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少女一到便喊:“鳳清儀!我追蹤百花令正在要緊處,這會子喚我來若無要事,我揭了你的皮!”說著大踏步就過來了。她花籃裏抖落了一朵牡丹花,落地便生成了一大株紅牡丹,花葉茂然,甜香四溢。那紫袍少年有一雙溫柔靜默的眼睛,將縮小的木鳥放進懷裏,不聲不響地跟在她身後。
鳳清儀介紹:“這是胭脂,說出來嚇死你,她可是天庭的牡丹仙子,掌管百花令。如今,嘖嘖,留在人間養孩子,不肯上天去呢。”
白秀才嚇了一大跳,這女孩兒居然是天仙!那鳳清儀完全像個頑童,白秀才一直沒什麽“鳳清儀是個神仙”的實感,可這胭脂膚光致致,姿態輕逸,眉宇飛揚,麵目像是籠著微光,實打實像個神仙。胭脂走到近前,白秀才才發現她臉上的一點紅並不是粘上去的花瓣,而是一塊豔麗的紅斑,像是梳妝時誤掐了一痕胭脂。
見白秀才一邊躬身作揖,一邊不自覺地盯著她的臉頰看,鳳清儀吃吃笑道:“這裏有個‘一撚紅’的典故呢,要不要聽?”
胭脂杏眼一瞪:“再提什麽‘一撚紅’,我先打死了你!”
鳳清儀叫道:“好害怕,不提了!”
白秀才很想知道,卻不好再問了。
鳳清儀又介紹那少年道:“這就是胭脂養的孩子,叫慕容春華,字藍田。胭脂管他叫花奴。你叫他慕容就好。他是京城抱琴樓的東家,那裏雖然地方偏僻,出的卻是汴京最好的酒。”
白秀才想問問為何這樣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已經有字,為何戴道冠、穿道袍。少年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我是孤兒,十三歲行了冠禮,所以有字。我自幼便跟姑姑學道,平日作俗家打扮,有事便穿了道袍出來。”他俊美得出奇,這種美似乎糅合了某些異族特征,高鼻深目,膚色潔白,長身玉立,像個藍田玉雕的西域公子,不說話時就緊閉菱唇,比話多又跳脫的鳳清儀要莊重沉默許多,一雙眼睛卻寒星般照人,讓人覺得他心裏有主意。
看到大黿,胭脂問:“就是它了?”
鳳清儀點點頭:“這老黿吃了豪豬內丹,殼裏生了一窩刺。”
胭脂在他們備好的水盆裏洗了手,拿小斧頭在火盆上烤:“沒法子,那便揭了蓋,拔了刺罷!”
大黿聽了,偌大個身軀都發起抖來,禁不住後退了兩步。鯉魚叫起來:“我黿大曾曾叔祖爺爺會死嗎?”
“喲,這裏還有個鯉魚小朋友。”胭脂感興趣地朝青瓷缽裏看了一眼,迴頭吹了吹斧頭:“不死一遍,怎麽知道做人有多麽好!”突然,她喝道:“按住它!”
白秀才、鳳清儀、君如月連忙聽話地將大黿按住。
“花奴,帶麻沸散了沒?”胭脂對著黿殼比劃著斧頭。
慕容春華搖搖頭:“不過,還剩一點兒千日醉,夠給它使了reads();。”他蹲下掰開大黿的嘴來,摘下腰間銀瓶,將裏麵淡紅色的酒液盡數倒了進去。一灌完,大黿就唿著酒泡昏醉過去。
“我動手了。”胭脂淡淡地說著,一斧頭下去,厚厚的硬殼喀嚓一聲,竟脆生生破成兩半,鮮血像泉水一樣噴湧出來。
白秀才看得幾欲暈去。可胭脂不管不顧,大刀闊斧地挖起了那個硬殼。慕容春華也將袍子掖在腰裏,拿起鑿子,抓住一根硬刺便鑿了起來。他三兩下便將那刺連根拔下,又去鑿下一根。雖說這番作為看著實在是疼,他二人手腳卻利落,無一絲一毫多餘動作,一盞茶功夫便將這大黿剝了個幹淨,隻剩下個血唿喇的軟肉身子。胭脂執朱筆,慕容執墨筆,一道在它身上用小字密密麻麻地寫起了符籙,一邊寫,它身上就一邊止血結痂,結成了紫色的痂殼,把它滿頭是血的腦袋也包住了。待他們寫完,痂殼紛紛碎裂,竟露出一個胖大漢子的軀體來。
白秀才看得驚訝不已。君如月取了他們搭布棚的那塊粗布來,先給大黿蓋上。
胭脂推推他道:“一覺好睡!你不是想做人麽,如今能做人了!”
大黿醒來,慢慢爬起,覺得身上輕了數倍,這才發現折騰它多年的硬殼和利刺都被剝除了,身上的皮膚竟然不再是烏黑滑膩的黿皮,而是白皙的人皮。他伸出手來,是五指分明的兩隻人手。他披著粗布站起身來,支撐身體的也是兩條粗壯的人腿。他臉上露出似悲切又似狂喜的神色來,一時不知該怎麽辦才好。然後,他猶疑地摸了摸背後。那裏留下了深淺不一的許多瘡疤,卻是這次艱苦蛻變的證明。
“恭喜了!”白秀才忍不住率先出聲。
“黿大曾曾叔祖爺爺!黿大曾曾叔祖爺爺!”鯉魚剛才見那血腥場麵,縮在缽兒裏躲了好一陣,這時露出腦袋來,正看見這一幕,喜不自勝地喊叫起來,“你變成人啦!你變成人啦!”
大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捂麵,躬下身子慟哭起來:“啊啊啊——啊啊啊——”
鳳清儀早就指揮兩隻鐵鍬在牡丹花下挖坑,將剝下的碎殼硬刺都埋了,再壓上一塊大石頭,免得這些東西惹人生疑。他留了一小塊三角黿殼,拔簪戳了個洞眼,遞給大黿說:“好啦,好啦,別把這寺裏的僧人都招來。留著,做個紀念罷!”
大黿接過,對他叩了三個響頭,又對著其他人頻頻磕頭,對胭脂和慕容春華磕得最重,哽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地下的青磚都被他的眼淚水兒滴濕了。
胭脂伸出雙手遙遙一扶,大黿便磕不下去,硬是被她扶了起來。她問:“你說話算數麽?”
大黿眼淚不停:“算數,算數!”
慕容春華道:“那就跟了我去。”
胭脂點頭:“你情願出家麽?花奴可以給你找個師父。你願意當和尚呢,還是做道士?”
大黿說:“情願,情願!聽憑吩咐。”
慕容春華便找了知客僧,布施三千文,說想拜會一下寺裏德高望重的師父們。過了一會他便迴來,搖搖頭說:“太老,太和氣,轄不住他。”
胭脂道:“那且讓他跟著我們,遇到厲害的再送出去。”
眾人便辭了知客僧出來,才走過橋頭,就看到許多人往東街湧去,歡喜地嚷著:“打架了打架了reads();!”白秀才拉住一個推車的問:“老丈,前頭怎麽了?”那人道:“別攔我,我怎麽知道,先看了再說。”前頭有人嚷了起來:“哎呀呀,兩個和尚打起來了!”“怎麽打的?”“調戲人家小娘子呀!”
白秀才惱了:“和尚調戲民女,這還了得!”他托著缽兒,分開眾人,也擠到前麵去了。卻見一個十分壯碩的大和尚,鐵塔一般,扭住另一個和尚正打得痛快,還有許多人給他助陣。“這是怎麽了?”白秀才問身邊人。“剛才這和尚調戲那個小娘子,哎呀,小娘子呢,往那去了!”那人指著遠處一閃即逝的一身白衣。白秀才看得分明,竟然是那天晴雨閣中陪伴跋扈貴公子的妖嬈女子,眉心有一顆紅痣那個。女兒家出了這等事,自然是及早避開為好。白秀才也不以為意,道:“這和尚好生可惡,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調戲民女,視國法戒律如無物!”豈料那鐵塔般的大和尚轉過頭來,大喝道:“你說錯了,他是個假的!”白秀才被這一聲吼嚇了一跳,又聽他聲若洪鍾般說道:“各位施主!這是個假冒和尚的野僧!《心經》《金剛經》《華嚴經》,通通不會背,專門出來裝神弄鬼,騙財騙色,諸位千萬不要上當!佛祖座下,哪容得這種人混淆視聽,我這便扒了他這身僧皮,看他還敢不敢騙人!”說著他竟一手把那假和尚兩腳提起,一手去剝他僧衣。假和尚剛才還跳著腳,汙言穢語叫罵得歡,這會子便嚇得軟如爛泥,任憑他把僧衣剝了,把他人扔在地上。剝了這身皮,假和尚身上一點佛味兒都沒了,大紅臉膛,酒糟鼻子,看著分外猥瑣。有給過他供養布施的,聞聽上當,都捋起袖子衝上來揍他。假和尚見機也快,竄起來抱頭便跑,身後跟著一串追著打他的。
那鐵塔般大和尚也不追趕,冷哼一聲,把僧衣搭在胳膊上,就背著個小包袱要走。
“請留步!”慕容春華已趕到看了片刻,攔住這和尚道,“大和尚好威風,看著實在解氣。請問法號,師承何人,駐錫何處?”
和尚雙手合十道:“小僧如瞻,原是這龍華寺的火頭僧,藏經閣淨雲老和尚的弟子。前日有個婦人被潑皮追趕,我放她進菜園躲避,打跑了潑皮,豈料那倆潑皮竟告我窩藏婦人,惹起物議。正好大相國寺的火頭師父圓寂了一個,師叔便寫了信,薦我到大相國寺去。”
胭脂聽得明白,笑道:“真是緣分了。”她將大黿一推:“還不去拜見你師父!”
大黿到那和尚麵前,納頭便拜,口稱“師父”。
如瞻連忙退開幾步,頗感意外地看了大黿一眼。
慕容春華道:“他性情暴烈,多有殺生,如今願意誠心改過。我見法師能發雷霆獅子吼,必是能降得住他的,還望不要推辭。”
如瞻沉思片刻,忽然說聲:“好!好!好!”便從包袱裏取出刀片來,剃掉大黿頭頂僅有的幾根綠毛,道:“我給你起法號‘元悔’,今後你便洗心革麵,勇猛精進罷!”
大黿,不,元悔再拜:“元悔謝過師父!”
如瞻便把身上的小包袱丟給他,向眾人一拱手,道聲“諸位再會”,便大踏步向前走了。元悔也大步跟上。
鯉魚依依不舍地從缽裏冒出頭來:“黿大曾曾叔祖爺爺……他會講好多故事呢,怎麽就跟和尚走了?”
白秀才伸指摸摸它的頭:“有我給你講故事呢。”
那以後,汴京城漸漸有了個“無影沙彌”的傳說。黃昏傍晚,常有人見到一個胖大沙彌在河渠邊、井台畔灑掃,人若走得離他近了,他便化為一團輕煙,消失不見。
鳳清儀介紹:“這是胭脂,說出來嚇死你,她可是天庭的牡丹仙子,掌管百花令。如今,嘖嘖,留在人間養孩子,不肯上天去呢。”
白秀才嚇了一大跳,這女孩兒居然是天仙!那鳳清儀完全像個頑童,白秀才一直沒什麽“鳳清儀是個神仙”的實感,可這胭脂膚光致致,姿態輕逸,眉宇飛揚,麵目像是籠著微光,實打實像個神仙。胭脂走到近前,白秀才才發現她臉上的一點紅並不是粘上去的花瓣,而是一塊豔麗的紅斑,像是梳妝時誤掐了一痕胭脂。
見白秀才一邊躬身作揖,一邊不自覺地盯著她的臉頰看,鳳清儀吃吃笑道:“這裏有個‘一撚紅’的典故呢,要不要聽?”
胭脂杏眼一瞪:“再提什麽‘一撚紅’,我先打死了你!”
鳳清儀叫道:“好害怕,不提了!”
白秀才很想知道,卻不好再問了。
鳳清儀又介紹那少年道:“這就是胭脂養的孩子,叫慕容春華,字藍田。胭脂管他叫花奴。你叫他慕容就好。他是京城抱琴樓的東家,那裏雖然地方偏僻,出的卻是汴京最好的酒。”
白秀才想問問為何這樣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已經有字,為何戴道冠、穿道袍。少年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我是孤兒,十三歲行了冠禮,所以有字。我自幼便跟姑姑學道,平日作俗家打扮,有事便穿了道袍出來。”他俊美得出奇,這種美似乎糅合了某些異族特征,高鼻深目,膚色潔白,長身玉立,像個藍田玉雕的西域公子,不說話時就緊閉菱唇,比話多又跳脫的鳳清儀要莊重沉默許多,一雙眼睛卻寒星般照人,讓人覺得他心裏有主意。
看到大黿,胭脂問:“就是它了?”
鳳清儀點點頭:“這老黿吃了豪豬內丹,殼裏生了一窩刺。”
胭脂在他們備好的水盆裏洗了手,拿小斧頭在火盆上烤:“沒法子,那便揭了蓋,拔了刺罷!”
大黿聽了,偌大個身軀都發起抖來,禁不住後退了兩步。鯉魚叫起來:“我黿大曾曾叔祖爺爺會死嗎?”
“喲,這裏還有個鯉魚小朋友。”胭脂感興趣地朝青瓷缽裏看了一眼,迴頭吹了吹斧頭:“不死一遍,怎麽知道做人有多麽好!”突然,她喝道:“按住它!”
白秀才、鳳清儀、君如月連忙聽話地將大黿按住。
“花奴,帶麻沸散了沒?”胭脂對著黿殼比劃著斧頭。
慕容春華搖搖頭:“不過,還剩一點兒千日醉,夠給它使了reads();。”他蹲下掰開大黿的嘴來,摘下腰間銀瓶,將裏麵淡紅色的酒液盡數倒了進去。一灌完,大黿就唿著酒泡昏醉過去。
“我動手了。”胭脂淡淡地說著,一斧頭下去,厚厚的硬殼喀嚓一聲,竟脆生生破成兩半,鮮血像泉水一樣噴湧出來。
白秀才看得幾欲暈去。可胭脂不管不顧,大刀闊斧地挖起了那個硬殼。慕容春華也將袍子掖在腰裏,拿起鑿子,抓住一根硬刺便鑿了起來。他三兩下便將那刺連根拔下,又去鑿下一根。雖說這番作為看著實在是疼,他二人手腳卻利落,無一絲一毫多餘動作,一盞茶功夫便將這大黿剝了個幹淨,隻剩下個血唿喇的軟肉身子。胭脂執朱筆,慕容執墨筆,一道在它身上用小字密密麻麻地寫起了符籙,一邊寫,它身上就一邊止血結痂,結成了紫色的痂殼,把它滿頭是血的腦袋也包住了。待他們寫完,痂殼紛紛碎裂,竟露出一個胖大漢子的軀體來。
白秀才看得驚訝不已。君如月取了他們搭布棚的那塊粗布來,先給大黿蓋上。
胭脂推推他道:“一覺好睡!你不是想做人麽,如今能做人了!”
大黿醒來,慢慢爬起,覺得身上輕了數倍,這才發現折騰它多年的硬殼和利刺都被剝除了,身上的皮膚竟然不再是烏黑滑膩的黿皮,而是白皙的人皮。他伸出手來,是五指分明的兩隻人手。他披著粗布站起身來,支撐身體的也是兩條粗壯的人腿。他臉上露出似悲切又似狂喜的神色來,一時不知該怎麽辦才好。然後,他猶疑地摸了摸背後。那裏留下了深淺不一的許多瘡疤,卻是這次艱苦蛻變的證明。
“恭喜了!”白秀才忍不住率先出聲。
“黿大曾曾叔祖爺爺!黿大曾曾叔祖爺爺!”鯉魚剛才見那血腥場麵,縮在缽兒裏躲了好一陣,這時露出腦袋來,正看見這一幕,喜不自勝地喊叫起來,“你變成人啦!你變成人啦!”
大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捂麵,躬下身子慟哭起來:“啊啊啊——啊啊啊——”
鳳清儀早就指揮兩隻鐵鍬在牡丹花下挖坑,將剝下的碎殼硬刺都埋了,再壓上一塊大石頭,免得這些東西惹人生疑。他留了一小塊三角黿殼,拔簪戳了個洞眼,遞給大黿說:“好啦,好啦,別把這寺裏的僧人都招來。留著,做個紀念罷!”
大黿接過,對他叩了三個響頭,又對著其他人頻頻磕頭,對胭脂和慕容春華磕得最重,哽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地下的青磚都被他的眼淚水兒滴濕了。
胭脂伸出雙手遙遙一扶,大黿便磕不下去,硬是被她扶了起來。她問:“你說話算數麽?”
大黿眼淚不停:“算數,算數!”
慕容春華道:“那就跟了我去。”
胭脂點頭:“你情願出家麽?花奴可以給你找個師父。你願意當和尚呢,還是做道士?”
大黿說:“情願,情願!聽憑吩咐。”
慕容春華便找了知客僧,布施三千文,說想拜會一下寺裏德高望重的師父們。過了一會他便迴來,搖搖頭說:“太老,太和氣,轄不住他。”
胭脂道:“那且讓他跟著我們,遇到厲害的再送出去。”
眾人便辭了知客僧出來,才走過橋頭,就看到許多人往東街湧去,歡喜地嚷著:“打架了打架了reads();!”白秀才拉住一個推車的問:“老丈,前頭怎麽了?”那人道:“別攔我,我怎麽知道,先看了再說。”前頭有人嚷了起來:“哎呀呀,兩個和尚打起來了!”“怎麽打的?”“調戲人家小娘子呀!”
白秀才惱了:“和尚調戲民女,這還了得!”他托著缽兒,分開眾人,也擠到前麵去了。卻見一個十分壯碩的大和尚,鐵塔一般,扭住另一個和尚正打得痛快,還有許多人給他助陣。“這是怎麽了?”白秀才問身邊人。“剛才這和尚調戲那個小娘子,哎呀,小娘子呢,往那去了!”那人指著遠處一閃即逝的一身白衣。白秀才看得分明,竟然是那天晴雨閣中陪伴跋扈貴公子的妖嬈女子,眉心有一顆紅痣那個。女兒家出了這等事,自然是及早避開為好。白秀才也不以為意,道:“這和尚好生可惡,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調戲民女,視國法戒律如無物!”豈料那鐵塔般的大和尚轉過頭來,大喝道:“你說錯了,他是個假的!”白秀才被這一聲吼嚇了一跳,又聽他聲若洪鍾般說道:“各位施主!這是個假冒和尚的野僧!《心經》《金剛經》《華嚴經》,通通不會背,專門出來裝神弄鬼,騙財騙色,諸位千萬不要上當!佛祖座下,哪容得這種人混淆視聽,我這便扒了他這身僧皮,看他還敢不敢騙人!”說著他竟一手把那假和尚兩腳提起,一手去剝他僧衣。假和尚剛才還跳著腳,汙言穢語叫罵得歡,這會子便嚇得軟如爛泥,任憑他把僧衣剝了,把他人扔在地上。剝了這身皮,假和尚身上一點佛味兒都沒了,大紅臉膛,酒糟鼻子,看著分外猥瑣。有給過他供養布施的,聞聽上當,都捋起袖子衝上來揍他。假和尚見機也快,竄起來抱頭便跑,身後跟著一串追著打他的。
那鐵塔般大和尚也不追趕,冷哼一聲,把僧衣搭在胳膊上,就背著個小包袱要走。
“請留步!”慕容春華已趕到看了片刻,攔住這和尚道,“大和尚好威風,看著實在解氣。請問法號,師承何人,駐錫何處?”
和尚雙手合十道:“小僧如瞻,原是這龍華寺的火頭僧,藏經閣淨雲老和尚的弟子。前日有個婦人被潑皮追趕,我放她進菜園躲避,打跑了潑皮,豈料那倆潑皮竟告我窩藏婦人,惹起物議。正好大相國寺的火頭師父圓寂了一個,師叔便寫了信,薦我到大相國寺去。”
胭脂聽得明白,笑道:“真是緣分了。”她將大黿一推:“還不去拜見你師父!”
大黿到那和尚麵前,納頭便拜,口稱“師父”。
如瞻連忙退開幾步,頗感意外地看了大黿一眼。
慕容春華道:“他性情暴烈,多有殺生,如今願意誠心改過。我見法師能發雷霆獅子吼,必是能降得住他的,還望不要推辭。”
如瞻沉思片刻,忽然說聲:“好!好!好!”便從包袱裏取出刀片來,剃掉大黿頭頂僅有的幾根綠毛,道:“我給你起法號‘元悔’,今後你便洗心革麵,勇猛精進罷!”
大黿,不,元悔再拜:“元悔謝過師父!”
如瞻便把身上的小包袱丟給他,向眾人一拱手,道聲“諸位再會”,便大踏步向前走了。元悔也大步跟上。
鯉魚依依不舍地從缽裏冒出頭來:“黿大曾曾叔祖爺爺……他會講好多故事呢,怎麽就跟和尚走了?”
白秀才伸指摸摸它的頭:“有我給你講故事呢。”
那以後,汴京城漸漸有了個“無影沙彌”的傳說。黃昏傍晚,常有人見到一個胖大沙彌在河渠邊、井台畔灑掃,人若走得離他近了,他便化為一團輕煙,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