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脅迫
今天的女配也在秀演技 作者:煙火未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沅君隻是個文官,更不是什麽將軍,而她手中的百萬大軍,卻是當初奪宮之變時,趁機從五皇子手上搶過來的罷了。
然而如今,他們卻是可以通過這一點,來捏住晉沅君的七寸。
晉沅君太過急功近利,是以從來沒有感覺自己手握重兵不合適,兵權從來都是掌握在武將手中,或是上交給皇上,還從來沒有她一個文官把握兵權的說法。
而晉沅君隻是這個小小的疏忽,便讓有心人鑽了空子。
翌日早朝上,宰相手執玉笏,對坐在龍椅上才剛滿周歲的小皇帝恭敬道:“啟稟皇上,臣有一事啟奏。”
“女相當初率領百萬大軍,擊退了隴川勢力,並收複了隴川,著實可喜可賀,然而如今女相一介文官,自我大羲朝開國以來,從來沒有文官掌管虎符一說,還請皇上下令,收迴虎符!”說完,宰相便目不斜視地站迴自己原來的位置。
小皇帝可聽不懂宰相在說什麽,他正穿著明黃色的小龍袍,頭上的龍冠歪歪斜斜地戴著,看著下麵好多人,正笑得咯咯流口水。
晉沅君猝不及防被宰相這樣來了一手,她站在宰相身後,抬起頭,目光陰鷙地看了宰相一眼,這個老東西,別以為她不知道,這些人就是忌憚她手中的兵權罷了。
然而如今晉沅君剛剛才嚐到權利帶來的甜頭,又怎麽甘心就此輕易放手。
正當她出列想要為自己辯解時,朝堂上卻有其他官員發聲了。
宰相的門生遍布整個朝堂,是以歸屬宰相一派的官員們,紛紛站出來,七嘴八舌附和宰相的話。
“皇上,宰相言之有理,臣附議。”
“皇上,自打咱們大羲朝開國以來,便沒有此等先例,先祖留下的規矩,斷不可廢啊!”
“皇上,臣等都覺得,先祖定下的規矩,還是應當遵守,還請皇上下令,收迴虎符才好。”
如今小皇帝年幼,什麽都不懂,太後垂簾聽政,等於皇權就握在宰相府的手中,看來,宰相府這是要在朝中一手遮天了啊……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清如今朝堂上的局勢,是以大都保持中立,沉默以對,不願為了晉沅君去得罪宰相府,反倒自己惹得一身腥。
晉沅君自然也是有幕僚的,還是有幾個人為她說話。
“皇上,臣以為,先前隴川一戰,已經能看出女相大人的實力,女相大人完全有能力率領軍隊打仗!”
“皇上,女相大人為了大羲朝殫精竭慮,先是救下了萬城一城的百姓,後又輔佐皇上收複隴川,女相大人功不可沒!萬萬不可寒了女相大人的心啊!”
“皇上,臣以為……”
“皇上……”
朝堂上,分為讚同和反對兩派官員,便七嘴八舌地吵了起來。
最終,還是太後嗬斥一聲,道:“都肅靜!你們的意思,哀家已經聽得很明白了。女相如今乃我大羲朝的股肱之臣,我自然是不願意寒了忠臣的心,如今就讓女相自己做這個決定,想來,女相也不是那等謀反的逆賊。”
太後的聲音從垂簾後傳出來,晉沅君聞見此言,身形微微一僵,當即咬緊了牙關,她就知道,這兵權一日握在自己手中,這些人就一日虎視眈眈,不得安寧。
然而如今她勢單力薄,對上整個偌大的宰相府到底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看來,今日這虎符,她即便是不願意交,也不得不交了。
若是她不願意交,旁人便有理由潑一盆髒水在她身上,說她謀逆,說她目無皇權,藐視君主。如此一來,她先前汲汲營營積攢的名聲,可都毀於一旦了,真不愧是縱橫官場幾十年的宰相,一出手,就讓晉沅君大出血。
晉沅君走上前一步,眸中閃過一絲冷光,揚聲四平八穩道:“微臣自然願意將虎符封上,皇上放心,微臣迴去,便將虎符雙手交還。”
晉沅君這麽輕易就妥協,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以晉沅君開口,朝堂上便不同程度地響起了議論之聲。
聽到晉沅君的妥協,坐在垂簾後的太後抬眼,與百官之中的宰相隔著垂簾,對視一眼,太後心中暗暗點頭,父親說的果然有用,在朝堂上威逼晉沅君交出兵權,晉沅君即便心中再不願,也隻得捏著鼻子上交兵權了。
太後對比十分滿意,於是此事便被一筆帶過,隻是下朝後,太後派了人一直跟著晉沅君,為了什麽,不言而喻。
“女相大人,太後娘娘體恤大人勞累,讓奴才來拿了虎符便是,就不勞煩大人親自跑一趟了。”這太監嘴上話說得好聽,然而誰又不知道,太後這分明就是在盯著晉沅君,讓她沒有絲毫抵賴的機會。
晉沅君聞言,眸色微沉,看向這太監,掩藏在寬大袖子低下的拳頭攥得死緊。
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輕易妥協,否則,隻會讓自己處於更加被動的局麵,這絕對不是晉沅君想看到的。
隻是,她到底要怎麽做……
晉沅君迴到越王府,帶著那太監往自己的書房走,然而走到一半,晉沅君卻突然停住了腳步。
那太監見晉沅君突然停下,馬上問道:“大人,怎麽了?”
太監一麵問,一麵探究地看著晉沅君,他來時可是得了太後的囑托,一定要把虎符帶迴去,他是太後的心腹太監,對太後極為忠心,是以完全不用擔心他會叛變。
如今晉沅君走到一半突然停下來了,不免讓太監對她有些懷疑,難道說,女相這是不願意交還虎符,所以故意耍花招了?
正當那太監心中浮現出這個想法時,晉沅君才像是突然想起來一般,對他道:“哦公公,實在是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來,我這虎符,先前在萬城的時候,因為河西王世子要調兵遣將,所以為了方便,我便將虎符交給他代為保管,沒想到迴京之時,竟然把這事忘了!”
“什麽?!”那太監不敢置信地尖聲叫了一聲,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
晉沅君像是被他嚇到了一般,呆愣了一瞬,隨後又十分歉疚地對太監道:“公公,實在是不好意思,讓你白跑了一趟,還請公公迴宮後,代本官好好向太後娘娘解釋一番,可莫要讓娘娘誤會了……”
然而如今,他們卻是可以通過這一點,來捏住晉沅君的七寸。
晉沅君太過急功近利,是以從來沒有感覺自己手握重兵不合適,兵權從來都是掌握在武將手中,或是上交給皇上,還從來沒有她一個文官把握兵權的說法。
而晉沅君隻是這個小小的疏忽,便讓有心人鑽了空子。
翌日早朝上,宰相手執玉笏,對坐在龍椅上才剛滿周歲的小皇帝恭敬道:“啟稟皇上,臣有一事啟奏。”
“女相當初率領百萬大軍,擊退了隴川勢力,並收複了隴川,著實可喜可賀,然而如今女相一介文官,自我大羲朝開國以來,從來沒有文官掌管虎符一說,還請皇上下令,收迴虎符!”說完,宰相便目不斜視地站迴自己原來的位置。
小皇帝可聽不懂宰相在說什麽,他正穿著明黃色的小龍袍,頭上的龍冠歪歪斜斜地戴著,看著下麵好多人,正笑得咯咯流口水。
晉沅君猝不及防被宰相這樣來了一手,她站在宰相身後,抬起頭,目光陰鷙地看了宰相一眼,這個老東西,別以為她不知道,這些人就是忌憚她手中的兵權罷了。
然而如今晉沅君剛剛才嚐到權利帶來的甜頭,又怎麽甘心就此輕易放手。
正當她出列想要為自己辯解時,朝堂上卻有其他官員發聲了。
宰相的門生遍布整個朝堂,是以歸屬宰相一派的官員們,紛紛站出來,七嘴八舌附和宰相的話。
“皇上,宰相言之有理,臣附議。”
“皇上,自打咱們大羲朝開國以來,便沒有此等先例,先祖留下的規矩,斷不可廢啊!”
“皇上,臣等都覺得,先祖定下的規矩,還是應當遵守,還請皇上下令,收迴虎符才好。”
如今小皇帝年幼,什麽都不懂,太後垂簾聽政,等於皇權就握在宰相府的手中,看來,宰相府這是要在朝中一手遮天了啊……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清如今朝堂上的局勢,是以大都保持中立,沉默以對,不願為了晉沅君去得罪宰相府,反倒自己惹得一身腥。
晉沅君自然也是有幕僚的,還是有幾個人為她說話。
“皇上,臣以為,先前隴川一戰,已經能看出女相大人的實力,女相大人完全有能力率領軍隊打仗!”
“皇上,女相大人為了大羲朝殫精竭慮,先是救下了萬城一城的百姓,後又輔佐皇上收複隴川,女相大人功不可沒!萬萬不可寒了女相大人的心啊!”
“皇上,臣以為……”
“皇上……”
朝堂上,分為讚同和反對兩派官員,便七嘴八舌地吵了起來。
最終,還是太後嗬斥一聲,道:“都肅靜!你們的意思,哀家已經聽得很明白了。女相如今乃我大羲朝的股肱之臣,我自然是不願意寒了忠臣的心,如今就讓女相自己做這個決定,想來,女相也不是那等謀反的逆賊。”
太後的聲音從垂簾後傳出來,晉沅君聞見此言,身形微微一僵,當即咬緊了牙關,她就知道,這兵權一日握在自己手中,這些人就一日虎視眈眈,不得安寧。
然而如今她勢單力薄,對上整個偌大的宰相府到底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看來,今日這虎符,她即便是不願意交,也不得不交了。
若是她不願意交,旁人便有理由潑一盆髒水在她身上,說她謀逆,說她目無皇權,藐視君主。如此一來,她先前汲汲營營積攢的名聲,可都毀於一旦了,真不愧是縱橫官場幾十年的宰相,一出手,就讓晉沅君大出血。
晉沅君走上前一步,眸中閃過一絲冷光,揚聲四平八穩道:“微臣自然願意將虎符封上,皇上放心,微臣迴去,便將虎符雙手交還。”
晉沅君這麽輕易就妥協,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以晉沅君開口,朝堂上便不同程度地響起了議論之聲。
聽到晉沅君的妥協,坐在垂簾後的太後抬眼,與百官之中的宰相隔著垂簾,對視一眼,太後心中暗暗點頭,父親說的果然有用,在朝堂上威逼晉沅君交出兵權,晉沅君即便心中再不願,也隻得捏著鼻子上交兵權了。
太後對比十分滿意,於是此事便被一筆帶過,隻是下朝後,太後派了人一直跟著晉沅君,為了什麽,不言而喻。
“女相大人,太後娘娘體恤大人勞累,讓奴才來拿了虎符便是,就不勞煩大人親自跑一趟了。”這太監嘴上話說得好聽,然而誰又不知道,太後這分明就是在盯著晉沅君,讓她沒有絲毫抵賴的機會。
晉沅君聞言,眸色微沉,看向這太監,掩藏在寬大袖子低下的拳頭攥得死緊。
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輕易妥協,否則,隻會讓自己處於更加被動的局麵,這絕對不是晉沅君想看到的。
隻是,她到底要怎麽做……
晉沅君迴到越王府,帶著那太監往自己的書房走,然而走到一半,晉沅君卻突然停住了腳步。
那太監見晉沅君突然停下,馬上問道:“大人,怎麽了?”
太監一麵問,一麵探究地看著晉沅君,他來時可是得了太後的囑托,一定要把虎符帶迴去,他是太後的心腹太監,對太後極為忠心,是以完全不用擔心他會叛變。
如今晉沅君走到一半突然停下來了,不免讓太監對她有些懷疑,難道說,女相這是不願意交還虎符,所以故意耍花招了?
正當那太監心中浮現出這個想法時,晉沅君才像是突然想起來一般,對他道:“哦公公,實在是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來,我這虎符,先前在萬城的時候,因為河西王世子要調兵遣將,所以為了方便,我便將虎符交給他代為保管,沒想到迴京之時,竟然把這事忘了!”
“什麽?!”那太監不敢置信地尖聲叫了一聲,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
晉沅君像是被他嚇到了一般,呆愣了一瞬,隨後又十分歉疚地對太監道:“公公,實在是不好意思,讓你白跑了一趟,還請公公迴宮後,代本官好好向太後娘娘解釋一番,可莫要讓娘娘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