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父母之愛子
逆轉北宋,開局收下潘金蓮 作者:天使之翼飛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天壽公主的安排,暫且告一段落。
大遼君臣開始討論前線戰事。
如今局勢萬分危急,疆域損失過半,遼軍士氣低落,迫切需要拿出對策,抗擊金兵。
在天祚帝的示意下,蕭奉先拿起前線戰報,給蕭幹和耶律大石看,
這兩人,一個是後起之秀,文武全才,另一個是驍勇將領,位高權重,天祚帝迫切需要兩人意見。
兩人看完戰報,低聲商量起來,
天祚帝臉色陰沉,心情沉重,
耶律大石低聲道:“太師(蕭幹是大遼太師),實不相瞞,據下官判斷,公主確實是愛上了魏容,
此人建立書院,教學生武藝騎射,公主要這五十人,打算給魏容的書院,做教官。”
“下官人微言輕,太師卻是威望深重,還請太師向陛下進諫,收迴成命,隨意挑選五十人即可。”
蕭幹聞言,也是心中一震,
暗想那個魏容,魅力這麽大麽?
宋,遼兩國的公主,都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並且居然還要倒貼?
蕭幹沉吟了下,不過他畢竟比耶律大石歲數大,屬於過來人,看著手中戰報,再偷偷瞥一眼坐在龍椅上,憂心忡忡的皇帝,心中突然有所領悟。
想到原因,不由得長長地,歎了口氣。
“太師為何歎氣?”
耶律大石心中奇怪,
蕭幹想了想,低聲道: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陛下……”
“這是在為皇室血脈,留一條後路啊。”
耶律大石乃是人中之傑,一點就透,頓時便也明白其中緣由。
天祚帝,並不是糊塗,
遼國現在的局勢,風雨飄搖,可以說,很難抵敵得過,金兵的犀利攻勢了,幾年之後,被金國滅亡,也不是沒有可能。
魏容作為宋國的精英人物,答裏孛若是能嫁給他,也是個不錯的歸宿,至少能維持住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會有生命之憂。
雖然看起來丟麵子,
但是萬一過幾年,遼國滅亡了,
一個沒了國家的公主,那就是案板上的魚肉,隻能任人宰割,那還不如平民子女呢。
再說魏容這麽厲害,連完顏希尹都能幹掉,萬一過幾年他起來了,雄踞一方,看在答裏孛,以及這二百騎兵的份上,
或許能反哺遼國,也說不定。
耶律大石倒吸一口涼氣,
原以為是皇帝昏庸,現在想來,這皇帝啊,心裏明鏡似的,謀劃的一點毛病沒有。
看似吃了大虧,其實將來弄不好能賺大便宜。
定下心來,不再想公主的事,兩人開始商議戰事。
很快,便有了計較。
蕭幹上前進諫,
“陛下勿憂,金兵雖然攻下上京,但立足未穩,人心不服,短時間內,無力繼續攻打我朝,陛下可利用此機會,臥薪嚐膽,整備兵馬,準備來日,與金兵決一死戰!”
耶律大石也上前進諫,
“金兵人多勢眾,聚在一處,雖然聲勢浩大,兵力鋒銳,卻也容易流行疫病,尤其如今正是天熱酷暑之時。
臣有一計,陛下可暗中派遣精銳士卒,去金軍營中,投放發病的牲畜屍體,讓牛馬疫病,在金營中流行傳播。”
“若是此計成功,金兵必退!”
天祚帝聽了,頓時大喜,“朕有你們兩位肱股之臣,何其幸也!此計大妙!”
原來金國騎兵眾多,作戰時往往攜帶大批牛馬,這些牛馬,平時士卒能喝奶吃肉,牛馬卻隻要吃草就能活,還能自己動,屬於無需耗費人力運輸的活糧草。
如果耶律大石的計策成功,金營中的牛馬發生疫病,到時不但影響金兵的機動力,更會影響金兵飲食。
牛馬生病死了,天熱很快就會臭,這時也沒冰箱,臭肉就沒法吃,金兵等於是變相地,被斷了糧草。
此乃斷糧之計!
於是天祚帝命令耶律大石,直接負責此事,更是下令,派去的士卒,哪怕是戰死,也務必要完成任務。
卻說遼國君臣在這邊商議戰略,那邊廂,魏容已經帶著手下,來到了華州境地。
原來就在前幾日,王進來找魏容,
“老夫有個劣徒,名喚史進,倒也跟老夫學了幾分武藝,更難得的是為人正直,眼裏不揉沙子,此人正在少華山落草,手下略有些賊兵。”
“老夫想要說服此人,讓他來投奔,如此一來,大人得到良將精兵,朝廷也去了一心腹大患。”
魏容聽聞,當即大喜。
九紋龍史進,武藝高強,為人仗義,並且少華山還有神機軍師朱武,陳達,楊春三位豪傑,都是不錯的將領,若不是王進提起,自己差點忘了。
主要也是答裏孛最近總來糾纏,讓魏容有些心煩意亂,再加上書院剛建立,事情也很多,魏容忙得腳不沾地。
由於還要留在書院,教習學生,王進不打算親自去,再說他還要照顧老母,不適合遠行,於是寫了封親筆信,交給魏容。
說道隻要看到這封信,史進肯定會投降。
魏容收了信,帶上武鬆楊誌王橫,準備去華州。
徐揆,韓浩等學生得知此事,吵鬧著也要出去曆練,這些人學了些本領,心癢難撓,正想找個地方曆練,檢驗學到的本事。
魏容一想,得了,就當是實習吧,於是挑選了平時表現最優秀的五十個學生,作為自己的隨從。
不出意外地,答裏孛也纏著魏容要去,魏容好不容易,把她安撫住了。
以書院的事更重要,以及自己會盡快趕迴為借口,安撫住答裏孛,怕她多想,魏容連侍妾潘金蓮,和貼身丫鬟崔氏都沒帶,答裏孛這才放心。
一行人,行走在長長的山路上,五十個學生,手持刀槍,將隊伍中間一排裝載著貨物的太平車,護在中間。
這次也沒想著打仗,魏容連唿雷豹都沒帶,每天親自跟學生一起步行,深得學生們的愛戴和欽佩。
其實太平車上,原本裝載的都是石頭稻草之物,魏容的用意,就是引誘沿途的山賊,前來攻打,以達到練兵的目的,
結果這一路行來,果然吸引了好幾夥沒長眼的小賊,攔路搶劫,給這五十個學生,送了不少經驗,也讓太平車上的破爛,慢慢地換成了山賊們的金銀珠寶。
所謂高端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形象,出現。
魏容沿途所見,荒郊野嶺,人煙稀少,村莊敗落,與繁華富庶的江南,形成鮮明的對比。
江南魚米之鄉,本來就富裕,而西北這邊,與西夏的連年征戰,嚴重損耗了人力物力,經濟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看著周遭的一切,感受著民生多艱,魏容正在感慨,前方不遠處,突然傳來唿救的聲音,
李彥仙立即指揮學生們,停了下來。
經過這些日子的磨煉,魏容發現,徐揆沉穩周密,韓浩暴烈勇銳,而李彥仙,勇猛過人,又富有謀略,是最適合擔任主將的人。
出於鍛煉的目的,魏容平時幾乎不出手,任由這些學生們,自由發揮。
很快,十幾個人,護著個女子,踉踉蹌蹌地向著魏容這邊跑來,在他們身後,數十個手持刀槍的賊兵,緊追不舍!
看到前麵的隊伍,逃跑的眾人,頓時大喜,
更有人大聲求救。
李彥仙見狀,並沒有立即派人上前,而是迅速下令,命令學生們,列陣警戒!
大遼君臣開始討論前線戰事。
如今局勢萬分危急,疆域損失過半,遼軍士氣低落,迫切需要拿出對策,抗擊金兵。
在天祚帝的示意下,蕭奉先拿起前線戰報,給蕭幹和耶律大石看,
這兩人,一個是後起之秀,文武全才,另一個是驍勇將領,位高權重,天祚帝迫切需要兩人意見。
兩人看完戰報,低聲商量起來,
天祚帝臉色陰沉,心情沉重,
耶律大石低聲道:“太師(蕭幹是大遼太師),實不相瞞,據下官判斷,公主確實是愛上了魏容,
此人建立書院,教學生武藝騎射,公主要這五十人,打算給魏容的書院,做教官。”
“下官人微言輕,太師卻是威望深重,還請太師向陛下進諫,收迴成命,隨意挑選五十人即可。”
蕭幹聞言,也是心中一震,
暗想那個魏容,魅力這麽大麽?
宋,遼兩國的公主,都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並且居然還要倒貼?
蕭幹沉吟了下,不過他畢竟比耶律大石歲數大,屬於過來人,看著手中戰報,再偷偷瞥一眼坐在龍椅上,憂心忡忡的皇帝,心中突然有所領悟。
想到原因,不由得長長地,歎了口氣。
“太師為何歎氣?”
耶律大石心中奇怪,
蕭幹想了想,低聲道: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陛下……”
“這是在為皇室血脈,留一條後路啊。”
耶律大石乃是人中之傑,一點就透,頓時便也明白其中緣由。
天祚帝,並不是糊塗,
遼國現在的局勢,風雨飄搖,可以說,很難抵敵得過,金兵的犀利攻勢了,幾年之後,被金國滅亡,也不是沒有可能。
魏容作為宋國的精英人物,答裏孛若是能嫁給他,也是個不錯的歸宿,至少能維持住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會有生命之憂。
雖然看起來丟麵子,
但是萬一過幾年,遼國滅亡了,
一個沒了國家的公主,那就是案板上的魚肉,隻能任人宰割,那還不如平民子女呢。
再說魏容這麽厲害,連完顏希尹都能幹掉,萬一過幾年他起來了,雄踞一方,看在答裏孛,以及這二百騎兵的份上,
或許能反哺遼國,也說不定。
耶律大石倒吸一口涼氣,
原以為是皇帝昏庸,現在想來,這皇帝啊,心裏明鏡似的,謀劃的一點毛病沒有。
看似吃了大虧,其實將來弄不好能賺大便宜。
定下心來,不再想公主的事,兩人開始商議戰事。
很快,便有了計較。
蕭幹上前進諫,
“陛下勿憂,金兵雖然攻下上京,但立足未穩,人心不服,短時間內,無力繼續攻打我朝,陛下可利用此機會,臥薪嚐膽,整備兵馬,準備來日,與金兵決一死戰!”
耶律大石也上前進諫,
“金兵人多勢眾,聚在一處,雖然聲勢浩大,兵力鋒銳,卻也容易流行疫病,尤其如今正是天熱酷暑之時。
臣有一計,陛下可暗中派遣精銳士卒,去金軍營中,投放發病的牲畜屍體,讓牛馬疫病,在金營中流行傳播。”
“若是此計成功,金兵必退!”
天祚帝聽了,頓時大喜,“朕有你們兩位肱股之臣,何其幸也!此計大妙!”
原來金國騎兵眾多,作戰時往往攜帶大批牛馬,這些牛馬,平時士卒能喝奶吃肉,牛馬卻隻要吃草就能活,還能自己動,屬於無需耗費人力運輸的活糧草。
如果耶律大石的計策成功,金營中的牛馬發生疫病,到時不但影響金兵的機動力,更會影響金兵飲食。
牛馬生病死了,天熱很快就會臭,這時也沒冰箱,臭肉就沒法吃,金兵等於是變相地,被斷了糧草。
此乃斷糧之計!
於是天祚帝命令耶律大石,直接負責此事,更是下令,派去的士卒,哪怕是戰死,也務必要完成任務。
卻說遼國君臣在這邊商議戰略,那邊廂,魏容已經帶著手下,來到了華州境地。
原來就在前幾日,王進來找魏容,
“老夫有個劣徒,名喚史進,倒也跟老夫學了幾分武藝,更難得的是為人正直,眼裏不揉沙子,此人正在少華山落草,手下略有些賊兵。”
“老夫想要說服此人,讓他來投奔,如此一來,大人得到良將精兵,朝廷也去了一心腹大患。”
魏容聽聞,當即大喜。
九紋龍史進,武藝高強,為人仗義,並且少華山還有神機軍師朱武,陳達,楊春三位豪傑,都是不錯的將領,若不是王進提起,自己差點忘了。
主要也是答裏孛最近總來糾纏,讓魏容有些心煩意亂,再加上書院剛建立,事情也很多,魏容忙得腳不沾地。
由於還要留在書院,教習學生,王進不打算親自去,再說他還要照顧老母,不適合遠行,於是寫了封親筆信,交給魏容。
說道隻要看到這封信,史進肯定會投降。
魏容收了信,帶上武鬆楊誌王橫,準備去華州。
徐揆,韓浩等學生得知此事,吵鬧著也要出去曆練,這些人學了些本領,心癢難撓,正想找個地方曆練,檢驗學到的本事。
魏容一想,得了,就當是實習吧,於是挑選了平時表現最優秀的五十個學生,作為自己的隨從。
不出意外地,答裏孛也纏著魏容要去,魏容好不容易,把她安撫住了。
以書院的事更重要,以及自己會盡快趕迴為借口,安撫住答裏孛,怕她多想,魏容連侍妾潘金蓮,和貼身丫鬟崔氏都沒帶,答裏孛這才放心。
一行人,行走在長長的山路上,五十個學生,手持刀槍,將隊伍中間一排裝載著貨物的太平車,護在中間。
這次也沒想著打仗,魏容連唿雷豹都沒帶,每天親自跟學生一起步行,深得學生們的愛戴和欽佩。
其實太平車上,原本裝載的都是石頭稻草之物,魏容的用意,就是引誘沿途的山賊,前來攻打,以達到練兵的目的,
結果這一路行來,果然吸引了好幾夥沒長眼的小賊,攔路搶劫,給這五十個學生,送了不少經驗,也讓太平車上的破爛,慢慢地換成了山賊們的金銀珠寶。
所謂高端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形象,出現。
魏容沿途所見,荒郊野嶺,人煙稀少,村莊敗落,與繁華富庶的江南,形成鮮明的對比。
江南魚米之鄉,本來就富裕,而西北這邊,與西夏的連年征戰,嚴重損耗了人力物力,經濟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看著周遭的一切,感受著民生多艱,魏容正在感慨,前方不遠處,突然傳來唿救的聲音,
李彥仙立即指揮學生們,停了下來。
經過這些日子的磨煉,魏容發現,徐揆沉穩周密,韓浩暴烈勇銳,而李彥仙,勇猛過人,又富有謀略,是最適合擔任主將的人。
出於鍛煉的目的,魏容平時幾乎不出手,任由這些學生們,自由發揮。
很快,十幾個人,護著個女子,踉踉蹌蹌地向著魏容這邊跑來,在他們身後,數十個手持刀槍的賊兵,緊追不舍!
看到前麵的隊伍,逃跑的眾人,頓時大喜,
更有人大聲求救。
李彥仙見狀,並沒有立即派人上前,而是迅速下令,命令學生們,列陣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