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間的戰鬥,人民軍這一方也損失了兩人,其中一支步槍被送到了王昌時麵前。


    王昌時看著和火器營中的鳥銃完全不同的步槍,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繳獲的步槍沒有火繩,但是出乎意料的能打響,而且還能連。其威力可串通一寸厚的硬木板。


    可惜隻繳獲一把,連彈藥都沒有多餘的。王昌時鄭重的把這支步槍收起來,準備上繳火器營,讓他們研究。如果能生產,一定能讓火器營的實力更上一個台階。


    但王昌時不知道,以明朝的工業水平,根本模仿不了。


    人民軍製造的步槍,最起碼有兩點是明朝工業做不到的。第一,明朝的煉鐵坊生產的鋼鐵達不到步槍需要的強度和韌性;第二,明朝的火藥成分達不到要求。


    這兩點是技術壁壘,不是靠單純的模仿和用巧勁能做到的。


    換一種說法,就算他們繳獲了大量人民軍的槍支大炮,沒有人民軍的子彈炮彈,也隻不過是一堆廢鐵。


    王昌時率領衛所步兵和周光夏的騎兵蓄勢待發,準備發起總攻。


    李旭和手下的軍官用望遠鏡觀察著敵方軍隊部署。


    對於這種大規模戰爭,李旭並沒有經驗,上次降臨甲午世界,有的也隻是海戰經驗,陸戰經驗,他並不比手下的農民出身的軍官強多少。


    李旭的優勢就是自己的軍隊在裝備和訓練強度方麵甩出對手一個時代。


    這時候斥候隊長來了,李旭說道:“你任務完成的不錯,辛苦了,來坐下來給大家說說對麵的布置”。


    斥候隊長敬了個禮:“報告會長,不辛苦。”然後走到繪製的簡易到簡陋的軍用地圖上說:“各位,對麵將大部分騎兵聚集到東側。對麵的大營紮在這,布置了大量弓手。”


    李旭和手下軍官聽著,斥候隊長講話完畢後,一群人不停的討論著。


    這群半吊子經過意見匯總之後,一直認為對麵的,機動騎兵威脅最大。最後李旭下達了先重點炮擊敵方騎兵,然後右翼突進的戰鬥計劃。


    在討論完畢後李旭說了句:“我軍的存在意義就看這一戰了”。


    下屬軍官齊聲迴答:“是的,會長”,李旭隻感覺胸中蕩氣迴腸,上次攻打南陵縣,雖然兵不血刃,但沒有激情。


    這次主動進攻淮安,才是真正的戰爭。


    火炮是戰爭之神,但是火炮最初的用途僅僅是為了守城。


    原因很簡單,火炮越重,威力越大,笨重的火炮不便於運輸,最適合守城。當然,也和最初的火炮準度不高有關係。


    現在,李旭憑借根據地的工業體係,克服了這一點,於是火炮可以有更多的用途和使用方式。


    於是,李旭第一次在野戰中實驗了火炮集群轟炸的戰術。一次性帶上領地中七成的一式火炮,整整一百門的龐大數量,一共四百人伺候著這隻龐大的炮兵集群。


    這種不科學的配置絕對是有問題,如果是拿破侖時期的歐洲將軍,可以用針對性的戰法來克製。


    但是李旭這個半吊子指揮官的對手還處在冷兵器戰爭時代,對火炮這種武器認識不足。排兵布陣的的距離以揮騎兵衝鋒的最大威力為標準,絲毫不知自己處在李旭的炮口下。


    被李旭所救的張七金,成長速度很快,還未成年就展示出來極高的戰爭天賦,特別是火炮操作技術,在沒有係統學習之前,就能做到十發三中。


    在學了李旭教導的物理數學拋物線知識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張七金正用望遠鏡觀察估算對麵的距離,口中不停報出方位角仰角等數據。由於對麵的距離實在太近簡直是把自己當成靶子,張七金的火炮集群正處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也許世人在見識過火炮的威力後,再也不會有那個指揮官在火炮集群的射程之內擺出如此密集厚實的兵力了。


    周光夏集結一千騎兵,擺好了陣形。


    王昌時讓周光夏擊破賊軍的東翼,壓迫中軍,而在騎兵後將跟隨1000名披甲步兵掩殺。


    在先前的斥候交戰中,王昌時了解到人民軍的火器犀利,而且經過探報對麵步卒手中也都是火器。


    王昌時身為大明140個知府之一,不是下麵的縣令可比的,他在京城見識過火器營的威力,知道大明的火器營規模遠沒有麵前的賊軍的數量龐大。


    但王昌時並不是多麽擔心,正是因為接觸過火器,他才知道火器有著致命的局限,一是填裝速度慢,遠沒有弓箭便捷;二是射程短。


    己方大規模衝擊過去,拚著死傷一批人,就能打賊軍一個措手不及。


    王昌時看著對麵擺出如此單薄的隊形,撇撇嘴:“對麵明顯不知道怎麽打仗,以為有火器就能橫行鄉裏為所欲為,卻不知道在戰場上靠的是勇氣,而不是武器。”


    他這個想法對其他人說沒錯,但說李旭就大錯特錯了。


    沒開戰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李旭製造出來的武器有多麽妖孽。


    為節省馬的力氣,周光夏帶領著騎兵隊列在東側擺好衝鋒隊形,看著對麵麵色緊張的賊兵,周光夏開始戰前鼓氣,他高高舉起配刀喊道:“此戰有進無退,破賊後,所有人這月餉銀加倍,月底就發。”


    周光夏說完,一千多名騎兵在馬上,發出一陣嗷嗷的嚎叫聲,衝鋒開始了。


    時局艱難,很多士兵的餉銀都領不到手,周光夏的這句話可謂是一場及時雨,快速調動了騎兵們的情緒。


    與此同時,人民軍炮兵團的令旗也揮下了。看到命令後,東翼的火槍兵迅的變換隊形,露出十個黑洞洞炮口。


    周光夏看到露出的大炮暗道不妙,沒等他做出反應,興奮的炮兵將早已準備好的炮彈引繩點燃。


    十個黑洞洞的炮口一閃,發出了一陣強光,隨後大量的被李旭改造過的重霰彈像火山噴發一樣從炮口以音速撲向三百米外的騎兵群。


    於是,剛處在起步加速階段的騎兵就遭到迎頭痛擊,大量的騎兵倒在衝鋒的起步上,阻擋了後續騎兵衝鋒的路線上,整個前方隊形亂成一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最強基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雕刻石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雕刻石光並收藏諸天最強基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