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說一遍?”
李鴻章瞪著眼睛,一副你是不是瘋了的表情。
丁汝昌在一旁看著,想起他剛聽李旭說這個建議時,也是同樣的不可思議。
李旭理解他們的震驚。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從不主動入侵別人,如果別人來攻,擊潰來犯之敵就完事了。
直接跨海越洋進攻別國首都,就算是處在戰爭狀態,也有點不能接受。
這種想法,從來沒有過。
當然,也是清國被欺負慣了,心態弱小,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攻打倭國首都。
“清國陸軍萎靡到何種程度,中堂大人心裏想必是清楚的,現在倭國陸軍壓到鴨綠江邊,如果他們入侵東北,將輕而易舉,甚至入關。到時候朝廷必將投降。而且說實話,北洋艦隊的整體實力遠弱於倭國聯合艦隊,如果不趁機直搗黃龍,等倭國陸軍有行動時,一切都晚了……”
“你給我閉嘴。”
李旭還沒說完,李鴻章勃然大怒,“朝廷之事,豈是你一個記名總兵能議論的,你隻管打好你的炮就行,其他事情自有皇上和諸公做主。”
“中堂大人,李總兵也是心係朝廷才這麽說的。”
丁汝昌在一旁勸解。
李鴻章擺擺手,“行了,我累了,你們下去吧,記得不要擅自行動,一切聽朝廷的。”
“嗻!”
丁汝昌、李旭退走。
兩人走後,李鴻章閉上眼睛,長歎一聲,“想法很好,可惜就算我同意,皇上同意,太後哪裏也過不去。”
慈禧的意思是在她生日之前,盡快結束戰爭,不論是勝還是敗,隻要不耽誤過生意就行。
一旦打到倭國本土,戰爭就有進一步擴大的局勢,這是慈禧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這樣做,風險也太大了,很可能造成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直隸總督署外,丁汝昌安慰李旭,“李總兵,中堂大人著眼全局,說話語氣雖然不好,但並不是針對你,他是害怕失敗,要知道,我大清隻有這點家底,如果敗了,就真的一無所有。”
李旭點頭,“我理解。”
“哈哈,你能理解就好。”丁汝昌拍了拍李旭肩膀,“走,迴船,北洋艦隊還等著你改造呢。”
時間緊迫,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爆發下一場海戰。
李旭迴到艦隊,就著手改造戰艦。
礙於清朝落後的工業條件和緊迫時間,李旭決定隻對戰艦蒸汽機和火炮進行改造。
蒸汽機為戰艦提供動力,是戰艦的根本。
北洋艦隊平均航速為10.2節,倭國聯合艦隊平均航速為14.5節,差距很大。
差距這麽大,真是因為北洋艦隊蒸汽動力的落後嗎?
其實並不是如此,北洋艦隊的戰艦大都購置於1880年左右,倭國的大部分戰艦也是這個時候購置的。
隻是,倭國戰艦一直保養,更換零部件,使蒸汽動力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而北洋艦隊自購買了戰艦後,就一直沒保養過。還有,西洋人愚弄清朝,並沒有派技師跟隨,十多年過去,蒸汽機上很多功能,戰艦上的人都不知道怎麽用。
這就好比,兩個開了十年的汽車,一個按時按裏程保養,一個從來沒有保養過,孰好孰差,一目了然。
李旭需要做的,就是給這些蒸汽機來一次徹底保養,讓它們重新煥發動力。
戰艦上的火炮,李旭看過,其性能並不比倭艦上的火炮差。
甚至在射程上,比倭艦更強。
比倭艦弱的地方在炮彈和瞄準上。
炮彈,李旭暫時沒有辦法,他雖然能改造炮彈,但時間有限,就算是累死,一個月也至多改造幾百枚炮彈。
海戰一旦打起來,完全不夠用。
李旭把重點放在瞄準鏡上。
北洋艦隊裝備的瞄準鏡倍數太低,而且刻度不精確,嚴重影響了命中率。
另外,不同的炮彈初始速度不同,拋物線高度不一樣,瞄準要求也不一樣。
李旭發動【機械專精】,把瞄準鏡重新改造。
增加刻度,繪製三角測距,並依據現有的庫存炮彈,提前刻畫了幾個刻度,對應敵艦的距離。
到時候,敵艦進入瞄準鏡刻度範圍,炮手直接發射炮彈即可。
定遠艦是旗艦,未確定改造效果前,丁汝昌不讓擅動。
李旭選擇了鎮遠艦。
鎮遠艦是‘定遠’級戰艦,實力和定遠艦相仿,具有代表性。
他又是鎮遠艦的幫帶大副,也就是二把手,指揮手下更容易。
但李旭沒料到,他還沒進行改造就遇到了阻礙。
負責管理蒸汽機的是五十歲的老師傅王先。
王先自從買來鎮遠艦就一直負責蒸汽機的管理,手下有升火,管煤,管油,管汽,鍋爐等一眾手下。
可以說,王先是北洋艦隊資格最老的蒸汽機師傅。
自然不允許李旭擅動蒸汽機。
“李總兵,你炮打得好,老朽佩服,也感謝你在黃海一戰中,救了大家。”王先客氣兩聲,話音一轉,“但是,操縱炮台和管理蒸汽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迴事,你說你能維修蒸汽機,老朽是萬萬不信的。”
李旭也不著惱,設身處地的想,他站在王先的角度,也不放心讓一個炮手維修蒸汽機,“王師傅讓我試試,看看效果,如何?”
王先皺眉,忍住怒火,擋在蒸汽機前,“哼,蒸汽機是戰艦的心髒,豈能隨便試?萬一壞了,鎮遠艦就毀了,到時候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
李旭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我就對不住了。”
“什麽?”王先不解。
李旭朝身後擺擺手,“來人,把他架走,今天不準他進入蒸汽機房和鍋爐房。這是軍令,如有違反,直接殺了。”
“是。”
兩個士兵走上前,駕著王先朝外麵走去。
王先死命掙紮,掙紮不開,大聲叫罵,“李旭,我要去找林管帶,找丁提督,我要告你,你等著……”
李旭搖搖頭,等王先被架走,聲音消失後,自言自語,“你要不識好歹,不要怪我心狠。”
李旭的目標是戰勝倭國,結束戰爭,然後迴歸。
凡是阻礙他實現目標的人,他都不會客氣。
在地球混亂無比探索曆時代,人命如草芥,李旭的心早已冰冷。
一切隻為了活著。
就比如昨天,李旭向李鴻章提議直搗倭國首府,李鴻章沒同意,李旭沉默。
但他沉默不代表心中沒有想法。
一旦事情到了緊急關頭,清政府想要認輸和談,他不介意劫持一艘戰艦去倭國拚命。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最後拚一把。
李鴻章瞪著眼睛,一副你是不是瘋了的表情。
丁汝昌在一旁看著,想起他剛聽李旭說這個建議時,也是同樣的不可思議。
李旭理解他們的震驚。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從不主動入侵別人,如果別人來攻,擊潰來犯之敵就完事了。
直接跨海越洋進攻別國首都,就算是處在戰爭狀態,也有點不能接受。
這種想法,從來沒有過。
當然,也是清國被欺負慣了,心態弱小,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攻打倭國首都。
“清國陸軍萎靡到何種程度,中堂大人心裏想必是清楚的,現在倭國陸軍壓到鴨綠江邊,如果他們入侵東北,將輕而易舉,甚至入關。到時候朝廷必將投降。而且說實話,北洋艦隊的整體實力遠弱於倭國聯合艦隊,如果不趁機直搗黃龍,等倭國陸軍有行動時,一切都晚了……”
“你給我閉嘴。”
李旭還沒說完,李鴻章勃然大怒,“朝廷之事,豈是你一個記名總兵能議論的,你隻管打好你的炮就行,其他事情自有皇上和諸公做主。”
“中堂大人,李總兵也是心係朝廷才這麽說的。”
丁汝昌在一旁勸解。
李鴻章擺擺手,“行了,我累了,你們下去吧,記得不要擅自行動,一切聽朝廷的。”
“嗻!”
丁汝昌、李旭退走。
兩人走後,李鴻章閉上眼睛,長歎一聲,“想法很好,可惜就算我同意,皇上同意,太後哪裏也過不去。”
慈禧的意思是在她生日之前,盡快結束戰爭,不論是勝還是敗,隻要不耽誤過生意就行。
一旦打到倭國本土,戰爭就有進一步擴大的局勢,這是慈禧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這樣做,風險也太大了,很可能造成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直隸總督署外,丁汝昌安慰李旭,“李總兵,中堂大人著眼全局,說話語氣雖然不好,但並不是針對你,他是害怕失敗,要知道,我大清隻有這點家底,如果敗了,就真的一無所有。”
李旭點頭,“我理解。”
“哈哈,你能理解就好。”丁汝昌拍了拍李旭肩膀,“走,迴船,北洋艦隊還等著你改造呢。”
時間緊迫,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爆發下一場海戰。
李旭迴到艦隊,就著手改造戰艦。
礙於清朝落後的工業條件和緊迫時間,李旭決定隻對戰艦蒸汽機和火炮進行改造。
蒸汽機為戰艦提供動力,是戰艦的根本。
北洋艦隊平均航速為10.2節,倭國聯合艦隊平均航速為14.5節,差距很大。
差距這麽大,真是因為北洋艦隊蒸汽動力的落後嗎?
其實並不是如此,北洋艦隊的戰艦大都購置於1880年左右,倭國的大部分戰艦也是這個時候購置的。
隻是,倭國戰艦一直保養,更換零部件,使蒸汽動力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而北洋艦隊自購買了戰艦後,就一直沒保養過。還有,西洋人愚弄清朝,並沒有派技師跟隨,十多年過去,蒸汽機上很多功能,戰艦上的人都不知道怎麽用。
這就好比,兩個開了十年的汽車,一個按時按裏程保養,一個從來沒有保養過,孰好孰差,一目了然。
李旭需要做的,就是給這些蒸汽機來一次徹底保養,讓它們重新煥發動力。
戰艦上的火炮,李旭看過,其性能並不比倭艦上的火炮差。
甚至在射程上,比倭艦更強。
比倭艦弱的地方在炮彈和瞄準上。
炮彈,李旭暫時沒有辦法,他雖然能改造炮彈,但時間有限,就算是累死,一個月也至多改造幾百枚炮彈。
海戰一旦打起來,完全不夠用。
李旭把重點放在瞄準鏡上。
北洋艦隊裝備的瞄準鏡倍數太低,而且刻度不精確,嚴重影響了命中率。
另外,不同的炮彈初始速度不同,拋物線高度不一樣,瞄準要求也不一樣。
李旭發動【機械專精】,把瞄準鏡重新改造。
增加刻度,繪製三角測距,並依據現有的庫存炮彈,提前刻畫了幾個刻度,對應敵艦的距離。
到時候,敵艦進入瞄準鏡刻度範圍,炮手直接發射炮彈即可。
定遠艦是旗艦,未確定改造效果前,丁汝昌不讓擅動。
李旭選擇了鎮遠艦。
鎮遠艦是‘定遠’級戰艦,實力和定遠艦相仿,具有代表性。
他又是鎮遠艦的幫帶大副,也就是二把手,指揮手下更容易。
但李旭沒料到,他還沒進行改造就遇到了阻礙。
負責管理蒸汽機的是五十歲的老師傅王先。
王先自從買來鎮遠艦就一直負責蒸汽機的管理,手下有升火,管煤,管油,管汽,鍋爐等一眾手下。
可以說,王先是北洋艦隊資格最老的蒸汽機師傅。
自然不允許李旭擅動蒸汽機。
“李總兵,你炮打得好,老朽佩服,也感謝你在黃海一戰中,救了大家。”王先客氣兩聲,話音一轉,“但是,操縱炮台和管理蒸汽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迴事,你說你能維修蒸汽機,老朽是萬萬不信的。”
李旭也不著惱,設身處地的想,他站在王先的角度,也不放心讓一個炮手維修蒸汽機,“王師傅讓我試試,看看效果,如何?”
王先皺眉,忍住怒火,擋在蒸汽機前,“哼,蒸汽機是戰艦的心髒,豈能隨便試?萬一壞了,鎮遠艦就毀了,到時候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
李旭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我就對不住了。”
“什麽?”王先不解。
李旭朝身後擺擺手,“來人,把他架走,今天不準他進入蒸汽機房和鍋爐房。這是軍令,如有違反,直接殺了。”
“是。”
兩個士兵走上前,駕著王先朝外麵走去。
王先死命掙紮,掙紮不開,大聲叫罵,“李旭,我要去找林管帶,找丁提督,我要告你,你等著……”
李旭搖搖頭,等王先被架走,聲音消失後,自言自語,“你要不識好歹,不要怪我心狠。”
李旭的目標是戰勝倭國,結束戰爭,然後迴歸。
凡是阻礙他實現目標的人,他都不會客氣。
在地球混亂無比探索曆時代,人命如草芥,李旭的心早已冰冷。
一切隻為了活著。
就比如昨天,李旭向李鴻章提議直搗倭國首府,李鴻章沒同意,李旭沉默。
但他沉默不代表心中沒有想法。
一旦事情到了緊急關頭,清政府想要認輸和談,他不介意劫持一艘戰艦去倭國拚命。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最後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