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輕移蓮步踏入這座由水泥全新構建而成的別具一格的園林時,不禁眼前為之一亮。
隻見那亭台樓閣錯落分布,彼此唿應,線條流暢自然且簡潔大方,與傳統的木質建築相較而言,更多了一份硬朗與大氣之姿。水泥那獨特的灰色調,在明媚陽光的映照之下,竟散發出一種別具魅力的韻味。園中的小徑如蜿蜒的絲帶般曲折延伸,兩旁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與堅實平整的水泥路麵相互映襯,愈發顯得和諧美妙,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卷。
元春悠然漫步其中,臉上滿是驚喜與讚歎的神情。她扭頭對身旁的賈政說道:“父親,這園子建造得真是新奇獨特,別出心裁,我在宮中從未目睹過如此獨具匠心的景觀。”
賈政忙和聲迴應道:“這都是家中的一片心意,為了迎接你此次迴來,著實費了不少的心思和力氣。”
元春又將目光投向賈政,說道:“父親,這是何物所建造,竟然也能如此精巧細致,足可見府中之人的用心之深,功夫之足。”
賈瑀趕忙迴答:“迴稟娘娘,此乃一種新的建材,名喚水泥。”
元春讚歎道:“此物也是巧奪天工。”
賈政趕忙拱手行禮,說道:“能得娘娘這般誇讚,實乃我賈府莫大的榮幸。”
賈璉和賈瑀此時也在一旁陪侍著,元春轉頭對他們說道:“此次修建園子,你們兄弟二人勞苦功高,功不可沒。”
賈璉連忙躬身說道:“娘娘過獎了,能讓娘娘感到滿意,我們也就放心安心了。”
賈瑀則態度謙遜地說道:“能為娘娘效力,乃是臣下的榮幸之至。”
眾人一邊悠然地遊覽,一邊愉快地談笑,整個園林之中處處充滿了溫馨祥和與歡樂愉悅的氛圍。
隨後,賈母邢夫人薛寶釵王夫人等命婦入內覲見賈元春。
寶釵身著一襲華美的衣裳,款款而來,她身姿婀娜,步履輕盈,如弱柳扶風,卻又不失端莊大氣。那麵容更是生得精致,眉如遠黛,不畫而翠,一雙杏眼,明亮而清澈,眼神中透著溫和與聰慧。肌膚如雪,吹彈可破,不點而朱的唇微微上揚,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既不顯得諂媚,又讓人倍感親切。頭上梳著端莊的發髻,簪著幾支精美的珠釵,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搖曳,閃爍著點點光芒。
眾人見了,皆忍不住讚歎。賈母笑著說道:“寶丫頭如今出落得越發標致了,這氣度真是不凡。”
邢夫人連忙應和道:“可不是嘛,瞧瞧這通身的氣派,不愧是侯爵夫人。”如今邢夫人也是巴結賈瑀,這時作為名義上婆婆忙誇讚道。
王夫人在一旁聽著,心中雖也覺得寶釵出眾,可一想到如今寶釵地位尊崇,自己的外甥女竟如此風光,心中不免暗自嫉妒起來。
元春細細打量著寶釵,開口道:“寶妹妹如今這般模樣,真是讓人歡喜。聽聞你在侯府也是操持得當,果真是大家風範。”
寶釵微微欠身,謙遜地說道:“娘娘謬讚了,都是家中眾人幫襯著。”
王夫人此時插話道:“娘娘,這也是寶丫頭的福氣,能有如今的榮耀。”話雖如此,可語氣中卻帶著一絲酸意。
賈母何等精明,自是聽出了王夫人的心思,便說道:“都是孩子們爭氣,咱們看著也高興。”
眾人又說了些家常話,寶釵始終麵帶微笑,應對得體,既不張揚,也不卑微。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一旁的丫鬟仆婦們也在私下議論著,“這侯夫人可真是美若天仙,氣質又好。”“可不是,看她那舉止,真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王夫人聽著這些議論,心中越發不是滋味。她想起自己的女兒元春在宮中雖也尊貴,可到底不如寶釵在侯府這般自在。
元春看著母親又暗道,母親精於算計,隻顧眼前,卻不知“金玉良緣”,人家賈瑀也是玉。
賈元春和賈母、王夫人相聚一處,話未出口,淚水先簌簌而落。三人執手相看,淚眼朦朧,互訴著這許久以來的思念之情。
元春哽咽著說道:“祖母,母親,女兒在宮中日夜思念著家中親人,這其中的苦楚實難與人言說。”賈母輕撫著元春的手,老淚縱橫:“我的兒啊,你在宮中受苦了,咱們一家人都盼著你能順遂安好。”王夫人也在一旁抽泣著,母女婆媳三人哭作一團。
稍許,王夫人止住哭聲,竟不合時宜地開口道:“娘娘,如今您得皇上恩寵,可否為寶玉討個封賞,也好讓他日後有個好前程。”
元春聽聞,心中頓覺悲涼。她未曾料到在這難得的團聚時刻,母親滿心所想的仍是為寶玉謀前程,而非單純的親情關懷。
賈母聽聞王夫人此言,怒視著她,斥道:“你這糊塗的東西,如今好不容易一家人相聚,說這些作甚!元春在宮中已是諸多不易,你竟還提這般要求,全然不顧元春的難處。”
王夫人被賈母一斥,麵露愧色,低頭不敢言語。
元春長歎一聲,說道:“母親,女兒在宮中行事需萬般謹慎,寶玉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此刻咱們莫要再說這些煩心之事,且好好享受這片刻的團聚之樂吧。”
三人沉默片刻,又相擁而泣,隻是這氛圍已不如初始那般純粹溫暖,多了幾分沉重與無奈。
元春調整情緒,吩咐道:“快將眾姐妹和寶玉叫來,我許久未見他們,甚是想念。”
不多時,眾姐妹和寶玉便來到了園中。寶玉率先跑到元春麵前,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笑嘻嘻地說道:“姐姐,我可想你了!”元春眼中滿是慈愛,輕輕摸了摸寶玉的頭。
姐妹們依次向元春行禮問安。元春拉著她們的手,目光中透著溫柔,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歡喜與關切。
“妹妹們近日可都安好?可有認真讀書習字?”元春麵帶微笑,輕聲問道。
探春款款上前一步,恭敬地迴道:“姐姐放心,姐妹們都不曾懈怠,每日都勤加學習。”
元春聽了,滿意地點頭微笑,又與眾人聊起了家常,語氣親切地詢問著她們在府中的生活瑣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講述著各自的經曆和趣事,氣氛融洽而溫馨。
說笑間,元春興致勃勃地提議道:“今日相聚,姐妹們不妨作詩助興,也讓我看看你們的才情有無長進。”
眾人皆欣然應允,臉上露出期待的神情。於是一場別開生麵的詩會便在這園林中展開。大家或凝眉沉思,或低聲吟誦,佳作頻出。歡聲笑語迴蕩在整個園子,為這省親的時刻增添了更多的歡樂與溫情。
眾人紛紛沉浸在作詩的樂趣之中,才情盡顯。元春以明月為題,讓眾姐妹作詩。
黛玉輕蹙眉頭,手托香腮,美眸微閉,稍作思索後,朱唇輕啟:“冷月葬花魂寂寂,清光拂柳影悠悠。相思一縷隨風去,獨倚闌幹淚暗流。”吟罷,她神色略帶憂傷,似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迎春性子懦弱,才情也不突出,她絞著手中的帕子,憋紅了臉,才緩緩吟出:“明月照庭階,清輝灑綠苔。夜深人寂靜,心事向誰猜。”念完後,她怯生生地看著眾人,眼中滿是不安。
探春則目光堅定,自信滿滿地吟誦道:“明月高懸照九州,山河萬裏共清幽。心懷壯誌隨風起,欲上青天攬鬥牛。”其神態飛揚,英姿颯爽。
惜春年紀尚小,她眨巴著大眼睛,嗲聲嗲氣地說道:“明月如盤掛碧空,嫦娥寂寞廣寒宮。吳剛伐木聲聲慢,玉兔搗藥急匆匆。”說完,還衝眾人甜甜一笑。
元春想想,說:“讓賈瑀兩口子也一人寫一首來。”
賈瑀略作沉思,隨即吟誦道:“明月皎皎照古今,塵世浮華夢中心。富貴如煙風吹散,唯留真情對月吟。”他神色從容,目光中透著幾分深邃。
寶釵也不示弱,微微福身,輕啟朱唇:“明月有情窺綺戶,清風無意亂羅幃。相思難寄天涯遠,獨倚欄杆盼君歸。”她臉上帶著些許嬌羞,卻又落落大方。
元春含笑聽著眾人的詩作,不時點頭稱讚,眼中滿是欣慰和歡喜。詩會結束,元春又賞了眾人不少珍寶玩物。
此時,夜幕漸漸降臨,園子中燈火通明。元春感慨道:“今日這相聚時光,真希望能永遠停留。隻是宮中事務繁忙,不知下次相聚又在何時。”
眾人聽了,心中皆是一陣傷感。賈母趕忙寬慰道:“娘娘莫要傷懷,隻要娘娘安好,便是賈府眾人的福分。”
元春又提道:
“這園子平日裏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讓姐妹們和寶玉住到園子裏。這樣一來,既能讓他們多一處玩樂的地方,又不至於白白浪費了這好景致。”
元春話音剛落,所有人都麵露尷尬之色。
賈母嘴唇微微顫動,似乎想要說點什麽,可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眼神裏充滿了憂慮。賈政眉頭緊緊皺起,輕輕咳嗽了一聲,站在那裏,臉上顯出為難的神情,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答。王夫人則低垂著眼簾,目光閃爍,暗自琢磨著其中的利弊得失。
寶玉站在一旁,聽了本來興奮,可是發現大家不言語,滿臉的困惑不解,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瞅瞅那個,實在不明白大家為何會是這般神情。
黛玉微微咬著嘴唇,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安,纖細的手指不自覺地絞著手中的帕子。探春則目光堅定,秀眉微蹙,似乎在認真思索著怎樣打破這尷尬的氛圍。
一時間,園中的氣氛變得頗為凝重。唯有那皎潔的明月依舊靜靜地灑下清輝,仿佛對這一切人間的紛擾渾然不覺。
見眾人都不答話,賈瑀隻好硬著頭皮站出來稟告道:
“娘娘,如今這情形有些變化。迎春姑娘年歲漸長,已到了待嫁之時,如今已迴東院,跟著她的父母居住去了。
惜春姑娘呢,族中長老經過商定,安排她跟著我在汝寧府住著。
還有黛玉姑娘,此前受林姑父臨終囑托,便由我代為照看教導,如今也在汝寧侯府居住。
所以說,如今這府中啊,就隻有探春和寶玉兩人。府中的居所已然很是寬敞舒適。
再者,這園子雖是府中所建,可畢竟是仿著宮中規製,多少也算是禁院。依臣下之見,還是暫且封著為好,等娘娘您下次來了,再行開啟,也不遲。”
賈元春看到這情景,心知如今這賈家做主之人已是賈瑀,不禁心生感慨,臉上的笑容也淡了幾分,原本滿心的歡喜此刻已消散大半,隻覺意興闌珊。
她微微歎了口氣,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失落,再無方才的興致,遂在宮女太監們的簇擁下,登上迴宮的馬車,返迴了宮中。
隻見那亭台樓閣錯落分布,彼此唿應,線條流暢自然且簡潔大方,與傳統的木質建築相較而言,更多了一份硬朗與大氣之姿。水泥那獨特的灰色調,在明媚陽光的映照之下,竟散發出一種別具魅力的韻味。園中的小徑如蜿蜒的絲帶般曲折延伸,兩旁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與堅實平整的水泥路麵相互映襯,愈發顯得和諧美妙,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卷。
元春悠然漫步其中,臉上滿是驚喜與讚歎的神情。她扭頭對身旁的賈政說道:“父親,這園子建造得真是新奇獨特,別出心裁,我在宮中從未目睹過如此獨具匠心的景觀。”
賈政忙和聲迴應道:“這都是家中的一片心意,為了迎接你此次迴來,著實費了不少的心思和力氣。”
元春又將目光投向賈政,說道:“父親,這是何物所建造,竟然也能如此精巧細致,足可見府中之人的用心之深,功夫之足。”
賈瑀趕忙迴答:“迴稟娘娘,此乃一種新的建材,名喚水泥。”
元春讚歎道:“此物也是巧奪天工。”
賈政趕忙拱手行禮,說道:“能得娘娘這般誇讚,實乃我賈府莫大的榮幸。”
賈璉和賈瑀此時也在一旁陪侍著,元春轉頭對他們說道:“此次修建園子,你們兄弟二人勞苦功高,功不可沒。”
賈璉連忙躬身說道:“娘娘過獎了,能讓娘娘感到滿意,我們也就放心安心了。”
賈瑀則態度謙遜地說道:“能為娘娘效力,乃是臣下的榮幸之至。”
眾人一邊悠然地遊覽,一邊愉快地談笑,整個園林之中處處充滿了溫馨祥和與歡樂愉悅的氛圍。
隨後,賈母邢夫人薛寶釵王夫人等命婦入內覲見賈元春。
寶釵身著一襲華美的衣裳,款款而來,她身姿婀娜,步履輕盈,如弱柳扶風,卻又不失端莊大氣。那麵容更是生得精致,眉如遠黛,不畫而翠,一雙杏眼,明亮而清澈,眼神中透著溫和與聰慧。肌膚如雪,吹彈可破,不點而朱的唇微微上揚,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既不顯得諂媚,又讓人倍感親切。頭上梳著端莊的發髻,簪著幾支精美的珠釵,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搖曳,閃爍著點點光芒。
眾人見了,皆忍不住讚歎。賈母笑著說道:“寶丫頭如今出落得越發標致了,這氣度真是不凡。”
邢夫人連忙應和道:“可不是嘛,瞧瞧這通身的氣派,不愧是侯爵夫人。”如今邢夫人也是巴結賈瑀,這時作為名義上婆婆忙誇讚道。
王夫人在一旁聽著,心中雖也覺得寶釵出眾,可一想到如今寶釵地位尊崇,自己的外甥女竟如此風光,心中不免暗自嫉妒起來。
元春細細打量著寶釵,開口道:“寶妹妹如今這般模樣,真是讓人歡喜。聽聞你在侯府也是操持得當,果真是大家風範。”
寶釵微微欠身,謙遜地說道:“娘娘謬讚了,都是家中眾人幫襯著。”
王夫人此時插話道:“娘娘,這也是寶丫頭的福氣,能有如今的榮耀。”話雖如此,可語氣中卻帶著一絲酸意。
賈母何等精明,自是聽出了王夫人的心思,便說道:“都是孩子們爭氣,咱們看著也高興。”
眾人又說了些家常話,寶釵始終麵帶微笑,應對得體,既不張揚,也不卑微。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一旁的丫鬟仆婦們也在私下議論著,“這侯夫人可真是美若天仙,氣質又好。”“可不是,看她那舉止,真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王夫人聽著這些議論,心中越發不是滋味。她想起自己的女兒元春在宮中雖也尊貴,可到底不如寶釵在侯府這般自在。
元春看著母親又暗道,母親精於算計,隻顧眼前,卻不知“金玉良緣”,人家賈瑀也是玉。
賈元春和賈母、王夫人相聚一處,話未出口,淚水先簌簌而落。三人執手相看,淚眼朦朧,互訴著這許久以來的思念之情。
元春哽咽著說道:“祖母,母親,女兒在宮中日夜思念著家中親人,這其中的苦楚實難與人言說。”賈母輕撫著元春的手,老淚縱橫:“我的兒啊,你在宮中受苦了,咱們一家人都盼著你能順遂安好。”王夫人也在一旁抽泣著,母女婆媳三人哭作一團。
稍許,王夫人止住哭聲,竟不合時宜地開口道:“娘娘,如今您得皇上恩寵,可否為寶玉討個封賞,也好讓他日後有個好前程。”
元春聽聞,心中頓覺悲涼。她未曾料到在這難得的團聚時刻,母親滿心所想的仍是為寶玉謀前程,而非單純的親情關懷。
賈母聽聞王夫人此言,怒視著她,斥道:“你這糊塗的東西,如今好不容易一家人相聚,說這些作甚!元春在宮中已是諸多不易,你竟還提這般要求,全然不顧元春的難處。”
王夫人被賈母一斥,麵露愧色,低頭不敢言語。
元春長歎一聲,說道:“母親,女兒在宮中行事需萬般謹慎,寶玉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此刻咱們莫要再說這些煩心之事,且好好享受這片刻的團聚之樂吧。”
三人沉默片刻,又相擁而泣,隻是這氛圍已不如初始那般純粹溫暖,多了幾分沉重與無奈。
元春調整情緒,吩咐道:“快將眾姐妹和寶玉叫來,我許久未見他們,甚是想念。”
不多時,眾姐妹和寶玉便來到了園中。寶玉率先跑到元春麵前,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笑嘻嘻地說道:“姐姐,我可想你了!”元春眼中滿是慈愛,輕輕摸了摸寶玉的頭。
姐妹們依次向元春行禮問安。元春拉著她們的手,目光中透著溫柔,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歡喜與關切。
“妹妹們近日可都安好?可有認真讀書習字?”元春麵帶微笑,輕聲問道。
探春款款上前一步,恭敬地迴道:“姐姐放心,姐妹們都不曾懈怠,每日都勤加學習。”
元春聽了,滿意地點頭微笑,又與眾人聊起了家常,語氣親切地詢問著她們在府中的生活瑣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講述著各自的經曆和趣事,氣氛融洽而溫馨。
說笑間,元春興致勃勃地提議道:“今日相聚,姐妹們不妨作詩助興,也讓我看看你們的才情有無長進。”
眾人皆欣然應允,臉上露出期待的神情。於是一場別開生麵的詩會便在這園林中展開。大家或凝眉沉思,或低聲吟誦,佳作頻出。歡聲笑語迴蕩在整個園子,為這省親的時刻增添了更多的歡樂與溫情。
眾人紛紛沉浸在作詩的樂趣之中,才情盡顯。元春以明月為題,讓眾姐妹作詩。
黛玉輕蹙眉頭,手托香腮,美眸微閉,稍作思索後,朱唇輕啟:“冷月葬花魂寂寂,清光拂柳影悠悠。相思一縷隨風去,獨倚闌幹淚暗流。”吟罷,她神色略帶憂傷,似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迎春性子懦弱,才情也不突出,她絞著手中的帕子,憋紅了臉,才緩緩吟出:“明月照庭階,清輝灑綠苔。夜深人寂靜,心事向誰猜。”念完後,她怯生生地看著眾人,眼中滿是不安。
探春則目光堅定,自信滿滿地吟誦道:“明月高懸照九州,山河萬裏共清幽。心懷壯誌隨風起,欲上青天攬鬥牛。”其神態飛揚,英姿颯爽。
惜春年紀尚小,她眨巴著大眼睛,嗲聲嗲氣地說道:“明月如盤掛碧空,嫦娥寂寞廣寒宮。吳剛伐木聲聲慢,玉兔搗藥急匆匆。”說完,還衝眾人甜甜一笑。
元春想想,說:“讓賈瑀兩口子也一人寫一首來。”
賈瑀略作沉思,隨即吟誦道:“明月皎皎照古今,塵世浮華夢中心。富貴如煙風吹散,唯留真情對月吟。”他神色從容,目光中透著幾分深邃。
寶釵也不示弱,微微福身,輕啟朱唇:“明月有情窺綺戶,清風無意亂羅幃。相思難寄天涯遠,獨倚欄杆盼君歸。”她臉上帶著些許嬌羞,卻又落落大方。
元春含笑聽著眾人的詩作,不時點頭稱讚,眼中滿是欣慰和歡喜。詩會結束,元春又賞了眾人不少珍寶玩物。
此時,夜幕漸漸降臨,園子中燈火通明。元春感慨道:“今日這相聚時光,真希望能永遠停留。隻是宮中事務繁忙,不知下次相聚又在何時。”
眾人聽了,心中皆是一陣傷感。賈母趕忙寬慰道:“娘娘莫要傷懷,隻要娘娘安好,便是賈府眾人的福分。”
元春又提道:
“這園子平日裏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讓姐妹們和寶玉住到園子裏。這樣一來,既能讓他們多一處玩樂的地方,又不至於白白浪費了這好景致。”
元春話音剛落,所有人都麵露尷尬之色。
賈母嘴唇微微顫動,似乎想要說點什麽,可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眼神裏充滿了憂慮。賈政眉頭緊緊皺起,輕輕咳嗽了一聲,站在那裏,臉上顯出為難的神情,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答。王夫人則低垂著眼簾,目光閃爍,暗自琢磨著其中的利弊得失。
寶玉站在一旁,聽了本來興奮,可是發現大家不言語,滿臉的困惑不解,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瞅瞅那個,實在不明白大家為何會是這般神情。
黛玉微微咬著嘴唇,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安,纖細的手指不自覺地絞著手中的帕子。探春則目光堅定,秀眉微蹙,似乎在認真思索著怎樣打破這尷尬的氛圍。
一時間,園中的氣氛變得頗為凝重。唯有那皎潔的明月依舊靜靜地灑下清輝,仿佛對這一切人間的紛擾渾然不覺。
見眾人都不答話,賈瑀隻好硬著頭皮站出來稟告道:
“娘娘,如今這情形有些變化。迎春姑娘年歲漸長,已到了待嫁之時,如今已迴東院,跟著她的父母居住去了。
惜春姑娘呢,族中長老經過商定,安排她跟著我在汝寧府住著。
還有黛玉姑娘,此前受林姑父臨終囑托,便由我代為照看教導,如今也在汝寧侯府居住。
所以說,如今這府中啊,就隻有探春和寶玉兩人。府中的居所已然很是寬敞舒適。
再者,這園子雖是府中所建,可畢竟是仿著宮中規製,多少也算是禁院。依臣下之見,還是暫且封著為好,等娘娘您下次來了,再行開啟,也不遲。”
賈元春看到這情景,心知如今這賈家做主之人已是賈瑀,不禁心生感慨,臉上的笑容也淡了幾分,原本滿心的歡喜此刻已消散大半,隻覺意興闌珊。
她微微歎了口氣,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失落,再無方才的興致,遂在宮女太監們的簇擁下,登上迴宮的馬車,返迴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