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吧,做個好皇帝, 對得起這天下的百姓。”
言猶在耳, 說這句話的人卻已經不在了,就像他來時一樣的突然和神奇, 他又這樣離開。在玄淵離開,張宇迴來後,宴承祚曾經跟在他往邊關去的馬車後一段時間, 也親眼遠遠的見過張宇。
還是一樣的相貌,但是氣勢和神情完全改變了, 他這樣清晰的認識到,那個將他一手教導長大, 他視為父親, 崇拜而尊敬的那個人, 孺慕而向往的那個人, 已經離開了。
宴承祚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麽來曆, 也不知道他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是為了什麽, 也許像顧大人和沈大人說得那樣,他來到這裏, 隻是為了拯救大慶朝。
而當他把這大慶朝的天下交托給他手上, 所以他也就毫無留戀的離開了。作為被交托了信任和天下的人,宴承祚並不是那麽自信的, 他再怎麽被精心教養長大, 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小少年。
初登大寶, 宴承祚心中的惶恐和驚懼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他已經是帝王了,所以他甚至不敢將自己的軟弱和害怕表現出來,因為他已經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那若厚重的大山擋在他身前,為他抵禦一切傷害,將他庇護在羽翼之下的人已經離開了,再無依靠的他不得不靠自己,即使害怕,即使沒勇氣走下去,他也不能表『露』出來。
因為他是帝王,他是這個國家的掌舵者,如果連他都覺得『迷』茫,如果連他都沒有勇氣、也找不到方向繼續走下去,那麽誰來引領這個國家走下去呢?帝王的軟弱和退縮,永遠不能表『露』出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即使他還年幼,但他卻不能『迷』茫,不能失去方向,他所表『露』在外麵的,一定要是睿智的,堅定的,永遠不會動搖的形象。因為隻有如此,這個國家才臣民才不會『迷』茫失去方向。
帝王就相當於是他們的指明燈,處在這樣的位置,宴承祚知道自己不能軟弱,因為在他身後,還有許多人看著他,以他作為指向標前行。
“可是……該怎麽做一個好皇帝,我心裏一點底都沒有,父皇是一直在教我,可是我沒有自信像父皇那樣厲害啊。”宴承祚歎了口氣,小小的少年看上去沮喪極了,窩在父皇的大明宮,整個人都要抑鬱了。
雖然玄淵開口說了,他不是他的父皇,如果他願意可以叫一聲老師,但是這麽多年他都是把玄淵當成父皇的,如今也改不了口。
“唉……”容貌俊秀機靈的小少年雙手托著白嫩嫩的臉,又歎了口氣,“父皇走得太快啦,什麽□□都沒有留下。”他心裏沒底啊qaq
從玄淵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宴承祚,到他假死駕崩離開,這中間所花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別說好好教導宴承祚登基後該怎麽做了,他甚至連一個好好的道別都沒有。
這樣一想,宴承祚突然覺得自家父皇好像有點不靠譜啊,就這樣把爛攤子……額,大慶朝國泰安平,算不上是爛攤子,可這一切都不能掩蓋玄淵把這一切都丟給他然後自己腳底抹油的事實啊!
“先皇陛下太坑了是不是?”就在小少年心中無奈糾結猶豫的時候,一道含笑不羈的聲音突然響起,帶著些許無奈,又有一種果然如此、早有所料的塵埃落定感。
宴承祚抬頭看去,就見說話的是大步踏進大明宮的沈天歌,他身邊還跟著大太監,俊逸的臉上微帶憔悴,但還是帶著舒朗落拓的笑意,一如從前那般。
今日是宴承祚第一次上朝,他有些緊張,還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在上朝前特地去請了顧文清和沈天歌來,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是宴承祚關係最親密的兩個老師。
眨巴了一下眼睛,宴承祚沒看到顧文清,不免有些奇怪。要知道在他成長的階段中,是沈天歌教導他強身習武,而顧文清教導他學習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兩個人都是他的老師,相伴他成長。
但是現在顧文清卻沒過來,難道是被什麽絆住腳了嗎?
似是看出了宴承祚的疑『惑』,沈天歌輕咳了一聲,有些無奈的笑道:“陛下走得太急了,顧大人今日提前到了皇極殿,便被堵住了。”顧文清到底是文臣,要在皇極殿等著上朝的,不像沈天歌統領禦林軍,時刻緊隨帝王。
鬆了口氣,宴承祚不太好意思的抿了抿唇:“是我沒有考慮仔細。”
沈天歌輕笑著搖頭,走近蜷在椅子上的宴承祚,單膝跪下來仰頭看著他:“陛下,你初登大寶,有所『迷』茫是正常的,但是臣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可是我不知道怎麽才算是好皇帝,也不知道該怎麽做……”宴承祚低下頭,白嫩的臉頰上流『露』出幾分茫然來,“父皇要是再留一段時間就好了。”
沈天歌眼眸中掠過一抹歎息,是啊,如果陛下願意繼續留下來的話,大慶朝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吧,可惜到底是強求不得。
看著宴承祚白嫩的包子臉上浮現出的茫然和無辜,沈天歌心中軟成一片,不由像以前一樣抬手『摸』了『摸』他的頭,溫聲道:“陛下怎麽會不知道呢,您隻是一時沒有想起來而已。怎麽做一個好皇帝,先皇陛下不是一直在教您嗎?”
宴承祚無辜的睜大了眼睛,卷翹的睫羽鴉黑一片,襯著若黑玉水銀般的眼眸,越發顯得機靈乖巧。沈天歌的話叫他不禁迴憶起往日父皇的一言一行,不由眨了眨眼睛。
深吸一口氣,宴承祚從椅子上跳了下去,他站直身體,迴憶起父皇平日裏的做派,白嫩的小臉麵無表情,冷淡漠然,眼神高遠深邃,氣質凜然矜貴,朝沈天歌微微頷首,宴承祚語氣淡淡,慢吞吞的說道:“沈愛卿護送我去皇極殿吧。”
沈天歌長舒了口氣,低頭恭敬道:“是,陛下。”
正如沈天歌所言,玄淵這些年已經教給了宴承祚許多為皇的知識,隻要他懂得運用,在朝中一片安平的情況下,宴承祚要掌握朝堂並不難,畢竟大慶朝朝廷百官被玄淵折騰了十年,真沒有多少刺頭留下來。
宴承祚雖然年紀尚小,但朝堂安穩,他又一直是太子,登基後倒也沒有什麽風浪,至於鄰國,有沈家鎮守邊關,也不敢入侵,宴承祚很快就熟悉了政務,漸漸開始朝合格的帝王蛻變。
登基許久後,在終於熟悉了朝堂的運作後,宴承祚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去處理他所關心的私事了。之前被玄淵帶去見了李茗雪一麵後,玄淵就突然“駕崩”,他忙著登基的事情,都快要把生母和生父這件事情忘到腦後去了。
說實話,宴承祚對他真正的父親觀感很是複雜,所以這一日他雖然來到了二人居住的殿宇前,卻在門口徘徊著,不知道是不是該進去。
直到夕陽西下,落日十分,李茗雪準備關上院子的門時,才看到站在院門口發呆的宴承祚,再次見到宴承祚,李茗雪眼中『露』出慈愛和溫柔,但她卻隻深深看了宴承祚一眼,然後輕聲道:“陛下快迴去用晚膳吧。”
她不打算再與這個孩子又太多的接觸了,這個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已經登基,有光明的未來,就不要因為她再受到什麽波折,她會留在這裏,守著宴君賢,不讓他對兒子的帝位有什麽影響。
宴承祚愣住,他盯著李茗雪看了許久,才啞聲道:“我想接您出去,您是我的母親,不是嗎?”在她麵前,他隻是一個從小沒有母親的孩子罷了。
李茗雪搖了搖頭:“我要留在這裏,和你的生父一起。”看著從來沒有撫育過一天的兒子,李茗雪淚盈於睫,偏頭道,“你就當我們死了吧,不要再來這裏了。”
這樣對他而言,才是好事。貿然出現生母,他要不要加封太後?可若是有太後,前朝會不會有人動心?畢竟陛下年幼,若有人打算借著太後的權力暗中做什麽手腳呢?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裝作他們不存在,還是如以前一樣,將他們二人的存在抹去。
李茗雪狠下心關上門,轉身迴到殿中,她定了定神,將今日的晚膳端進了宴君賢所住的房間。
房間中一片狼藉,宴君賢見著她進來,怒吼道:“朕的兒子呢?他不是已經登基了麽?那個人不是已經走了嗎,為什麽還不接朕出去!你個賤/人,是不是你故意欺瞞朕的兒子?”
李茗雪對他的怒罵聲置若罔聞,隻是將飯菜放到桌上,然後語氣淡淡道:“你不要想出去,這一輩子,我們兩個人都不能離開這裏。”除非宴君賢死在她前麵,若是如此她還能出去晃一晃。
不管如何,她不會給他機會影響到宴承祚的皇位!
言猶在耳, 說這句話的人卻已經不在了,就像他來時一樣的突然和神奇, 他又這樣離開。在玄淵離開,張宇迴來後,宴承祚曾經跟在他往邊關去的馬車後一段時間, 也親眼遠遠的見過張宇。
還是一樣的相貌,但是氣勢和神情完全改變了, 他這樣清晰的認識到,那個將他一手教導長大, 他視為父親, 崇拜而尊敬的那個人, 孺慕而向往的那個人, 已經離開了。
宴承祚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麽來曆, 也不知道他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是為了什麽, 也許像顧大人和沈大人說得那樣,他來到這裏, 隻是為了拯救大慶朝。
而當他把這大慶朝的天下交托給他手上, 所以他也就毫無留戀的離開了。作為被交托了信任和天下的人,宴承祚並不是那麽自信的, 他再怎麽被精心教養長大, 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小少年。
初登大寶, 宴承祚心中的惶恐和驚懼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他已經是帝王了,所以他甚至不敢將自己的軟弱和害怕表現出來,因為他已經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那若厚重的大山擋在他身前,為他抵禦一切傷害,將他庇護在羽翼之下的人已經離開了,再無依靠的他不得不靠自己,即使害怕,即使沒勇氣走下去,他也不能表『露』出來。
因為他是帝王,他是這個國家的掌舵者,如果連他都覺得『迷』茫,如果連他都沒有勇氣、也找不到方向繼續走下去,那麽誰來引領這個國家走下去呢?帝王的軟弱和退縮,永遠不能表『露』出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即使他還年幼,但他卻不能『迷』茫,不能失去方向,他所表『露』在外麵的,一定要是睿智的,堅定的,永遠不會動搖的形象。因為隻有如此,這個國家才臣民才不會『迷』茫失去方向。
帝王就相當於是他們的指明燈,處在這樣的位置,宴承祚知道自己不能軟弱,因為在他身後,還有許多人看著他,以他作為指向標前行。
“可是……該怎麽做一個好皇帝,我心裏一點底都沒有,父皇是一直在教我,可是我沒有自信像父皇那樣厲害啊。”宴承祚歎了口氣,小小的少年看上去沮喪極了,窩在父皇的大明宮,整個人都要抑鬱了。
雖然玄淵開口說了,他不是他的父皇,如果他願意可以叫一聲老師,但是這麽多年他都是把玄淵當成父皇的,如今也改不了口。
“唉……”容貌俊秀機靈的小少年雙手托著白嫩嫩的臉,又歎了口氣,“父皇走得太快啦,什麽□□都沒有留下。”他心裏沒底啊qaq
從玄淵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宴承祚,到他假死駕崩離開,這中間所花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別說好好教導宴承祚登基後該怎麽做了,他甚至連一個好好的道別都沒有。
這樣一想,宴承祚突然覺得自家父皇好像有點不靠譜啊,就這樣把爛攤子……額,大慶朝國泰安平,算不上是爛攤子,可這一切都不能掩蓋玄淵把這一切都丟給他然後自己腳底抹油的事實啊!
“先皇陛下太坑了是不是?”就在小少年心中無奈糾結猶豫的時候,一道含笑不羈的聲音突然響起,帶著些許無奈,又有一種果然如此、早有所料的塵埃落定感。
宴承祚抬頭看去,就見說話的是大步踏進大明宮的沈天歌,他身邊還跟著大太監,俊逸的臉上微帶憔悴,但還是帶著舒朗落拓的笑意,一如從前那般。
今日是宴承祚第一次上朝,他有些緊張,還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在上朝前特地去請了顧文清和沈天歌來,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是宴承祚關係最親密的兩個老師。
眨巴了一下眼睛,宴承祚沒看到顧文清,不免有些奇怪。要知道在他成長的階段中,是沈天歌教導他強身習武,而顧文清教導他學習四書五經、君子六藝,兩個人都是他的老師,相伴他成長。
但是現在顧文清卻沒過來,難道是被什麽絆住腳了嗎?
似是看出了宴承祚的疑『惑』,沈天歌輕咳了一聲,有些無奈的笑道:“陛下走得太急了,顧大人今日提前到了皇極殿,便被堵住了。”顧文清到底是文臣,要在皇極殿等著上朝的,不像沈天歌統領禦林軍,時刻緊隨帝王。
鬆了口氣,宴承祚不太好意思的抿了抿唇:“是我沒有考慮仔細。”
沈天歌輕笑著搖頭,走近蜷在椅子上的宴承祚,單膝跪下來仰頭看著他:“陛下,你初登大寶,有所『迷』茫是正常的,但是臣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可是我不知道怎麽才算是好皇帝,也不知道該怎麽做……”宴承祚低下頭,白嫩的臉頰上流『露』出幾分茫然來,“父皇要是再留一段時間就好了。”
沈天歌眼眸中掠過一抹歎息,是啊,如果陛下願意繼續留下來的話,大慶朝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吧,可惜到底是強求不得。
看著宴承祚白嫩的包子臉上浮現出的茫然和無辜,沈天歌心中軟成一片,不由像以前一樣抬手『摸』了『摸』他的頭,溫聲道:“陛下怎麽會不知道呢,您隻是一時沒有想起來而已。怎麽做一個好皇帝,先皇陛下不是一直在教您嗎?”
宴承祚無辜的睜大了眼睛,卷翹的睫羽鴉黑一片,襯著若黑玉水銀般的眼眸,越發顯得機靈乖巧。沈天歌的話叫他不禁迴憶起往日父皇的一言一行,不由眨了眨眼睛。
深吸一口氣,宴承祚從椅子上跳了下去,他站直身體,迴憶起父皇平日裏的做派,白嫩的小臉麵無表情,冷淡漠然,眼神高遠深邃,氣質凜然矜貴,朝沈天歌微微頷首,宴承祚語氣淡淡,慢吞吞的說道:“沈愛卿護送我去皇極殿吧。”
沈天歌長舒了口氣,低頭恭敬道:“是,陛下。”
正如沈天歌所言,玄淵這些年已經教給了宴承祚許多為皇的知識,隻要他懂得運用,在朝中一片安平的情況下,宴承祚要掌握朝堂並不難,畢竟大慶朝朝廷百官被玄淵折騰了十年,真沒有多少刺頭留下來。
宴承祚雖然年紀尚小,但朝堂安穩,他又一直是太子,登基後倒也沒有什麽風浪,至於鄰國,有沈家鎮守邊關,也不敢入侵,宴承祚很快就熟悉了政務,漸漸開始朝合格的帝王蛻變。
登基許久後,在終於熟悉了朝堂的運作後,宴承祚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去處理他所關心的私事了。之前被玄淵帶去見了李茗雪一麵後,玄淵就突然“駕崩”,他忙著登基的事情,都快要把生母和生父這件事情忘到腦後去了。
說實話,宴承祚對他真正的父親觀感很是複雜,所以這一日他雖然來到了二人居住的殿宇前,卻在門口徘徊著,不知道是不是該進去。
直到夕陽西下,落日十分,李茗雪準備關上院子的門時,才看到站在院門口發呆的宴承祚,再次見到宴承祚,李茗雪眼中『露』出慈愛和溫柔,但她卻隻深深看了宴承祚一眼,然後輕聲道:“陛下快迴去用晚膳吧。”
她不打算再與這個孩子又太多的接觸了,這個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已經登基,有光明的未來,就不要因為她再受到什麽波折,她會留在這裏,守著宴君賢,不讓他對兒子的帝位有什麽影響。
宴承祚愣住,他盯著李茗雪看了許久,才啞聲道:“我想接您出去,您是我的母親,不是嗎?”在她麵前,他隻是一個從小沒有母親的孩子罷了。
李茗雪搖了搖頭:“我要留在這裏,和你的生父一起。”看著從來沒有撫育過一天的兒子,李茗雪淚盈於睫,偏頭道,“你就當我們死了吧,不要再來這裏了。”
這樣對他而言,才是好事。貿然出現生母,他要不要加封太後?可若是有太後,前朝會不會有人動心?畢竟陛下年幼,若有人打算借著太後的權力暗中做什麽手腳呢?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裝作他們不存在,還是如以前一樣,將他們二人的存在抹去。
李茗雪狠下心關上門,轉身迴到殿中,她定了定神,將今日的晚膳端進了宴君賢所住的房間。
房間中一片狼藉,宴君賢見著她進來,怒吼道:“朕的兒子呢?他不是已經登基了麽?那個人不是已經走了嗎,為什麽還不接朕出去!你個賤/人,是不是你故意欺瞞朕的兒子?”
李茗雪對他的怒罵聲置若罔聞,隻是將飯菜放到桌上,然後語氣淡淡道:“你不要想出去,這一輩子,我們兩個人都不能離開這裏。”除非宴君賢死在她前麵,若是如此她還能出去晃一晃。
不管如何,她不會給他機會影響到宴承祚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