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宏在那封言辭懇切的信件裏,絲毫沒有誇大其詞、口出狂言之舉,亦未曾立下什麽驚天動地的誓言。他僅僅是以一種平實而又詳盡的方式,將當前建造橋梁所麵臨的重重困境,毫無保留地一一道來。


    特別是當涉及到“死士”這個棘手的問題時,他更是旗幟鮮明地表示堅決反對以普通百姓的寶貴生命去達成目的,而是力主選用關押在牢獄中的那些已被判處死刑的罪犯。


    在於文宏看來,如此行事既能讓這些罪人有機會通過參與造橋這項艱巨任務,為自己往昔犯下的過錯進行某種程度的救贖;倘若他們能夠幸免於難,則可酌情免除死刑之罰。


    張朝珍在仔細讀完於文宏的來信之後,深知茲事體大,片刻不敢耽擱,當即下令緊急召集一眾大小官吏前往巡撫衙門共商大計。


    不多時,各位官員紛紛應召而來,齊聚一堂。


    待眾人坐定,張朝珍麵色凝重地將於文宏信中的所有內容逐一向大家詳細陳述。


    然而,就在張朝珍話音剛落之際,人群中立刻有人站出來發表不同看法:“下官認為此舉實非妥當啊!大人您想,那些被判以死刑之人,個個皆可謂是罪孽深重、窮兇極惡之徒。且其判決不僅經過層層上報,更需經由刑部最終核準敲定。”


    “再者說了,此次所要建造的乃是專供軍隊通行使用之橋梁,工程質量容不得半點馬虎。若是啟用這些死刑犯,萬一其中有人心懷不軌,暗中搗亂破壞,致使橋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恐怕屆時所引發的後果將會極其慘重,不堪設想啊!還望大人慎重考慮,三思而後行呐!”


    話音剛剛落下,另一人便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表示對於文宏的做法全力支持。


    他微微躬身說道:“卑職以為,於大人此計甚妙!我們隻需要在動身啟程之前,將相關事宜詳詳細細、明明白白地向那些犯人講解清楚即可。要讓他們深刻領悟到,參與造橋這項艱巨任務,即便不幸身死,那也是有功之臣;而倘若能夠僥幸存活下來,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情減免其死刑刑罰。如此一來,想必他們定會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更拚命、更賣力去完成此項工程。”


    緊接著,又有人附和道:“不錯,我同樣讚同於大人的這一提議。這樣既能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又能給那些囚犯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啊!”


    然而就在此時,角落裏卻傳來一聲質疑:“依我看呐,此事恐怕仍不夠穩妥。雖說這個辦法乍一聽似乎行得通,但諸位不妨仔細想想,要監管如此眾多的牢獄重犯,哪會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呢?萬一這些家夥趁亂逃跑了,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再者說,倘若這群人中存在與於大人相熟之人,那又當如何處置才好呢?”


    這番話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瞬間令原本熱烈討論的房間裏氣氛驟然變得凝重起來,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無人再輕易開口發言。


    一直以來都沉默不語的張朝珍,此時突然眨動了幾下那雙深邃而又銳利的眼睛,仿佛要透過這幾下眨眼來驅散腦海中的重重迷霧一般。


    緊接著,他緩緩地張開嘴巴,用一種沉穩而堅定的語氣開口說道:“諸位,於文宏此人,本官對其還算得上頗為了解。依本官之見,以他的為人品性,絕對不會做出任何徇私舞弊之舉!至於他所提出的這個想法嘛……本官待到天亮時分,自會前去與總督大人一同仔細商討一番。在此期間,還望各位能夠先行返迴各自所屬之處,提前將那些被判處死刑的囚犯名單一一詳細統計清楚。”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有人似乎想要再說些什麽,但話剛到嘴邊便被張朝珍給抬手打斷了。


    隻見他麵色嚴肅地說道:“無需再多言了,一切就按照本官剛剛所說的去辦即可。”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低頭應道:“嗻。”隨即便魚貫而出,迅速離開了此地。


    黎明時分,天空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微弱的晨光透過雲層灑向大地。在這寂靜的時刻,張朝珍已然身著官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總督府那厚重的大門之外。


    湖廣總督聽到下人稟報說張朝珍竟然在天色還未大亮之時就已抵達門口,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訝與震動。


    連忙吩咐身邊的侍從前去將張朝珍迎進府內。


    不多時,張朝珍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了總督府的會客廳。


    見到總督之後,兩人先是相互拱手行禮,然後簡短地寒暄了幾句。緊接著,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敬地呈遞給總督。


    總督接過書信,展開仔細閱讀起來。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移動,他的眉頭漸漸皺緊,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待讀完信件,總督抬起頭,開口問道:“對於此事,不知張大人您有什麽看法呢?”


    張朝珍稍稍沉吟片刻,然後緩聲道:“於文宏一向以愛護百姓著稱,素有‘愛民如子’的美譽。此次造橋一事雖至關重要,但當下河道中的水流異常湍急,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搭建好橋梁,必然會導致人員傷亡。他實在不忍心讓普通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去施工,所以才想出這個計策來,依我之見,此計倒是可行。”


    總督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地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依照於文宏的計劃去執行吧。我相信他既然敢於提出這樣的想法,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也應該有足夠的把握能夠辦好這件事情。”


    就這樣,總督和巡撫兩人達成了共識,決定全力支持於文宏的計劃。


    張朝珍在與總督辭別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下達命令給手下眾人。他表情嚴肅地指示道:“速速將牢房裏的所有死刑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押送抵達鹹寧,交於文宏統一安排處置!”


    為了確保這批死刑犯不會在路上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或者逃脫等變故,張朝珍經過深思熟慮後直接派出了數百名官兵進行押送。


    跟隨官兵一同前往的還有四十名衙役,這四十人將會留在鹹寧協助於文宏管理犯人。


    就在張朝珍這邊剛把第一封關於押送死刑犯的書信計劃部署完畢之際,於文宏那邊緊接著便送來了第二封書信。


    當這封信遞到張朝珍手中時,他隻是看了一眼信中的內容,便轉手交給了身旁的下屬,簡單交代一句:“按照信中的要求,盡快準備好所需的一切材料。不得有誤!”


    說完這番話,張朝珍便轉身投入到其他繁忙的事務當中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