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恰值冬春交替之際,運河的水流顯著地減少,漕運因此麵臨著諸多艱難險阻。為此,一場氣氛凝重且緊張的小朝會應時召開,其目的便是共同商討應對漕運困境的良策。


    幾位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以及三位皇子皆齊聚一堂。眾人神色嚴肅,心中各有思量。尤其是三位皇子,個個積極踴躍,皆欲在皇帝麵前充分展露自身的才華與謀略,以博得皇帝的青睞。


    齊王蕭緯率先發聲,隻見他雙手抱胸,臉上滿是自信飛揚的神情,高高揚起下巴,聲音洪亮且堅定地說道:“依本王之見,當務之急乃是加派人手疏浚河道,將其拓寬並加深。如此一來,便能確保水流順暢無阻,漕運自然也不再受阻。”


    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馬東真聞聽此言,眉頭緊緊皺起,神色極為凝重,他恭敬地拱手彎腰,言辭謹慎而小心地說道:“齊王殿下,此舉耗費的人力極為龐大。況且如今正值冬春之交,天氣寒冷至極,大地冰封,勞工的招募實在是困難重重啊。再者,這所需的資費堪稱巨額,戶部當下的財政狀況著實難以承擔。”


    齊王聽罷,眼中頓時燃起怒火,狠狠地瞪了戶部尚書一眼,怒目圓睜,大聲怒喝道:“哼,本王既然說了要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資費不夠,就從其他地方調撥,難道還能被這點困難給難住?本王看你就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根本不敢行事!”


    馬東真趕忙再次說道:“齊王殿下,即便能調撥資金,可這一時之間也難以籌措到位啊。”


    齊王愈發惱怒:“本王不管,辦法你們去想!”


    楚王蕭綱清了清嗓子,神色從容地緩緩開口說道:“齊王兄莫要這般急躁。疏浚河道雖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耗時費力。眼下急需盡快恢複漕運,不如暫且減少漕運船隻的載重,分批次運輸。雖說耗時稍長,但也能解當下的燃眉之急。”


    兵部尚書王子騰先是微微點頭,隨即又緩緩搖了搖頭,臉上滿是憂色說道:“楚王殿下此法可行,隻是若采用分批運輸,沿途的安保又成了新的難題。如今兵部事務繁多,要抽調人手怕是不易。”


    楚王微微一笑,神色依舊從容,不緊不慢地迴應道:“這有何難?可從民間招募一些壯丁,加以訓練,組成臨時護衛隊。費用由朝廷出一部分,商戶出一部分。況且,隻要調度得當,也未必需要太多人手。”


    王子騰又道:“招募壯丁訓練成軍,並非短時間內能完成之事。”


    楚王迴道:“事在人為,隻要抓緊時間,總能有所成效。”


    趙王蕭繼不緊不慢地說道:“二位皇兄所言皆有道理,臣弟以為,可同時開辟陸路運輸,與漕運相輔相成。”


    刑部尚書李可正麵露難色,額頭的皺紋愈發深刻,憂心忡忡地說道:“趙王殿下,陸路運輸成本頗高,且路況複雜,不易把控。一旦遇上劫匪,損失將難以估量。”


    趙王輕輕瞥了刑部尚書李可正一眼,一臉的不以為意說道:“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隻要精心籌劃,定能成事。可以多派些官兵沿途護送,加強巡查力度。再與沿途的地方豪強合作,讓他們協助維護治安。”


    李可正緊接著說:“與地方豪強合作,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恐難以把控。”


    內閣大臣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皇子們的提議。


    次輔王天培說道:“三位皇子的想法各有優劣,還需仔細斟酌,切不可倉促行事。畢竟漕運一事關乎國之根本,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位內閣大學士林之煥也附和道:“是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齊王見眾人反應冷淡,頓時惱羞成怒,提高音量,大聲說道:“本王的法子簡單直接,你們為何猶豫不決?莫不是故意與本王作對?”


    楚王則不慌不忙,語調平穩而堅定地說道:“齊王兄莫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綜合考量各種因素。畢竟漕運關係重大,稍有差池,影響的可是整個國家的運轉。咱們得權衡利弊,找到最穩妥的辦法,切不可盲目衝動。”


    齊王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地說道:“就你楚王會說大道理,本王的法子就是最好的!若按你的法子,這得拖到什麽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楚王冷笑一聲,目光堅定而沉穩地說道:“齊王兄如此武斷,怕是不妥。做事總得考慮周全,不能隻圖一時之快。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齊王怒目而視,額頭青筋暴起,聲如洪鍾般大聲吼道:“你楚王就是膽小怕事!不敢放手去幹!”


    楚王迴擊道:“齊王兄,這並非膽小,而是謹慎。盲目衝動隻會壞事,還望齊王兄三思而後行。”


    趙王在一旁煽風點火,臉上帶著虛假的笑容說道:“二位皇兄莫要爭吵,都是為了朝廷著想。隻是這法子還得皇上定奪。”


    皇帝坐在上方,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爭論,臉上沒有絲毫表情,目光深邃如海,讓人難以捉摸其心中的真實想法。


    這時,齊王又說道:“都別囉嗦了,就按本王說的辦,出了問題本王擔著!”


    楚王反駁道:“齊王兄,不可意氣用事,關乎漕運大事,怎能如此武斷?我們應當以大局為重,謹慎決策。否則,稍有不慎,便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


    齊王大聲嗬斥:“你楚王就是存心跟本王過不去!”


    楚王沉著應對,不卑不亢地說道:“齊王兄誤會了,臣弟隻是就事論事,一心為了朝廷的利益著想。”


    戶部侍郎溫庭凱這時站出來說道:“齊王殿下,這資費問題確實棘手,還望殿下三思。如今各地賦稅尚未收齊,戶部實在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齊王大聲道:“那是你們戶部無能!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戶部侍郎溫庭凱無奈道:“殿下息怒,實在是困難重重啊。”


    兵部侍郎董昭也說道:“楚王殿下,招募壯丁訓練成護衛隊,也並非易事,還需時間籌備。訓練不得當,反倒可能誤事。”


    楚王沉思片刻,目光凝重而深沉地說道:“此事確實需要時間,但總比盲目行事要好。我們可以先製定詳細的計劃,逐步推進,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際,一直沉默的禮部侍郎歐陽洵緩緩開口道:“各位殿下,這漕運之事不僅關乎物資運輸,還涉及到禮儀規範。若行事匆忙,恐有失體統。”


    齊王不耐煩道:“少拿這些虛禮來壓本王!本王隻看實際效果!”


    歐陽洵不卑不亢道:“齊王殿下,禮儀之事不可忽視,否則易亂綱常。”


    工部尚書劉洪浩接著說道:“齊王殿下,就算要疏浚河道,這施工所需的材料籌備也需時日啊。”


    齊王怒聲道:“那你們就趕緊去籌備,別在這裏諸多借口!”


    工部尚書劉洪浩趕忙應道:“殿下,這籌備也並非易事啊。”


    吏部尚書張明華也發表意見:“諸位殿下,這人力調配也是個問題,還需權衡各方事務。”


    齊王冷哼道:“你們就是一群膽小怕事之輩!”


    這時,一直沉默的內閣首輔葉高緩緩說道:“各位殿下莫要急躁,還需冷靜思考,共同商議出一個萬全之策。”


    齊王不屑道:“葉大人,您也莫要和稀泥,本王的法子就是最好的!”


    內閣首輔葉高說道:“齊王殿下,還望您能聽取眾人意見。”


    一位內閣次輔王天培也說道:“齊王殿下,此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操之過急啊。”


    齊王吼道:“你們一個個都畏畏縮縮,這朝廷要你們何用!”


    這時,一直未出聲的賈瑀依舊不參與幾人的爭吵。


    皇帝永正知道賈瑀向來智慧過人,於是點名道:“賈瑀,你對此事有何看法?莫要沉默不語。”


    賈瑀隻得站出來,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或可考慮增加海運來補充漕運,甚至在條件允許時代替漕運。”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戶部尚書馬東真立刻說道:“海運風險巨大,風浪難測,萬一遭遇風暴,損失難以估量。”


    賈瑀迴應道:“雖有風險,但提前做好防範準備,未必不可行。”


    兵部尚書王子騰也跟著說道:“且海防之事也需重新部署,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賈瑀說道:“可逐步完善海防,循序漸進。”


    齊王瞪著賈瑀道:“你這是出的什麽餿主意!”


    賈瑀平靜地說道:“齊王殿下,還請息怒,臣也是為解漕運之困。”


    楚王則若有所思道:“倒也未必不可行,隻是需要詳細規劃。”


    趙王陰陽怪氣道:“賈瑀,你這是想標新立異,博陛下關注吧。”


    賈瑀不卑不亢道:“諸位大人,微臣隻是提出一種可能,還需大家共同商討其可行性。”


    於是,小朝會又陷入了新一輪的激烈爭論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