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孫策的擔憂
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 作者:油水膩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粟陽城下,寬闊的帥帳內,氣氛有些壓抑。
孫策站在帥帳門口,看著不遠處的粟陽城頭微微發呆。
張昭走進來,瞥了孫策一眼,悄悄走過來,輕聲道:“將軍,已經圍城兩日了,是否組織部隊攻城?若是還不攻城的話,隻怕就要引起太史慈、許劭等人懷疑了。”
“攻城?”
孫策微微沉吟了片刻,卻沒有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
“三天前,公瑾傳來消息,已經說動張角出兵,按照時間計算,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拿下陽羨了吧。”
張昭低頭微微計算了一下,道:“不錯,按照正常的行軍時間,張角需要兩天左右,便能趕到陽羨。”
“那也就是說,在一天前,張角士兵,便已經趕到陽羨了。陽羨現在空城一座,張角拿下他不費吹灰之力。所以,理論上,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有陽羨攻破的消息傳來了。”孫策淡淡的說。
張昭點點頭,道:“確實如此。”
“既然如此,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孫策喃喃自語,像是在問張昭,又像是在問自己。
“這個……”
張昭微微猶豫了片刻,道,
“將軍不由過於擔憂,計劃與實際總是有些差池的,也許是公瑾在路上遇到了些意外,所以耽擱了時間。這種事,自古以來,屢見不鮮。”
“意外?”
孫策點點頭。道,
“確實有可能是意外啊,不過。我最擔心的便是意外!”
周瑜的計策實在太精巧了!
但也正因為太精巧了,所有,他便有了一個常人注意不到的缺點!
沒有餘量!
曆來做計劃,都要留下餘量,就是因為計劃與實際總是有著差池的,大千世界,誰又能全部算盡呢?
這些餘量。就是留給那些意外的!
但周瑜的計劃卻沒有餘量,一環扣一環。看似環環相扣,但隻要有一處出了意外,就有可能導致整個計劃的崩盤!
張昭眉頭微微皺起來,想了想道:“將軍不用擔心。公瑾的計劃,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就算此時有些意外,但也影響不大了。”
周瑜的計策前後有過一次變化,在最開始,是想孫策、袁術同時出兵,趁著劉基勢力都在吳郡南方六縣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北方六縣。
但沒想到,太史慈宛陵戰敗的時候。劉基正好趕到陽羨,提前派王猛前去協助防禦粟陽。
於是,本來在孫策看來。很輕鬆簡單的粟陽攻防戰,竟然變成了對峙的局麵。
幸好,周瑜順勢變化計策,將原本迅速掃平吳郡北方六縣的戰略目標,變成了設計擊殺劉基的計策。
於是跟著原來的安排,又可以繼續走下去了。
擊殺劉基的計策。又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粟陽對峙。袁術乘機出兵,讓劉基不得不派兵支援秣陵。
第二步,露出宛陵破綻,引誘劉基派出嶽飛前去襲擊宛陵。
第三步,借來張角之兵,直攻陽羨,趁機擊殺劉基!
前兩步是鋪墊,第三步則是一擊必殺!
事到如今,前兩步已經全部完成,隻剩下第三步了。
這也是張昭說即便有變化也問題不大的緣故。
因為前兩步已經將劉基的各方麵計算周全了,劉基的各方麵力量都已經被調了出去。
就算此時他發現了問題,又能有什麽辦法?
“所以,將軍盡管放心,劉基氣數已盡,就算此時發現問題,也是迴天乏術了。”張昭嗬嗬笑道。
隻是孫策顯然沒有張昭這麽好的心情,作為劉基最早期的對手,他同周瑜一樣,都是一路看著劉基成長起來的。
多少次,劉基就是這樣,在大家都以為他必死無疑的時候,偏偏莫名其妙的就反敗為勝了。
曲阿之戰,丹徒之戰,餘杭之戰,白虎山之戰!
孫策已經不記得自己驚訝過多少次了。
也不清楚自己以後還要繼續驚訝多少次。
他隻知道,絕對不能小看劉基,在任何情況下,哪怕是在必勝無疑的情況下,也不能小窺劉基!
因為這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
孫策又看了看不遠處的粟陽城,淡淡的問道:“宛陵有沒有傳來被襲擊的消息?”
“呃,還沒有。”
張昭顯然不能理解孫策的跳躍性思維,遲疑了一下才答道。
“還沒有……”
孫策喃喃的咀嚼了一下這兩個字,眼中露出一絲果斷,毅然說道:
“通知全軍,收拾行囊,然後在營中布置些草人迷惑粟陽城中守軍,咱們今夜撤軍!”
“撤軍?”
張昭大吃一驚,失聲叫道。
“不錯,撤軍!”
似乎是擔心張昭沒聽明白,孫策用極為肯定的語氣又說了一遍。
“這,這,有這個必要嗎?僅僅才一天時間啊,要不再等一天?”
張昭結結巴巴的說道。
“不行,必須今夜就走,戰局瞬息萬變,容不得半點猶豫,晚上一天,很有可能,咱們想走都走不了了!”
孫策斷然說道。
“可是,可是,咱們撤軍,袁術怎麽辦?若是劉基真的破解了當前的局勢,集中起了大批的部隊,那袁術怎能抵擋?”
張昭又道。
孫策眼中出現一絲譏嘲,道:“袁術死活,與我何幹?雖說他是公瑾邀請來這裏的,但公瑾隻是站在他的立場上,為他分析罷了。可不是我孫策向他借兵!”
“這,好吧。”
見孫策如此堅定,張昭隻好同意,其實他也知道,雖然他是仙階術士,但論及戰場征戰,決機於兩陣之前這種事,他是遠遠不如孫策的。
所以雖然覺得孫策的命令有些太多匪夷所思,但他還是決定執行。
孫策看著外麵已經漸漸西落的落日,口中喃喃自語:“但願還來得及!”
……
就在孫策急急忙忙著準備退兵的時候,劉基也已經趕到了孫策軍營四周。
不能說孫策的戰爭意識不夠敏銳,事實上,孫策隻憑著陽羨與宛陵兩地沒有傳來消息,便推斷出事情可能出了問題,隻憑這一點,便可以證明孫策的優秀。
但就想前麵說的,大千世界,誰又能全都算盡呢?
便如,禁軍豹騎的速度,孫策就沒有計算到!
第二個階段,孫策拖住
第一環劉基也(未完待續)
ps:求訂閱
孫策站在帥帳門口,看著不遠處的粟陽城頭微微發呆。
張昭走進來,瞥了孫策一眼,悄悄走過來,輕聲道:“將軍,已經圍城兩日了,是否組織部隊攻城?若是還不攻城的話,隻怕就要引起太史慈、許劭等人懷疑了。”
“攻城?”
孫策微微沉吟了片刻,卻沒有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
“三天前,公瑾傳來消息,已經說動張角出兵,按照時間計算,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拿下陽羨了吧。”
張昭低頭微微計算了一下,道:“不錯,按照正常的行軍時間,張角需要兩天左右,便能趕到陽羨。”
“那也就是說,在一天前,張角士兵,便已經趕到陽羨了。陽羨現在空城一座,張角拿下他不費吹灰之力。所以,理論上,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有陽羨攻破的消息傳來了。”孫策淡淡的說。
張昭點點頭,道:“確實如此。”
“既然如此,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孫策喃喃自語,像是在問張昭,又像是在問自己。
“這個……”
張昭微微猶豫了片刻,道,
“將軍不由過於擔憂,計劃與實際總是有些差池的,也許是公瑾在路上遇到了些意外,所以耽擱了時間。這種事,自古以來,屢見不鮮。”
“意外?”
孫策點點頭。道,
“確實有可能是意外啊,不過。我最擔心的便是意外!”
周瑜的計策實在太精巧了!
但也正因為太精巧了,所有,他便有了一個常人注意不到的缺點!
沒有餘量!
曆來做計劃,都要留下餘量,就是因為計劃與實際總是有著差池的,大千世界,誰又能全部算盡呢?
這些餘量。就是留給那些意外的!
但周瑜的計劃卻沒有餘量,一環扣一環。看似環環相扣,但隻要有一處出了意外,就有可能導致整個計劃的崩盤!
張昭眉頭微微皺起來,想了想道:“將軍不用擔心。公瑾的計劃,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就算此時有些意外,但也影響不大了。”
周瑜的計策前後有過一次變化,在最開始,是想孫策、袁術同時出兵,趁著劉基勢力都在吳郡南方六縣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北方六縣。
但沒想到,太史慈宛陵戰敗的時候。劉基正好趕到陽羨,提前派王猛前去協助防禦粟陽。
於是,本來在孫策看來。很輕鬆簡單的粟陽攻防戰,竟然變成了對峙的局麵。
幸好,周瑜順勢變化計策,將原本迅速掃平吳郡北方六縣的戰略目標,變成了設計擊殺劉基的計策。
於是跟著原來的安排,又可以繼續走下去了。
擊殺劉基的計策。又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粟陽對峙。袁術乘機出兵,讓劉基不得不派兵支援秣陵。
第二步,露出宛陵破綻,引誘劉基派出嶽飛前去襲擊宛陵。
第三步,借來張角之兵,直攻陽羨,趁機擊殺劉基!
前兩步是鋪墊,第三步則是一擊必殺!
事到如今,前兩步已經全部完成,隻剩下第三步了。
這也是張昭說即便有變化也問題不大的緣故。
因為前兩步已經將劉基的各方麵計算周全了,劉基的各方麵力量都已經被調了出去。
就算此時他發現了問題,又能有什麽辦法?
“所以,將軍盡管放心,劉基氣數已盡,就算此時發現問題,也是迴天乏術了。”張昭嗬嗬笑道。
隻是孫策顯然沒有張昭這麽好的心情,作為劉基最早期的對手,他同周瑜一樣,都是一路看著劉基成長起來的。
多少次,劉基就是這樣,在大家都以為他必死無疑的時候,偏偏莫名其妙的就反敗為勝了。
曲阿之戰,丹徒之戰,餘杭之戰,白虎山之戰!
孫策已經不記得自己驚訝過多少次了。
也不清楚自己以後還要繼續驚訝多少次。
他隻知道,絕對不能小看劉基,在任何情況下,哪怕是在必勝無疑的情況下,也不能小窺劉基!
因為這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
孫策又看了看不遠處的粟陽城,淡淡的問道:“宛陵有沒有傳來被襲擊的消息?”
“呃,還沒有。”
張昭顯然不能理解孫策的跳躍性思維,遲疑了一下才答道。
“還沒有……”
孫策喃喃的咀嚼了一下這兩個字,眼中露出一絲果斷,毅然說道:
“通知全軍,收拾行囊,然後在營中布置些草人迷惑粟陽城中守軍,咱們今夜撤軍!”
“撤軍?”
張昭大吃一驚,失聲叫道。
“不錯,撤軍!”
似乎是擔心張昭沒聽明白,孫策用極為肯定的語氣又說了一遍。
“這,這,有這個必要嗎?僅僅才一天時間啊,要不再等一天?”
張昭結結巴巴的說道。
“不行,必須今夜就走,戰局瞬息萬變,容不得半點猶豫,晚上一天,很有可能,咱們想走都走不了了!”
孫策斷然說道。
“可是,可是,咱們撤軍,袁術怎麽辦?若是劉基真的破解了當前的局勢,集中起了大批的部隊,那袁術怎能抵擋?”
張昭又道。
孫策眼中出現一絲譏嘲,道:“袁術死活,與我何幹?雖說他是公瑾邀請來這裏的,但公瑾隻是站在他的立場上,為他分析罷了。可不是我孫策向他借兵!”
“這,好吧。”
見孫策如此堅定,張昭隻好同意,其實他也知道,雖然他是仙階術士,但論及戰場征戰,決機於兩陣之前這種事,他是遠遠不如孫策的。
所以雖然覺得孫策的命令有些太多匪夷所思,但他還是決定執行。
孫策看著外麵已經漸漸西落的落日,口中喃喃自語:“但願還來得及!”
……
就在孫策急急忙忙著準備退兵的時候,劉基也已經趕到了孫策軍營四周。
不能說孫策的戰爭意識不夠敏銳,事實上,孫策隻憑著陽羨與宛陵兩地沒有傳來消息,便推斷出事情可能出了問題,隻憑這一點,便可以證明孫策的優秀。
但就想前麵說的,大千世界,誰又能全都算盡呢?
便如,禁軍豹騎的速度,孫策就沒有計算到!
第二個階段,孫策拖住
第一環劉基也(未完待續)
ps: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