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淩操
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 作者:油水膩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踏著鮮血染紅的地麵,劉基再次進入虎山大營。看著熟悉的營寨,心中不由頗多感觸,說起來,虎山跟自己還真是有緣啊,短短四天,這已經是第二次奪取虎山大營了。
“主公,這便是那黃蓋的人頭,這廝倒是條漢子,寧死不降,末將隻好斬殺他了。”李逵拎著一個人頭走過來,呈給劉基。
劉基掃了一眼,怒目圓睜,顯然是死不瞑目。輕輕歎了口氣,劉基手掌撫在黃蓋臉上,替他合上雙眼。
“沒有了黃蓋,也不知日後誰去曹營詐降,放那把火。”劉基暗歎道。不過轉念一想,卻又不由啞然失笑,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早已令一切改變,日後有沒有赤壁之戰都要兩說,關心誰去放火實在是杞人憂天。
“厚葬吧,終究是一代良將,雖是死於我手,但也應給予他應有的尊敬。”劉基淡淡的說。
“主公,還有那些俘虜怎麽辦?”李逵說道。
冷兵器作戰,基本不會戰至一兵一卒,通常戰損打倒百分之十左右,部隊就會崩潰。孫軍自然也不例外,刨除掉趁亂逃走的,部隊崩潰後自相踩踏死亡的,還剩下兩千餘人。
這兩千人自然不能放掉,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迴到孫軍繼續與他為敵。但帶在身邊也是不妥,不但會拖累行軍,還要分兵看守他們,減弱自身實力。
“頭疼啊。”劉基滿臉苦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怎麽辦才好?也不知道其他將領是怎麽處理的。
“主公若是覺得不好辦,不如交給末將來處理吧。”李逵大大咧咧的說。
“你處理?你怎麽處理?”劉基滿臉訝然,想不到一向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李逵還有這種能力,平常怎麽沒看出來?
“那還不簡單?殺掉就好了。不過這種是主公不好做,會影響名聲,交給末將好了,末將保證辦的妥妥當當。”李逵拍著胸脯道。
“殺掉?”劉基目瞪口呆,要不要這麽殘暴啊,曆史上殺俘之人可都是被冠以殺人魔王,不得好死的啊。
“這有什麽?我記得公明哥哥跟我說過,曆史上殺俘的人多了。為了大業,這些犧牲是難以避免的。不過迫於名聲需要,這些事不能由君王去做,大多都是交給手下將領。”李逵道。
劉基恍然,白起坑殺降俘百萬,卻為暴秦打下一統根基。常遇春殺俘十數萬,卻為朱元璋築下帝王根據。古之名例早已擺在眼前,也難怪李逵會如此說。
隻是,難道我要成為這樣的帝王嗎?雖說殺俘之人是白起、常遇春,但若無背後秦王、朱元璋指使,他們焉敢如此行事?這千古罵名自然由白起、常遇春承擔,但秦王、朱元璋難道就真能逃脫良心譴責?
劉基不知道秦王、朱元璋是不是能逃脫良心譴責,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下這道命令,自己這一輩子絕對要生活在噩夢之中。
戰場兵決,殺敵無數,他不怕,因為這是為了一統大業。但戰後殺俘,還是大批量的殺俘,這實在突破他的底線。
我雖有掃平天下之誌,但絕不做絕情無義的諸侯!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再稱之為人,讓一個不能稱之為人的人統治世間,百姓何其苦!
“帶我取看看那些俘虜。”劉基輕歎了一口氣,說道。雖然決定不殺俘,但這件事總要解決,劉基決定先去看看再說。
空闊的場地上,黑壓壓的站著一片人。人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眼前雖然隻有兩千人,但也很多了。三個足球場大的場地,竟站的滿滿當當的。
“你們中誰是領頭的?”劉基問道。
下方傳來一陣騷動,俘虜們交頭接耳,一陣竊竊私語,卻無人應答。
“沒人嗎?”劉基再次問道。
這次交頭接耳的議論聲更大了,隻是等了片刻,依舊無人迴答劉基。就在劉基已經失望的時候。下方人群突然一陣騷動,一個二十多歲,身著軍司馬服飾的人走了出來。
“在下淩操,為軍中司馬,算是這些俘兵中官職最高者。不知將軍有何吩咐?”淩操一抱拳,說道。
“淩操?”劉基兩眼一眯,記憶中關於他的資料浮上來。
淩操,吳郡餘杭人。為人俠義有膽氣,孫策鋒起淮南時,淩操多從征伐,常登先冠於軍中,履行先鋒之務。後守永平長,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斂手,遷為破賊校尉。
孫權統軍後,淩操從討江夏黃祖。軍入夏口,淩操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而死。
“又是一員良將啊。隻是曆史上的淩操最少也是戰將巔峰,而眼前的淩操不過是化氣巔峰,差了整整一給大境界。看來是因為年紀還輕,實力還未達到巔峰的緣故。”
劉基暗暗掃了淩操一眼,心中又將他的履曆仔仔細細的過了兩遍,最後腦海中隻剩下一行字,為人俠義有膽氣!俠義,多用以形容草莽英豪之輩,這種人講義氣,懂報恩,講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既然如此,那便賭一把,希望他不會負我!”
“淩操,你跟我來。”
帶著淩操進入到大帳,劉基轉過身來,道:“淩操,你可願降?”
淩操一愣,茫然說道:“我為將軍俘虜,何談降不降?”
劉基也不遲疑,直接將自己計劃和盤托出:“我軍要前往丹徒,抗擊孫策。不可能攜帶這麽多俘虜,而若是放你們走,本將又擔心你們會迴到孫策麾下,繼續於我軍為敵。
本來最好的辦法,是將你們全部殺敵,但肆意殺俘。我於心難安。思來想去,我決定,在俘虜中選擇一忠貞之士,統領這些俘兵,自行前往曲阿,到了那裏,縣令諸葛瑾自然會安置你們。”
淩操目瞪口呆,道:“讓我們自行前往曲阿?將軍就不怕我們半路跑了?”
“所以才要選擇一個忠貞之士。”劉基麵無表情的說。
“那將軍怎麽就認為我是忠貞之士呢?”淩操道。
“因為你是剛才唯一站出來的孫軍軍官,你隻是個軍司馬,我不信俘虜中沒有比你官職高者。但他們沒有站出來,隻有你站出來了。這說明你是個有擔當,願意為士卒負責的人。這讓我願意相信你。”劉基道。
“隻憑這個將軍就托付重任?將軍不覺得太輕易了嗎?”沉默片刻,淩操說道。
“非是輕易,而是別無選擇。此事我隻求心安,至於是否所托非人,就讓上天來決定吧。”劉基淡淡說道。
淩操麵色一整,單膝跪下行禮道:“主公放心,淩操必必不負你!”
口稱主公,這便表示正式投靠劉基了。劉基臉上露出淡淡的喜色,這也算是自己麾下第一個曆史名將了。雖然還是未長成的。隻希望他不會辜負自己。
“你放心,你不負我,我必不負你!”劉基拍著淩操的肩,鄭重說道。
“主公,這便是那黃蓋的人頭,這廝倒是條漢子,寧死不降,末將隻好斬殺他了。”李逵拎著一個人頭走過來,呈給劉基。
劉基掃了一眼,怒目圓睜,顯然是死不瞑目。輕輕歎了口氣,劉基手掌撫在黃蓋臉上,替他合上雙眼。
“沒有了黃蓋,也不知日後誰去曹營詐降,放那把火。”劉基暗歎道。不過轉念一想,卻又不由啞然失笑,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早已令一切改變,日後有沒有赤壁之戰都要兩說,關心誰去放火實在是杞人憂天。
“厚葬吧,終究是一代良將,雖是死於我手,但也應給予他應有的尊敬。”劉基淡淡的說。
“主公,還有那些俘虜怎麽辦?”李逵說道。
冷兵器作戰,基本不會戰至一兵一卒,通常戰損打倒百分之十左右,部隊就會崩潰。孫軍自然也不例外,刨除掉趁亂逃走的,部隊崩潰後自相踩踏死亡的,還剩下兩千餘人。
這兩千人自然不能放掉,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迴到孫軍繼續與他為敵。但帶在身邊也是不妥,不但會拖累行軍,還要分兵看守他們,減弱自身實力。
“頭疼啊。”劉基滿臉苦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怎麽辦才好?也不知道其他將領是怎麽處理的。
“主公若是覺得不好辦,不如交給末將來處理吧。”李逵大大咧咧的說。
“你處理?你怎麽處理?”劉基滿臉訝然,想不到一向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李逵還有這種能力,平常怎麽沒看出來?
“那還不簡單?殺掉就好了。不過這種是主公不好做,會影響名聲,交給末將好了,末將保證辦的妥妥當當。”李逵拍著胸脯道。
“殺掉?”劉基目瞪口呆,要不要這麽殘暴啊,曆史上殺俘之人可都是被冠以殺人魔王,不得好死的啊。
“這有什麽?我記得公明哥哥跟我說過,曆史上殺俘的人多了。為了大業,這些犧牲是難以避免的。不過迫於名聲需要,這些事不能由君王去做,大多都是交給手下將領。”李逵道。
劉基恍然,白起坑殺降俘百萬,卻為暴秦打下一統根基。常遇春殺俘十數萬,卻為朱元璋築下帝王根據。古之名例早已擺在眼前,也難怪李逵會如此說。
隻是,難道我要成為這樣的帝王嗎?雖說殺俘之人是白起、常遇春,但若無背後秦王、朱元璋指使,他們焉敢如此行事?這千古罵名自然由白起、常遇春承擔,但秦王、朱元璋難道就真能逃脫良心譴責?
劉基不知道秦王、朱元璋是不是能逃脫良心譴責,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下這道命令,自己這一輩子絕對要生活在噩夢之中。
戰場兵決,殺敵無數,他不怕,因為這是為了一統大業。但戰後殺俘,還是大批量的殺俘,這實在突破他的底線。
我雖有掃平天下之誌,但絕不做絕情無義的諸侯!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再稱之為人,讓一個不能稱之為人的人統治世間,百姓何其苦!
“帶我取看看那些俘虜。”劉基輕歎了一口氣,說道。雖然決定不殺俘,但這件事總要解決,劉基決定先去看看再說。
空闊的場地上,黑壓壓的站著一片人。人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眼前雖然隻有兩千人,但也很多了。三個足球場大的場地,竟站的滿滿當當的。
“你們中誰是領頭的?”劉基問道。
下方傳來一陣騷動,俘虜們交頭接耳,一陣竊竊私語,卻無人應答。
“沒人嗎?”劉基再次問道。
這次交頭接耳的議論聲更大了,隻是等了片刻,依舊無人迴答劉基。就在劉基已經失望的時候。下方人群突然一陣騷動,一個二十多歲,身著軍司馬服飾的人走了出來。
“在下淩操,為軍中司馬,算是這些俘兵中官職最高者。不知將軍有何吩咐?”淩操一抱拳,說道。
“淩操?”劉基兩眼一眯,記憶中關於他的資料浮上來。
淩操,吳郡餘杭人。為人俠義有膽氣,孫策鋒起淮南時,淩操多從征伐,常登先冠於軍中,履行先鋒之務。後守永平長,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斂手,遷為破賊校尉。
孫權統軍後,淩操從討江夏黃祖。軍入夏口,淩操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而死。
“又是一員良將啊。隻是曆史上的淩操最少也是戰將巔峰,而眼前的淩操不過是化氣巔峰,差了整整一給大境界。看來是因為年紀還輕,實力還未達到巔峰的緣故。”
劉基暗暗掃了淩操一眼,心中又將他的履曆仔仔細細的過了兩遍,最後腦海中隻剩下一行字,為人俠義有膽氣!俠義,多用以形容草莽英豪之輩,這種人講義氣,懂報恩,講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既然如此,那便賭一把,希望他不會負我!”
“淩操,你跟我來。”
帶著淩操進入到大帳,劉基轉過身來,道:“淩操,你可願降?”
淩操一愣,茫然說道:“我為將軍俘虜,何談降不降?”
劉基也不遲疑,直接將自己計劃和盤托出:“我軍要前往丹徒,抗擊孫策。不可能攜帶這麽多俘虜,而若是放你們走,本將又擔心你們會迴到孫策麾下,繼續於我軍為敵。
本來最好的辦法,是將你們全部殺敵,但肆意殺俘。我於心難安。思來想去,我決定,在俘虜中選擇一忠貞之士,統領這些俘兵,自行前往曲阿,到了那裏,縣令諸葛瑾自然會安置你們。”
淩操目瞪口呆,道:“讓我們自行前往曲阿?將軍就不怕我們半路跑了?”
“所以才要選擇一個忠貞之士。”劉基麵無表情的說。
“那將軍怎麽就認為我是忠貞之士呢?”淩操道。
“因為你是剛才唯一站出來的孫軍軍官,你隻是個軍司馬,我不信俘虜中沒有比你官職高者。但他們沒有站出來,隻有你站出來了。這說明你是個有擔當,願意為士卒負責的人。這讓我願意相信你。”劉基道。
“隻憑這個將軍就托付重任?將軍不覺得太輕易了嗎?”沉默片刻,淩操說道。
“非是輕易,而是別無選擇。此事我隻求心安,至於是否所托非人,就讓上天來決定吧。”劉基淡淡說道。
淩操麵色一整,單膝跪下行禮道:“主公放心,淩操必必不負你!”
口稱主公,這便表示正式投靠劉基了。劉基臉上露出淡淡的喜色,這也算是自己麾下第一個曆史名將了。雖然還是未長成的。隻希望他不會辜負自己。
“你放心,你不負我,我必不負你!”劉基拍著淩操的肩,鄭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