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位處四川與貴州交界之所,乃是一處山川險峻之地,地域遼闊,綿延達千裏之遙。


    在大炎朝時期,嶽金鵬的先祖嶽元承蒙朝廷冊封,得以掌管播州,並且其官位得以世襲,如此這般已然曆經數百年之久。其後,首領嶽阮歸降大淳朝,自此被視作苗疆土司,朝廷任命其為播州宣慰司使。


    嶽氏家族在此世代統治,前後延續了十九代之久。因其勢力雄厚,在當地根基深厚,故而朝廷對此極為重視,特派遣工部尚書劉洪浩兼任都禦史,總督四川、湖廣、貴州等地的軍務。


    隨著這兩路的安排皆塵埃落定,葉高心中總算安穩了下來。然而,葉高心中也不免暗自嘀咕。董昭和劉洪浩可都是自己北方派係的人,陛下此番舉措,是否別有深意呢?


    這時,馬東真走了進來,壓低聲音說道:“太荒唐了!”


    葉高抬眼看了看他,問道:“怎麽了?”


    馬東真緊皺眉頭說道:“剛剛內官監派人來部裏,要抽調雜絹。詢問之下,原來是那通聖真人玄清建議皇上再一次上道號,以消除近日的紛亂態勢。”


    葉高聽聞,眉頭緊蹙,滿臉皆是不可置信:“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如今局勢如此緊張,不思如何平亂,卻搞這些虛妄之事。”


    馬東真氣憤地說道:“正是,這玄清不知是何居心,竟出此等主意。”


    葉高沉思片刻,說道:“此事不可小覷,萬一皇上真的聽信了,隻怕會讓朝廷威嚴受損,民心更加不穩。”


    馬東真附和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得想想辦法阻止才是。”


    葉高搖搖頭,歎氣道:“可皇上對那玄清頗為信任,想要勸阻,談何容易啊。”


    馬東真著急道:“那也不能眼睜睜看著皇上被那玄清誤導啊。”


    葉高無奈道:“暫且先看看情況吧,從長計議。”


    兩人陷入了沉默,屋內的氣氛愈發凝重。


    不日,宮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儀式。


    永正皇帝再次上道號,其道號竟是如此冗長: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儀式結束後,永正皇帝向朝廷重臣解釋道號的內涵。


    他說道:“朕這道號‘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意在表明朕心懷天下,欲以宏教之法普濟蒼生,讓世間生靈皆能受惠。‘掌陰陽功過大道’,意味著朕要明辨陰陽,洞察世間功過,秉持公正,使善惡皆有所報。‘思仁紫極仙翁’,是朕追求仁德,期望如仙翁般超脫凡俗,以仁心治理天下。‘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一陽’象征著純陽正氣,‘真人’表示朕追求真理,‘元虛玄應’意味著能洞悉天地玄妙,做出恰當迴應,開化民眾,降伏魔障,且始終堅守忠孝之道,做天下之帝君。朕此舉並非是完全出世不理朝政,而是希望借助這道號所蘊含的深意,為天下帶來福祉,護佑我朝江山永固。”


    眾大臣紛紛表麵都讚揚皇帝的大仁大慈。


    他們齊齊跪地,口中高唿:“陛下聖明,此道號蘊含天地至理,彰顯陛下仁德廣布,心係蒼生,實乃我朝之幸,萬民之福!”


    然而,在這一片阿諛奉承之中,賈瑀的眉頭卻微微皺起。他心中暗想:“如今局勢動蕩,百姓困苦,當務之急乃是整頓朝綱,安撫民生,而非沉迷於這虛無的道號。”但他深知此刻不宜直言進諫,隻能暫且隨聲附和。


    永正皇帝聽著大臣們的讚美,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揮揮手,示意眾人平身,說道:“朕既已得此道號,定當以仁德治理天下,諸位愛卿也要盡心輔佐,共保江山社稷。”


    眾大臣再次拜謝,高唿“遵旨”。


    退朝之後,賈瑀迴到府中。他坐在書房,對著燭光沉思良久。這時,公孫羽前來拜訪。


    公孫羽一進門便急切地說道:“大人,今日朝堂之上,陛下此舉實在令人擔憂啊。”


    賈瑀點點頭,歎氣道:“我又何嚐不知,可如今陛下心意已決,我們隻能從旁勸諫,尋找合適的時機。”


    公孫羽說道:“如今國家內憂外患,陛下居然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道,隻怕局勢會愈發不可收拾。”


    賈瑀沉思片刻,說道:“我們需暗中留意各方動態,多做準備,以待時機。”


    公孫羽憂慮道:“就怕時間不等人啊。”


    賈瑀無奈道:“那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與此同時,在皇宮之中,永正皇帝正與那通聖真人玄清交談。


    玄清諂媚地說道:“陛下此番上道號,必能感化天地,消除災禍。”


    永正皇帝微笑著說道:“但願如真人所言。”


    誰知不過幾日,南安郡王黃國瑞從南疆上書,言稱南越國如今在邊境蠢蠢欲動,意圖不軌。


    賈瑀說道:“如今朝廷四處用兵,餉糧消耗巨大,如今實在不能再開戰線。”


    眾人聽聞,皆紛紛點頭,齊聲說道:“確實如此,當下應以穩定局勢為重。”


    王子騰說道:“那該如何應對這南越國的威脅?”


    賈瑀迴道:“還是先以和為上,盡量穩住他們。”


    眾人都建議先穩住南越國。


    永正皇帝思索片刻,下令道:“著令南安郡王設法穩住南越國。”


    永正皺眉思慮,如今這局勢一團亂麻,真是影響自己的修行。


    想道開國之時,有四郡王,分別是南安、北靜、西寧、東平四王。


    如今,時過境遷,唯有南安王依舊鎮守南疆,並且仍手握兵權。


    南安王府,在南疆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上,宛如一座巍峨聳立的巨峰,彰顯著無可撼動的權威與影響力。


    其府宅占地廣闊,建築宏偉壯麗,飛簷鬥拱,雕梁畫棟,盡顯奢華與氣派。府內園林錯落有致,假山池沼,亭台樓閣,無一不是精心雕琢之作。每一塊磚石,每一根梁柱,都仿佛訴說著王府的悠久曆史和輝煌榮耀。


    南安王府的主人黃氏家族,乃是大淳朝在南疆的最高統治階層代表。他們長期掌控著南疆的軍政大權,其權威深入人心。在處理地方政務時,黃氏家族展現出了卓越的智慧和果斷的決策力,無論是稅收征管、水利工程的興修,還是治安維護,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維持地方秩序方麵,黃氏家族更是不遺餘力。他們麾下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一旦有任何騷亂或叛亂的跡象,便能迅速出擊,將其撲滅於萌芽之中。


    對於地方官員的管理,南安王府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官員的任免、考核,都需經過王府的嚴格審查,確保每一位官員都能忠誠履職,為南疆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南疆地區,民族眾多,勢力錯綜複雜。然而,南安王府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針,穩定了南疆的政治局勢。黃氏家族通過與當地土司的緊密合作和巧妙聯姻,建立了廣泛而深厚的人脈關係網絡。他們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以包容和理解的態度贏得了當地民族的信任和擁護。


    在麵對外部勢力的覬覦和侵擾時,黃氏家族帶領著南疆民眾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他們在邊疆築起了堅固的防線,設立了了望塔和烽火台,時刻監視著邊境的一舉一動。一旦有敵來犯,便能迅速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保衛家園。


    南安王府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南疆地區當之無愧的軍事統帥。黃氏家族世代鎮守南疆,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戰略智慧。他們麾下的軍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在軍事戰略上,黃氏家族善於因地製宜,根據南疆的地理環境和敵軍的特點製定出靈活多變的作戰方案。他們在山林中設伏,在河穀中突襲,讓敵軍防不勝防。


    同時,南安王府還積極引進中原地區的先進軍事技術和戰術,不斷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他們建立了嚴格的軍事訓練製度,要求士兵們刻苦訓練,熟練掌握各種武器和戰術。


    為了保障軍隊的後勤供應,黃氏家族還大力發展當地的農業和手工業,確保軍隊在戰時能夠得到充足的物資支持。


    在經濟發展方麵,南安王府更是功不可沒。他們積極鼓勵農業生產,派遣專人指導農民改進耕種技術,推廣優良的農作物品種。興修水利工程,使得大片荒地得以開墾,農田灌溉得到保障,農業產量大幅提高。


    同時,王府還大力支持商業貿易的發展。他們降低商稅,改善交通條件,吸引了眾多商人前來經商。南疆的特色商品,如茶葉、絲綢、藥材等,通過貿易渠道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換迴了豐厚的利潤。


    為了促進經濟的繁榮,南安王府還積極修建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道路的暢通,不僅方便了商品的運輸和流通,也加強了南疆與內地的聯係。


    在資源開發方麵,南安王府充分發揮了其組織和領導作用。他們組織專業的隊伍對礦產、森林等資源進行有序開采。在開采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避免了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浪費。


    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開發,為朝廷提供了重要的物資支持,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了民眾的收入。


    在文化交流與融合方麵,南安王府也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黃氏家族重視教育,在南疆興辦了眾多學校,聘請名師授課,培養了大批人才。他們大力推廣中原文化,讓禮儀、製度、文學藝術等在南疆生根發芽。


    同時,黃氏家族也尊重和吸收了南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在王府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中,常常能看到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場麵。建築風格上,既有中原的典雅莊重,又有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


    這南安郡王在南疆,勢力龐大,仿佛國中之國一般。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三代南安郡王皆是忠心耿耿,始終堅守南疆,保衛著朝廷的安寧。


    永正皇帝思慮良久,心中想到:可以與黃氏結親,以此鞏固與皇室的關係,也可為日後之事早做打算。如今,南安世子正在京城之中,而皇妹建陽長公主也正是待字閨中。兩人不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才情品貌,都是極為般配的良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