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奴內部向來矛盾重重,猶如一團亂麻,怎麽也解不開,理不清。各個部落之間,平日裏便是紛爭不斷,硝煙彌漫,從未有過片刻真正的安寧。


    為了爭奪那有限的肥美草場,為了搶奪寶貴的奴隸資源,部落之間相互攻伐,殺聲震天,時常打得不可開交,屍橫遍野。每一寸土地都曾被鮮血浸染,每一陣風都似乎帶著死亡的氣息。他們仿佛一群餓狼,為了口中的一塊肉,不惜拚個你死我活,不擇手段。那激烈的爭鬥,殘酷得讓人膽寒。


    就在兩年前,唿勒察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與另外兩個大部落結為姻親。這看似堅固的聯盟,背後卻是各方利益的權衡與算計。那聯姻的紅繩,係著的不僅僅是家族的聯係,更是權力與欲望的交織。在這三大部落的齊心協力之下,曆經無數艱難險阻,踏著鮮血與白骨,才漸漸平定了草原上此起彼伏的叛亂。每一場戰鬥都是生死較量,每一次勝利都伴隨著慘痛的代價。


    原本,此前唿勒察在與大淳的交鋒中,成功滅了對方的八千精銳,一時之間,其聲勢如日中天,空前高漲。他在草原上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對他充滿了敬畏和期待。然而,今日在邊城與賈瑀的這場激烈交鋒中,被賈瑀那幾箭射得威風掃地,顏麵無存。那幾支箭仿佛射穿的不僅是他的威嚴,更是他在兇奴人心目中不可戰勝的神話。


    如今,一些大部落見唿勒察受挫,心中的野心如同野草般迅速蔓延。


    某個大部落首領暗自思忖:“唿勒察如今威風不再,正是我崛起的好時機。我得抓緊拉攏各方勢力,擴充軍備,爭奪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無盡的資源。”


    另一個大部落首領則在心中謀劃:“得趕緊暗中聯絡其他部落,組成更強大的聯盟,才能有實力與唿勒察抗衡,進而稱霸草原。”


    而那些小部落則在這動蕩的局勢中,如風雨中的浮萍,隨波逐流,人心惶惶。他們不知道明天會屬於哪一方勢力,對未來充滿了深深的擔憂和恐懼。


    一個小部落首領滿心焦慮:“是該投靠唿勒察,還是尋找新的靠山?萬一選錯了,整個部落可能就會在這場權力的爭鬥中覆滅,真是左右為難啊。”


    曾經好不容易形成的脆弱聯盟,此刻似乎又有了分崩離析的預兆,那維係著部落間關係的細線,在利益的拉扯下,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會斷裂。


    唿勒察深知局勢危急,猶如坐在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他額頭上的皺紋仿佛深深刻下的溝壑,盛滿了憂慮。每一道皺紋都訴說著他內心的煎熬,每一根白發都見證著他所承受的壓力。於是,他趕忙找來自己的兩個盟友,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兩人。


    三人聚在一頂昏暗的營帳中,麵色凝重得如同鉛塊。營帳內彌漫著沉悶的氣息,仿佛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他們彼此對視,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那閃爍的目光中,既有對當前困境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哈日勒圖心中不停盤算著:“唿勒察這次找我,不知是福是禍。我得小心應對,不能讓他占了便宜,要為我的部落爭取最大的利益。”


    察哈爾圖也在暗自琢磨:“得想辦法為自己部落爭取更多利益,不能被唿勒察當槍使。他向來心思深沉,我可得多留個心眼。”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商量後,最終決定見好就收。他們明白,此刻內部的矛盾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如果不及時撲滅,必將把一切都燒成灰燼。他們的每一句話都經過了反複斟酌,每一個決定都承載著沉重的責任。他們決定首先集中精力平定匈奴內部的混亂局勢,穩定這風雨飄搖中的聯盟。隻有待內部安定之後,才有足夠的力量圖謀南下,實現他們的野心。但他們也清楚,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鬥爭,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唿勒察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答應將今日死去的四人的部曲合並給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兩人。而他自己,則準備與大淳繼續展開談判,試圖謀取更多的利益和喘息的機會。


    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兩人也各自領命,他們分別率領其他部落向東西兩個方向進攻。哈日勒圖帶著人馬氣勢洶洶地朝著西域進發,察哈爾圖則指揮大軍劍指東胡。


    接著,唿勒察召集了各部的小王頭領。營帳之中,氣氛壓抑而緊張。唿勒察麵色陰沉,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然後鄭重地公布了自己的決定。


    在唿勒察、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三人的強大壓迫下,兇奴各部盡管心中頗有怨言,但也隻好無奈聽令。畢竟,這三人如今掌握著絕對的權力和力量,反抗他們的後果不堪設想。


    一位小王頭領心中憤憤不平:“哼,唿勒察這是把我們往火坑裏推,他自己躲在後麵享清福,實在可惡。但現在隻能忍耐,等待時機反擊。”


    另一位小王頭領則無奈地想著:“先暫且忍耐,保存實力,再尋出路。可這前路茫茫,不知何時才能擺脫這種被壓迫的命運。”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一安排。一些小王頭領在離開營帳後,私下裏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


    “這分明是讓我們去當炮灰,他們坐享其成!”一位脾氣火爆的小王憤怒地說道,拳頭緊握,眼中滿是怒火。


    “可又能怎樣?我們勢單力薄,難以抗衡啊。”另一位小王無奈地歎息著,眉頭緊鎖,一臉的憂愁。


    “哼,暫且忍耐,等有機會,定要讓他們好看!”


    就在眾人憤憤不平之時,唿勒察也在營帳中與親信商議著後續的計劃。


    “首領,那些小王恐怕不會真心服從。”親信憂心忡忡地說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唿勒察冷笑一聲:“量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派人盯著,若有異動,格殺勿論!”


    唿勒察手下有一位漢人謀士,名喚文誌鯨。此人身材修長,麵容清瘦,一雙細長的眼睛裏時常閃爍著精明與狡黠的光芒。


    幾年前,文誌鯨滿懷壯誌地參加了京城縣試。他自幼勤奮好學,日夜苦讀,滿心期待能在縣試中嶄露頭角,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然而,未曾料到忠順親王為了私利操作舞弊,導致所有人的成績統統作廢。


    這一晴天霹靂讓文誌鯨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他家本就貧困,全指望他能通過科舉出人頭地,改善家境。父親聽聞這一噩耗,滿心的期望化作泡影,急火攻心,失望離世。文誌鯨悲憤交加,一氣之下便決定外出遊曆。


    在遊曆的過程中,他曆經了世間的種種艱辛與險惡,飽嚐了人情冷暖。為了生存,他不得不變得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對人心的洞察,他在各種困境中一次次化險為夷。


    他智計百出,無論麵對何種複雜的局麵,總能迅速分析出利弊,想出應對之策。但他的手段往往狠辣決絕,不留絲毫餘地。在他的心中,早已沒有了憐憫和仁慈,隻有對權力和利益的無盡渴望。


    此刻,文誌鯨暗自思忖:“唿勒察這步棋走得險,不過若成功,我便能更進一步。隻是這其中變數太多,還需小心謀劃。”


    正是這樣一個心狠手辣、智計百出的人,成為了唿勒察的謀士,為其出謀劃策,攪動著兇奴內部的風雲。


    原來,唿勒察此次看似大方地把一些實力強大、能征善戰的部落分給了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兩人。表麵上,給出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即將出征,需要強大的力量來征戰,而自己隻是留下來與大淳談判,所以隻留下了一些相對弱小的小部落。


    然而,實際上唿勒察心中暗藏著深沉的陰謀。他想要借機吞並這些小部落,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實現直轄統治。等到成功掌控了這些小部落,壯大了自身的實力之後,再尋機收拾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這兩個盟友。


    他心中暗道:“等我掌控了一切,看誰還能與我抗衡。那些曾經輕視我、背叛我的人,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深知,隻有將所有的權力都緊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穩固自己在匈奴的統治地位,實現自己的野心和抱負。


    與此同時,哈日勒圖和察哈爾圖率領的部隊已經踏上了征程。一路上,士兵們心懷忐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哈日勒圖騎在馬上,心中暗自盤算:“此次出征,若能立下大功,或許能擺脫唿勒察的控製。從此,我的部落便能獨立自主,不再受他人擺布。”


    察哈爾圖同樣有著自己的心思:“一定要趁此機會擴充實力,不能再任人擺布。我要讓部落強大起來,成為草原上真正的霸主。”


    而在另一邊,唿勒察與大淳的談判也充滿了波折和算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