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吃,寧檸則在腦袋裏整理所得到的信息:


    任務提示分明寫得很清楚,這是喪屍末世,小助理解釋說喪屍是“失去自主控製能力的屍體”的意思,那麽就說明那些所謂的“屍人”大概率就是係統任務所說的“喪屍”,造成喪屍爆發的是“病毒+汙染”的複合原因。


    可眼前男人卻說,沒有爆發,屍人是一直存在的,他認為,這種常識性問題男人沒必要騙他,畢竟外麵那麽多人,男人在裏麵吃獨食,沒有要分給同伴的意思。而隻要寧檸略有懷疑,找一個人進來問,男人就會失去得到眼前食物的機會,因此寧檸相信,男人說的是真的。更何況,這些屍人都光裸著身體,和男人所說的低智很吻合。


    果然是d級任務,比d-的古代天災看起來要複雜地多。


    男人狼吞虎咽地吃,麵包就著水,幾乎沒有咀嚼的過程,不停吞咽,直到一個麵包和一瓶水都進了肚子,他向後靠在椅子上,發出滿足的喟歎。寧檸看見他破舊衣服下的腹部,從短小的上衣下露出來,肋骨的突出的身體,此刻因為胃部裝滿了食物,突出一個圓溜溜的痕跡。


    “你很久沒有吃過這麽多東西了吧。但是我建議你先別再吃了,我擔心你的胃受不了。這些東西你可以帶走,接下來能繼續迴答我其他問題了嗎?”


    男人吃飽喝足,顯然更相信寧檸與他交易的誠意,於是開口道:


    “我的胃從來沒有被填滿過,感謝你。你還想知道什麽,請問吧。”


    “除了屍人,人類和瀕死者,是怎麽迴事。”


    “人類和瀕死者都是人類,但是瀕死者都患有無法治愈的疾病,壽命更短,人類的身體都很健康,壽命更長。除此以外,瀕死者不會受到屍人的攻擊,而人類會。屍人的食物來源是野外自然生長的食物,當然,他們更喜歡人類,人類的味道會吸引他們。為了避免屍人對人類補食,我們築起圍牆,建造基地,生活在裏麵。平時,會有瀕死者組成的獵殺小隊外出巡邏,抓捕靠近的屍人,就像我們。因為我們對屍人沒有吸引力,不會受到攻擊,因此屍人很好抓。哦,還沒自我介紹,我叫瓊1,是‘瓊’獵殺小隊的頭領,我們小隊是本基地的精英小隊,外邊關了六百多個屍人,其中二百多是我們抓捕的,剩下那些是其餘6隻小隊的成果。”


    “抓捕屍人?抓捕來幹什麽,如果他們威脅到你們的生命安全,不是應該直接消滅,你們不是叫獵殺小隊,為什麽不獵殺,而是要抓捕呢?”寧檸很快發現問題的關鍵。


    “哦,這是圈內人的懸賞,一個屍人可以兌換100積分,我們需要積分,來購買藥品維持生命,以及供養家人。”


    接下來,寧檸又問了幾個問題,大概了解這邊世界的狀況。


    據瓊1所說,他出生就在基地裏。這個世界有無數基地,每個基地有自己的基地長,相鄰近的基地通常會互相結盟,成為一個聯邦,會有一個聯邦元首,聯邦元首通常由聯邦內最大基地的基地長出任。


    整體政治結構比較像原世界的城市以及下屬區縣。


    聯邦依據所在位置命名,基地以數字命名,基地麵積有大有小。


    就比如,他們所在的基地是“x聯邦”裏最大的基地,叫做“x1”基地。因此這個基地的基地長也是x聯邦元首。


    基地通常分為內城和外城。


    整個基地周圍圍繞著高達十米的高牆,而內外圈之間也有一圈十米的建築群。基地領導者、研究人員、醫療人員等高端人才都生活在內城,而一般人類和瀕死者住在外城。這樣安排的原因是因為,曾經有一個基地被屍人入侵了,雖然最後人類戰勝了屍人,但因為高端人才死掉了大半,剩下的普通民眾難以維持基地運轉,經曆了兩年的掙紮,基地裏的人全都死光了。


    後來整個世界的基地都因此得到教訓,將基地分為內外兩座城,讓外城成為內城的緩衝帶。


    “雖然有住在外圈的人會不滿,但一想到我的親人在內城,我知道保護基地的安全就是保護親人的安全,”瓊1這樣說,這是大部分外圈人的心聲:


    “因為屍人壓縮了我們的生存空間,基地資源有限,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學習知識成為高端人才,因此每個家庭的孩子出生後,會做基因檢測,第一要確定這個小孩是不是健康的,瀕死者和普通人類是從基因就能區別開的;第二確定孩子的智商,如果健康又高智商,就會被接到內城去,由基地出資源養大,教學,最後成為能為基地做出貢獻的人,生活在內城。他們能賺到的積分更多,生活質量更好,也會幫助住在外城的親人。就像我的妹妹,她現在就是元首官邸的一名衛生女工,不僅有宿舍住,每個月還有3000積分的收入,是我抓捕30個屍人才能得到的。”


    瓊1說到這滿臉驕傲。


    “衛生女工?也算高端人才嗎?”在寧檸的印象裏,打掃衛生並不是需要付出很多年時間學習的東西。


    “當然,她們會有考核,很難通過的,我們外城人一定做不到,這是我妹妹上次給家裏寫信親口說的,哦,對了,她還給我母親的賬戶上轉了1000積分,她是我的驕傲。”


    後麵,瓊1又講了一些這邊的規定。


    比如,留在外城的健康人類,為了圖方便,一般直接稱作人類。由家人撫養長大,然後進入外城的工廠,或是做生意賺取積分,但因為工作沒什麽技術難度,所以收入很低,一般每個人每月能賺10~20積分。


    瀕死者則會早早進入到“狩獵學校”,學習狩獵屍人的技能,一旦年齡到達十二歲,就會被編進狩獵小隊,每個月能賺50~200積分。一旦被編進狩獵小隊,瀕死者會得到新的名字,以小隊名字+本人入隊序號命名:“我的狩獵小隊叫瓊,我是第一個入隊的,所以叫瓊1。”


    因此綜合算下來,內城人收入最高,瀕死者的收入次之,普通人的收入最低。


    “所有基地都這樣嗎?貧富差距這麽明顯。”寧檸是文科生,對原世界的曆史及社會經濟都有一定了解,貧富差距過大的時代和國家地區,極容易發生衝突,社會很難穩定。


    “貧富差距?哦,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語。所有基地都大差不差吧,我沒去過別的基地,但我們聯邦內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可差距大不是很合理嗎?貢獻越高的人獲得的越多,貢獻少的人當然收入少,這有什麽可質疑的。”瓊1迴答的理所當然。


    “所以你認為,你的妹妹在元首府邸打掃衛生,應該比你冒著風險去基地外捕殺屍人,對基地更有貢獻。她比你更應該獲得多數的食物嗎?”寧檸很不能理解。


    瓊1露出“你真的問了一個蠢問題”的表情:“我的妹妹打掃衛生,雖然不用麵臨危險,但她是為元首服務的,元首是整個x1基地,甚至是x聯邦的大腦,她在為聯邦的大腦服務,這樣的貢獻,難道不比我捕殺屍人高得多?”


    有點離譜,寧檸覺得自己快被說服了,不能再聽,感覺要長腦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小賣部,是末世體驗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十八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十八萬並收藏我的小賣部,是末世體驗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