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天明
天亮了,一切似乎都已經結束,卻又像是剛剛開始。
高岐佑此時在朝堂之上真是百口莫辯!一眾言官簡直像著了魔似的瘋狂彈劾於他。兵部尚書吉慶,工部尚書顧明通,刑部尚書解古遠,吏部尚書宋謹言,戶部尚書韓穀文,吏部尚書曹昂之,竟然不發一言!
齊帝眼角微跳,“宋謹言,你來說兩句。”
宋謹言隻能站出來,“陛下,不論滇西戰事,還是高大人遇刺,皆不在我的管轄範圍內啊。”
齊帝勃然大怒,“你是吏部尚書,管的就是我大齊百官,怎麽此事就與你沒有半點關係了!?”
宋謹言自知失言,趕緊跪下來,“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妄下定論啊!”
齊帝斜了他一眼,“你說的是哪一件事啊?還是說你覺得這兩件事,就是一迴事啊?”
宋謹言沒有想到高岐佑現在還好端端的站在那裏,自己卻成了陛下的出氣筒,“陛下,兩件事都要查清楚了才能做決定啊!”
齊帝揮揮手,示意他站起來,“今天真是一場好戲!滿朝文武,竟然都隻會推卸責任!”
隨後他斜眼看了一眼高岐佑,“高大人,高何以如今怎樣了?怎的不見他到殿上來?”
高岐佑趕緊道,“那孩子被炸藥所驚,現在正在府內修養。”
齊帝猛地站起來,大罵一通,“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修養?滇西如此大的事,他還是武官,竟敢不來上朝!派人把他給我拖過來!”
高岐佑急道,“陛下,他現在還不能來?”
齊帝察覺到異常,“哦?朕不是聽說高何以無恙嗎?”
高岐佑明顯有些為難道,“本來是無恙......”
譚季戶此時站出來道,“可惜他心頭被他的侍女紮了一刀,是吧高大人?”他是言官之首,從上朝開始對高岐佑的彈劾就沒停下過。
高岐佑沒法反駁,說實話紀行救是救活了,可是明顯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和這孩子相處的時間已經不短,知道紀行從來不把傷當傷,隻要還有一口氣,紀行似乎都表現得像沒有受一點傷的模樣。而且紀行醒來之後的詭異表現,讓他哪怕知道紀行還活著,也不敢妄下定論這孩子能真的一點事沒有。
譚季戶冷笑道,“怕不是高大人推舉你那侄子,就是為了謀害於我大齊之人才吧!”
高岐佑當即反唇相譏,“我會算計的我的親侄子嗎?譚大人你這是何意?莫非是找不到借口了?”
譚季戶道,“我隻信我眼前所看見的!我這裏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是打從汗青刺殺高何以一案時,你屢次進宮,最後是不是那刑徒汗青活了下來?正是不巧,他剛剛到滇西,滇西八百人就全軍覆沒!那可是八百人啊!就算是八百個饅頭也要啃上一天,那滇西八百軍竟然不到半天就沒了!”
他越發咄咄逼人,“高大人,且不說滇西,隻說此次。你極力向陛下舉薦高何以去空明坊,最後人去了,卻不知道是不是活著迴來的!恐怕高何以已經是兇多吉少!高大人,莫非你是因為高寒士高先生,才要對他長子下手!”
高岐佑冷笑一聲,“我與高寒士乃是胞兄胞弟,我緣何要加害於他的兒子!你這話真是站不住腳!”
譚季戶沒等高岐佑說完就搶道,“我說的話站不住腳?請問這兩次大事中,竟然都和高大人有關係,且都和異族有關係,高大人又想,如何自辨!”他扭轉過頭,“陛下,依微臣所見,這高岐佑定然是有不臣之心!他是通敵叛國啊!”
高岐佑趕緊向齊帝自辨,“陛下,微臣對大齊忠心耿耿數十年,天下皆知!陛下,臣絕無二心啊!”
可是齊帝聽了那言官譚季戶的話之後,看向高岐佑的眼神卻有些奇怪了。他沒有讚同或者反駁其中任何一位,“你們有事瞞著朕?”
高岐佑趕緊跪在地上,“陛下,臣絕對沒有任何一件事有絲毫欺瞞!”
齊帝擺擺手,“朕知道你對大齊忠心耿耿,”他轉向譚季戶,“你認為高大人對大齊忠心耿耿嗎?”
譚季戶一時語塞,正要說話,齊帝突然聲音拔高了八個度,“朕問你認為高大人對大齊可忠心!?”
譚季戶結結巴巴答道,“高大人對大齊忠心與否,這不是微臣肉眼能看清的,隻是陛下,這高岐佑所做的事卻不像是忠心啊!”
齊帝冷冷一笑,“朕問的是你認為,譚大人,你認為高大人可忠心?”
譚季戶腦門上一涼,趕緊道,“微臣以為高大人確實通敵叛國,何談忠心!”
齊帝點點頭,“好,很好。假若案子查明了,高大人與這兩件大案無關,譚大人便是妖言惑眾,應株連九族。假若高大人確實通敵叛國,高家便也株連九族。”
譚季戶登時眼皮子一跳,趕緊道,“陛下......”
齊帝道,“有關高大人的案子,到這裏就算可以交給應天府來辦了,譚大人再多說一句話,就是心中有虛假。”
譚季戶趕緊閉嘴。
齊帝一直懷疑紀行是曇羽太子。他知道紀行武功極高,就算是再厲害的刺客,也沒有把握在京城能刺殺成功。所以他對京城這次的變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那些異族竟然用了炸藥。
做成炸藥所需的硝石,齊庭律法寫明了的不能一次購買超過一斤,除非是軍方購買。但是昨夜這麽大的動靜,別說能把人炸死了,就算是牆也能炸塌了。應天府的眼線說的紀行最後被人帶迴了府上,齊帝本來以為紀行無事。可是今天來看,似乎那孩子真的有了事。
他今天對高岐佑和譚季戶倆人都說出來株連九族的大刑,實在讓群臣不解,想不通為何齊帝發出來這麽大的脾氣。那譚季戶自己知道自己沒有證據,一聽會株連九族,也是再硬的腰板也有點伸不直了。
“高大人,先把高何以帶過來吧。”齊帝沉悶地道。
高岐佑為難道,“陛下,何以昨夜受了極重的傷,心口的確是被人紮了一刀。現在隻能靜養,萬萬不能挪動。”
齊帝道,“他若是死了,你們都有罪。”
他這句話說得輕巧,可是滿朝文武愣是沒有一個敢吭聲的,霎時間大殿之內落針可聞。有關那個傳言,似乎在今天終於得到了證實。倘若不是曇羽太子,緣何陛下要對一個臣子如此關照?
正在這時,大殿之外一個太監急慌慌跑到大殿門口。洪老太監攔下他,“什麽事?”
小太監道,“小高大人來了!”
洪老太監臉上堆起了笑,“裏邊兒正談這孩子呢,快,跟我一起去請小高大人。”
很快洪老太監見到了紀行,不禁點點頭,笑道,“說是昨夜小高大人吃了苦,沒想到今日容光煥發,這哪裏像受了傷的樣子。小高大人,來,隨我入殿。”
此時紀行傳得十分精神,隻是臉上有點兒擦傷,不過無傷大雅。沒一會兒齊帝便收到紀行請見的消息,他趕緊道,“快將他帶過來!”
紀行便這樣從殿外一步一步走到殿內。所有大臣都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沒想到此子竟然還活蹦亂跳,不說了是心口被紮了一刀嗎?
紀行單膝跪下,行了一禮,“臣,叩見陛下!”
齊帝趕緊道,“快快請起!高何以,你不是重傷了嗎?”
紀行點頭,“微臣的確受了一點傷,不過無傷大雅。臣今日遲來,實則是因為剛剛醒過來。”
齊帝皺眉,“剛剛醒過來?”
紀行點頭,“昨夜一劍灌心而過,幾乎要了微臣的命。拖陛下福佑,微臣撿迴來一條命。”
齊帝笑道,“那你還是躺著吧!來人,給高大人賜座!”
很快有太監把椅子搬過來。紀行卻拱拱手,“陛下,微臣身上的傷,是站得坐不得,坐下來就撐不住。”
齊帝不禁覺得有些意思,“為何?”
紀行道,“屁股上中了一劍。”
他冷著臉說這句話時把齊帝逗得笑得前仰後合。齊帝笑道,“你身上有傷,自然是該歇息,竟然還要來此,實屬不該。”
紀行重傷之軀,在說幾句話之間,其實就已經有人看出來了。洪老太監注意到他額頭有些冒汗,更多人都看見紀行手臂上有一絲血跡滲出來,而後順著手指滴落下來。可是紀行卻似乎沒有感覺地道,“微臣來此,是為了消除幾個誤會。”
齊帝饒有興致,“哪些誤會?”
紀行道,“方才臣在殿外聽得清楚。滇西戰事,若是應譚大人所說,則與高岐佑大人無一絲關係。”
齊帝沒有想到紀行會這麽肯定地說出來,不禁皺皺眉,“高何以,你若是說錯一句話,可是要被問罪的,怎的如此肯定啊?不過朕倒想聽聽你作此判斷的原因。”
紀行當著滿朝文武侃侃而談,“譚大人的意思無非是汗青乃是高岐佑大人的爪牙,到了滇西之後便裏應外合,致使全軍覆沒。譚大人,不知道在下之言可有差錯?”
譚季戶感覺紀行在給他挖坑,隻是還不知道紀行在想什麽,但是自己的確是這個意思,隻能點頭,“是。”
紀行點點頭,“汗青抵達滇西不足三月,既要取得異族信任,又要在羅十誠將軍的眼皮子底下為異族做內應,順帶將羅十誠部的所有撤退方式摸清。順帶提一句,若非那八百人的撤退路線悉數被異族所知,絕無可能致使八百人全軍覆沒。兩個多月,實在太急了。除非羅十誠將軍將自己的所有進攻以及撤退路線悉數拱手交與異族,否則汗青絕無可能在兩個月之內做成這些事。所以汗青乃是高岐佑大人內應之事,隻怕是有誤啊。”
譚季戶瞠目結舌,“可是,可是......”
齊帝沒有想到紀行熟諳軍事,幾言幾語之間就將譚季戶駁得啞口無言。
譚季戶咬咬牙,“可是洪臣之事作何解釋!那洪臣乃是羅十誠手下,他父親洪漢又曾是高岐佑的手下,這個你又怎樣圓!”
紀行道,“洪臣未死,被西南節度使扣著。屆時有什麽完全問他。譚大人怎麽這麽著急給高岐佑大人安上一個罪名呢?”
隨後紀行又道,“其實昨夜我重傷垂死,乃是我二叔手下兩位力士所救。假如高岐佑大人是想要謀害於我,怎麽會救我?”
譚季戶道,“先殺後救,掩人耳目!”
紀行笑道,“如果高岐佑大人是要掩人耳目,怎麽我今日又到了此處,高岐佑大人何不在府內就放任我死去?如此大費周章,怎麽會是要謀害於我?”
譚季戶這迴是真的沒話說了。
齊帝拍了兩下掌,哈哈大笑,“精彩!高何以,你這腦子是很好使啊!譚大人身為言官之首已經有十年之久,最擅嘴皮子上的功夫,沒想到今日被你三言兩語間收拾下來了。你厲害呀!”
紀行微微低頭,“微臣微末道行,不值一哂。”
此時洪老太監看著紀行手指滴落的血珠,緩緩湊到齊帝身前,不知道說了些什麽。齊帝聽了後,微微偏頭,又笑道,“既然真相還待查明,那便退朝吧!”
一個太監用清亮的嗓音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喊了這句話,就算是退朝了。此時齊帝道,“高何以,你留下來,真有幾句話要問你。”
紀行點頭。等人都散得差不多時,齊帝趕緊道,“快宣太醫!”
紀行道,“陛下,不必如此。微臣本就是武夫出身,受點兒傷無妨。”
齊帝登時瞪起來紀行,“你敢抗旨!?”
紀行笑笑,“微臣不敢。”
齊帝微笑,笑得頗有些讓人看不透。紀行道,“二叔絕對沒有通敵叛國。”
齊帝點頭,“朕知曉。”
紀行道,“我想去一趟滇西,也可能是其他地方。”
齊帝訝異看著紀行,“為何?”
紀行道,“替陛下做一點事。但是我想要權。”
齊帝笑道,“頭一迴見到如此膽大之人!”
天亮了,一切似乎都已經結束,卻又像是剛剛開始。
高岐佑此時在朝堂之上真是百口莫辯!一眾言官簡直像著了魔似的瘋狂彈劾於他。兵部尚書吉慶,工部尚書顧明通,刑部尚書解古遠,吏部尚書宋謹言,戶部尚書韓穀文,吏部尚書曹昂之,竟然不發一言!
齊帝眼角微跳,“宋謹言,你來說兩句。”
宋謹言隻能站出來,“陛下,不論滇西戰事,還是高大人遇刺,皆不在我的管轄範圍內啊。”
齊帝勃然大怒,“你是吏部尚書,管的就是我大齊百官,怎麽此事就與你沒有半點關係了!?”
宋謹言自知失言,趕緊跪下來,“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妄下定論啊!”
齊帝斜了他一眼,“你說的是哪一件事啊?還是說你覺得這兩件事,就是一迴事啊?”
宋謹言沒有想到高岐佑現在還好端端的站在那裏,自己卻成了陛下的出氣筒,“陛下,兩件事都要查清楚了才能做決定啊!”
齊帝揮揮手,示意他站起來,“今天真是一場好戲!滿朝文武,竟然都隻會推卸責任!”
隨後他斜眼看了一眼高岐佑,“高大人,高何以如今怎樣了?怎的不見他到殿上來?”
高岐佑趕緊道,“那孩子被炸藥所驚,現在正在府內修養。”
齊帝猛地站起來,大罵一通,“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修養?滇西如此大的事,他還是武官,竟敢不來上朝!派人把他給我拖過來!”
高岐佑急道,“陛下,他現在還不能來?”
齊帝察覺到異常,“哦?朕不是聽說高何以無恙嗎?”
高岐佑明顯有些為難道,“本來是無恙......”
譚季戶此時站出來道,“可惜他心頭被他的侍女紮了一刀,是吧高大人?”他是言官之首,從上朝開始對高岐佑的彈劾就沒停下過。
高岐佑沒法反駁,說實話紀行救是救活了,可是明顯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和這孩子相處的時間已經不短,知道紀行從來不把傷當傷,隻要還有一口氣,紀行似乎都表現得像沒有受一點傷的模樣。而且紀行醒來之後的詭異表現,讓他哪怕知道紀行還活著,也不敢妄下定論這孩子能真的一點事沒有。
譚季戶冷笑道,“怕不是高大人推舉你那侄子,就是為了謀害於我大齊之人才吧!”
高岐佑當即反唇相譏,“我會算計的我的親侄子嗎?譚大人你這是何意?莫非是找不到借口了?”
譚季戶道,“我隻信我眼前所看見的!我這裏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是打從汗青刺殺高何以一案時,你屢次進宮,最後是不是那刑徒汗青活了下來?正是不巧,他剛剛到滇西,滇西八百人就全軍覆沒!那可是八百人啊!就算是八百個饅頭也要啃上一天,那滇西八百軍竟然不到半天就沒了!”
他越發咄咄逼人,“高大人,且不說滇西,隻說此次。你極力向陛下舉薦高何以去空明坊,最後人去了,卻不知道是不是活著迴來的!恐怕高何以已經是兇多吉少!高大人,莫非你是因為高寒士高先生,才要對他長子下手!”
高岐佑冷笑一聲,“我與高寒士乃是胞兄胞弟,我緣何要加害於他的兒子!你這話真是站不住腳!”
譚季戶沒等高岐佑說完就搶道,“我說的話站不住腳?請問這兩次大事中,竟然都和高大人有關係,且都和異族有關係,高大人又想,如何自辨!”他扭轉過頭,“陛下,依微臣所見,這高岐佑定然是有不臣之心!他是通敵叛國啊!”
高岐佑趕緊向齊帝自辨,“陛下,微臣對大齊忠心耿耿數十年,天下皆知!陛下,臣絕無二心啊!”
可是齊帝聽了那言官譚季戶的話之後,看向高岐佑的眼神卻有些奇怪了。他沒有讚同或者反駁其中任何一位,“你們有事瞞著朕?”
高岐佑趕緊跪在地上,“陛下,臣絕對沒有任何一件事有絲毫欺瞞!”
齊帝擺擺手,“朕知道你對大齊忠心耿耿,”他轉向譚季戶,“你認為高大人對大齊忠心耿耿嗎?”
譚季戶一時語塞,正要說話,齊帝突然聲音拔高了八個度,“朕問你認為高大人對大齊可忠心!?”
譚季戶結結巴巴答道,“高大人對大齊忠心與否,這不是微臣肉眼能看清的,隻是陛下,這高岐佑所做的事卻不像是忠心啊!”
齊帝冷冷一笑,“朕問的是你認為,譚大人,你認為高大人可忠心?”
譚季戶腦門上一涼,趕緊道,“微臣以為高大人確實通敵叛國,何談忠心!”
齊帝點點頭,“好,很好。假若案子查明了,高大人與這兩件大案無關,譚大人便是妖言惑眾,應株連九族。假若高大人確實通敵叛國,高家便也株連九族。”
譚季戶登時眼皮子一跳,趕緊道,“陛下......”
齊帝道,“有關高大人的案子,到這裏就算可以交給應天府來辦了,譚大人再多說一句話,就是心中有虛假。”
譚季戶趕緊閉嘴。
齊帝一直懷疑紀行是曇羽太子。他知道紀行武功極高,就算是再厲害的刺客,也沒有把握在京城能刺殺成功。所以他對京城這次的變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那些異族竟然用了炸藥。
做成炸藥所需的硝石,齊庭律法寫明了的不能一次購買超過一斤,除非是軍方購買。但是昨夜這麽大的動靜,別說能把人炸死了,就算是牆也能炸塌了。應天府的眼線說的紀行最後被人帶迴了府上,齊帝本來以為紀行無事。可是今天來看,似乎那孩子真的有了事。
他今天對高岐佑和譚季戶倆人都說出來株連九族的大刑,實在讓群臣不解,想不通為何齊帝發出來這麽大的脾氣。那譚季戶自己知道自己沒有證據,一聽會株連九族,也是再硬的腰板也有點伸不直了。
“高大人,先把高何以帶過來吧。”齊帝沉悶地道。
高岐佑為難道,“陛下,何以昨夜受了極重的傷,心口的確是被人紮了一刀。現在隻能靜養,萬萬不能挪動。”
齊帝道,“他若是死了,你們都有罪。”
他這句話說得輕巧,可是滿朝文武愣是沒有一個敢吭聲的,霎時間大殿之內落針可聞。有關那個傳言,似乎在今天終於得到了證實。倘若不是曇羽太子,緣何陛下要對一個臣子如此關照?
正在這時,大殿之外一個太監急慌慌跑到大殿門口。洪老太監攔下他,“什麽事?”
小太監道,“小高大人來了!”
洪老太監臉上堆起了笑,“裏邊兒正談這孩子呢,快,跟我一起去請小高大人。”
很快洪老太監見到了紀行,不禁點點頭,笑道,“說是昨夜小高大人吃了苦,沒想到今日容光煥發,這哪裏像受了傷的樣子。小高大人,來,隨我入殿。”
此時紀行傳得十分精神,隻是臉上有點兒擦傷,不過無傷大雅。沒一會兒齊帝便收到紀行請見的消息,他趕緊道,“快將他帶過來!”
紀行便這樣從殿外一步一步走到殿內。所有大臣都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沒想到此子竟然還活蹦亂跳,不說了是心口被紮了一刀嗎?
紀行單膝跪下,行了一禮,“臣,叩見陛下!”
齊帝趕緊道,“快快請起!高何以,你不是重傷了嗎?”
紀行點頭,“微臣的確受了一點傷,不過無傷大雅。臣今日遲來,實則是因為剛剛醒過來。”
齊帝皺眉,“剛剛醒過來?”
紀行點頭,“昨夜一劍灌心而過,幾乎要了微臣的命。拖陛下福佑,微臣撿迴來一條命。”
齊帝笑道,“那你還是躺著吧!來人,給高大人賜座!”
很快有太監把椅子搬過來。紀行卻拱拱手,“陛下,微臣身上的傷,是站得坐不得,坐下來就撐不住。”
齊帝不禁覺得有些意思,“為何?”
紀行道,“屁股上中了一劍。”
他冷著臉說這句話時把齊帝逗得笑得前仰後合。齊帝笑道,“你身上有傷,自然是該歇息,竟然還要來此,實屬不該。”
紀行重傷之軀,在說幾句話之間,其實就已經有人看出來了。洪老太監注意到他額頭有些冒汗,更多人都看見紀行手臂上有一絲血跡滲出來,而後順著手指滴落下來。可是紀行卻似乎沒有感覺地道,“微臣來此,是為了消除幾個誤會。”
齊帝饒有興致,“哪些誤會?”
紀行道,“方才臣在殿外聽得清楚。滇西戰事,若是應譚大人所說,則與高岐佑大人無一絲關係。”
齊帝沒有想到紀行會這麽肯定地說出來,不禁皺皺眉,“高何以,你若是說錯一句話,可是要被問罪的,怎的如此肯定啊?不過朕倒想聽聽你作此判斷的原因。”
紀行當著滿朝文武侃侃而談,“譚大人的意思無非是汗青乃是高岐佑大人的爪牙,到了滇西之後便裏應外合,致使全軍覆沒。譚大人,不知道在下之言可有差錯?”
譚季戶感覺紀行在給他挖坑,隻是還不知道紀行在想什麽,但是自己的確是這個意思,隻能點頭,“是。”
紀行點點頭,“汗青抵達滇西不足三月,既要取得異族信任,又要在羅十誠將軍的眼皮子底下為異族做內應,順帶將羅十誠部的所有撤退方式摸清。順帶提一句,若非那八百人的撤退路線悉數被異族所知,絕無可能致使八百人全軍覆沒。兩個多月,實在太急了。除非羅十誠將軍將自己的所有進攻以及撤退路線悉數拱手交與異族,否則汗青絕無可能在兩個月之內做成這些事。所以汗青乃是高岐佑大人內應之事,隻怕是有誤啊。”
譚季戶瞠目結舌,“可是,可是......”
齊帝沒有想到紀行熟諳軍事,幾言幾語之間就將譚季戶駁得啞口無言。
譚季戶咬咬牙,“可是洪臣之事作何解釋!那洪臣乃是羅十誠手下,他父親洪漢又曾是高岐佑的手下,這個你又怎樣圓!”
紀行道,“洪臣未死,被西南節度使扣著。屆時有什麽完全問他。譚大人怎麽這麽著急給高岐佑大人安上一個罪名呢?”
隨後紀行又道,“其實昨夜我重傷垂死,乃是我二叔手下兩位力士所救。假如高岐佑大人是想要謀害於我,怎麽會救我?”
譚季戶道,“先殺後救,掩人耳目!”
紀行笑道,“如果高岐佑大人是要掩人耳目,怎麽我今日又到了此處,高岐佑大人何不在府內就放任我死去?如此大費周章,怎麽會是要謀害於我?”
譚季戶這迴是真的沒話說了。
齊帝拍了兩下掌,哈哈大笑,“精彩!高何以,你這腦子是很好使啊!譚大人身為言官之首已經有十年之久,最擅嘴皮子上的功夫,沒想到今日被你三言兩語間收拾下來了。你厲害呀!”
紀行微微低頭,“微臣微末道行,不值一哂。”
此時洪老太監看著紀行手指滴落的血珠,緩緩湊到齊帝身前,不知道說了些什麽。齊帝聽了後,微微偏頭,又笑道,“既然真相還待查明,那便退朝吧!”
一個太監用清亮的嗓音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喊了這句話,就算是退朝了。此時齊帝道,“高何以,你留下來,真有幾句話要問你。”
紀行點頭。等人都散得差不多時,齊帝趕緊道,“快宣太醫!”
紀行道,“陛下,不必如此。微臣本就是武夫出身,受點兒傷無妨。”
齊帝登時瞪起來紀行,“你敢抗旨!?”
紀行笑笑,“微臣不敢。”
齊帝微笑,笑得頗有些讓人看不透。紀行道,“二叔絕對沒有通敵叛國。”
齊帝點頭,“朕知曉。”
紀行道,“我想去一趟滇西,也可能是其他地方。”
齊帝訝異看著紀行,“為何?”
紀行道,“替陛下做一點事。但是我想要權。”
齊帝笑道,“頭一迴見到如此膽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