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各種安排後,賈瑀專程前往探望受傷的楚王蕭綱。


    他踏入營帳,臉上帶著無比恭敬的神情,雙手抱拳深深一揖,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節後,開口說道:“楚王殿下,下官聽說此前戰事異常激烈,殿下更是身負重傷,下官特意前來探望,不知道戰況到底怎樣了?”說完,他抬頭望向楚王,眼中流露出關切和好奇的神色。


    楚王蕭綱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但他迅速調整表情,努力讓自己看起來鎮定自若。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低沉地說:“賈大人有心了,不過隻是些小傷而已,本王已命醫官進行過醫治,並無大礙,無需掛念。”


    他的語氣堅定而平穩,似乎想要傳達一種自信和威嚴,然而仔細觀察卻能發現他眼中的疲憊與無奈。他知道自己受傷的消息已經傳遍朝堂,現在隻能盡力掩飾內心的不安,以免引起更多人的擔憂或質疑。


    賈瑀目光炯炯,毫不退縮地直視楚王,誠懇說道:“殿下,末將一心為殿下分憂,還望殿下能如實相告。”


    楚王避開賈瑀那銳利的目光,輕輕咳嗽了一聲,迴道:“賈大人莫要多心,真無大礙。”


    賈瑀心中暗暗歎息,接著又說道:“殿下,下官征戰多年,深知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若殿下此刻對下官有所隱瞞,恐日後於大局不利啊。下官隻是想了解兇奴的戰力,並無他意。”


    楚王蕭綱麵色一沉,有些惱怒地說道:“賈大人,本王說了無事,莫要再追問。你來此是指揮防禦,不是查案!”


    賈瑀卻毅然上前一步,抱拳說道:“殿下,末將並非有意冒犯,隻是如今邊城局勢危急,若不能知曉實情,下官恐難製定有效的應對之策。”


    楚王冷哼一聲,怒目而視:“賈大人,你這是在質疑本王?兇奴戰力,一戰損我八千,有什麽可問的。”


    賈瑀趕忙低頭,急切說道:“殿下息怒,下官絕無此意。隻是如今邊城百姓危在旦夕,將士們浴血奮戰,下官實在不敢有絲毫疏忽。”


    楚王沉默了片刻,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賈大人,本王並非有意隱瞞,隻是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


    賈瑀抬頭,目光堅定無比:“殿下,下官願與殿下一同承擔,還請殿下明示。”


    楚王長歎一口氣,無奈說道:“罷了,賈大人,你且坐下,本王與你細說。”


    賈瑀依言坐下,楚王緩緩開口說道:“此次戰敗,實乃主帥鍾成決策失誤。不過本王也是一心求勝,卻中了敵軍圈套。”


    賈瑀微微點頭,深表理解地說道:“殿下能坦誠相告,實乃邊城之幸。那接下來殿下有何打算?”


    楚王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苦笑道:“本王如今也是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賈瑀沉思片刻,鄭重說道:“殿下,當務之急是重振士氣,穩固防線,等待援兵。”


    楚王一臉苦澀:“賈大人所言極是,隻是這士氣……”


    賈瑀神情嚴肅,鄭重說道:“殿下,隻要您能與將士們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將士們必能重燃鬥誌。”


    楚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賈大人所言有理,本王定當自省。不過,想必父皇不會再讓本王帶兵了吧。”


    賈瑀接著說道:“殿下,還有一事,末將不知當講不當講。”


    楚王說道:“但說無妨。”


    賈瑀壓低聲音:“此次戰敗,朝中恐怕會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殿下需早做準備。”


    楚王神色一凜,表情凝重:“賈大人提醒得是,本王自會小心應對。”


    事實上,雙方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彼此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和想法。賈瑀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也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他憑借著自己多年來馳騁沙場、南征北戰的經驗,仔細地查看了戰報,又仔細觀察了楚王身上的傷勢,心中已經對真實的戰況有了一個清晰而準確的判斷。


    然而,賈瑀並沒有當場揭露楚王等人的謊言,因為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戳穿楚王的謊言,就等於是在變相地幫助齊王蕭緯。他在心中暗自思索著,權衡著利弊得失,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保持沉默,等待更好的時機再做打算。畢竟,現在還不是時候,過早地行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賈瑀走後,楚王蕭綱坐在營帳內,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對著親信徐天策說道:“天策,你對賈瑀此次來訪,有何看法?”


    徐天策拱手,微微低頭說道:“殿下,依臣之見,這賈瑀來意頗為複雜。”


    楚王緊皺眉頭,冷哼一聲道:“哼!本王看他此次,倒像是來探虛實的。”


    徐天策點點頭,應道:“殿下所言極是。不過,從他的言語和態度來看,似乎暫時沒有要與殿下為難的意思。”


    楚王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本王也有此感。依本王判斷,賈瑀這次起碼會保持中立,不會拆穿本王。”


    徐天策眼睛微眯,謹慎地說道:“殿下,不可掉以輕心。這賈瑀心思深沉,難以捉摸。”


    楚王站起身來,在營帳內來迴踱步,步伐略顯焦躁,說道:“但目前看來,他若能保持中立,對本王也算有利。”


    徐天策說道:“殿下,還是需多加防備,以防他另有打算。”


    楚王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不管怎樣,本王先按兵不動,看他後續動作。”


    徐天策的臉色異常嚴肅,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他的身上,他緩緩開口道:“殿下,京城那邊傳來了確切的消息。成國公和英國公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反複權衡,終於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此次這場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戰事,他們準備將所有的榮耀和功績都歸屬於您,而所有的罪責與過失,卻要讓鎮遠侯鍾成來承擔。畢竟,鎮遠侯鍾成已經在戰場上死了,無法再為自己辯解。”


    楚王聽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猶如烏雲密布,雙目之中透著寒意,卻許久都沒有開口說話。


    徐天策見楚王這般模樣,心下有些忐忑,趕忙急切地解釋道:“殿下,此事雖說看似有失公允,對鎮遠侯鍾成也甚為不公。但在當下這種局勢,咱們實在別無他法,也隻能出此下策。不過,殿下請放心,咱們需要在其他方麵給予鍾家充分的補償,以此來安撫人心,免得落人口實。”


    楚王依舊沉默不語,仿佛一尊雕塑般靜止在那裏。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疲憊:“罷了,本王答應你,日後定然不會虧待鍾成一家。隻要本王還有能力,定會讓他們有所依靠。”


    徐天策連忙恭敬地拱手說道:“殿下聖明,有您這番承諾,鍾家也算是有所慰藉。整個洪熙一派必定會竭盡全力,保證將這個事情妥善安排,不留下任何隱患。”


    楚王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神情落寞,無奈地說道:“可無論我們再怎麽費盡心思地去掩飾,這兵敗的事實終究是無法改變的。這是一道深深的傷疤,刻在了本王的心頭。”


    徐天策急忙寬慰道:“殿下莫要太過憂心,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咱們隻能向前看。臣等自當不遺餘力,想盡一切辦法,竭盡全力去挽迴局麵,減少損失。隻要咱們團結一心,定能度過此次難關。”


    洪熙一派在軍中的勢力畢竟依舊根深蒂固,這些人不僅身居要職,而且關係錯綜複雜。沒過多久,他們便迅速行動起來,對這次戰敗幸存的將士進行了一番安排。有的被安排退役,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從此告別了軍旅生涯;有的則被調往他方,遠離了這片曾經奮戰的土地。而那些原本就與他們意見不合的將領,則被紛紛降職或調離重要崗位。這樣一來,整個軍隊都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如今在朝廷的軍報中,此次戰敗的責任全都歸咎於主帥鍾成。他被描繪成一個無能之輩,指揮失誤導致了軍隊的潰敗。相反,楚王則被描述成英勇無畏,率領部隊成功突圍的英雄形象。這樣的報道讓人們對楚王充滿了敬佩和讚揚,卻將鍾成貶得一無是處。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隻有高層才知道真正的情況。他們清楚地明白這場戰爭背後隱藏著怎樣的貓膩與真相。楚王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導致了戰爭的失敗,但皇帝對於自己的兒子並沒有追究其應有的責任。這種袒護使得其他官員不敢輕易觸及這個敏感的話題,以免得罪皇室。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禦史奉命前來調查時,眾人早已料到結果。他們知道這不過是一場表麵文章,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果然不出所料,這次調查僅僅隻是走個形式,沒有深入探究戰爭的真相,也沒有對楚王進行問責。最終,這件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鍾成成為了這場政治遊戲的犧牲品,人死之後的聲譽被毀。而楚王則繼續逍遙法外,享受著他的榮耀和地位。這場鬧劇讓人不禁感歎官場的黑暗和不公,權力的濫用使得正義無法得到伸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