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時間兩天~~ 因為心中早已有所計較, 玄淵不願多言什麽,隻略過此事不再多談,反而問道:“西北戰事,朝中可確定了應對方案?”
到底是戰是和, 這都是大魏朝最高層的那一小撮人商議決定的, 而李老大人無疑有參與到此事的討論中, 自然清楚他們的決定如何。
李老大人早就知道外孫的能耐,也不會再將他當做小孩子,反而是用平等的態度與他相處,所以玄淵開口問了,他就很是自然的迴答道:“主戰派占了上風, 但還未下定決心。”
玄淵微一頷首,不帶多少情緒,好像剛才開口詢問也隻是隨口一問,並不掛心的樣子。
他沒有繼續說什麽, 李老大人卻撫須笑著說道:“我看過你殿試的策論了,你這篇策論可是給主戰派提供了不少思路和方案, 雖然你還未正式入朝, 但是主戰派對你頗有好感。”
玄淵神情疏離冷淡的點了點頭, 並未多言,隻是從袖子暗袋中取出一個顏『色』淡雅、做工精致的錦囊來, 他將此物遞給李老大人, 淡淡道:“勞煩外公將此物遞給主戰派的大人們。”
“這是什麽?”李老大人先是一愣, 脫口問了後才接過錦囊, 然後滿臉皺紋的臉皺巴著,試探『性』的問道,“我能看嗎?”
玄淵神情淡淡的看了李老大人一眼,然後點了點頭。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老大人總覺得自己在外孫的眼中看到了些許無奈,李老大人尷尬的撫須笑了笑,然後拆開了錦囊,取出了裏麵裝的東西。
錦囊中隻裝了一張折疊得非常整齊的白紙,可以隱約看到折疊在裏麵的那一麵力透紙背的筆跡,龍飛鳳舞、筆鋒淩厲。
李老大人先還笑嗬嗬的以為這是自家外孫寫的又一張策論,一邊展開時一邊還笑著說道:“這是寫給主戰派的策論啊,你又有什麽好的主意或者謀劃?”
他說完這句話後,還沒等玄淵迴答,就已經看到了這張紙上所寫的內容,頓時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上布滿了驚訝,手都不由自主的輕輕顫抖了起來。
“這、這是……”李老大人滿眼驚訝的看向外孫,“這是你研究出來的?你可知道這代表著什麽。”
玄淵聲音低沉:“外公不必管這個配方從何而來,隻需要知道這個配方沒有問題,可以直接按此來生產。”
定了定神,李老大人冷靜了些許後才說道:“你要我遞給主戰派,你自己不打算出麵?”他皺著眉頭,“可這畢竟是你的成果,這可是一份大功勞。”
玄淵站了起來,微微搖頭道:“我不在意這個,隻要與西北匈奴的戰鬥大魏能贏,於我而言便已經足夠了。”他理了理衣袍下擺,“我今日來主要也是為了此事,如今事罷,我就先迴侯府了。”
李老大人還在消化玄淵冷不丁投下的這顆雷,對於玄淵要告辭的第一反應就是阻止:“你先等一下,讓我把事情理清楚。”
抖了抖手中寫滿了字跡的紙張,李老大人皺眉道:“這份火/『藥』的配方如果為真,有此利器,與西北匈奴的戰爭,大魏必定能大勝!”
“這樣大的功勞,你怎地就此白白放棄?”李老大人不是貪權之人,更是沒想過頂了外孫的功勞,反而勸著外孫,“你大可以直接將這份配方呈上去,不必擔心會有什麽風波。”
沒錯,玄淵交給李老大人的,正是他之前要“林英傑”所寫的火、『藥』的配方,之前他便打算用火、『藥』這一奇招,在與西北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先機,獲得大勝。
將火、『藥』配方呈上去,固然是大出風頭,而且這份功勞會使得他仕途順遂,但是玄淵卻並不在意,他並不打算出這個頭,對於這份功勞也並不貪戀。
“不必了,就由外公呈上去吧。”玄淵再次拒絕了一遍,就準備離開李府的書房迴去,他今日四處折騰了一天,現在也有些煩了。
李老大人撫了撫須,驚訝的看了外孫一眼後,發現他眼神清明理智,神情堅定從容,隻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並不打算改變主意:“你還真是別無所求?”
歎了口氣,李老大人完全沒想到外孫這麽一心為國、高風亮節,果然還是太年輕了啊。
打定主意之後還是會告訴其他同僚這份配方出自何人之手,此時他奈何不了外孫,隻能無奈的揮了揮手,任由“歸心似箭”的玄淵離開。
原本打算離開的玄淵反倒是頓了頓腳步,迴過頭來朝李老大人道:“倒還真有一件事情,想讓祖父幫我。”
不等李老大人問,玄淵已經主動說道:“此事與朝陽公主有關……”
“等等,竹兒,你不是想尚公主吧?”李老大人一臉驚駭莫名,“就算是要尚公主,為什麽要選刁蠻任『性』、霸道無比的朝陽公主?”
而且老妻似乎打算將珊兒許配給竹兒,若是竹兒有意尚公主,隻怕這樁婚事是不成了,那可真是可惜,他對這個外孫是越看越滿意,如果能將外孫變成孫女婿,親上加親,他是舉雙手讚成的。
玄淵:“…………外公你想太多了,我希望等與西北匈奴打完仗後,將朝陽公主以和親的名義嫁去匈奴。”
李老大人微微皺眉,如果大魏敗了,嫁個公主自然是認慫求和的意思,可是有了林軒竹交給他的火『藥』配方,這場大戰他們勝利的把握可是不小,這種情況下,卻要將朝陽公主和親匈奴?
李老大人到底縱橫朝堂多年,已經是人老成精,當下就明白了玄淵真正的意圖,不由『摸』了『摸』長長的白胡須試探問道:“朝陽公主惹到你了?”
“怎麽可能。”玄淵『露』出一個輕描淡寫的笑容,神情溫和疏朗,好一個翩翩公子,“隻是有些厭煩她罷了。”原本的故事中,李氏會死,倒有大半是朝陽公主下的手,玄淵自然不會放過她。
李老大人撫須的手一頓,突然語出驚人:“既然你不打算尚主公主,那要不要考慮娶珊兒?你們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親上加親不是正好。”
第一次遭遇『逼』婚(?)的玄淵:…………
玄淵神情漠然:“閉嘴。”0617真是呱噪得很,為了得到答案在玄淵耳邊嘮叨了幾日了,誓要弄清楚玄淵的秘密,做一個對宿主有掌控力的係統(真是偉大的理想)。
0617被嗬斥了,委屈的在玄淵識海中打了個轉,之後委屈的情緒一秒消失,重新變得活力滿滿,又打算繼續再接再厲的魔音灌耳。
“吵。”玄淵舒了口氣,趕在0617繼續開口之前將它從識海中扯了出來,然後像對“林英傑”的魂魄一樣,將沒有實體的0617塞入了剛剛用白紙疊成的小紙人裏麵。
站起身來,玄淵修長的手指拎起寄托著0617的紙人,啪嘰一聲將它丟到了書箱內,裏麵有另外一個紙人默默的看著0617丟進來,紙人輕輕顫抖著,似乎是在忍笑。
“你們兩個待在這裏。”交代了一句,玄淵直接離開了書房,留下0617和“林英傑”兩個紙人無言相對。
這還是0617第一次不再是以冰冷無形的數據出現,它心裏高興得很,然後……秉持著完成任務的高尚節『操』,有了身體以後的0617兇猛的朝著林英傑撲了過去,兩個紙人瞬間扭打成一團。
0617:為了完成任務打死你!
被李氏按著在家裏休養了三日,玄淵今日終於能自由活動了,再將0617丟下後,玄淵出了洛寧侯府後直奔李府而去。
書房中,知命之年的李大人撫須歎息:“我一生忠君愛國,沒想到臨老了,卻要算計盡忠的君主,真是愧對先賢。”
李氏的嫡親兄長、林軒竹的大舅舅李雲德便勸道:“父親,我們隻為自保才算計太子,並非背叛陛下。”再怎麽忠君,也不能把整個李家賠上吧?
況且,太子還未登基,算不得他們李家真正效忠的君,誰坐在龍椅上,誰就是他們的忠君對象,可若是不在龍椅上,就是太子想朝他們李家動手,也別指望他們會引頸受戮。
“太子氣量狹窄,為人剛愎自用、昏庸無道,若他繼位,於大魏並非好事,我們雖是為了自保,可若能另擇明君,也是一件好事。”玄淵擱下手中的茶盞,慢吞吞的說道。
書房內林軒竹的另外幾個舅舅也紛紛開口,終於讓李大人下定了決心,他們籌謀計劃了半年的利刃,終於準備磨刀霍霍的指向太子。
如今太子的地位說穩固也穩固,說不穩固卻也是真的不穩固。太子之所以被立,是因為他乃是正宮嫡子,乃是正統,從這一點上來說,秉持正統的清流和擁立陛下的保皇黨都會站在太子這一邊。
可是很不巧,李大人乃是清流中執牛耳者,也是保皇黨最為堅定的一位元老,原本應該站在太子正統這一邊的他已經反戈。
而太子的地位並沒有那麽穩固,因為太子還有三個能幹的、已經成年的弟弟,和才能平庸的太子不同,這另外三個成年的三、四、五皇子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而太子生母元後娘娘已經仙逝多年,母族已經沒落幫不上忙,太子沒有多少可以依仗之人。
這也是為什麽在原本的軌跡中,林英傑能夠那麽快成為太子麾下第一心腹、謀士的原因,因為太子手中真的沒有什麽可用之人。
到底是戰是和, 這都是大魏朝最高層的那一小撮人商議決定的, 而李老大人無疑有參與到此事的討論中, 自然清楚他們的決定如何。
李老大人早就知道外孫的能耐,也不會再將他當做小孩子,反而是用平等的態度與他相處,所以玄淵開口問了,他就很是自然的迴答道:“主戰派占了上風, 但還未下定決心。”
玄淵微一頷首,不帶多少情緒,好像剛才開口詢問也隻是隨口一問,並不掛心的樣子。
他沒有繼續說什麽, 李老大人卻撫須笑著說道:“我看過你殿試的策論了,你這篇策論可是給主戰派提供了不少思路和方案, 雖然你還未正式入朝, 但是主戰派對你頗有好感。”
玄淵神情疏離冷淡的點了點頭, 並未多言,隻是從袖子暗袋中取出一個顏『色』淡雅、做工精致的錦囊來, 他將此物遞給李老大人, 淡淡道:“勞煩外公將此物遞給主戰派的大人們。”
“這是什麽?”李老大人先是一愣, 脫口問了後才接過錦囊, 然後滿臉皺紋的臉皺巴著,試探『性』的問道,“我能看嗎?”
玄淵神情淡淡的看了李老大人一眼,然後點了點頭。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老大人總覺得自己在外孫的眼中看到了些許無奈,李老大人尷尬的撫須笑了笑,然後拆開了錦囊,取出了裏麵裝的東西。
錦囊中隻裝了一張折疊得非常整齊的白紙,可以隱約看到折疊在裏麵的那一麵力透紙背的筆跡,龍飛鳳舞、筆鋒淩厲。
李老大人先還笑嗬嗬的以為這是自家外孫寫的又一張策論,一邊展開時一邊還笑著說道:“這是寫給主戰派的策論啊,你又有什麽好的主意或者謀劃?”
他說完這句話後,還沒等玄淵迴答,就已經看到了這張紙上所寫的內容,頓時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上布滿了驚訝,手都不由自主的輕輕顫抖了起來。
“這、這是……”李老大人滿眼驚訝的看向外孫,“這是你研究出來的?你可知道這代表著什麽。”
玄淵聲音低沉:“外公不必管這個配方從何而來,隻需要知道這個配方沒有問題,可以直接按此來生產。”
定了定神,李老大人冷靜了些許後才說道:“你要我遞給主戰派,你自己不打算出麵?”他皺著眉頭,“可這畢竟是你的成果,這可是一份大功勞。”
玄淵站了起來,微微搖頭道:“我不在意這個,隻要與西北匈奴的戰鬥大魏能贏,於我而言便已經足夠了。”他理了理衣袍下擺,“我今日來主要也是為了此事,如今事罷,我就先迴侯府了。”
李老大人還在消化玄淵冷不丁投下的這顆雷,對於玄淵要告辭的第一反應就是阻止:“你先等一下,讓我把事情理清楚。”
抖了抖手中寫滿了字跡的紙張,李老大人皺眉道:“這份火/『藥』的配方如果為真,有此利器,與西北匈奴的戰爭,大魏必定能大勝!”
“這樣大的功勞,你怎地就此白白放棄?”李老大人不是貪權之人,更是沒想過頂了外孫的功勞,反而勸著外孫,“你大可以直接將這份配方呈上去,不必擔心會有什麽風波。”
沒錯,玄淵交給李老大人的,正是他之前要“林英傑”所寫的火、『藥』的配方,之前他便打算用火、『藥』這一奇招,在與西北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先機,獲得大勝。
將火、『藥』配方呈上去,固然是大出風頭,而且這份功勞會使得他仕途順遂,但是玄淵卻並不在意,他並不打算出這個頭,對於這份功勞也並不貪戀。
“不必了,就由外公呈上去吧。”玄淵再次拒絕了一遍,就準備離開李府的書房迴去,他今日四處折騰了一天,現在也有些煩了。
李老大人撫了撫須,驚訝的看了外孫一眼後,發現他眼神清明理智,神情堅定從容,隻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並不打算改變主意:“你還真是別無所求?”
歎了口氣,李老大人完全沒想到外孫這麽一心為國、高風亮節,果然還是太年輕了啊。
打定主意之後還是會告訴其他同僚這份配方出自何人之手,此時他奈何不了外孫,隻能無奈的揮了揮手,任由“歸心似箭”的玄淵離開。
原本打算離開的玄淵反倒是頓了頓腳步,迴過頭來朝李老大人道:“倒還真有一件事情,想讓祖父幫我。”
不等李老大人問,玄淵已經主動說道:“此事與朝陽公主有關……”
“等等,竹兒,你不是想尚公主吧?”李老大人一臉驚駭莫名,“就算是要尚公主,為什麽要選刁蠻任『性』、霸道無比的朝陽公主?”
而且老妻似乎打算將珊兒許配給竹兒,若是竹兒有意尚公主,隻怕這樁婚事是不成了,那可真是可惜,他對這個外孫是越看越滿意,如果能將外孫變成孫女婿,親上加親,他是舉雙手讚成的。
玄淵:“…………外公你想太多了,我希望等與西北匈奴打完仗後,將朝陽公主以和親的名義嫁去匈奴。”
李老大人微微皺眉,如果大魏敗了,嫁個公主自然是認慫求和的意思,可是有了林軒竹交給他的火『藥』配方,這場大戰他們勝利的把握可是不小,這種情況下,卻要將朝陽公主和親匈奴?
李老大人到底縱橫朝堂多年,已經是人老成精,當下就明白了玄淵真正的意圖,不由『摸』了『摸』長長的白胡須試探問道:“朝陽公主惹到你了?”
“怎麽可能。”玄淵『露』出一個輕描淡寫的笑容,神情溫和疏朗,好一個翩翩公子,“隻是有些厭煩她罷了。”原本的故事中,李氏會死,倒有大半是朝陽公主下的手,玄淵自然不會放過她。
李老大人撫須的手一頓,突然語出驚人:“既然你不打算尚主公主,那要不要考慮娶珊兒?你們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親上加親不是正好。”
第一次遭遇『逼』婚(?)的玄淵:…………
玄淵神情漠然:“閉嘴。”0617真是呱噪得很,為了得到答案在玄淵耳邊嘮叨了幾日了,誓要弄清楚玄淵的秘密,做一個對宿主有掌控力的係統(真是偉大的理想)。
0617被嗬斥了,委屈的在玄淵識海中打了個轉,之後委屈的情緒一秒消失,重新變得活力滿滿,又打算繼續再接再厲的魔音灌耳。
“吵。”玄淵舒了口氣,趕在0617繼續開口之前將它從識海中扯了出來,然後像對“林英傑”的魂魄一樣,將沒有實體的0617塞入了剛剛用白紙疊成的小紙人裏麵。
站起身來,玄淵修長的手指拎起寄托著0617的紙人,啪嘰一聲將它丟到了書箱內,裏麵有另外一個紙人默默的看著0617丟進來,紙人輕輕顫抖著,似乎是在忍笑。
“你們兩個待在這裏。”交代了一句,玄淵直接離開了書房,留下0617和“林英傑”兩個紙人無言相對。
這還是0617第一次不再是以冰冷無形的數據出現,它心裏高興得很,然後……秉持著完成任務的高尚節『操』,有了身體以後的0617兇猛的朝著林英傑撲了過去,兩個紙人瞬間扭打成一團。
0617:為了完成任務打死你!
被李氏按著在家裏休養了三日,玄淵今日終於能自由活動了,再將0617丟下後,玄淵出了洛寧侯府後直奔李府而去。
書房中,知命之年的李大人撫須歎息:“我一生忠君愛國,沒想到臨老了,卻要算計盡忠的君主,真是愧對先賢。”
李氏的嫡親兄長、林軒竹的大舅舅李雲德便勸道:“父親,我們隻為自保才算計太子,並非背叛陛下。”再怎麽忠君,也不能把整個李家賠上吧?
況且,太子還未登基,算不得他們李家真正效忠的君,誰坐在龍椅上,誰就是他們的忠君對象,可若是不在龍椅上,就是太子想朝他們李家動手,也別指望他們會引頸受戮。
“太子氣量狹窄,為人剛愎自用、昏庸無道,若他繼位,於大魏並非好事,我們雖是為了自保,可若能另擇明君,也是一件好事。”玄淵擱下手中的茶盞,慢吞吞的說道。
書房內林軒竹的另外幾個舅舅也紛紛開口,終於讓李大人下定了決心,他們籌謀計劃了半年的利刃,終於準備磨刀霍霍的指向太子。
如今太子的地位說穩固也穩固,說不穩固卻也是真的不穩固。太子之所以被立,是因為他乃是正宮嫡子,乃是正統,從這一點上來說,秉持正統的清流和擁立陛下的保皇黨都會站在太子這一邊。
可是很不巧,李大人乃是清流中執牛耳者,也是保皇黨最為堅定的一位元老,原本應該站在太子正統這一邊的他已經反戈。
而太子的地位並沒有那麽穩固,因為太子還有三個能幹的、已經成年的弟弟,和才能平庸的太子不同,這另外三個成年的三、四、五皇子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而太子生母元後娘娘已經仙逝多年,母族已經沒落幫不上忙,太子沒有多少可以依仗之人。
這也是為什麽在原本的軌跡中,林英傑能夠那麽快成為太子麾下第一心腹、謀士的原因,因為太子手中真的沒有什麽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