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杜如晦來訪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作者:八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此事關乎重大,你心中既有計較,那便按你的步伐來。隻是,你打算何時開始選人訓練呢?”秦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擊在淩遊的心上,激起層層漣漪。
淩遊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輕輕撫了撫衣擺,緩緩道:“師父,眼下科舉即將拉開帷幕,此乃朝廷選拔人才之盛事,我想待其圓滿落幕,再著手於練兵之事。一來,可借科舉之風,廣開才路;二來,也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籌備,確保萬無一失。”
秦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微笑,輕輕點頭:“你的考慮周全,甚合我意。畢竟,這科舉之事乃是你力排眾議,竭力推動的,說不定在選拔過程中,還需你親自下場,指點迷津呢。”
淩遊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師父對自己的信任與期望,於是謙遜地迴應:“弟子正有此意,況且家母即將臨盆,家中瑣事繁多,確需分心照料。陛下體恤,未強加時限,弟子感激不盡。”
這時,秦瓊似乎想起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溫柔:“你不說,為師差點忘了,你娘即將添丁進口,此乃大喜之事。晚些時候,我會囑咐你師娘,讓她備些滋補之物,前去探望。”
淩遊聞言,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連忙躬身行禮:“多謝師父掛念,弟子感激不盡。那弟子便先行告退,不打擾師父休息了。”
“去吧,孩子。”秦瓊擺了擺手,隨即從案幾上拿起一個精致的木盒,遞到淩遊手中,“這是為師為你爹準備的一點心意,雖非稀世珍寶,卻也是些有年份的藥材,放在我這裏也是閑置,不如送予需要之人。”
淩遊接過木盒,心中暖意更甚,他笑著調侃道:“師父,您這禮物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看來我得替我爹好好謝謝您了。”
言罷,他轉身欲走,卻又似想起了什麽,迴頭望了秦瓊一眼,那眼神中充滿了對師父的敬仰與感激。
秦瓊微笑著目送淩遊離開,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院門,他才輕輕歎了口氣,心中暗自欣慰: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有擔當了。
而淩遊,手捧著沉甸甸的木盒,向著家門而去。
淩遊迴到家中,將木盒交給淩長卿,並轉達了秦瓊的問候。
“你師父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你娘即將臨盆這人參什麽的都可以給她補身體。”淩長卿高興道。
“誰說不是呢。”淩遊接過話茬,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阿耶你把人參給孩兒,孩兒等會便去為娘親熬製一碗滋養身心的湯羹。”
淩長卿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輕拍淩遊的肩膀道:“好,你小子的廚藝也不錯,不枉你娘這麽寵愛你。”
正當父子倆沉浸在溫馨的氛圍之中,張伯的通報聲適時響起。
“老爺,少爺,杜大人來訪。”
一聽是杜如晦來了,父子倆趕忙走出去迎接。
“杜大人,今日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賜教?”淩長卿拱手問道。
“淩大夫,切勿如此客氣。”杜如晦迴禮道,“我今日前來,一是為了謝謝你的救命之恩,二是有要事與令郎商量。”
“哦?不知杜大人有何事要與小子商議?”淩遊好奇地問道。
杜如晦看了看淩遊,笑道:“自然是與科舉有關。此次科舉,陛下十分重視,希望能招攬更多的有誌之士。老夫聽聞淩公子對此頗有見解,故特來請教。”
“杜大人過獎了。”淩遊謙遜地說道,“我不過是略有所知罷了。若大人不嫌棄,我願竭盡所能,為大人提供一些建議。”
“如此甚好。”杜如晦滿意地點點頭,“那咱們進去聊。”
“對對對,你看我這腦子,杜大人快裏邊請!”淩長卿拍了拍額頭道。
步入寬敞明亮的客廳,杜如晦悠然落座,舉止間透露出一種曆經世事後的沉穩與淡然。
淩遊隨即輕聲吩咐一旁的丫鬟奉上香茗,茶香嫋嫋間,他溫言開口,打破了室內的靜謐。
“杜大人若有疑惑,但說無妨,淩遊必當傾囊相授,無所保留。”
杜如晦聞言,爽朗一笑,眼中閃爍著慈愛與賞識的光芒,“哈哈,淩侯爺此言甚合我意,你我之間,何必拘泥於那些俗禮?老夫應該當得起你一聲伯伯吧。”
淩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暖的笑容,恭敬而不失親昵地喚道:“那小子便恭敬不如從命,杜伯伯在上,請受小侄一拜。”
此時,淩長卿察覺到二人即將深入談論朝中大事,為了不擾了這份凝重而深遠的對話,他找了個由頭,言稱欲去照顧淩夫人,遂起身,以一抹溫和的笑容向二人告別,悄然退出了客廳。
待淩長卿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杜如晦與淩遊之間的氛圍也隨之變得更為正式而深刻,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科舉之事。
杜如晦緩緩道來:“原本,這科舉改革之重任,陛下已全權托付於房大人肩上,但老夫近來身體康健,閑居家中實感無趣,便主動請纓,願與房大人一同負責。後又聞此良策實乃出自賢侄之手,心中頗感好奇,故而借著今日前來道謝之機,特來向賢侄請教幾分。”
“杜伯伯謬讚了,小子不過是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還多虧陛下和諸位大臣的支持,科舉改革才能順利進行。”淩遊謙虛地說道。
杜如晦微微搖頭,“賢侄切莫妄自菲薄,你的才華和見識,大家有目共睹。此次科舉改革,事關大唐的未來,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不知賢侄對科舉的考題有何見解?”
淩遊思考片刻,答道:“侄兒認為,科舉的考題應注重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往的科舉過於偏重經義典籍,導致許多士子隻會死記硬背,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可以增加一些實務題和策論題,讓士子們能夠學以致用。”
杜如晦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賢侄所言極是,科舉本就是為了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能隻看重書本知識。還有其他方麵,賢侄可有想法?”
“另外,考試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現場辯論、實地考察等,這樣可以更全麵地考察士子的綜合素質。”淩遊接著說道。
杜如晦頻頻點頭,“不錯不錯,賢侄的提議甚妙。老夫會與房大人商議,將這些建議融入科舉改革之中。”
“若是能為朝廷選拔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便是小子最大的心願了。”淩遊真誠地說道。
杜如晦站起身來,拍了拍淩遊的肩膀,“賢侄放心,我輩定當盡心盡力,不負陛下所托。”說完,他便告辭離去。
淩遊將杜如晦送至門外,待杜如晦遠去後他才轉身返迴,剛走到中院便看到自己老爹急匆匆的走了出來。
淩遊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輕輕撫了撫衣擺,緩緩道:“師父,眼下科舉即將拉開帷幕,此乃朝廷選拔人才之盛事,我想待其圓滿落幕,再著手於練兵之事。一來,可借科舉之風,廣開才路;二來,也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籌備,確保萬無一失。”
秦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微笑,輕輕點頭:“你的考慮周全,甚合我意。畢竟,這科舉之事乃是你力排眾議,竭力推動的,說不定在選拔過程中,還需你親自下場,指點迷津呢。”
淩遊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師父對自己的信任與期望,於是謙遜地迴應:“弟子正有此意,況且家母即將臨盆,家中瑣事繁多,確需分心照料。陛下體恤,未強加時限,弟子感激不盡。”
這時,秦瓊似乎想起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溫柔:“你不說,為師差點忘了,你娘即將添丁進口,此乃大喜之事。晚些時候,我會囑咐你師娘,讓她備些滋補之物,前去探望。”
淩遊聞言,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連忙躬身行禮:“多謝師父掛念,弟子感激不盡。那弟子便先行告退,不打擾師父休息了。”
“去吧,孩子。”秦瓊擺了擺手,隨即從案幾上拿起一個精致的木盒,遞到淩遊手中,“這是為師為你爹準備的一點心意,雖非稀世珍寶,卻也是些有年份的藥材,放在我這裏也是閑置,不如送予需要之人。”
淩遊接過木盒,心中暖意更甚,他笑著調侃道:“師父,您這禮物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看來我得替我爹好好謝謝您了。”
言罷,他轉身欲走,卻又似想起了什麽,迴頭望了秦瓊一眼,那眼神中充滿了對師父的敬仰與感激。
秦瓊微笑著目送淩遊離開,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院門,他才輕輕歎了口氣,心中暗自欣慰: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有擔當了。
而淩遊,手捧著沉甸甸的木盒,向著家門而去。
淩遊迴到家中,將木盒交給淩長卿,並轉達了秦瓊的問候。
“你師父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你娘即將臨盆這人參什麽的都可以給她補身體。”淩長卿高興道。
“誰說不是呢。”淩遊接過話茬,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阿耶你把人參給孩兒,孩兒等會便去為娘親熬製一碗滋養身心的湯羹。”
淩長卿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輕拍淩遊的肩膀道:“好,你小子的廚藝也不錯,不枉你娘這麽寵愛你。”
正當父子倆沉浸在溫馨的氛圍之中,張伯的通報聲適時響起。
“老爺,少爺,杜大人來訪。”
一聽是杜如晦來了,父子倆趕忙走出去迎接。
“杜大人,今日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賜教?”淩長卿拱手問道。
“淩大夫,切勿如此客氣。”杜如晦迴禮道,“我今日前來,一是為了謝謝你的救命之恩,二是有要事與令郎商量。”
“哦?不知杜大人有何事要與小子商議?”淩遊好奇地問道。
杜如晦看了看淩遊,笑道:“自然是與科舉有關。此次科舉,陛下十分重視,希望能招攬更多的有誌之士。老夫聽聞淩公子對此頗有見解,故特來請教。”
“杜大人過獎了。”淩遊謙遜地說道,“我不過是略有所知罷了。若大人不嫌棄,我願竭盡所能,為大人提供一些建議。”
“如此甚好。”杜如晦滿意地點點頭,“那咱們進去聊。”
“對對對,你看我這腦子,杜大人快裏邊請!”淩長卿拍了拍額頭道。
步入寬敞明亮的客廳,杜如晦悠然落座,舉止間透露出一種曆經世事後的沉穩與淡然。
淩遊隨即輕聲吩咐一旁的丫鬟奉上香茗,茶香嫋嫋間,他溫言開口,打破了室內的靜謐。
“杜大人若有疑惑,但說無妨,淩遊必當傾囊相授,無所保留。”
杜如晦聞言,爽朗一笑,眼中閃爍著慈愛與賞識的光芒,“哈哈,淩侯爺此言甚合我意,你我之間,何必拘泥於那些俗禮?老夫應該當得起你一聲伯伯吧。”
淩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暖的笑容,恭敬而不失親昵地喚道:“那小子便恭敬不如從命,杜伯伯在上,請受小侄一拜。”
此時,淩長卿察覺到二人即將深入談論朝中大事,為了不擾了這份凝重而深遠的對話,他找了個由頭,言稱欲去照顧淩夫人,遂起身,以一抹溫和的笑容向二人告別,悄然退出了客廳。
待淩長卿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杜如晦與淩遊之間的氛圍也隨之變得更為正式而深刻,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科舉之事。
杜如晦緩緩道來:“原本,這科舉改革之重任,陛下已全權托付於房大人肩上,但老夫近來身體康健,閑居家中實感無趣,便主動請纓,願與房大人一同負責。後又聞此良策實乃出自賢侄之手,心中頗感好奇,故而借著今日前來道謝之機,特來向賢侄請教幾分。”
“杜伯伯謬讚了,小子不過是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還多虧陛下和諸位大臣的支持,科舉改革才能順利進行。”淩遊謙虛地說道。
杜如晦微微搖頭,“賢侄切莫妄自菲薄,你的才華和見識,大家有目共睹。此次科舉改革,事關大唐的未來,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不知賢侄對科舉的考題有何見解?”
淩遊思考片刻,答道:“侄兒認為,科舉的考題應注重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往的科舉過於偏重經義典籍,導致許多士子隻會死記硬背,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可以增加一些實務題和策論題,讓士子們能夠學以致用。”
杜如晦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賢侄所言極是,科舉本就是為了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能隻看重書本知識。還有其他方麵,賢侄可有想法?”
“另外,考試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現場辯論、實地考察等,這樣可以更全麵地考察士子的綜合素質。”淩遊接著說道。
杜如晦頻頻點頭,“不錯不錯,賢侄的提議甚妙。老夫會與房大人商議,將這些建議融入科舉改革之中。”
“若是能為朝廷選拔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便是小子最大的心願了。”淩遊真誠地說道。
杜如晦站起身來,拍了拍淩遊的肩膀,“賢侄放心,我輩定當盡心盡力,不負陛下所托。”說完,他便告辭離去。
淩遊將杜如晦送至門外,待杜如晦遠去後他才轉身返迴,剛走到中院便看到自己老爹急匆匆的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