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瑀坐在營帳之中,麵色凝重。公孫羽和鄭鹹安分坐兩側,氣氛嚴肅而緊張。


    賈瑀率先開口道:“此次大軍開拔,責任重大,兩位有何見解?”


    公孫羽沉思片刻,說道:“糧草補給需確保充足,以防途中短缺。而且這糧草的存放位置也得規劃好,不能影響行軍。將軍,您覺得是集中存放還是分散到各船為好?”


    賈瑀皺了皺眉,說道:“集中存放雖便於管理,但一旦出事損失太大,還是分散些為妙。”


    鄭鹹安接著道:“將士士氣也不可忽視,當鼓舞軍心。我覺得可以提前安排幾場誓師大會。隻是這誓師大會的形式,還得好好琢磨琢磨。”


    賈瑀點頭道:“嗯,這個稍後再議。那行軍路線,諸位有何想法?”


    公孫羽手指地圖,說道:“此路雖近,但地形複雜。萬一遇到敵軍突襲,不好應對。您看這幾處山穀,極易被埋伏。”


    鄭鹹安搖頭道:“不如走此道,雖遠卻平坦。可這路程長,耗費的時間也多。將軍,時間和安全,您更傾向於哪個?”


    賈瑀皺眉思索,說道:“我意走水路,沿長江-西江航道行進。從重慶出發,沿長江順流而下,經三峽等地到達湖北宜昌,再繼續前行至嶽陽,進入洞庭湖,之後通過湘江等水係進入廣西境內,最終沿著西江到達南寧。此路線借助長江、西江等大河的水運通道,船隻運載量大,適合貨物運輸和大規模人員遷徙,且相對平穩,減少了路途顛簸之苦。”


    公孫羽微微頷首,說道:“走水路確實有其優勢,不過沿途的河道情況也需摸清楚,以防有變。而且不同地段的水流速度也不一樣,得提前知曉。比如這幾處急流地段,咱們的船隻能否順利通過?”


    鄭鹹安應道:“是呀,還得防備敵軍在水路設伏。說不定他們會在狹窄處襲擊我們。那咱們是不是得多準備些防禦工事?”


    賈瑀說道:“為確保行軍順利,由史威打前站,聯係沿線官府,為大軍開路。另外,我們還需仔細安排各軍上船的順序。首先登船的是哨探騎兵營,他們要提前探查河道情況,為後續部隊預警。接著是先鋒騎兵營,作為先鋒部隊,他們要迅速登船做好戰鬥準備。然後是威虎營、前鋒左營、前鋒右營依次上船。”


    公孫羽說道:“那接下來就是突擊步兵營了,他們的機動性也很重要。隻是這上船的過程中,如何保證他們的裝備不丟失,不損壞?”


    鄭鹹安接著道:“之後是霸虎營,他們的戰鬥力強勁,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但霸虎營的將士們體型較為魁梧,上船的安排得更細致些。”


    賈瑀點頭道:“再之後是親兵護衛營、親兵護衛二營,要保障核心力量的安全。接著烈虎營、戰虎營上船。這兩個營的紀律性一定要強,上船時不能亂。”


    公孫羽補充道:“然後是左翼的狂虎營和右翼的部隊上船。他們的位置安排得合理些,便於作戰時迅速展開。”


    鄭鹹安說道:“最後是後衛和巡邏步兵營登船,確保整個隊伍的後方安全。可這後衛部隊的人數是不是少了些?”


    賈瑀說道:“不少,咱們主要還是以防萬一。那關於船隻的分配,你們有何想法?”


    公孫羽迴答道:“大型船隻給後勤部隊,能裝更多物資。但也要注意物資的擺放,不能影響船隻的平衡。”


    鄭鹹安補充道:“中型船隻給騎兵隊和步兵隊,方便行動。可這中型船隻的數量夠不夠呢?”


    賈瑀認可道:“不錯,小型船隻靈活,可以用作巡邏和聯絡。隻是小型船隻的防禦能力較弱,得加強一下。”


    公孫羽又道:“那船隻之間的通訊怎麽保障?萬一有事,如何及時傳遞消息?”


    鄭鹹安說道:“還有,各船的船員安排也得妥當,要有經驗豐富的舵手。”


    三人又圍繞水路的細節、史威打前站、各軍上船順序、船隻分配以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商議許久,終於有了初步的計劃。


    幾日後,大軍開拔。


    重慶碼頭,旌旗飄揚,遮天蔽日。戰鼓雷鳴,聲震九霄。士兵們身著鋥亮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步伐整齊如一,宛如鋼鐵洪流。那一張張堅毅的臉龐,寫滿了無畏與忠誠。


    賈瑀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炯炯,身後的披風隨風獵獵作響。他審視著即將出發的隊伍,心中豪情萬丈。身旁的張晴兒抱著孩子,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


    號角聲起,劃破長空,震人心魄。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音如滾滾雷音,震撼天地。馬蹄聲、腳步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出征的樂章。


    那一艘艘巨大的戰船,船頭高高翹起,仿佛要刺破蒼穹。船舷兩側的軍旗迎風招展,獵獵有聲。船身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展現著威武與霸氣。


    後勤部隊推著裝滿糧草的車輛,有條不紊地朝著船隻前進。車輪滾滾,揚起陣陣塵土。


    哨探騎兵營的駿馬嘶鳴,騎手們身姿矯健,躍身上馬,動作整齊劃一。他們的眼神銳利,仿佛能洞察一切危險。


    先鋒騎兵營的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他們迅速上馬,手中的長槍直指前方,威風凜凜。


    威虎營、前鋒左營、前鋒右營的士兵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有序地登上船隻。他們的裝備精良,神情嚴肅,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突擊步兵營的戰士們扛著盾牌和長槍,步伐沉穩有力。他們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霸虎營的猛士們身材魁梧,肌肉賁張,他們上船時的腳步聲仿佛能讓船板顫抖。但他們動作卻不失敏捷,迅速在船上排列整齊。


    親兵護衛營和親兵護衛二營的將士們神情肅穆,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確保核心人物的安全。


    烈虎營、戰虎營的士兵們喊著響亮的口號,依次登上戰船,他們的紀律性極強,上船過程中絲毫不亂。


    左翼的狂虎營和右翼的部隊迅速就位,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戰鬥的渴望。


    後衛和巡邏步兵營最後登上船,他們的身影堅定而可靠,為整個隊伍的後方築牢了防線。


    船夫們熟練地操縱著船隻,繩索解開,船帆升起。船隊緩緩離開碼頭,駛入寬闊的江麵。江麵上波濤翻滾,浪花拍打著船舷,但船隻依然堅定地前行。


    賈瑀望著逐漸遠去的碼頭,心中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他知道,這是一場充滿挑戰的征程,但他堅信,憑借著英勇的將士們和周密的計劃,他們一定能夠凱旋而歸。


    賈瑀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炯炯,身後的披風隨風獵獵作響。他審視著即將出發的隊伍,心中豪情萬丈。而他的身旁,是妻子張晴兒抱著孩子。


    賈瑀溫柔地看著張晴兒和孩子,說道:“晴兒,此番出征,委屈你和孩子跟著我受累了。”


    張晴兒微笑著迴道:“夫君莫說這般話,我與孩子願陪你同行。”


    賈瑀帶著張晴兒和孩子登上了帥船。


    一路上,船隊浩浩蕩蕩,順江而下。那一艘艘巨大的戰船,船頭高高翹起,仿佛要刺破蒼穹。船舷兩側的軍旗迎風招展,獵獵有聲。


    等到了洞庭湖,賈瑀與張晴兒站在船頭。


    賈瑀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聲音略帶顫抖地說:“晴兒,此去一別,不知何時再見,你和蘅兒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我在軍中定會日夜思念你們,每一刻的安寧我都會想起我們曾經的溫馨時光。”


    張晴兒淚目盈盈,緊緊拉著賈瑀的手說道:“夫君放心,我會等你歸來,你在軍中千萬要小心。每日我都會為你祈禱,盼你平安。哪怕風雨交加,我的心也會一直向著你所在的方向。”


    年幼的蘅兒似乎也感受到了離別的悲傷,扯著賈瑀的衣角哭道:“爹爹,不要走,我舍不得你。我要爹爹陪我玩,給我講故事。”


    賈瑀蹲下身子,將蘅兒緊緊擁入懷中,輕聲說道:“蘅兒乖,爹爹很快就會迴來,迴來給你帶好多好玩的。你要聽娘親的話,快快長大。”


    說著,賈瑀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遞給張晴兒,深情地說:“晴兒,這玉佩你收好,見它如見我。無論何時何地,它都代表著我對你和孩子的愛。”


    張晴兒接過玉佩,淚水止不住地流:“夫君,我定好好保存。這玉佩會如同你的懷抱,給我溫暖和力量。”


    賈瑀又輕輕撫摸著張晴兒的臉龐,指尖劃過她的淚痕,說道:“晴兒,這些日子有你的陪伴,我無比幸福。此去不知生死,若我有何不測,你莫要太過悲傷,定要帶著蘅兒好好生活。你是我心中最堅強的支柱,我相信你能撐起我們的家。”


    張晴兒捂住賈瑀的嘴,哭道:“夫君莫說這不吉利的話,你一定會平安歸來,我們一家人還要團聚。你答應過我,要陪我看遍世間繁華,你不能食言。”


    一家三口相擁而泣,賈瑀的淚水滴落在張晴兒和蘅兒的肩頭,那是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情感流露。周圍的將士們也不禁為之動容,有的偷偷抹了抹眼角。


    許久之後,張晴兒強忍著淚水,說道:“夫君,時辰到了,你去吧。”


    賈瑀站起身來,深深地看了一眼妻兒,那眼神仿佛要將他們的模樣刻在心底。然後轉身踏上了南下的船隻。


    張晴兒帶著孩子上了另一艘北上的船隻,望著漸行漸遠的賈瑀,淚如雨下,雙手緊緊地抱著孩子,仿佛抱著他們共同的希望。


    船隻一艘艘離開碼頭,駛入寬闊的江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