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瑀在對柳州的防務情況進行一番暗中探查之後,驚訝地發現此時的柳州竟然防務空虛!這一發現讓他心中暗自竊喜,一個大膽而又充滿野心的計劃迅速在腦海中形成。
於是乎,賈瑀便以加強柳州防務之名,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一係列命令。他雷厲風行地調動了麾下的突擊營、巡邏營以及自己最為親信的兩個衛隊營,以及永州瑤營,浩浩蕩蕩地向柳州城進發。
然而,這一舉動卻引起了黃家所屬的城防營的強烈不滿和警惕。他們深知賈瑀此舉背後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試圖堅決拒絕這些外來軍隊進入城內。但無奈雙方實力懸殊過大,盡管黃家城防營心有不甘,竭盡全力地想要阻攔,最終還是無力抵擋賈瑀大軍的強大攻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支龐大的隊伍長驅直入柳州城。
隨著賈瑀所部順利入城,他的欽差總督行轅也緊鑼密鼓地在柳州城中開始籌備辦公事宜。一時間,整個柳州城都籠罩在了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氛圍之中,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觀察著局勢的發展。
過了兩日,鄭鹹安前來匯報如今柳州城及廣西南疆的情報。
鄭鹹安神色凝重,語氣低沉地說道:“大人,廣西衛所兵雖名為兵士,實則狀況堪憂。他們不僅缺乏嚴格的訓練,紀律更是渙散不堪。而且,由於屯田被黃家牢牢掌控,這些士兵實際上已淪為黃家的農奴佃戶,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戰鬥力。”
賈瑀聽聞,眉頭皺得更緊,急切地問道:“那這些士兵的日常操練狀況究竟如何?”
鄭鹹安無奈地迴道:“大人,他們的操練簡直是敷衍了事,毫無章法可言,整個就是一盤散沙。”
賈瑀冷哼一聲,麵露怒色道:“荒唐至極!那關於屯田之事,可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鄭鹹安麵露難色,緩緩說道:“大人,此事處理起來頗為棘手,恐需從長計議。”
賈瑀又緊接著問:“那你對本地官員的調查結果如何?”
鄭鹹安道:“大人,下官對本地官員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布政使、按察使等上層官員應當是忠於朝廷的,然而下層官員大多與黃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賈瑀目光一凝,追問道:“那具體是何種關聯?”
鄭鹹安認真迴道:“大人,有的是憑借黃家的關係謀取職位,有的則在利益上與黃家相互勾結,心甘情願為黃家辦事。”
賈瑀怒不可遏,大聲道:“真是膽大妄為!那依你之見,對此應當如何處置?”
鄭鹹安思索片刻,說道:“大人,下官認為,對於情節較輕、願意真心悔改的,可以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對於那些執迷不悟、死心塌地為黃家做事的,則必須嚴懲不貸。”
賈瑀微微點頭,說道:“嗯,就按你說的辦。那關於邊境的情況怎樣?”
鄭鹹安麵帶憂慮,說道:“大人,關於邊境,下官暫時未進行深入了解,僅有一些簡單的消息。除了南安王被俘這一重大事件,邊境目前並無大規模的戰事。雖然和南越之間存在一些邊境矛盾,但大多是雙方土司部族之間的小摩擦,並未演變成大的戰事。隻是這南安王的被俘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還需等待進一步的情報。”
賈瑀皺緊眉頭,神色凝重道:“南安王被俘之事必須盡快查個清楚,這其中或許隱藏著重大陰謀。”
鄭鹹安應道:“是,大人。”
賈瑀接著問:“那邊軍的情況又如何?”
鄭鹹安歎口氣,無奈說道:“邊軍由於常年沒有戰事,人員缺編嚴重,缺乏有效的訓練,軍械也老舊不堪。士兵們士氣低落,難以應對突發的戰事。”
賈瑀握緊拳頭,憤怒道:“這成何體統!朝廷養兵,竟養出這般模樣!那究竟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糟糕的局麵?”
鄭鹹安說道:“大人,此事需逐步整頓,重新招募兵員,加強訓練,更換老舊的軍械。”
賈瑀說道:“嗯,此事需盡快落實。那黃家私軍的情況怎麽樣?”
鄭鹹安接著說:“大人,唯有黃家家丁私軍尚有一戰之力,號稱有八千之眾。”
賈瑀冷哼一聲:“黃家倒是養了不少私兵。”
鄭鹹安壓低聲音道:“不過,上次南安郡王被俘,黃家私軍似乎也損失巨大,雖然號稱還有幾千之眾,但是根據咱們探子的觀察,從其采買的給養來看,現在柳州大概僅有一千多人。”
賈瑀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黃家盤亙近百年,族人家丁人數眾多,勢力根深蒂固。”
鄭鹹安點點頭,說道:“大人所言極是。但如今這局勢,咱們要整頓兵馬,黃家恐怕不會輕易配合。”
賈瑀目光堅定,語氣堅決地說:“他們不配合,我們也要做。必須想辦法整頓這些兵馬,不能讓局麵繼續惡化下去。我們身負朝廷重任,定要扭轉這混亂不堪的局勢。”
鄭鹹安拱手道:“大人,那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著手?”
賈瑀思索片刻後說道:“先從衛所兵入手,逐步解決問題。先改善他們的訓練狀況,重新規劃屯田,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恢複士氣。你覺得如何?”
鄭鹹安應道:“大人此計甚好,隻是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少阻力。”
賈瑀說道:“阻力肯定會有,但我們不能退縮。你放手去做,有什麽問題及時向我匯報。”
鄭鹹安應道:“是,大人,下官這就去安排。”
數日後,賈瑀召集了柳州的軍政官員。
大堂之上,官員們神色各異,心中都在揣測著這位新上任的總督大人此番召集所為何事。
賈瑀目光淩厲地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來,乃是為了柳州乃至整個廣西的防務與安定。如今局勢嚴峻,兵馬疲弱,政務混亂,若再不整頓,如何對得起朝廷的重托,如何護得百姓的安寧?”
眾人低頭不語,氣氛一時凝重。
這時,布政使陳春瑄站出來說道:“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定當全力支持大人整頓軍務,重振廣西。”
按察使朱光祖也緊接著表態:“大人一心為公,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然而,南安世子黃燁卻反駁道:“賈大人,話雖如此,但當下救我父親南安郡王才是重中之重,整頓之事是否可以稍後再議?且按照慣例,廣西的軍務向來由南安郡王府負責。”
賈瑀怒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受皇命總督軍務,難道你們黃家不是大淳之臣?”
黃燁吃癟,心中不服氣,說道:“賈大人,您初來乍到,不了解本地情況,整頓之事不可操之過急。”
賈瑀冷哼一聲:“我不了解?難道你比我更清楚這混亂的局麵?”
黃燁繼續說道:“大人,我黃家世代為朝廷鎮守南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這般急切地整頓,難道是對我黃家有所偏見?”
賈瑀迴道:“世子此言差矣,我所做一切皆是為了朝廷和百姓,絕無偏見之說。若黃家行得正,又何懼整頓?”
黃燁大聲說道:“賈大人,您這是要把我黃家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我父親還在敵手,您卻不顧我們的難處!”
賈瑀怒目而視,說道:“你隻想著你黃家,可曾想過國家安危,百姓生死?”
黃燁不甘示弱,迴道:“哼,大人莫要把話說得如此冠冕堂皇,整頓之事若是影響了救我父親,您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賈瑀毫不退縮,義正言辭地說:“若不整頓,才是誤了大事!救南安郡王固然重要,但沒有強大的兵力,談何營救?”
都指揮使鮑承先見狀,忙說道:“世子所言也是出於對家族的考量,還望賈大人莫要動怒。”
賈瑀怒目而視,說道:“救南安郡王固然重要,但若不整頓軍務,增強實力,又如何能確保成功營救?如今的局麵難道還不夠糟糕?若人人都因困難而退縮,那這廣西還要不要治理?朝廷的威嚴還要不要維護?”
黃燁忍不住又道:“大人,您這般強硬,就不怕激起民變?”
賈瑀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胡說!整頓軍務乃是為了保境安民,何來民變之說?黃家若行得正,又何懼整頓?我等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若隻為個人得失而不顧大局,那便是不忠不義!”
黃燁臉色難看,氣憤地說道:“賈大人,您這是要把我黃家往絕路上逼啊!”
賈瑀正色道:“世子,我無意為難黃家,隻是要整頓這混亂的局麵。若黃家能配合,共同為廣西的安定出力,那是再好不過。”
陳春瑄這時也勸道:“世子,賈大人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咱們還是應以和為貴。”
黃燁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眾人噤若寒蟬。
賈瑀放緩了語氣,說道:“諸位,隻要我們一心為公,齊心協力,定能扭轉這困局。但若是有人暗中阻撓,休怪我賈瑀不講情麵!”
會議結束後,官員們紛紛散去,各自心中打著算盤。
於是乎,賈瑀便以加強柳州防務之名,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一係列命令。他雷厲風行地調動了麾下的突擊營、巡邏營以及自己最為親信的兩個衛隊營,以及永州瑤營,浩浩蕩蕩地向柳州城進發。
然而,這一舉動卻引起了黃家所屬的城防營的強烈不滿和警惕。他們深知賈瑀此舉背後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試圖堅決拒絕這些外來軍隊進入城內。但無奈雙方實力懸殊過大,盡管黃家城防營心有不甘,竭盡全力地想要阻攔,最終還是無力抵擋賈瑀大軍的強大攻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支龐大的隊伍長驅直入柳州城。
隨著賈瑀所部順利入城,他的欽差總督行轅也緊鑼密鼓地在柳州城中開始籌備辦公事宜。一時間,整個柳州城都籠罩在了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氛圍之中,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觀察著局勢的發展。
過了兩日,鄭鹹安前來匯報如今柳州城及廣西南疆的情報。
鄭鹹安神色凝重,語氣低沉地說道:“大人,廣西衛所兵雖名為兵士,實則狀況堪憂。他們不僅缺乏嚴格的訓練,紀律更是渙散不堪。而且,由於屯田被黃家牢牢掌控,這些士兵實際上已淪為黃家的農奴佃戶,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戰鬥力。”
賈瑀聽聞,眉頭皺得更緊,急切地問道:“那這些士兵的日常操練狀況究竟如何?”
鄭鹹安無奈地迴道:“大人,他們的操練簡直是敷衍了事,毫無章法可言,整個就是一盤散沙。”
賈瑀冷哼一聲,麵露怒色道:“荒唐至極!那關於屯田之事,可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鄭鹹安麵露難色,緩緩說道:“大人,此事處理起來頗為棘手,恐需從長計議。”
賈瑀又緊接著問:“那你對本地官員的調查結果如何?”
鄭鹹安道:“大人,下官對本地官員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布政使、按察使等上層官員應當是忠於朝廷的,然而下層官員大多與黃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賈瑀目光一凝,追問道:“那具體是何種關聯?”
鄭鹹安認真迴道:“大人,有的是憑借黃家的關係謀取職位,有的則在利益上與黃家相互勾結,心甘情願為黃家辦事。”
賈瑀怒不可遏,大聲道:“真是膽大妄為!那依你之見,對此應當如何處置?”
鄭鹹安思索片刻,說道:“大人,下官認為,對於情節較輕、願意真心悔改的,可以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對於那些執迷不悟、死心塌地為黃家做事的,則必須嚴懲不貸。”
賈瑀微微點頭,說道:“嗯,就按你說的辦。那關於邊境的情況怎樣?”
鄭鹹安麵帶憂慮,說道:“大人,關於邊境,下官暫時未進行深入了解,僅有一些簡單的消息。除了南安王被俘這一重大事件,邊境目前並無大規模的戰事。雖然和南越之間存在一些邊境矛盾,但大多是雙方土司部族之間的小摩擦,並未演變成大的戰事。隻是這南安王的被俘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還需等待進一步的情報。”
賈瑀皺緊眉頭,神色凝重道:“南安王被俘之事必須盡快查個清楚,這其中或許隱藏著重大陰謀。”
鄭鹹安應道:“是,大人。”
賈瑀接著問:“那邊軍的情況又如何?”
鄭鹹安歎口氣,無奈說道:“邊軍由於常年沒有戰事,人員缺編嚴重,缺乏有效的訓練,軍械也老舊不堪。士兵們士氣低落,難以應對突發的戰事。”
賈瑀握緊拳頭,憤怒道:“這成何體統!朝廷養兵,竟養出這般模樣!那究竟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糟糕的局麵?”
鄭鹹安說道:“大人,此事需逐步整頓,重新招募兵員,加強訓練,更換老舊的軍械。”
賈瑀說道:“嗯,此事需盡快落實。那黃家私軍的情況怎麽樣?”
鄭鹹安接著說:“大人,唯有黃家家丁私軍尚有一戰之力,號稱有八千之眾。”
賈瑀冷哼一聲:“黃家倒是養了不少私兵。”
鄭鹹安壓低聲音道:“不過,上次南安郡王被俘,黃家私軍似乎也損失巨大,雖然號稱還有幾千之眾,但是根據咱們探子的觀察,從其采買的給養來看,現在柳州大概僅有一千多人。”
賈瑀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黃家盤亙近百年,族人家丁人數眾多,勢力根深蒂固。”
鄭鹹安點點頭,說道:“大人所言極是。但如今這局勢,咱們要整頓兵馬,黃家恐怕不會輕易配合。”
賈瑀目光堅定,語氣堅決地說:“他們不配合,我們也要做。必須想辦法整頓這些兵馬,不能讓局麵繼續惡化下去。我們身負朝廷重任,定要扭轉這混亂不堪的局勢。”
鄭鹹安拱手道:“大人,那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著手?”
賈瑀思索片刻後說道:“先從衛所兵入手,逐步解決問題。先改善他們的訓練狀況,重新規劃屯田,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恢複士氣。你覺得如何?”
鄭鹹安應道:“大人此計甚好,隻是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少阻力。”
賈瑀說道:“阻力肯定會有,但我們不能退縮。你放手去做,有什麽問題及時向我匯報。”
鄭鹹安應道:“是,大人,下官這就去安排。”
數日後,賈瑀召集了柳州的軍政官員。
大堂之上,官員們神色各異,心中都在揣測著這位新上任的總督大人此番召集所為何事。
賈瑀目光淩厲地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來,乃是為了柳州乃至整個廣西的防務與安定。如今局勢嚴峻,兵馬疲弱,政務混亂,若再不整頓,如何對得起朝廷的重托,如何護得百姓的安寧?”
眾人低頭不語,氣氛一時凝重。
這時,布政使陳春瑄站出來說道:“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定當全力支持大人整頓軍務,重振廣西。”
按察使朱光祖也緊接著表態:“大人一心為公,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然而,南安世子黃燁卻反駁道:“賈大人,話雖如此,但當下救我父親南安郡王才是重中之重,整頓之事是否可以稍後再議?且按照慣例,廣西的軍務向來由南安郡王府負責。”
賈瑀怒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受皇命總督軍務,難道你們黃家不是大淳之臣?”
黃燁吃癟,心中不服氣,說道:“賈大人,您初來乍到,不了解本地情況,整頓之事不可操之過急。”
賈瑀冷哼一聲:“我不了解?難道你比我更清楚這混亂的局麵?”
黃燁繼續說道:“大人,我黃家世代為朝廷鎮守南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這般急切地整頓,難道是對我黃家有所偏見?”
賈瑀迴道:“世子此言差矣,我所做一切皆是為了朝廷和百姓,絕無偏見之說。若黃家行得正,又何懼整頓?”
黃燁大聲說道:“賈大人,您這是要把我黃家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我父親還在敵手,您卻不顧我們的難處!”
賈瑀怒目而視,說道:“你隻想著你黃家,可曾想過國家安危,百姓生死?”
黃燁不甘示弱,迴道:“哼,大人莫要把話說得如此冠冕堂皇,整頓之事若是影響了救我父親,您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賈瑀毫不退縮,義正言辭地說:“若不整頓,才是誤了大事!救南安郡王固然重要,但沒有強大的兵力,談何營救?”
都指揮使鮑承先見狀,忙說道:“世子所言也是出於對家族的考量,還望賈大人莫要動怒。”
賈瑀怒目而視,說道:“救南安郡王固然重要,但若不整頓軍務,增強實力,又如何能確保成功營救?如今的局麵難道還不夠糟糕?若人人都因困難而退縮,那這廣西還要不要治理?朝廷的威嚴還要不要維護?”
黃燁忍不住又道:“大人,您這般強硬,就不怕激起民變?”
賈瑀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胡說!整頓軍務乃是為了保境安民,何來民變之說?黃家若行得正,又何懼整頓?我等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若隻為個人得失而不顧大局,那便是不忠不義!”
黃燁臉色難看,氣憤地說道:“賈大人,您這是要把我黃家往絕路上逼啊!”
賈瑀正色道:“世子,我無意為難黃家,隻是要整頓這混亂的局麵。若黃家能配合,共同為廣西的安定出力,那是再好不過。”
陳春瑄這時也勸道:“世子,賈大人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咱們還是應以和為貴。”
黃燁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眾人噤若寒蟬。
賈瑀放緩了語氣,說道:“諸位,隻要我們一心為公,齊心協力,定能扭轉這困局。但若是有人暗中阻撓,休怪我賈瑀不講情麵!”
會議結束後,官員們紛紛散去,各自心中打著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