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遇張魅娘
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 作者:油水膩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諸葛亮苦心謀劃的時候,劉基則帶著羅成來到了陽羨城外的青螺山上。
距離羅成召喚出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天,整個戰局也算是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狀態。
粟陽不需要擔心,王猛對於張昭打了個平手,太史慈與孫策打了個平手,而許劭則對上了張昭的弟弟張紘。
雖然孫策擁有一萬頂級精兵,丹陽兵。
但因為攻城的原因,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或許是因為這種勢均力敵的態勢,孫策也沒有組織太過激烈的攻城戰。
粟陽的攻城一直都維持在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上,甚至於今天孫策索性停止了進攻,由攻城改成了圍城。
孫策如此表現,王猛等人自然也樂得輕鬆。
於是粟陽就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中,變成了對峙狀態。
而讓劉基頗為擔憂的袁術方麵,在各方勢力趕到後,也終於在秣陵攔了下來。
袁術的軍隊其實很不簡單,這次是袁術親來,帶謀士楊弘、閻象,大將張勳、紀靈。統精兵一萬。
楊弘、閻象均為天階術士,張勳、紀靈則有大將之才。再加上一萬精兵,這種實力,比之孫策毫不遜色。
難怪當日林衝衝營,會遭遇如此慘敗。
林衝雖有大將實力,還有兩百禁軍豹騎,但麵對兩位天階術士,兩位化罡大將。以及一萬精兵,能活著逃迴來已經是上天保佑了。
當然,猶豫他所犯下的錯誤太過嚴重。就算是逃迴來也未必能過的了劉基這一關。
事實上,這兩天劉基也一直在考慮怎麽處理林衝的事。
翻來覆去,還沒有成熟的意見。
林衝畢竟是他召喚出來的第二個魂將,之前丹徒之戰也是立下大功的,這半年來,駐守石城,便是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
就這樣殺了。於心不忍。
但林衝犯下如此錯誤,若是不殺。又難以服眾。
若是連這種公然違抗命令,擅自出兵的將領都不予以懲處,日後還如何統領部下?
又是兩難之擇呀,心中猶豫不定。劉基隻好采取鴕鳥心態,先將此事放在一邊。
反正還沒有見到林衝,而且此時又是大戰當前,就將此事押後處理吧。
不過袁術實力雖強,但劉基派出的實力也不弱。
楊氏兄弟、李逵,均是大將之才。
尤其是李逵麾下還有兩百巨斧甲士,兩千精兵,加上楊氏兄弟麾下的五百終極士兵,其總共戰力相當於袁術麾下的五千精兵了。
當然。從總體實力來看,肯定還是袁術方占據絕對優勢,但恰好此事。陸遜帶著五千精兵趕到。
陸遜年紀雖輕,但也步入天階術士之列,五千精兵乃是陸家家兵。
其精銳程度便是相比袁術麾下精兵也不遜色,隻是因為陸家還沒有自立勢力,而陸遜也沒有在任何勢力中出仕。
所以,這五千精兵還不能與勢力國運相合。形成雲氣,這才在戰力上比袁術精兵差上一籌。
好在他們是守城。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倒也可以一戰。
這樣一來,秣陵城攻守雙方便也算是達到了平衡。
袁術一連進攻數次都無法拿下秣陵,雙方便進入了對峙狀態。
這讓劉基總算是鬆了口氣,心中也對一直惡意滿滿的陸家有了一絲好感。
雪中送炭,確實是刷好感的上佳方法。
不過陸遜是出於什麽目的才做出了支援秣陵的決定,站在劉基的角度上,都必須成這份情。
不得不說,諸葛亮料的很準,但是孫策的進攻並不可怕,就算他有了張昭也一樣,因為王猛足以攔住他。
但加上袁術就不行了,尤其是在林衝不聽號令出兵,損失慘重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陸家毅然做出支援秣陵的決定,這裏就會成為一個突破口。
在戰略局勢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秣陵兵敗,會讓劉基的整個布局崩盤,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可以說,如果劉基沒有更好的底牌,這甚至會讓劉基勢力徹底滅亡。
不生即死!
或許,這正是諸葛亮的目的。
如果劉基有地盤,熬過這一關,他就可以得到白鹿學院的支持,這會讓他真正踏上前往塵世間最高權位的道路。
但如果他沒有底牌,那就死在這裏好了,反正他也無望真龍,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不能成就真龍的潛龍,除了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既然早晚是死,那又有什麽區別?
唉,也不知道日後劉基知道諸葛亮的這番謀劃後,會不會一鞋底拍諸葛亮臉上。
沒有人會願意他人決定自己德生死,劉基更是如此!
好在此時有陸家幫著一把,劉基總算在最艱難的時刻挺住了。
而隻要在這個時刻挺住了,他局勢就會一步步好轉,畢竟,劉基的發展潛力是旁人不敢想象的。
“主公,你看,那些是不是就是咱們要尋找的劫匪!”
羅成金槍一挺,指向不遠處的一群人。
劉基會帶著羅成來到青螺山,原因是聽陽羨的百姓說,這兩天,青螺山上出現了一波劫匪,專門搶奪途徑青螺山的商隊。
他們倒是不殺人,但會將財物搶的一幹二淨。
這讓來往商隊損失慘重,而青螺山又是商道必經之路,非走不可,所以,陽羨城的幾個大商人在商議後,便考慮能不能花錢請劉基前去把劫匪剿滅了。
不得不說,這幾個商人是很有想法的,在漢朝,商人是賤役,在上層社會中,是被看不起的,而他們在麵對官員、世家子弟的時候,也會自覺的低人一等。
所以,在其他地方,這種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有可能,在他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就被老羞成怒的掌權者拉出去五馬分屍了。
但在劉基則不同,劉基是有前科的。
早在烏程初建時期,他為了練兵,就四處剿匪。
後來烏程周邊的匪被剿完了,他就去其他縣的境內剿匪。
劉基此舉自然受到其他縣的歡迎,甚至還有很多縣邀請他去剿匪。
於是先去那裏後去那裏就成了一個問題。
後來,劉基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各縣出錢,誰出的高,他就去那裏。
劉基一直一來不斷暴兵,但後勤上卻沒有出過問題,這裏麵,這些縣的商人可是有著大貢獻的。
正是因為劉基的這些前科,所以這些商人才會萌生這個想法。
而劉基也欣然應許。
不是說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劉基還有閑心去做雇傭軍。
而是因為劉基也正好需要一些經驗怪。
不論是羅成剛剛裝備的初級士兵,還是親衛軍中的初級士兵,都需要升級。
每一個經驗怪,都可以提升劉基的實力。
隻劫財不殺人的劫匪,在劉基心中算是罪不至死的存在,以前對於這種,劉基的方法一般是發配屯田改造。
不過此時情況特殊,隻能殺伐果斷了。
“不錯,就是他們,殺吧!”劉基心中暗暗一歎,道。
“殺!”
羅成冷冷一喝,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但就在此時,前方的那群劫匪卻突然散開,一個身穿白衣,頭戴紫色簪子的少女走了出來。
看到那張絕世芳華的麵孔,劉基大驚,失聲喊道:“張魅娘!?”
劉基當初在烏程的時候,曾經專門清剿過(未完待續)
距離羅成召喚出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天,整個戰局也算是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狀態。
粟陽不需要擔心,王猛對於張昭打了個平手,太史慈與孫策打了個平手,而許劭則對上了張昭的弟弟張紘。
雖然孫策擁有一萬頂級精兵,丹陽兵。
但因為攻城的原因,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或許是因為這種勢均力敵的態勢,孫策也沒有組織太過激烈的攻城戰。
粟陽的攻城一直都維持在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上,甚至於今天孫策索性停止了進攻,由攻城改成了圍城。
孫策如此表現,王猛等人自然也樂得輕鬆。
於是粟陽就在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中,變成了對峙狀態。
而讓劉基頗為擔憂的袁術方麵,在各方勢力趕到後,也終於在秣陵攔了下來。
袁術的軍隊其實很不簡單,這次是袁術親來,帶謀士楊弘、閻象,大將張勳、紀靈。統精兵一萬。
楊弘、閻象均為天階術士,張勳、紀靈則有大將之才。再加上一萬精兵,這種實力,比之孫策毫不遜色。
難怪當日林衝衝營,會遭遇如此慘敗。
林衝雖有大將實力,還有兩百禁軍豹騎,但麵對兩位天階術士,兩位化罡大將。以及一萬精兵,能活著逃迴來已經是上天保佑了。
當然,猶豫他所犯下的錯誤太過嚴重。就算是逃迴來也未必能過的了劉基這一關。
事實上,這兩天劉基也一直在考慮怎麽處理林衝的事。
翻來覆去,還沒有成熟的意見。
林衝畢竟是他召喚出來的第二個魂將,之前丹徒之戰也是立下大功的,這半年來,駐守石城,便是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
就這樣殺了。於心不忍。
但林衝犯下如此錯誤,若是不殺。又難以服眾。
若是連這種公然違抗命令,擅自出兵的將領都不予以懲處,日後還如何統領部下?
又是兩難之擇呀,心中猶豫不定。劉基隻好采取鴕鳥心態,先將此事放在一邊。
反正還沒有見到林衝,而且此時又是大戰當前,就將此事押後處理吧。
不過袁術實力雖強,但劉基派出的實力也不弱。
楊氏兄弟、李逵,均是大將之才。
尤其是李逵麾下還有兩百巨斧甲士,兩千精兵,加上楊氏兄弟麾下的五百終極士兵,其總共戰力相當於袁術麾下的五千精兵了。
當然。從總體實力來看,肯定還是袁術方占據絕對優勢,但恰好此事。陸遜帶著五千精兵趕到。
陸遜年紀雖輕,但也步入天階術士之列,五千精兵乃是陸家家兵。
其精銳程度便是相比袁術麾下精兵也不遜色,隻是因為陸家還沒有自立勢力,而陸遜也沒有在任何勢力中出仕。
所以,這五千精兵還不能與勢力國運相合。形成雲氣,這才在戰力上比袁術精兵差上一籌。
好在他們是守城。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倒也可以一戰。
這樣一來,秣陵城攻守雙方便也算是達到了平衡。
袁術一連進攻數次都無法拿下秣陵,雙方便進入了對峙狀態。
這讓劉基總算是鬆了口氣,心中也對一直惡意滿滿的陸家有了一絲好感。
雪中送炭,確實是刷好感的上佳方法。
不過陸遜是出於什麽目的才做出了支援秣陵的決定,站在劉基的角度上,都必須成這份情。
不得不說,諸葛亮料的很準,但是孫策的進攻並不可怕,就算他有了張昭也一樣,因為王猛足以攔住他。
但加上袁術就不行了,尤其是在林衝不聽號令出兵,損失慘重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陸家毅然做出支援秣陵的決定,這裏就會成為一個突破口。
在戰略局勢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秣陵兵敗,會讓劉基的整個布局崩盤,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可以說,如果劉基沒有更好的底牌,這甚至會讓劉基勢力徹底滅亡。
不生即死!
或許,這正是諸葛亮的目的。
如果劉基有地盤,熬過這一關,他就可以得到白鹿學院的支持,這會讓他真正踏上前往塵世間最高權位的道路。
但如果他沒有底牌,那就死在這裏好了,反正他也無望真龍,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不能成就真龍的潛龍,除了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既然早晚是死,那又有什麽區別?
唉,也不知道日後劉基知道諸葛亮的這番謀劃後,會不會一鞋底拍諸葛亮臉上。
沒有人會願意他人決定自己德生死,劉基更是如此!
好在此時有陸家幫著一把,劉基總算在最艱難的時刻挺住了。
而隻要在這個時刻挺住了,他局勢就會一步步好轉,畢竟,劉基的發展潛力是旁人不敢想象的。
“主公,你看,那些是不是就是咱們要尋找的劫匪!”
羅成金槍一挺,指向不遠處的一群人。
劉基會帶著羅成來到青螺山,原因是聽陽羨的百姓說,這兩天,青螺山上出現了一波劫匪,專門搶奪途徑青螺山的商隊。
他們倒是不殺人,但會將財物搶的一幹二淨。
這讓來往商隊損失慘重,而青螺山又是商道必經之路,非走不可,所以,陽羨城的幾個大商人在商議後,便考慮能不能花錢請劉基前去把劫匪剿滅了。
不得不說,這幾個商人是很有想法的,在漢朝,商人是賤役,在上層社會中,是被看不起的,而他們在麵對官員、世家子弟的時候,也會自覺的低人一等。
所以,在其他地方,這種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有可能,在他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就被老羞成怒的掌權者拉出去五馬分屍了。
但在劉基則不同,劉基是有前科的。
早在烏程初建時期,他為了練兵,就四處剿匪。
後來烏程周邊的匪被剿完了,他就去其他縣的境內剿匪。
劉基此舉自然受到其他縣的歡迎,甚至還有很多縣邀請他去剿匪。
於是先去那裏後去那裏就成了一個問題。
後來,劉基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各縣出錢,誰出的高,他就去那裏。
劉基一直一來不斷暴兵,但後勤上卻沒有出過問題,這裏麵,這些縣的商人可是有著大貢獻的。
正是因為劉基的這些前科,所以這些商人才會萌生這個想法。
而劉基也欣然應許。
不是說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劉基還有閑心去做雇傭軍。
而是因為劉基也正好需要一些經驗怪。
不論是羅成剛剛裝備的初級士兵,還是親衛軍中的初級士兵,都需要升級。
每一個經驗怪,都可以提升劉基的實力。
隻劫財不殺人的劫匪,在劉基心中算是罪不至死的存在,以前對於這種,劉基的方法一般是發配屯田改造。
不過此時情況特殊,隻能殺伐果斷了。
“不錯,就是他們,殺吧!”劉基心中暗暗一歎,道。
“殺!”
羅成冷冷一喝,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但就在此時,前方的那群劫匪卻突然散開,一個身穿白衣,頭戴紫色簪子的少女走了出來。
看到那張絕世芳華的麵孔,劉基大驚,失聲喊道:“張魅娘!?”
劉基當初在烏程的時候,曾經專門清剿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