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侍衛,劉基進入書房,終於見到了自己這一世的父親,揚州刺史劉繇!


    劉繇麵容清瘦,帶著病態的潮紅。看向劉基的眼神威嚴中帶著一絲欣賞,欣賞中還包含著一絲慈愛。


    “孩兒拜見父親。”劉基跪倒行禮。


    “起來吧。這是孫邵,為我治中。你們年紀差不多,平日可以多親近。”劉繇指著身邊一個年輕人說道。


    “孫邵?這便是被孔融稱為廊廟才也,日後輔佐孫權,登上吳國首相之位,為吳國基業立下汗馬功勞的孫邵!”


    劉基眼中精光一閃,關於孫邵的記憶滑入心中。說起來,劉繇手下實力也是頗為雄厚,文有孫邵、武有太史慈,甚至還有天下名士許劭的輔佐。論起來,便是比袁術也不逞多讓。


    隻可惜,這些人他並不能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劉繇與荊州劉表都是一樣的悲劇。他們手下有人才,也知道這些人才,卻都不能用,隻能坐視基業被奪。


    說到底,還是他們根基不固。這二人都是受朝廷一紙詔書,便入地方,憑借著權謀手段,拉攏大族,掌控權利。


    借他人成事,自然要受他人擺布。所以二人在施政時便頗多掣肘,無法隨心所欲。這在太平盛世,有朝廷依靠,還危機不大。但在亂世之中,卻是致命缺點。王霸之基,豈可靠外力鑄造?


    劉基心中隱隱若有所悟,他既然立誌掃平天下,成就帝王基業。這根基之處,就決不能讓他人插手。憑著自己的身份,或許能得到一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但這些隻能作為輔助,決不可當成依靠!


    “基見過孫治中,基才疏學淺,日後還望治中多加指點。”劉基想孫邵行禮道。


    “不敢不敢,公子轉戰千裏,兩破虎山,陣斬程普,奪曲阿,賑百姓,破孫策,英武仁義之名傳遍天下,邵學識淺薄,豈敢指點公子,公子日後若有吩咐,盡管直言便是。”孫邵連連擺手,言語之間對劉基很是仰慕。


    見劉基孫邵言語甚歡,劉繇臉色很是高興,笑道:“你們都是年輕人,不須如此客氣,日後多來往,相互取長補短就是。”


    “尊刺史令!”劉基孫邵同時向劉繇一禮。


    劉繇點點頭,向著孫邵一揮手,孫邵知道劉繇是有私話要對劉基說,連忙一行禮,退了出去。


    “基兒,你此戰卻是大放異彩呀。隻是為父有一個疑問,你手下的精銳騎兵是從何而來?”待孫邵出去,劉基也不客氣,直接問道。


    好在劉基對此早有準備,直接說道:“曲阿之戰,孩兒得侍衛張立之助,逃得一命。後來恰好遇到義士林衝、李逵,此二人皆有大將之才,並有匡扶漢室之心,得知孩兒身份後,便投靠到孩兒身下。至於孩兒麾下的騎兵,卻是林衝的家兵。”


    劉繇眉頭輕輕一皺,道:“數百騎兵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林衝竟有如此多的家兵,隻怕不是凡人。但江東並未聽說有林姓大族。莫非是外州所來?”


    “父親慧眼如炬,林將軍確實是從翼州所來。”劉基說道。


    “翼州?恩,翼州乃膏腴之地,豪富不是江東所能想象。又連接草原,得到戰馬也簡單。若是翼州豪族,有數百騎兵倒也可以理解。既然如此,此人不可輕視,加官進爵,你可擬個條文報上來。”劉繇點點頭道。


    “謝父親。”劉基暗歎一聲好險,幸虧自己手下隻有幾百名騎兵,若是再多些,隻怕就真糊弄不過去了。就是在北方,數千騎兵也不是個小數目。


    好在劉繇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有深究的意思。本質上,他對劉基還是信任的,詢問他隻是因為對他的關心,怕他被人算計而已。


    “你看看這個。”劉繇遞給劉基一份軍報。


    劉基接過一看,是昨日軍報,嚴白虎發兵烏程,劫掠百姓三萬。烏程徹底被毀!


    “哼!嚴白虎欺人太甚!請父親下令,孩兒這就前往烏程,剿滅嚴白虎!”劉基怒道。


    劉繇嘴角微微一笑,不在意的說:“嚴白虎不過是個據城死守的匪類罷了,小患而已,切讓他猖狂幾天,待騰出手來,反掌可滅。倒是基兒你,此戰立下大功,若入刺史府,可謂郡丞。若入地方,則可為一縣令,你怎麽看?”


    劉繇雖然是揚州刺史,但實際管轄範圍也隻是一郡之地罷了。郡丞作為僅此於郡守的行政官員,可謂地位極高。但郡丞有一缺點,那就是沒有實權。


    郡丞的作用其實是郡守的後備,他的一切職責都與郡守重合。而他的實質作用,其實是在郡守因故不在後,能夠立即代替郡守的全部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郡守在,怎麽會給他掌權的機會?


    所以,這等職位,隻能算是清貴。劉繇任命劉基擔任這個職務並非故意空置他,而是迫不得已。劉繇部下職務都有人擔任,這些人跟各個大族千絲萬縷。若是沒有大錯,便是劉繇也不能輕易撤換。沒有位置,便是劉基身為太子,也隻能先做個虛職。


    而縣令則不同,縣令作為地方行政一把手,向來有百裏侯之稱。雖在位階上與郡丞相差甚遠,但卻可實質掌握一地的所有工作。單以手中權力而論,卻是要比郡丞強上不少了。


    劉基心中突然升起一絲明悟,如果說自己此戰立功,讓劉繇對自己的軍略極為欣賞的話,那接下來的應該就是劉繇對自己政略的考核了。而自己能不能通過這次考核,將直接決定劉繇是否會在病故後,將自己的職位傳授給他!


    朝廷官職,私自相授,在這亂世之中,早就是常事了。但很多時候,將官職傳給自家子嗣,卻未必就是好事。


    無能力,無根基,無聲望,便是有大義在手,隻怕也難逃基業被毀,身死名削的下場。


    這一點早有眾多例子擺在眼前,袁紹將勢力傳給兒子,但兒子能力不夠,終被曹操所滅。劉表將勢力傳給兒子,也為曹操所滅。劉焉將勢力傳給劉璋,隻能是為劉備作嫁。


    相比這些諸侯,還有另一些人則聰明得多。如陶謙,寧願將徐州刺史讓給劉備,也不傳給兒子。這樣基業雖失,但子嗣卻得以保存。


    還有原來曆史上的劉繇,死前指使麾下將領投靠孫策。這不但保的了劉基兄弟一命,還未日後劉基在吳國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但這些說到底都隻是在沒有辦法罷了。如果自家子嗣真的爭氣,劉繇又豈會將基業拱手讓人?


    亂世爭鼎,難道他就不希望自家有九鼎稱帝的機會?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子孫沒有展示相應的才華,為子孫安全計,隻能為他們選擇一條安穩之路。


    但此時卻不同,劉基已經展現了他的才華。奪虎山、斬程普、破孫策已經讓他名聲鵲起,雖然這裏麵有頗多機緣巧合之處,但誰說幸運就不是實力的一部分呢?


    不過,為王者,隻憑軍略是不夠的。項羽軍略夠強,最後還不是自刎烏江?所以,劉基要想讓劉繇認可,就還要在政治上有所表現。


    “郡丞之位雖然位高,但地處後方,孩兒不齒。孩兒要為父親鎮守邊境,抵禦外辱,所以,孩兒想做縣令!”


    拋虛名而取實利,這是亂世諸侯應該做到的基本特性。而來自後世的劉基更是深知這一點。


    劉繇麵無表情,道:“各地縣令大多已有人,空閑者隻有兩處,一為曲阿,一為烏程,你選哪?”


    曲阿!劉基臉色一變,曲阿乃是吳郡郡治所在,雖經戰亂,但依舊要比其他地方強出很多。最重要的是,劉基曾在曲阿放糧,所以他在曲阿百姓心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若是能為曲阿縣令,在極短的時間裏,他就可以將曲阿徹底變成自己的地盤!與曲阿相比,那個什麽烏程根本就不值一提!真沒想到劉繇竟然拿出此地給自己。劉基麵色潮紅,張口就要答應下來。


    隻是在答應的瞬間卻又不由猶豫了,劉繇應該知道,隻要他提出曲阿,自己定然不會拒絕,既然如此,他為什麽還要拿出另一個地方呢?


    烏程?好耳熟的名字!奧,想起來了,剛才劉繇給自己看的軍報上,說的嚴白虎縱兵劫掠之地,不就是烏程嘛。嚴白虎劫掠烏程三萬百姓,烏程徹底被毀了。


    我靠!這個地方豈止是殘破?簡直是一無所有啊!說不定到時候連城池都要自己建!


    既然如此,劉繇為什麽會將此地拿出來給自己呢?劉基眉頭輕輕皺起來,他相信劉繇不會害自己,那這裏麵就定有緣故。


    劉基偷偷看向劉繇,卻見劉繇麵色古井無波,看不出絲毫情緒。隻好無奈的放棄了從劉繇處得到提示的打算。


    又反複比較了一下曲阿、烏程的優劣,劉基心中忽然一驚,烏程雖然殘破,但正因為一切都要重建,所以,裏麵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想怎麽建就怎麽建!


    而曲阿雖然富裕,但裏麵世家大族匯集,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考慮他們的反應。受他們的掣肘,而這,不正是劉繇的老路嗎?


    刹那間,劉基豁然開朗。王霸之基,不容他人插手,必須自己鑄造!原來這烏程就是劉繇給自己準備的帝王基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水膩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水膩歪並收藏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