生活。
此外,還應當減免流民的賦稅和徭役,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二是要號召各大家族,各位富人,各位有能力的勳貴,大臣向流民伸出援手,盡量招收他們,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例如安置他們在自己的領地,農莊,田地裏工作,給他們提供報酬,糧食、衣物等物資,提供住所和食物。
號召商人們踴躍捐錢,捐物,給流民提供工作機會,朝廷可以在商人的生意上給予優惠,來迴報他們。
三是,以工代賑,朝廷可以組織流民進行戰後的重建工作。
如修建水利工程、道路橋梁等,以換取他們的勞動報酬。
以工代賑不僅可以幫助災民解決生活困難,還可以促進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
以上是臣的三點愚見,請陛下和各位同僚指正。
另外作為大月國的臣子,朝廷有難處,做臣子的理當分憂。
臣的領地願意安置五萬流民,願意向朝廷捐贈白銀三萬兩,糧食五千石,另外還會獻上兩種高產的農作物,用來緩和朝中百姓的口糧問題。
臣出身貧寒,不像宗族名門,傳承悠久,底蘊深厚。
臣羞愧,隻能拿出這點微不足道的東西,為朝廷,為陛下盡些綿薄之力,還望陛下莫要嫌棄。”
肖大河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最後還擠出幾滴眼油,這波逼讓他裝的,生生打造出一副忠君愛國的忠誠模樣。
他的一番話說完,殿內群臣,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內心都把他罵了一通,他們心說,你小子拍馬屁不要緊,拐帶著我們也得出錢出力,要不然陛下貴如何看待我們。
天授帝隻是想找個人發發邪火,他是真沒想到,這個出身貧寒,見識不多的歸平侯竟然能有如此不凡的見地,令他刮目相看。
“歸平侯忠君愛國,當為群臣的典範,有這樣的賢臣,朕心甚慰。
各位愛卿,歸平侯的幾點提議,你們覺的如何?”
吏部尚書徐仲連也是沒有想到,他侄兒這個泥腿子嶽父,竟然有如此不凡的見地。
既然陛下都開口誇讚,作為親家,他不防錦上添花一番。
“陛下,歸平侯的幾點建議,立意高遠,令臣茅塞頓開。
臣覺得用歸平侯的建議,能夠很好的解決戰後災民的安置問題,是不可多得的好辦法。
歸平侯爺一心為國,臣也是相當的佩服,臣願意緊跟其後,為百姓的生計,捐獻白銀兩萬兩,糧食一萬石,棉布兩百匹,聊表寸心。”
天授帝太滿意這個效果了,他趕忙誇讚道。
“徐愛卿謙謙君子,為百姓著想,踴躍捐錢捐物,為國分憂,實乃國之棟梁。”
眾位大臣心說,好嘛!今天不出點血怕是過不去這道坎了,於是眾臣也是紛紛出列表示自己願意出錢,捐物,為朝廷,為陛下,為百姓分憂。
一陣捐獻潮過後,戶部尚書黃世榮再次出列向肖大河問道。
“侯爺,您剛才除了捐獻物資外,還提到兩種高產農作物,不知是何物,畝產達到多少,適不適合災後的百姓耕種。”
經曆了殘酷的戰爭,看到慘不忍睹的百姓們流離失所,肖大河早就想把土豆和紅薯拿出來,讓朝廷推廣下去,讓更多的百姓能吃上飽飯,過上好日子。
“陛下,黃大人,我提供的新品作物名叫土豆和紅薯。
它們不但高產而且對地力的要求不高,能夠在貧瘠的土地裏生長,畝產更是能夠高達三四千斤,地力足的更是高達六七千斤。”
“侯爺,不是下官不相信您,隻是您說的也太離譜了些。這世間能有如此高產之物,我怎麽從沒聽說過。
您要是信口胡說,那可是欺君之罪,還望侯爺慎言!”黃尚書不客氣的反駁道。
“陛下,當此戰後安置災民之際,臣怎麽敢拿百姓的救命糧開玩笑呢。
這兩樣高產作物是臣偶然所得,並非大月國本地的品種,臣已經在封地種過幾茬,其中畝產高的都有八千斤。
臣那裏就有種子,陛下可以差戶部官員前往歸平縣,看看臣到底說沒說謊。”
天授帝雖然吃驚世上竟有如此高產之物,但他莫名的就相信肖大河,相信這個他一手提拔的泥腿子。
“愛卿不光獻了好計策,又獻上如此神奇的作物,真是令朕驚喜異常。
如此大功,朕如何賞你才是?”
本就是意外躥升到侯爵這等高位,早就令很多大臣不滿,肖大河也對官職沒什麽太大的興趣。
天授帝提出要獎賞於他,他也沒想著虛假的什麽都不要,那不是他肖大河的風格,於是他想了想,坦然的說道。
“陛下,臣初到京城,我就被鳳梧城的繁華所折服,臣深深的喜歡上這個城市。
臣就想要在這座城盤下幾個店鋪,用來經營一些臣自個琢磨出來的小買賣,店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奇珍閣。
臣自幼貧寒,大字不識幾個,這店名我都寫不好。
既然陛下要賞臣,就請陛下為臣書寫店名,不知陛下可否同意。”
聽到肖大河如此簡單的要求,天授帝二話沒說,當場同意。
“鄒文,從皇家店鋪中選兩間位置好,地方大的賞給歸平侯,到時店名由朕親自書寫。”
一旁白胖的老太監,笑眯眯的恭敬答道。“老奴領旨!”
肖大河也趕忙行禮謝恩“謝陛下賞賜!”
世家大族,親王勳貴哪個沒有產業,哪個沒有生意,因此肖大河提出開店做生意,並不突兀,眾臣也不會多說什麽。
流民的順利安置,大臣,勳貴又紛紛捐錢捐物,此時朝堂氣氛也逐漸輕鬆。
永興王和肖大河相處的最久,他深知他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他既然要做買賣,並且還求得聖上親自給他書寫店名,他覺得肯定是個來錢的買賣,於是他親自開口說道。
“肖侯爺,本王跟你可是過命的交情,你既然要做買賣,那就算上我一份。不知肖侯爺可願意?”
肖大河聽完此話,心裏直抽抽,他心說,屁的過命交情,半年多剿匪,一共才見幾麵,這不要臉的,想跟著我發財,還說的如此冠冕堂皇,我呸!看不起你。
現實確實,肖大河笑眯眯的說道。
“有王爺您的加入,臣的生意肯定紅火,臣求之不得,就這麽說定了。”
二人的關係到底如何,旁人無從得知,他們叫永興王竟然主動要求跟肖大河一起做生意,他們收起對這個泥腿子的輕視,開始對他正視起來。
一場大朝會進行了半日時間,陛下和眾臣把主要的問題商定,並且交給相關官員前去處理,站的腿麻的肖大河這才同散朝的大臣一起出了大殿,返迴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