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墜下去了,如同沉船。
隆美爾命令部隊全速前進,先頭部隊全軍覆沒的英國人沒有再沿著原先的路線去收複塞盧姆,他們也趁著夜色轉移,空軍的fw190借著月光沿海岸線公路偵察也一無所獲,我們此時如同蒙著眼的角鬥士。
這讓隆美爾和屈恩在炮塔裏緊張著研究著地圖,而我則換到了車長位置,探出身子趴在行進的四號炮塔上看著行進的部隊。
坦克的引擎聲伴隨著履帶和負重輪的響聲在沙漠裏散開,也隻有四號坦克能夠在北非的沙漠裏進行這樣長距離的奔襲,他采用的水冷邁巴赫 hl120trm 型汽油機,雖然最大功率隻有 300 馬力,但這種發動機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性能較為穩定,而且懸掛係統和傳動係統也比較可靠。
就在我思考虎式負行走機構的改進時,我突然聽到了一種不同的聲音,平日裏使用水聽鍛煉出來的聽力最擅長的就是從重複的白噪音中聽出變化,我立刻按下通話裝置,用喉部通話器道:“停止前進!”
我們的坦克最先刹住,迎麵來的夾帶著沙子的風停了,然後車隊跟著停了下來,怠速的引擎響聲低了下來,但我剛剛聽到的響聲消失了,這讓我無法確定那是聽錯的狼嚎還是別的什麽。
隆美爾拍了拍我下麵的肚皮道:“怎麽了?奧拓。”
正在專心監聽的我沒工夫迴答他,屈恩打開艙門探出了身子,沒等他說話,我直接示意他閉嘴。
沙漠上的風再次吹過一陣,細微到幾乎不被察覺的另一種引擎聲隨風而來,我按下通話器道:“有引擎聲,距離很遠,在上風口!”
隆美爾掀開右邊的艙門,和屈恩一樣探出身子,按下通話器命令道:“轉向該方向後關閉引擎,偵察分隊前壓。”
車隊立刻調轉130度,正麵裝甲和炮塔指向了西北方。
偵察小隊從卡車隊列裏騎著摩托、背著衝鋒槍超過後麵坦克,向我們駛來,隆美爾看了一眼道:“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去跟他們看一看情況。”
說完便敏捷地從側麵艙門離開坦克,朝那四輛行駛過來的摩托車招手示意,更方便他們確定我們指揮坦克的位置。
我看了一眼屈恩道:“我也去,畢竟是我先發現的,你留在這裏,部隊不能沒有指揮。”
不等他說什麽,我便用力地爬出了坦克,探著下了坦克,心想著,要是北非戰役不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裏結束,我也該鍛煉了,否則真的跟不上部隊的速度。
隆美爾見我離開坦克,忍不住搖了搖頭,我正想學著戈林說明既然他能去,那麽我也能去,但隆美爾卻率先對偵察小隊的隊長道:“把挎鬥摩托開來一輛,不然……沒辦法更好地保護奧拓將軍。”
他的話真是溫暖人心。
不過等我坐在挎鬥裏戴好鋼盔,我才反應過來,想問一下隆美爾是不是嫌棄我的體重不適合乘坐摩托,結果隆美爾已經戴好手套,轉過頭對我說了一聲:“坐好了,再聽到聲音的時候直接說。”
然後他用力一踩,將摩托發動,我們就向著西北方出發了。
沒有戴防風眼鏡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這個摩托化小隊一出發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摩托帶起來的沙子更多,連唿吸都要吸進去不少,我隻能低著頭,將鼻子埋進車鬥裏,耳朵則露在外麵,不過摩托引擎也更吵,我坐在旁邊,隻聽到那突突突的聲音。
在行駛了一段距離後,隆美爾放慢了速度,扭過頭問我道:“你再聽一聽,還有動靜嗎,不會是沒吃夜宵,餓到產生幻聽了吧?”
我立刻抬頭道:“我要減肥!而且剛才我確實聽到了,雖然動靜很小,但能確定那就是有一支部隊在移動。”
隆美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你說有沒有可能像你們的水聽一樣研發一款陸地水聽,用來檢測敵人的動向?”
在月光下我看不大清隆美爾的表情,不過我真的被德國人的黑科技腦洞所征服了,用聲音監測敵人動向和反製炮兵,這是以後所能實現的,但是現在,還是判斷敵人在哪更重要!
於是我搖了搖腦袋道:“這是研究人員的工作,我們應該繼續前進一段距離,然後停下關掉引擎讓我判斷。”
繼續在沙漠裏飆了一段車後,隆美爾再次停下,我正準備離開這個狹窄的車鬥,但隆美爾將我按了迴去道:“不要起來,我已經看到敵人了。”
順著他舉起的望遠鏡的方向,我隱約看到了一個光點,那是英國人的坦克車隊,他們隻有最前麵的坦克開著車燈,後方的坦克則憑借前麵坦克的熒光板來判斷距離。
“多虧了你,讓我們發現了敵人,”隆美爾站在摩托車旁一邊仔細打量一邊說道:“保羅,給部隊發電報,讓他們向我們靠攏,後勤卡車移動至我們正南方。”
繼續觀察一會後,隆美爾判斷道:“這可能就是英國人的大部隊,幸好我們部隊行動的速度更快,再命令意大利人立刻塞盧姆構防,分出一半部隊,進攻敵人右翼,讓他們前後不能相顧,奧拓,把車鬥裏的單人帳篷拿出來,我們就在這裏等候部隊,這個距離足夠遠,他們不會發現我們的。”
摩托車被士兵倚靠在我和隆美爾的挎鬥摩托上,在沙漠裏摩托的側支架毫無用處,還不如不裝節省材料和工時,不過現在的帝國還沒有這方麵的意識,畢竟就像電台裏說的那樣,我們還在走向勝利,而沒有撞上“冰山”。
我想著這些的同時和士兵將帳篷支了起來,隆美爾讓他們輪流休息,而他則繼續在那裏監視敵人。
我從口袋裏摸出最後一根空軍能量棒,掰成兩半,和他一人一半當做了夜宵。
隆美爾一邊吃一邊說道:“奧拓啊,為什麽我們的就那麽難吃呢,帝國陸軍可是帝國最強大的支撐!”
隆美爾命令部隊全速前進,先頭部隊全軍覆沒的英國人沒有再沿著原先的路線去收複塞盧姆,他們也趁著夜色轉移,空軍的fw190借著月光沿海岸線公路偵察也一無所獲,我們此時如同蒙著眼的角鬥士。
這讓隆美爾和屈恩在炮塔裏緊張著研究著地圖,而我則換到了車長位置,探出身子趴在行進的四號炮塔上看著行進的部隊。
坦克的引擎聲伴隨著履帶和負重輪的響聲在沙漠裏散開,也隻有四號坦克能夠在北非的沙漠裏進行這樣長距離的奔襲,他采用的水冷邁巴赫 hl120trm 型汽油機,雖然最大功率隻有 300 馬力,但這種發動機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性能較為穩定,而且懸掛係統和傳動係統也比較可靠。
就在我思考虎式負行走機構的改進時,我突然聽到了一種不同的聲音,平日裏使用水聽鍛煉出來的聽力最擅長的就是從重複的白噪音中聽出變化,我立刻按下通話裝置,用喉部通話器道:“停止前進!”
我們的坦克最先刹住,迎麵來的夾帶著沙子的風停了,然後車隊跟著停了下來,怠速的引擎響聲低了下來,但我剛剛聽到的響聲消失了,這讓我無法確定那是聽錯的狼嚎還是別的什麽。
隆美爾拍了拍我下麵的肚皮道:“怎麽了?奧拓。”
正在專心監聽的我沒工夫迴答他,屈恩打開艙門探出了身子,沒等他說話,我直接示意他閉嘴。
沙漠上的風再次吹過一陣,細微到幾乎不被察覺的另一種引擎聲隨風而來,我按下通話器道:“有引擎聲,距離很遠,在上風口!”
隆美爾掀開右邊的艙門,和屈恩一樣探出身子,按下通話器命令道:“轉向該方向後關閉引擎,偵察分隊前壓。”
車隊立刻調轉130度,正麵裝甲和炮塔指向了西北方。
偵察小隊從卡車隊列裏騎著摩托、背著衝鋒槍超過後麵坦克,向我們駛來,隆美爾看了一眼道:“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去跟他們看一看情況。”
說完便敏捷地從側麵艙門離開坦克,朝那四輛行駛過來的摩托車招手示意,更方便他們確定我們指揮坦克的位置。
我看了一眼屈恩道:“我也去,畢竟是我先發現的,你留在這裏,部隊不能沒有指揮。”
不等他說什麽,我便用力地爬出了坦克,探著下了坦克,心想著,要是北非戰役不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裏結束,我也該鍛煉了,否則真的跟不上部隊的速度。
隆美爾見我離開坦克,忍不住搖了搖頭,我正想學著戈林說明既然他能去,那麽我也能去,但隆美爾卻率先對偵察小隊的隊長道:“把挎鬥摩托開來一輛,不然……沒辦法更好地保護奧拓將軍。”
他的話真是溫暖人心。
不過等我坐在挎鬥裏戴好鋼盔,我才反應過來,想問一下隆美爾是不是嫌棄我的體重不適合乘坐摩托,結果隆美爾已經戴好手套,轉過頭對我說了一聲:“坐好了,再聽到聲音的時候直接說。”
然後他用力一踩,將摩托發動,我們就向著西北方出發了。
沒有戴防風眼鏡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這個摩托化小隊一出發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摩托帶起來的沙子更多,連唿吸都要吸進去不少,我隻能低著頭,將鼻子埋進車鬥裏,耳朵則露在外麵,不過摩托引擎也更吵,我坐在旁邊,隻聽到那突突突的聲音。
在行駛了一段距離後,隆美爾放慢了速度,扭過頭問我道:“你再聽一聽,還有動靜嗎,不會是沒吃夜宵,餓到產生幻聽了吧?”
我立刻抬頭道:“我要減肥!而且剛才我確實聽到了,雖然動靜很小,但能確定那就是有一支部隊在移動。”
隆美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你說有沒有可能像你們的水聽一樣研發一款陸地水聽,用來檢測敵人的動向?”
在月光下我看不大清隆美爾的表情,不過我真的被德國人的黑科技腦洞所征服了,用聲音監測敵人動向和反製炮兵,這是以後所能實現的,但是現在,還是判斷敵人在哪更重要!
於是我搖了搖腦袋道:“這是研究人員的工作,我們應該繼續前進一段距離,然後停下關掉引擎讓我判斷。”
繼續在沙漠裏飆了一段車後,隆美爾再次停下,我正準備離開這個狹窄的車鬥,但隆美爾將我按了迴去道:“不要起來,我已經看到敵人了。”
順著他舉起的望遠鏡的方向,我隱約看到了一個光點,那是英國人的坦克車隊,他們隻有最前麵的坦克開著車燈,後方的坦克則憑借前麵坦克的熒光板來判斷距離。
“多虧了你,讓我們發現了敵人,”隆美爾站在摩托車旁一邊仔細打量一邊說道:“保羅,給部隊發電報,讓他們向我們靠攏,後勤卡車移動至我們正南方。”
繼續觀察一會後,隆美爾判斷道:“這可能就是英國人的大部隊,幸好我們部隊行動的速度更快,再命令意大利人立刻塞盧姆構防,分出一半部隊,進攻敵人右翼,讓他們前後不能相顧,奧拓,把車鬥裏的單人帳篷拿出來,我們就在這裏等候部隊,這個距離足夠遠,他們不會發現我們的。”
摩托車被士兵倚靠在我和隆美爾的挎鬥摩托上,在沙漠裏摩托的側支架毫無用處,還不如不裝節省材料和工時,不過現在的帝國還沒有這方麵的意識,畢竟就像電台裏說的那樣,我們還在走向勝利,而沒有撞上“冰山”。
我想著這些的同時和士兵將帳篷支了起來,隆美爾讓他們輪流休息,而他則繼續在那裏監視敵人。
我從口袋裏摸出最後一根空軍能量棒,掰成兩半,和他一人一半當做了夜宵。
隆美爾一邊吃一邊說道:“奧拓啊,為什麽我們的就那麽難吃呢,帝國陸軍可是帝國最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