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綁架3
我的小賣部,是末世體驗服 作者:二十八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懸在約300米的高空,寧檸向下俯瞰,整個村子裏都安安靜靜的,沒有一個人走動。
耳機裏,談判專家正在與綁匪交涉。
寧檸的目標,對比夜間的無人機來說,一定明顯了不止十倍八倍,但綁匪那邊似乎並沒有察覺。
由此可以判斷,綁匪的監控範圍沒有那麽廣,或者監控密度沒有那麽高。
之前能快速發現無人機並做出反應,大概率是經過村支書的提醒。
“他們沒發現。”寧檸向唐乾匯報。
寧檸是做了兩種打算的。
一,綁匪數量很多,她就直奔通話綁匪的房子,以她的速度,在綁匪反擊前,進行反挾持不是問題。大家都有人質,至少不魚死網破的情況下,能穩住現場情況。
二,綁匪數量少,或極少,就像寧檸猜想裏一樣,她可以快速製服。
唐乾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無論如何,他們不能放這個窮兇極惡的販毒團夥離開。
一般的綁架案,過程中綁匪大致會經過四種心理狀態的變化。
緊張敏感時期,自控力大大下降,難以溝通。
理智清醒階段,有人質在手,進行抵抗防衛。
尋求解決階段,情緒起伏,權衡利弊。
做出決斷階段,要麽魚死網破,要麽與警方交涉,把自身危險降到最低。
而有預謀的綁架,則直接跳過第一階段。
無論如何,綁匪綁架是要達成一些目的的,在與警方交涉溝通期間,於自己有利的條件,都會接受的。
這夥團體則不然。
他們根本不在乎死了多少人質,案情會如何加重,不接受條件,敷衍談判拖延時間。
再拖下去,又要再死一個人質。
與其這樣,不如冒險一搏。
聽到寧檸的匯報,唐乾隻說:“隨機應變,同步信息。”
寧檸又觀察了兩分鍾,確定綁匪沒有發現她,直接加速,朝著通話綁匪的窗戶衝過去。
1.5秒後,樹林邊緣的工作人員耳機裏傳來“啪嚓”一聲玻璃碎裂的聲音,緊接著是一聲“啊!”,“嘭”地一聲槍響。
大家屏氣凝神,繼續聽。
開門,關門。
開門,關門。
重複了四五次,寧檸聲音傳來:“房子裏沒有其他人。”
她打開窗簾,朝著遠處招招手,唐乾聲音傳來:“看見你了。是否可以解救人質。”
“我再去看一下。”
剛剛很大的動靜,村子裏還是安安靜靜的。
寧檸屏息聽了一下,至少沒有腳步聲。
她從窗戶原地翻出去,看見跪在地上的人質,因為眼睛被蒙住,又聽見剛剛聲音,惶恐不安地縮著身子。
她暫時沒管,在村子裏進行搜索。
半個小時後:
“初步判斷沒有其他人,隻有1名劫匪,24名人質,存活10人,1人腿部中彈,不知道是暈過去了還是死了,流了很多血。”
徐山急切地詢問:“其他人質呢?都死了?”
“沒有,村子裏除了這25個人,啥都沒有。”
說完,寧檸返迴那間房,踢了下被敲了頭綁起來的綁匪。
綁匪長了一張非常東南亞的臉,眼窩凹陷,顴骨突出,臉頰瘦削,皮膚黝黑,嘴巴被堵著,人也被綁在椅子上倒在地下,隻能抬起頭惡狠狠地看著寧檸。
剛是擔心他通知同夥,所以把人嘴巴堵起來,這會兒也不能確定他是否跟同夥保持通話,所以寧檸沒有說話,而是用一隻手把人提起來,從窗戶翻出去,又用另一隻手拎上腿部中彈的人質,飛過地雷區,到達林邊。
一手一個放到地下,寧檸又飛迴去拎別人。
5隊人員兩個去檢查傷員,兩個把綁匪按在地上,全身檢查,確認除了與警方保持通話的耳機和手機,身上沒有其他監聽設備。
來迴五趟,寧檸把還存活的人質都運迴來。
後方醫護人員已經入場,想要幫他們解開捆綁,卻被徐山攔住了,他麵容嚴肅,正在壓著火氣:
“等等,讓人重新綁了再檢查,那個腿受傷的也綁了,運迴去。”
他現在也不能判定這些人到底是人質還是綁匪同夥了。
可以確定的是,根據當地派出所記錄,這個村子常住人口的確是二百多人。
那這二百多人去哪了。
報案的村支書是綁匪同夥。
40多名綁匪和二百多名人質,眼下隻有1名綁匪和二十幾名疑似人質。
總不可能是剩下四十多名綁匪,帶著其他一百多幾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質一起跑路了吧。
他的猜想比村裏其餘人質都被殺了情況更差勁。
那就是整個村子大部分人都是同夥。
綁架是假,拖延時間、轉移視線是真。
其餘二百多人,已經和四十多人販毒團夥一起離開。
留下這一個人,本來就是要被犧牲的,剩餘的人質,說不準也是同夥。
他冷汗直流。
緝毒大隊隊長更是氣得牙都快咬碎了。
讓這麽大一個販毒團夥跑了的話,再去追蹤抓捕,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排雷部隊下場,清理雷區,特警隊、刑偵隊隨後進入村莊,搜集證據。
綁匪和人質分別被關押審訊,武警部隊根據林間的痕跡,追蹤逃跑的二百多人。
當然,這部分跟行動隊關係已經不大了。
這片區域的遷居還要五天,寧檸不能繼續待在這。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和責任。
行動隊來幫助當地警方解救人質,緝拿綁匪,幫完了,就會離開。
追擊販毒團夥,是當地緝毒警隊的任務。
審訊綁匪和人質,查明案情經過,是刑偵隊的任務。
而特事局行動隊,最大的任務是排險。
大家都是在救人,隻是行動方向不一樣。
他們需要再向南。
耳機裏,談判專家正在與綁匪交涉。
寧檸的目標,對比夜間的無人機來說,一定明顯了不止十倍八倍,但綁匪那邊似乎並沒有察覺。
由此可以判斷,綁匪的監控範圍沒有那麽廣,或者監控密度沒有那麽高。
之前能快速發現無人機並做出反應,大概率是經過村支書的提醒。
“他們沒發現。”寧檸向唐乾匯報。
寧檸是做了兩種打算的。
一,綁匪數量很多,她就直奔通話綁匪的房子,以她的速度,在綁匪反擊前,進行反挾持不是問題。大家都有人質,至少不魚死網破的情況下,能穩住現場情況。
二,綁匪數量少,或極少,就像寧檸猜想裏一樣,她可以快速製服。
唐乾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無論如何,他們不能放這個窮兇極惡的販毒團夥離開。
一般的綁架案,過程中綁匪大致會經過四種心理狀態的變化。
緊張敏感時期,自控力大大下降,難以溝通。
理智清醒階段,有人質在手,進行抵抗防衛。
尋求解決階段,情緒起伏,權衡利弊。
做出決斷階段,要麽魚死網破,要麽與警方交涉,把自身危險降到最低。
而有預謀的綁架,則直接跳過第一階段。
無論如何,綁匪綁架是要達成一些目的的,在與警方交涉溝通期間,於自己有利的條件,都會接受的。
這夥團體則不然。
他們根本不在乎死了多少人質,案情會如何加重,不接受條件,敷衍談判拖延時間。
再拖下去,又要再死一個人質。
與其這樣,不如冒險一搏。
聽到寧檸的匯報,唐乾隻說:“隨機應變,同步信息。”
寧檸又觀察了兩分鍾,確定綁匪沒有發現她,直接加速,朝著通話綁匪的窗戶衝過去。
1.5秒後,樹林邊緣的工作人員耳機裏傳來“啪嚓”一聲玻璃碎裂的聲音,緊接著是一聲“啊!”,“嘭”地一聲槍響。
大家屏氣凝神,繼續聽。
開門,關門。
開門,關門。
重複了四五次,寧檸聲音傳來:“房子裏沒有其他人。”
她打開窗簾,朝著遠處招招手,唐乾聲音傳來:“看見你了。是否可以解救人質。”
“我再去看一下。”
剛剛很大的動靜,村子裏還是安安靜靜的。
寧檸屏息聽了一下,至少沒有腳步聲。
她從窗戶原地翻出去,看見跪在地上的人質,因為眼睛被蒙住,又聽見剛剛聲音,惶恐不安地縮著身子。
她暫時沒管,在村子裏進行搜索。
半個小時後:
“初步判斷沒有其他人,隻有1名劫匪,24名人質,存活10人,1人腿部中彈,不知道是暈過去了還是死了,流了很多血。”
徐山急切地詢問:“其他人質呢?都死了?”
“沒有,村子裏除了這25個人,啥都沒有。”
說完,寧檸返迴那間房,踢了下被敲了頭綁起來的綁匪。
綁匪長了一張非常東南亞的臉,眼窩凹陷,顴骨突出,臉頰瘦削,皮膚黝黑,嘴巴被堵著,人也被綁在椅子上倒在地下,隻能抬起頭惡狠狠地看著寧檸。
剛是擔心他通知同夥,所以把人嘴巴堵起來,這會兒也不能確定他是否跟同夥保持通話,所以寧檸沒有說話,而是用一隻手把人提起來,從窗戶翻出去,又用另一隻手拎上腿部中彈的人質,飛過地雷區,到達林邊。
一手一個放到地下,寧檸又飛迴去拎別人。
5隊人員兩個去檢查傷員,兩個把綁匪按在地上,全身檢查,確認除了與警方保持通話的耳機和手機,身上沒有其他監聽設備。
來迴五趟,寧檸把還存活的人質都運迴來。
後方醫護人員已經入場,想要幫他們解開捆綁,卻被徐山攔住了,他麵容嚴肅,正在壓著火氣:
“等等,讓人重新綁了再檢查,那個腿受傷的也綁了,運迴去。”
他現在也不能判定這些人到底是人質還是綁匪同夥了。
可以確定的是,根據當地派出所記錄,這個村子常住人口的確是二百多人。
那這二百多人去哪了。
報案的村支書是綁匪同夥。
40多名綁匪和二百多名人質,眼下隻有1名綁匪和二十幾名疑似人質。
總不可能是剩下四十多名綁匪,帶著其他一百多幾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質一起跑路了吧。
他的猜想比村裏其餘人質都被殺了情況更差勁。
那就是整個村子大部分人都是同夥。
綁架是假,拖延時間、轉移視線是真。
其餘二百多人,已經和四十多人販毒團夥一起離開。
留下這一個人,本來就是要被犧牲的,剩餘的人質,說不準也是同夥。
他冷汗直流。
緝毒大隊隊長更是氣得牙都快咬碎了。
讓這麽大一個販毒團夥跑了的話,再去追蹤抓捕,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排雷部隊下場,清理雷區,特警隊、刑偵隊隨後進入村莊,搜集證據。
綁匪和人質分別被關押審訊,武警部隊根據林間的痕跡,追蹤逃跑的二百多人。
當然,這部分跟行動隊關係已經不大了。
這片區域的遷居還要五天,寧檸不能繼續待在這。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和責任。
行動隊來幫助當地警方解救人質,緝拿綁匪,幫完了,就會離開。
追擊販毒團夥,是當地緝毒警隊的任務。
審訊綁匪和人質,查明案情經過,是刑偵隊的任務。
而特事局行動隊,最大的任務是排險。
大家都是在救人,隻是行動方向不一樣。
他們需要再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