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靈說有事到東四城門去找她,可這偏偏武當在西二城門附近。
陳卓和朱玲雇了馬車走了好久才到。
聽聞城主府在鳳凰城中心,陳卓多次讓朱玲迴去,可她就是不聽。
非要說陳卓傷還沒好,要繼續留下來照顧。
幾個時辰過後馬車停了下來,馬夫告訴他們武當派到了。
下車後,抬頭望去幾個大字愕然印入眼簾。
陳卓隨口便念了出來。
“武當派!煎餅!”
什麽鬼?武當改賣煎餅了?
這時朱玲拉了拉陳卓,陳卓轉身一看。
“哇喔!”
不知不覺感歎聲從內心響起。
原來這就是武當啊,這也太氣派了吧,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走進武當。
“哇喔!”
武當弟子也太氣派了吧!
整齊的服裝,統一的劍法,讓陳卓目不暇接。
而陳卓一眼便發現他們練的是北鬥七十二劍術中的第十五路劍法。
但是這麽多人一起練這套劍法,還真是有些壯觀。
這時,有個道童走到陳卓麵前。
“掌門讓我見到你後,就帶你去見他。”
“你認識我?你不怕你帶錯人嗎?”
這時朱玲提醒。
“昨天就是他給你送來的衣物。”
原來如此!
到了掌門的房間,一個老道士和一個穿著軍隊盔甲的人正在交談。
所以先讓陳卓他們在外麵等候。
“掌門對今日城主所說之事有何看法?”
原來此人就是掌門。
“唐門現在對我鳳凰城是越來越猖獗,加上各路探子發現大量蠻族正在向我鳳凰城靠近,依我看鳳凰城可能是危在旦夕啊!”
掌門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今日城主邀請各路掌門商討對策,說鳳凰城地處西南,西方旅途遙遠,南方多山地,而蠻族擅長馬術,加之人數眾多,以往年的作戰經驗來看,他們最有可能會從東麵和西麵進攻,所以打算加強東麵和北麵防禦。”
此時掌門微微一笑。
“但依我看未必,依蜀中地形來看,若是從大都直接派兵,除非經過白帝城,但最近唐門活動平繁,以及周邊小勢力蠻族都向我鳳凰城靠近,可見他們是為我鳳凰城而來。倘若他們是繞路而行,並沒有適合大量馬匹行走的道路。而長期行軍,沒有必要再繞到其他門,所以必然會直接進攻北門。”
聽他們在裏麵說了半天,陳卓在外等得有些不耐煩。
便隨口說道。
“蠻族進攻什麽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防守,若重點防禦某處,蠻族若進攻其他地方,那麽再派人增援未必來得及。”
此時大家都看向陳卓。
“你就是陳卓吧,傷好些了嗎?江山人才輩出,年輕人的觀點想法或許和我們老一輩的人有所不同,所以我倒是想聽聽你有何高見?”
此時他們將陳卓引進屋裏,因為他們畢竟年長,陳卓便站著說話。
“聽聞城主府設立在鳳凰城中心,剛才我從城主府經過,發現城主府外有很大一片供人遊玩的空地,若是把鳳凰城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城主府外,那麽蠻族任他從何處而來,我們都可以快速前去支援。”
穿盔甲的人聽了陳卓的話,卻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年輕人始終還是年輕人呐,你的想法未免太過於嫩了點,若是我們不提前對來軍做好提防,那他們已然破城池而我們的援軍未趕到那又該如何?至城中百姓安危而不顧嗎?”
而陳卓卻不以為然,遂問到。
“那麽試問各個城門有多高,若是各門閉門不開隻留十人看守,從發現蠻族士兵到登上城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而蠻族又需要多少士兵才能滿足攻城條件?”
那個人想了一下。
“若是閉門不開,想要攻城,加上各類器械,起碼需要五千人,若是不加防守,從發現敵人到登樓到占領城樓,估計也得要一個時辰的時間。”
“那就對了。”
陳卓接著迴答他的話。
“我剛才乘坐馬車從城主府方向過來,馬車速度並不快,應該用了三個時辰左右,而不加防守的情況需要一個時辰,那麽稍加防衛呢?”
陳卓一邊走動一邊繼續著說道。
“攻城首先得滿足五千人,如果再加上交戰人員,所以蠻族若是想進攻我們鳳凰城,起碼也得好幾萬人,先不說各個地方的探子,光這幾萬人,城樓上的守備老遠就會發現,而且兩軍交戰也總不可能一言不發直接就開始進攻吧,隻要一發現他們,這狼煙一放,三個時辰足夠了。”
聽完陳卓的解釋,穿盔甲之人豁然開朗。
“妙,雖然是妙計。但是這樣的作戰計劃,必須要城主才能做決定,我先迴去稟明城主,再和各門派掌門協商以後才能定奪。”
說完對著武當掌門雙手抱拳。
“掌門,告辭!”
說完,便轉身離去。
送走了他,掌門便開始轉向陳卓。
陳卓也對他鞠了一躬。
“不用拘禮,你的情況,我大致已經向與你同行的人了解了。你的掌門信物我也收迴了,既然來了鳳凰城那麽掌門也就應該隻有一個。”
陳卓聽說他收走了大師兄給自己的掌門信物,立刻慌張起來。
“對不起,我想你是搞錯了,我不是掌門,我大師兄才是,你也不說一聲就拿走了掌門信物,我該怎麽給我大師兄交代啊。”
“沒關係的,掌門信物隻是用於證明你和你帶來的人是我武當弟子而已,若是有一天,我還有機會迴到武當山,那裏的掌門才是真正的掌門,而我也隻是負責照顧這個地方的弟子而已。”
掌門捋了捋胡子。
“不知你在蜀雲屬於哪個輩分?”
“思字輩”
掌門一聽是思字輩,竟顯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你知道為什麽我會被派到這裏做掌門嗎?”
陳卓搖了搖頭。
“十五年前的那場武林之間的變動,你多多少少應該聽說過吧。”
然後掌門歎了口氣。
“那場戰役我也參加了,整個武當思字輩的人都去了,但卻隻有我一個人迴來。”
陳卓一下就明白了掌門的意思。
“那豈不是…?”
掌門點了點頭。
“沒錯,所以現在整個武當思字輩的就隻剩我一人,十五年來,我無時不懷念思字輩的師兄弟們,所以師傅將我派往這鳳凰城,望我能手刃蠻族,替他們報仇,但沒想到,其他分觀竟還有思字輩弟子。”
於是陳卓抱了抱拳。
“掌門師兄”
聽見一聲師兄,掌門頓時眉開眼笑。
“既然你叫我一聲師兄,那我現在就把你的情況給你說明一下。”
於是掌門便開始為陳卓介紹蜀雲觀所有人的去向。
蜀雲觀總共四百三十三人。
其中五十五歲以上老人一百四十三人。
十二歲以下孩童六十人。
女眷一百一十人。
完全沒有習武經驗的農夫二十七人。
老人之中有二十六人是完全的孤寡老人。
已送往鳳凰城難民收容所,由鳳凰城統一固定發放口糧。
但好在孩童之中還尚未發現孤兒。
在鳳凰城中,所有人都必須要對城市作出貢獻才會獲得糧食。
除各門各派或者參戰人員可以免費獲得各門派提供的物資以外,其餘人都已分配到各處參加城內工作以及勞務。
願意留在武當習武抗蠻的隻有八十五人。
女眷有近一半進入紡織坊,而一半則加入了西湖寒宮修行武藝。
這可真是個不小的數字,曾經鎮子上有多少人,陳卓他們還從來沒去計算過,也都隻數個大概,而一進入鳳凰城,全部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
陳卓心想這樣甚好,大師兄交給我的任務我也就完成了,真是感覺一身輕鬆,再也不用為他們擔心了。
“既然在這鳳凰城,為鳳凰城效力是應該的,沒有人可以白吃白喝。”
聽了陳卓所言,掌門也是點了點頭。
“你這樣認為最好,我則認為你年齡雖小,既有掌門信物,證明上一任掌門相信你,從你剛才對戰事的分析,我覺得他沒有看錯人。”
“因為陳卓是楊靈帶來的人,所以掌門又開始介紹起了楊靈。
劍俠楊靈3歲習武,五歲便跟隨父母征戰沙場。
十歲練劍,十五歲便自創十幻劍術。
連我都自愧不是她對手,你若肯努力,習得本門上乘心法,再加以運用,我相信你也能成為一名蓋世英雄。”
然後,掌門吩咐剛才帶陳卓進來的小道童,讓他帶陳卓去武器庫領取武器。
武當都是以劍術為主,所以武器庫都是劍,陳卓隨便挑選了一把。
陳卓現在非常開心,因為現在終於也有屬於自己的劍了。
但是父親給他留下來的那把劍去哪兒了?
陳卓問朱玲有沒有看到過他的那把劍。
朱玲卻說在楊靈哪兒。
哎~這下可就麻煩了,又得從西門跑去東門。
練場之上,北鬥七十二劍術還沒練完。
但是陳卓卻不知道應該從哪兒開始,因為北鬥七十二劍術在蜀雲觀隻有四十殘卷。
這套劍法若是學習,必須從一開始練習。
若是使用,必須看敵人如何出招,再從劍法之中挑選出應對的劍術。
所以現在他們練到哪兒了陳卓也不知道。
旁邊練場在練習劍陣。
在蜀雲觀,劍陣心法倒是有很多,可偏偏沒有人一起練。
所以都隻能和大師兄一起模擬對演,探討出招。
而這次真的看到劍陣了,這讓陳卓激動得不行。
這時掌門走了出來對著大家說道。
“大家都停一下停。”
然後示意陳卓過去。
“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和我一樣,都是思字輩,所以以後大家都得叫他師伯,並且多關心一下他。”
說完場下一片嘩然。
“什麽?這麽小就當我們師伯?”
“這讓我們怎麽喊得出口...”
氣氛一度尷尬,陳卓也隻好打圓場。
“輩分什麽的都隻是一個稱唿而已,大家在一起的目的都是驅逐蠻族,以後叫我小桌子就可以了。”
陳卓雖然這麽說,但是場下依然有人不滿。
就剛才那邊練習劍陣的就有一個人出來喊道。
“既然想做我們的師伯,總該露兩手給大家瞧瞧是吧。”
陳卓笑了笑。
“不好意思,我帶著傷,不方便,但是我看你們剛才所練習的應該是八方八卦劍陣吧。”
然後陳卓開始解釋這陣法。
“八方八卦劍陣,八人分八方,個守一方,以天之八耀星為基礎,拒敵而守,是一守陣。但是我隨便挑選一人便可破你八方陣,你可信?”
說完此話,全場轟然大笑,就連掌門也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
也不知他們是故意找事,還是有意刁難,居然真的將八方陣擺上,叫陳卓選人破陣。
陳卓也不甘示弱,隨意在剛才練習北鬥劍法人之中隨便挑選了一人。
但此時掌門卻提醒
“陳卓你可要小心,他是你們前幾天才帶過來的人,可能武功不太好,讓我從新挑選一個。”
陳卓心想這個人是個帶過來的嗎?
我怎麽一點也不眼熟,照理說鎮子上的人,我都應該有些眼熟才對。
不過不管了,既然挑選了,也不好意思換人。
陳卓問了一句
“剛才你練習北鬥七十二劍術,第七到第十七的路法你可記熟?”
“記熟了,請放心。”
陳卓見他一點也不緊張,一臉自信的表情,稍微有些放心了。
隻見他筆直就朝劍陣走去,但陳卓卻感覺此事有些蹊蹺。
隻見他直接衝入劍陣,立刻就被八人圍上,第七劍,第八劍,第九劍。
不出所料,大師兄以前的推演居然完全吻合。
陳卓與白淩風曾經因為沒有布陣的條件,所以隻好每日都推演蜀雲觀留下的劍陣。
而這八方劍陣若是以少敵多,哪怕萬軍叢中也能來去自如。
但是相反,若是以多敵少,隻要路數正確,劍陣自破。
這不,這才到第十二劍,八人就已經開始自亂陣腳,有人甚至踩到自己人的腳。
八人的範圍被縮得越來越小,別說攻擊,連走位都已經做不到了。
到十五劍時,劍陣便已攻破。
此時此景,大家都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掌門也投來讚賞的目光。
而陳卓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但陳卓卻感到奇怪。
那個人並非我們蜀雲鎮的人,為何掌門會說是我帶過來的人。
而且照理說,這八卦八方劍陣怎麽也得到十七劍的時候才會被攻破。
可他卻十五劍就破了劍陣,而且這北鬥劍法用得如此純青,絲毫看不出是才練幾天的人。
此人到底是何來曆?
陳卓和朱玲雇了馬車走了好久才到。
聽聞城主府在鳳凰城中心,陳卓多次讓朱玲迴去,可她就是不聽。
非要說陳卓傷還沒好,要繼續留下來照顧。
幾個時辰過後馬車停了下來,馬夫告訴他們武當派到了。
下車後,抬頭望去幾個大字愕然印入眼簾。
陳卓隨口便念了出來。
“武當派!煎餅!”
什麽鬼?武當改賣煎餅了?
這時朱玲拉了拉陳卓,陳卓轉身一看。
“哇喔!”
不知不覺感歎聲從內心響起。
原來這就是武當啊,這也太氣派了吧,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走進武當。
“哇喔!”
武當弟子也太氣派了吧!
整齊的服裝,統一的劍法,讓陳卓目不暇接。
而陳卓一眼便發現他們練的是北鬥七十二劍術中的第十五路劍法。
但是這麽多人一起練這套劍法,還真是有些壯觀。
這時,有個道童走到陳卓麵前。
“掌門讓我見到你後,就帶你去見他。”
“你認識我?你不怕你帶錯人嗎?”
這時朱玲提醒。
“昨天就是他給你送來的衣物。”
原來如此!
到了掌門的房間,一個老道士和一個穿著軍隊盔甲的人正在交談。
所以先讓陳卓他們在外麵等候。
“掌門對今日城主所說之事有何看法?”
原來此人就是掌門。
“唐門現在對我鳳凰城是越來越猖獗,加上各路探子發現大量蠻族正在向我鳳凰城靠近,依我看鳳凰城可能是危在旦夕啊!”
掌門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今日城主邀請各路掌門商討對策,說鳳凰城地處西南,西方旅途遙遠,南方多山地,而蠻族擅長馬術,加之人數眾多,以往年的作戰經驗來看,他們最有可能會從東麵和西麵進攻,所以打算加強東麵和北麵防禦。”
此時掌門微微一笑。
“但依我看未必,依蜀中地形來看,若是從大都直接派兵,除非經過白帝城,但最近唐門活動平繁,以及周邊小勢力蠻族都向我鳳凰城靠近,可見他們是為我鳳凰城而來。倘若他們是繞路而行,並沒有適合大量馬匹行走的道路。而長期行軍,沒有必要再繞到其他門,所以必然會直接進攻北門。”
聽他們在裏麵說了半天,陳卓在外等得有些不耐煩。
便隨口說道。
“蠻族進攻什麽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防守,若重點防禦某處,蠻族若進攻其他地方,那麽再派人增援未必來得及。”
此時大家都看向陳卓。
“你就是陳卓吧,傷好些了嗎?江山人才輩出,年輕人的觀點想法或許和我們老一輩的人有所不同,所以我倒是想聽聽你有何高見?”
此時他們將陳卓引進屋裏,因為他們畢竟年長,陳卓便站著說話。
“聽聞城主府設立在鳳凰城中心,剛才我從城主府經過,發現城主府外有很大一片供人遊玩的空地,若是把鳳凰城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城主府外,那麽蠻族任他從何處而來,我們都可以快速前去支援。”
穿盔甲的人聽了陳卓的話,卻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年輕人始終還是年輕人呐,你的想法未免太過於嫩了點,若是我們不提前對來軍做好提防,那他們已然破城池而我們的援軍未趕到那又該如何?至城中百姓安危而不顧嗎?”
而陳卓卻不以為然,遂問到。
“那麽試問各個城門有多高,若是各門閉門不開隻留十人看守,從發現蠻族士兵到登上城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而蠻族又需要多少士兵才能滿足攻城條件?”
那個人想了一下。
“若是閉門不開,想要攻城,加上各類器械,起碼需要五千人,若是不加防守,從發現敵人到登樓到占領城樓,估計也得要一個時辰的時間。”
“那就對了。”
陳卓接著迴答他的話。
“我剛才乘坐馬車從城主府方向過來,馬車速度並不快,應該用了三個時辰左右,而不加防守的情況需要一個時辰,那麽稍加防衛呢?”
陳卓一邊走動一邊繼續著說道。
“攻城首先得滿足五千人,如果再加上交戰人員,所以蠻族若是想進攻我們鳳凰城,起碼也得好幾萬人,先不說各個地方的探子,光這幾萬人,城樓上的守備老遠就會發現,而且兩軍交戰也總不可能一言不發直接就開始進攻吧,隻要一發現他們,這狼煙一放,三個時辰足夠了。”
聽完陳卓的解釋,穿盔甲之人豁然開朗。
“妙,雖然是妙計。但是這樣的作戰計劃,必須要城主才能做決定,我先迴去稟明城主,再和各門派掌門協商以後才能定奪。”
說完對著武當掌門雙手抱拳。
“掌門,告辭!”
說完,便轉身離去。
送走了他,掌門便開始轉向陳卓。
陳卓也對他鞠了一躬。
“不用拘禮,你的情況,我大致已經向與你同行的人了解了。你的掌門信物我也收迴了,既然來了鳳凰城那麽掌門也就應該隻有一個。”
陳卓聽說他收走了大師兄給自己的掌門信物,立刻慌張起來。
“對不起,我想你是搞錯了,我不是掌門,我大師兄才是,你也不說一聲就拿走了掌門信物,我該怎麽給我大師兄交代啊。”
“沒關係的,掌門信物隻是用於證明你和你帶來的人是我武當弟子而已,若是有一天,我還有機會迴到武當山,那裏的掌門才是真正的掌門,而我也隻是負責照顧這個地方的弟子而已。”
掌門捋了捋胡子。
“不知你在蜀雲屬於哪個輩分?”
“思字輩”
掌門一聽是思字輩,竟顯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你知道為什麽我會被派到這裏做掌門嗎?”
陳卓搖了搖頭。
“十五年前的那場武林之間的變動,你多多少少應該聽說過吧。”
然後掌門歎了口氣。
“那場戰役我也參加了,整個武當思字輩的人都去了,但卻隻有我一個人迴來。”
陳卓一下就明白了掌門的意思。
“那豈不是…?”
掌門點了點頭。
“沒錯,所以現在整個武當思字輩的就隻剩我一人,十五年來,我無時不懷念思字輩的師兄弟們,所以師傅將我派往這鳳凰城,望我能手刃蠻族,替他們報仇,但沒想到,其他分觀竟還有思字輩弟子。”
於是陳卓抱了抱拳。
“掌門師兄”
聽見一聲師兄,掌門頓時眉開眼笑。
“既然你叫我一聲師兄,那我現在就把你的情況給你說明一下。”
於是掌門便開始為陳卓介紹蜀雲觀所有人的去向。
蜀雲觀總共四百三十三人。
其中五十五歲以上老人一百四十三人。
十二歲以下孩童六十人。
女眷一百一十人。
完全沒有習武經驗的農夫二十七人。
老人之中有二十六人是完全的孤寡老人。
已送往鳳凰城難民收容所,由鳳凰城統一固定發放口糧。
但好在孩童之中還尚未發現孤兒。
在鳳凰城中,所有人都必須要對城市作出貢獻才會獲得糧食。
除各門各派或者參戰人員可以免費獲得各門派提供的物資以外,其餘人都已分配到各處參加城內工作以及勞務。
願意留在武當習武抗蠻的隻有八十五人。
女眷有近一半進入紡織坊,而一半則加入了西湖寒宮修行武藝。
這可真是個不小的數字,曾經鎮子上有多少人,陳卓他們還從來沒去計算過,也都隻數個大概,而一進入鳳凰城,全部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
陳卓心想這樣甚好,大師兄交給我的任務我也就完成了,真是感覺一身輕鬆,再也不用為他們擔心了。
“既然在這鳳凰城,為鳳凰城效力是應該的,沒有人可以白吃白喝。”
聽了陳卓所言,掌門也是點了點頭。
“你這樣認為最好,我則認為你年齡雖小,既有掌門信物,證明上一任掌門相信你,從你剛才對戰事的分析,我覺得他沒有看錯人。”
“因為陳卓是楊靈帶來的人,所以掌門又開始介紹起了楊靈。
劍俠楊靈3歲習武,五歲便跟隨父母征戰沙場。
十歲練劍,十五歲便自創十幻劍術。
連我都自愧不是她對手,你若肯努力,習得本門上乘心法,再加以運用,我相信你也能成為一名蓋世英雄。”
然後,掌門吩咐剛才帶陳卓進來的小道童,讓他帶陳卓去武器庫領取武器。
武當都是以劍術為主,所以武器庫都是劍,陳卓隨便挑選了一把。
陳卓現在非常開心,因為現在終於也有屬於自己的劍了。
但是父親給他留下來的那把劍去哪兒了?
陳卓問朱玲有沒有看到過他的那把劍。
朱玲卻說在楊靈哪兒。
哎~這下可就麻煩了,又得從西門跑去東門。
練場之上,北鬥七十二劍術還沒練完。
但是陳卓卻不知道應該從哪兒開始,因為北鬥七十二劍術在蜀雲觀隻有四十殘卷。
這套劍法若是學習,必須從一開始練習。
若是使用,必須看敵人如何出招,再從劍法之中挑選出應對的劍術。
所以現在他們練到哪兒了陳卓也不知道。
旁邊練場在練習劍陣。
在蜀雲觀,劍陣心法倒是有很多,可偏偏沒有人一起練。
所以都隻能和大師兄一起模擬對演,探討出招。
而這次真的看到劍陣了,這讓陳卓激動得不行。
這時掌門走了出來對著大家說道。
“大家都停一下停。”
然後示意陳卓過去。
“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和我一樣,都是思字輩,所以以後大家都得叫他師伯,並且多關心一下他。”
說完場下一片嘩然。
“什麽?這麽小就當我們師伯?”
“這讓我們怎麽喊得出口...”
氣氛一度尷尬,陳卓也隻好打圓場。
“輩分什麽的都隻是一個稱唿而已,大家在一起的目的都是驅逐蠻族,以後叫我小桌子就可以了。”
陳卓雖然這麽說,但是場下依然有人不滿。
就剛才那邊練習劍陣的就有一個人出來喊道。
“既然想做我們的師伯,總該露兩手給大家瞧瞧是吧。”
陳卓笑了笑。
“不好意思,我帶著傷,不方便,但是我看你們剛才所練習的應該是八方八卦劍陣吧。”
然後陳卓開始解釋這陣法。
“八方八卦劍陣,八人分八方,個守一方,以天之八耀星為基礎,拒敵而守,是一守陣。但是我隨便挑選一人便可破你八方陣,你可信?”
說完此話,全場轟然大笑,就連掌門也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
也不知他們是故意找事,還是有意刁難,居然真的將八方陣擺上,叫陳卓選人破陣。
陳卓也不甘示弱,隨意在剛才練習北鬥劍法人之中隨便挑選了一人。
但此時掌門卻提醒
“陳卓你可要小心,他是你們前幾天才帶過來的人,可能武功不太好,讓我從新挑選一個。”
陳卓心想這個人是個帶過來的嗎?
我怎麽一點也不眼熟,照理說鎮子上的人,我都應該有些眼熟才對。
不過不管了,既然挑選了,也不好意思換人。
陳卓問了一句
“剛才你練習北鬥七十二劍術,第七到第十七的路法你可記熟?”
“記熟了,請放心。”
陳卓見他一點也不緊張,一臉自信的表情,稍微有些放心了。
隻見他筆直就朝劍陣走去,但陳卓卻感覺此事有些蹊蹺。
隻見他直接衝入劍陣,立刻就被八人圍上,第七劍,第八劍,第九劍。
不出所料,大師兄以前的推演居然完全吻合。
陳卓與白淩風曾經因為沒有布陣的條件,所以隻好每日都推演蜀雲觀留下的劍陣。
而這八方劍陣若是以少敵多,哪怕萬軍叢中也能來去自如。
但是相反,若是以多敵少,隻要路數正確,劍陣自破。
這不,這才到第十二劍,八人就已經開始自亂陣腳,有人甚至踩到自己人的腳。
八人的範圍被縮得越來越小,別說攻擊,連走位都已經做不到了。
到十五劍時,劍陣便已攻破。
此時此景,大家都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掌門也投來讚賞的目光。
而陳卓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但陳卓卻感到奇怪。
那個人並非我們蜀雲鎮的人,為何掌門會說是我帶過來的人。
而且照理說,這八卦八方劍陣怎麽也得到十七劍的時候才會被攻破。
可他卻十五劍就破了劍陣,而且這北鬥劍法用得如此純青,絲毫看不出是才練幾天的人。
此人到底是何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