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立祁兒為儲君
震驚!五男喜歡同一女! 作者:風清雲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穆堯見淩煙驚惶失措、淚盈於睫,心口一陣揪疼,忙大步向前,縮短兩人間距。
他伸出手,動作輕柔又不容抗拒地執起淩煙那微微顫抖的素手,將之攏於掌心。
似要傳遞全身暖意,驅散她滿心寒意。
“煙兒,莫要難過。”
他語調輕緩,宛如春日微風拂過湖麵,帶著無盡溫柔與寵溺。
目光緊鎖淩煙雙眸,滿是深情與堅定:“反正此生我都不會有子嗣,那麽服不服藥也是一樣,我不想再讓別人拿此事來攻擊你,所以自然要一次性解決,往後他們再也不會怪罪你攻擊你了。”
“我既決心護你周全,便要做得徹底,斬草除根,絕了他們念想,唯有這般,往後朝堂之上、宮闈之間,再無人敢對你妄加怪罪、惡語相向,為求萬無一失,讓所有人深信不疑,那絕育丹,我服得心甘情願,隻要你此後能安穩度日,我便無悔。”
言罷,拇指輕輕摩挲淩煙手背,似在無聲撫慰,靜候她平複心緒。
可是淩煙並不相信他所言。
他是皇帝,那些太醫怎麽可能敢跟他對著幹。
所以即便他沒有服用絕育丹,那些太醫也絕不敢說出來。
必然會站在他那邊,睜著眼睛說瞎話欺騙那些大臣。
再說了,不管是她還是那些太醫,弄個不能生育的假脈有什麽難的。
何至於讓他真的服用了此藥。
所以她知道,他此舉是在安她的心。
讓她知曉他絕對絕對不會因為色衰愛弛而拋棄她。
他會愛她如初此生不變。
看來他是聽到了那日她與連芷昕的話了,所以才會給她如此保證,給她一個定心丸。
而直到此刻,她也確實是終於安下了心。
明白他這輩子都不會因為任何事情改變他對她的感情。
畢竟作為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帝王。
卻在百官麵前親口承認他不能生育的事情。
無疑是將自己作為男人的尊嚴和臉麵全都拋棄了。
還有,恐怕不久之後。
大昭所有百姓也會知曉此事。
再之後,此事還會傳遍天下。
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帝王,竟然不能生育!
天底下能做到如此地步的男人又有幾個呢?
所以她如今才會對他如此深信不疑,並且此生都不再相疑。
淩煙心頭千頭萬緒翻湧,恰似亂麻糾葛。
可望著蕭穆堯誠摯麵龐,念及他決然之舉,思緒陡然間似被一隻手輕柔梳理清晰。
她緩緩闔上雙眸,胸脯微微起伏,深吸一口氣,再徐徐吐出。
那口鬱積胸口的悶氣,仿若攜著此前所有無措與悲戚,消散於無形。
既已木已成舟,命運齒輪既定。
再多酸澀、哀傷,不過是徒增心愁。
於當下、於往後,毫無裨益。
他以如此孤勇、決絕之姿,將自身置於風口浪尖。
用畢生子嗣絕斷築起護她之城牆。
這般心意,重比泰山,熾熱滾燙。
於是淩煙睜眼,綻出一抹動容淺笑。
反手緊握蕭穆堯手掌,指尖交纏,傳遞著內心篤定。
“既事已至此,往後歲月,我便好好收著你的心意,與你攜手,朝朝暮暮,歲歲年年。”
蕭穆堯聞言,眼中瞬間亮起熠熠光彩。
他手臂微微用力,將淩煙輕輕攬入懷中,下巴輕擱在她發頂,嗅著那熟悉的發香。
隻覺心間被填得滿滿當當,再無一絲罅隙。
並且嘴角噙著淺笑,滿是對往後相伴歲月的期許與珍視。
……………
既然此事百官已經同意,那麽蕭穆堯動作便很快。
在幾天之後便下了立祁兒為太子的旨意。
並且還將此旨意公告天下。
上麵赫然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禦極以來,殫精竭慮,惟願國祚昌隆,社稷永固,今肅王世子蕭翊祁,性純仁厚,德才兼備,心懷天下,腹蘊良謀。
其忠孝昭著,禮義皆通,於家國之事悉心盡瘁,於百姓之苦念茲在茲,朕觀之良久,甚感欣慰,決意立蕭翊祁為儲君,承繼大統,望其日後君臨天下,光我朝之盛景,澤萬民於太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旨意頒下,仿若巨石投湖,激起千層浪。
市井街巷,眾人交頭接耳,滿臉皆是困惑之色。
陛下竟立肅王世子作儲君,怎會如此?
這反應與當初百官的反應一樣。
幾日後,一則隱秘傳聞像風一般四散。
“你可曉得,陛下立肅王世子竟是因不能生育呐!”
酒肆之中,有人壓低聲量神秘兮兮說道。
聽者驚得瞪大雙眼,酒盞都險些掉落:“竟有此事?原以為是皇後娘娘福薄,沒曾想症結在陛下這兒。”
不過,短暫嘩然後,百姓們又漸漸平了心境。
街頭老叟撚須道:“陛下與皇後娘娘,皆是睿智非凡、心懷江山之人,有他倆悉心教導肅王世子,往後定能成就一代明君,我等草民,且安心過日子便是。”
眾人皆覺有理,麵上憂慮漸消。
隻待新儲君成長,盼著朝堂未來的新氣象了。
…………
而此時,負責教授祁兒的所有老師皆已就位。
於是一代千古明君就在此時開始了他的第一步成長準備。
而淩煙與蕭穆堯除了每日固定教導他之外。
剩下的時間當然便是在發展壯大大昭了。
而朝中官員的折子現在也都寫得非常短小簡練,再沒有以往的長篇大論。
別的不說,就說做皇帝每日要看這些折子所花費的時間都要有大半天。
關鍵一篇折子裏麵正事卻隻占了一小部分。
那剩下寫的這些不是就在浪費時間嘛!
因為一篇折子裏有大半都是在拍馬屁或者問安。
最後才會說到正事。
也不知道什麽毛病,曆來都是如此。
所以淩煙便下令以後所有官員寫折子之時不需要再寫無關緊要之言。
刪減掉其他無用之言,直奔主題言明所上書之事即可。
國家需要的是可以幹實事的精英,不是溜須拍馬隻知道耍嘴皮子的外強中幹之人。
旨意一出,百官自然隻能遵從。
但其實除了一些本就溜須拍馬的官員,其他很多官員都是鬆了一口氣的。
因為這些年每封折子上先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措辭花式誇獎陛下。
他們也很心累好不好。
但是此事曆來都是如此。
若他們不如此做,其他官員做了。
那麽難保陛下不會怪罪。
所以也隻能一直人雲亦雲。
好在,如今終於取消了這項規矩。
他們可算是解脫了。
因此,之後淩煙與蕭穆堯每日花在奏折上的時間何止比之前少了大半。
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做其他更多的事情了。
他伸出手,動作輕柔又不容抗拒地執起淩煙那微微顫抖的素手,將之攏於掌心。
似要傳遞全身暖意,驅散她滿心寒意。
“煙兒,莫要難過。”
他語調輕緩,宛如春日微風拂過湖麵,帶著無盡溫柔與寵溺。
目光緊鎖淩煙雙眸,滿是深情與堅定:“反正此生我都不會有子嗣,那麽服不服藥也是一樣,我不想再讓別人拿此事來攻擊你,所以自然要一次性解決,往後他們再也不會怪罪你攻擊你了。”
“我既決心護你周全,便要做得徹底,斬草除根,絕了他們念想,唯有這般,往後朝堂之上、宮闈之間,再無人敢對你妄加怪罪、惡語相向,為求萬無一失,讓所有人深信不疑,那絕育丹,我服得心甘情願,隻要你此後能安穩度日,我便無悔。”
言罷,拇指輕輕摩挲淩煙手背,似在無聲撫慰,靜候她平複心緒。
可是淩煙並不相信他所言。
他是皇帝,那些太醫怎麽可能敢跟他對著幹。
所以即便他沒有服用絕育丹,那些太醫也絕不敢說出來。
必然會站在他那邊,睜著眼睛說瞎話欺騙那些大臣。
再說了,不管是她還是那些太醫,弄個不能生育的假脈有什麽難的。
何至於讓他真的服用了此藥。
所以她知道,他此舉是在安她的心。
讓她知曉他絕對絕對不會因為色衰愛弛而拋棄她。
他會愛她如初此生不變。
看來他是聽到了那日她與連芷昕的話了,所以才會給她如此保證,給她一個定心丸。
而直到此刻,她也確實是終於安下了心。
明白他這輩子都不會因為任何事情改變他對她的感情。
畢竟作為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帝王。
卻在百官麵前親口承認他不能生育的事情。
無疑是將自己作為男人的尊嚴和臉麵全都拋棄了。
還有,恐怕不久之後。
大昭所有百姓也會知曉此事。
再之後,此事還會傳遍天下。
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帝王,竟然不能生育!
天底下能做到如此地步的男人又有幾個呢?
所以她如今才會對他如此深信不疑,並且此生都不再相疑。
淩煙心頭千頭萬緒翻湧,恰似亂麻糾葛。
可望著蕭穆堯誠摯麵龐,念及他決然之舉,思緒陡然間似被一隻手輕柔梳理清晰。
她緩緩闔上雙眸,胸脯微微起伏,深吸一口氣,再徐徐吐出。
那口鬱積胸口的悶氣,仿若攜著此前所有無措與悲戚,消散於無形。
既已木已成舟,命運齒輪既定。
再多酸澀、哀傷,不過是徒增心愁。
於當下、於往後,毫無裨益。
他以如此孤勇、決絕之姿,將自身置於風口浪尖。
用畢生子嗣絕斷築起護她之城牆。
這般心意,重比泰山,熾熱滾燙。
於是淩煙睜眼,綻出一抹動容淺笑。
反手緊握蕭穆堯手掌,指尖交纏,傳遞著內心篤定。
“既事已至此,往後歲月,我便好好收著你的心意,與你攜手,朝朝暮暮,歲歲年年。”
蕭穆堯聞言,眼中瞬間亮起熠熠光彩。
他手臂微微用力,將淩煙輕輕攬入懷中,下巴輕擱在她發頂,嗅著那熟悉的發香。
隻覺心間被填得滿滿當當,再無一絲罅隙。
並且嘴角噙著淺笑,滿是對往後相伴歲月的期許與珍視。
……………
既然此事百官已經同意,那麽蕭穆堯動作便很快。
在幾天之後便下了立祁兒為太子的旨意。
並且還將此旨意公告天下。
上麵赫然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禦極以來,殫精竭慮,惟願國祚昌隆,社稷永固,今肅王世子蕭翊祁,性純仁厚,德才兼備,心懷天下,腹蘊良謀。
其忠孝昭著,禮義皆通,於家國之事悉心盡瘁,於百姓之苦念茲在茲,朕觀之良久,甚感欣慰,決意立蕭翊祁為儲君,承繼大統,望其日後君臨天下,光我朝之盛景,澤萬民於太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旨意頒下,仿若巨石投湖,激起千層浪。
市井街巷,眾人交頭接耳,滿臉皆是困惑之色。
陛下竟立肅王世子作儲君,怎會如此?
這反應與當初百官的反應一樣。
幾日後,一則隱秘傳聞像風一般四散。
“你可曉得,陛下立肅王世子竟是因不能生育呐!”
酒肆之中,有人壓低聲量神秘兮兮說道。
聽者驚得瞪大雙眼,酒盞都險些掉落:“竟有此事?原以為是皇後娘娘福薄,沒曾想症結在陛下這兒。”
不過,短暫嘩然後,百姓們又漸漸平了心境。
街頭老叟撚須道:“陛下與皇後娘娘,皆是睿智非凡、心懷江山之人,有他倆悉心教導肅王世子,往後定能成就一代明君,我等草民,且安心過日子便是。”
眾人皆覺有理,麵上憂慮漸消。
隻待新儲君成長,盼著朝堂未來的新氣象了。
…………
而此時,負責教授祁兒的所有老師皆已就位。
於是一代千古明君就在此時開始了他的第一步成長準備。
而淩煙與蕭穆堯除了每日固定教導他之外。
剩下的時間當然便是在發展壯大大昭了。
而朝中官員的折子現在也都寫得非常短小簡練,再沒有以往的長篇大論。
別的不說,就說做皇帝每日要看這些折子所花費的時間都要有大半天。
關鍵一篇折子裏麵正事卻隻占了一小部分。
那剩下寫的這些不是就在浪費時間嘛!
因為一篇折子裏有大半都是在拍馬屁或者問安。
最後才會說到正事。
也不知道什麽毛病,曆來都是如此。
所以淩煙便下令以後所有官員寫折子之時不需要再寫無關緊要之言。
刪減掉其他無用之言,直奔主題言明所上書之事即可。
國家需要的是可以幹實事的精英,不是溜須拍馬隻知道耍嘴皮子的外強中幹之人。
旨意一出,百官自然隻能遵從。
但其實除了一些本就溜須拍馬的官員,其他很多官員都是鬆了一口氣的。
因為這些年每封折子上先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措辭花式誇獎陛下。
他們也很心累好不好。
但是此事曆來都是如此。
若他們不如此做,其他官員做了。
那麽難保陛下不會怪罪。
所以也隻能一直人雲亦雲。
好在,如今終於取消了這項規矩。
他們可算是解脫了。
因此,之後淩煙與蕭穆堯每日花在奏折上的時間何止比之前少了大半。
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做其他更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