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這墨龍長老因太過掛心洛晨,暗中生出濁氣心劫而渾然不覺,幸得神筆長老點撥,將體內濁氣引出煉化,不但沒有傷及道心,反而因禍得福,修為更加精進,自然也不再幹涉洛晨的選擇,任由他自行選擇前路不提。
眼下七月已盡,正是八月流火時節,南方更加炎熱,一日下來隻覺永晝無盡,蟬聲盈耳,汗流浹背,真個惱人天氣。這一日清晨吃過早飯,洛晨沿著石子路迴到小院中,這小院之前被他用離火符燒得麵目全非,四位長老怕被人瞧出破綻,早已把其中的花草植被都修複如初。
此時洛晨睜眼看去,隻見院中籬笆圍在牆角,其中碧草青芽植細土,隨處可見,紅花黃蕊托晨露,不過尋常。坐在階上,隻覺拂麵清風含暖霧,閑靠庭欄轉覺涼,修竹亂影掃石徑,掃起飛塵反帶香,這一去不知幾十千百載,再歸來且看何人坐廳堂?
洛晨在階下待了片刻,終是不願多做流連,轉迴屋中收拾行裝,今日便是他雖神筆長老離開江城,去往人宗的日子。說是收拾行裝,其實洛晨在屋子裏搜羅了一圈下來,發現根本沒什麽好收拾的,從小到大父母並沒給過自己什麽玉佩,香囊之類的隨身之物,想帶也無從帶起,至於衣服這些平常物什宗門自會提供,也不必多此一舉,故而洛晨兩手空空進去,又兩手空空出來,竟是一件能帶著的東西都沒找到。
站在院中四處看了看,洛晨搖頭苦笑,推門而出,慢悠悠地往廳中走去。平時看著這學宮後院也不覺有趣,可是此時即將離開,這樓閣亭台,小橋流水卻變得格外鮮明起來,洛晨心下感慨,腳步不停,不多時便已來至廳前,隻見四位長老已然等在廳中,見洛晨走來,神筆長老笑著對其他三位長老說道:“你們看看,我就說洛晨收拾不出什麽東西來,必兩手空空而迴!”
洛晨聞言,也不由得一笑,說道:“我在房裏轉了一圈,也沒什麽可拿的,父母一去並未留下什麽念想,可不就空手迴來了。”
旁邊的墨龍長老聞言,笑容漸收,走到洛晨麵前問道:“小子,這會你還未離開江城,若是思念父母,不如在城外立一處墳墓,聊做念想。”
洛晨聞言,搖了搖頭,勉強笑著說道:“不必,我父母若是死了,當有屍身,既無屍身,他們在火場中逃得性命也未可知,就這麽隨便立了墳墓,引人注目不說,倘若二人未死,我倒先把墳墓給立好了,那豈不是大大的不孝……”
洛晨正當少年,父母忽然出了這樣的變故,他心中如何好受?平日裏不形於色,那也隻不過是一時之態,眼下就要離開江城,心中思念悲戚卻是再也藏不住,說了幾句話便轉過頭去,故作無事,實際上卻已然鼻酸哽咽了。
墨龍見狀,暗暗歎了口氣,卻是從懷中掏出一片硬瓷片,遞到洛晨麵前。洛晨伸手接過,卻沒認出這是個什麽東西,不由看向墨龍長老,墨龍長老微微一笑,說道:“這是我去洛府中找到的,也不知是什麽瓷器的碎片,我把這瓷片棱角鋒刃俱都磨平,又鑽出一個圓孔,方便攜帶,你就留在身上,做個念想吧……”
洛晨聞言,先是對著墨龍長老深深一躬,隨後才細細打量起手中瓷片,良久才低聲說道:“是了,這瓷片稍顯粗糙,又如此厚實,想來應該是我家正廳門前盛雨的那口大缸上掉下的碎片。小時候,我可是最喜歡躲在那口大缸裏……學生洛晨,多謝長老!”
說著,洛晨又是一躬,墨龍長老急忙將他扶起,溫聲說道:“不必了,這瓷片已經打了孔,不穿根繩進去反倒別扭了,這根繩就送你吧……”
墨龍長老手掌一翻,隻見一根五色繩正放在手心,洛晨抬手接過,穿在圓孔中,正像個護身符一般,墨龍長老欣慰一笑,說道:“這繩子乃是五色繩,雖無甚大用,然白日提神醒腦,夜間溫養神魂,可避災禍,免病痛,我等用它不著,送給你倒是正好。”
洛晨心下感激,將瓷片貼身戴好,這瓷片不顯冰冷,隻覺溫熱,貼在身上竟是說不出的舒適。洛晨麵向四位長老,跪於地上,扣了三個響頭,說道:“四位長老先是教我讀書識字,後又傳我符籙道法,帶我踏入道門,此番恩情,洛晨生生世世,沒齒不忘!”
神筆長老哈哈一笑,說道:“我等不過是看你有仙緣,所以才傳你些須道法符籙,這大道萬千,殊途同歸,以後的路,還是要你自己走才算數。好了洛晨,時間也差不多了,咱們也該走了,哈哈哈,想我神筆長老在這江城活了這麽多年,也是撒手人寰的時候了。”
四位長老相繼離開,迴到宗門,自是不能讓凡人知曉。對此四人早有定計,隻消略施小術,留下一具偽造屍身,讓眾人以為他們年事已高,死於學宮之中,借此掩人耳目,方可從容離開,故而神筆長老才有這麽一句話。
墨龍長老聞言,上前一步說道:“師兄先行一步,過不幾日我等也自迴宗門,待到修成真人,咱們兄弟四人再一同把酒言歡!”
神筆長老大笑道:“正是如此,墨龍,雲紙,玉硯,後會有期!”
說罷,兩張隱身符激發,神筆洛晨二人身形倏然消失,隨後隻聽堂中一陣風聲,便是二人已然遠去了,墨龍三人自去神筆屋中,靜候片刻,便將神筆長老仙逝的事情傳揚出去。這等大事一出,學宮上下頓時亂作一團,大家俱都悲痛歎息不提。
卻說這神筆長老帶著洛晨,起落之間徑直出了江城北門,往雲山而來,這雲山乃是江城城北一處風景絕佳之地,隻要爬上山腰,重雲疊嶂,千姿百態,實乃世間奇景,洛晨之前前往華都之時也曾路過此地,還曾有一番百聞不如一見的感歎。此時故地重遊,洛晨心下不由得生出幾分感慨,可是神筆長老卻是半分都沒有停留的意思,帶著洛晨直上山頂。
此時正是雲山風景最美的時節,山腰處多有遊人觀景。這雲山從山下到山腰地勢平緩,可從山腰到山頂卻是直上直下,險峻無比,故而山頂並無一人,洛晨被神筆長老帶著,騰雲駕霧登上山巔,小心翼翼走到懸崖邊上,放眼望去,這雲海晴空比在山腰看去更多出幾分磅礴之氣,隻見那——
“萬丈雲海橫驚濤,日出東極起狂潮,山腰安知山巔景,欲窮寰宇且登高!”
神筆長老飄然立於洛晨身邊,大笑說道:“這雲山山巔才是觀賞雲海的絕佳妙地,在此處看過雲海,迴到山腰隻覺了然無趣,景色竟不及這山頂之萬一!”
洛晨聞言,不由點頭稱是,這山頂奇景,令人觀之心生豪情,寵辱皆忘,恨不能生出雙翼,在那雲海之中飛騰戲浪,遨遊天地。
二人在這山巔之上觀賞雲海,直到了日上三竿方才收迴目光,此時洛晨忽然一拍腦袋,看向神筆長老:“長老,您不是說要帶我去人宗的麽?我隻顧觀賞這奇景,卻是把正事忘了,咱們這就啟程如何?”
神筆長老笑道:“放心,此時人宗就在眼前,不消多久就能抵達,倒也不急於這一時。”
洛晨聞言,轉過頭朝四處瞧了瞧,隻見這山巔不過數十丈方圓,高低起伏不平,怎麽也不像是有路的樣子。神筆長老見洛晨這副神情,淡然說道:“別看了,別說道門三宗,就算尋常小門小戶也都自成一界,哪裏是凡間之人能看見的?”
神筆長老這般賣關子,洛晨如何不好奇,開口問道:“那這三宗到底在何處?莫不成偌大宗門竟如這山頂清風一般,如影隨形,無處不在麽?”
神筆聞言,撫掌笑道:“哈哈哈,不錯不錯,雖然你不過信口胡言,但卻是蒙對了,這三宗的確是無處不在,可若非有機緣之人,縱然日日打從門前過,也別想拜入道門成仙身。”
說著,神筆長老手掌之中靈氣匯聚,隻聽八方風來,唿嘯有聲,不多時竟在這無所依憑的山巔之上鋪出一條五六人寬的小路。神筆長老踏上道路,迴頭對洛晨說道:“你且上來,這道路不比凡間之路,用不得疾風符,隻能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咱們且行,我再細細說與你聽。”
洛晨聞言,不疑有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這靈氣匯聚的道路之上,隻覺得腳下堅硬,和鄉間道路沒什麽兩樣。神筆長老微微一笑,當先朝前走去,洛晨急忙跟上,沒走出幾步隻覺得周遭景物慢慢變化,什麽山巔雲海俱都不見,隻有蔥鬱樹林生於道路兩旁,前後隱有霧氣,看不真切。
神筆長老一麵朝前走,一麵說道:“洛晨,你此時感覺如何?”
洛晨心下細品,半晌才說道:“長老,我素來不喜霧氣,隻覺得這霧氣之中總藏著什麽不祥,可是眼前的霧氣卻並未給我半分惴惴之感,不知這是為何?”
神筆長老點頭說道:“這條路乃是通往人宗的入口,名叫無歸路,路上霧氣實乃靈氣所化,你此時雖不能引靈存於丹田,但也能操控靈氣,故而心下平靜,自然不會覺得惴惴難安。”
“無歸路?長老,不知這條路為何要取這麽一個名字?”
神筆長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淡然說道:“這我也不知,隻知道這名字是我宗掌門了塵上仙取的,至於其中有何深意,卻是捉摸不透。在我看來,修仙一途,一旦踏入,便是再也做不得凡人,入不了紅塵,仙途一開,一去無歸,或許這就是無歸路這三個字的來由。”
洛晨聞言,沉思片刻,忽然問道:“長老,人宗入口叫無歸路,天宗和地宗也是如此麽?”
神筆長老似乎對這個話題分外感興趣,直接說道:“非也,人宗入口叫無歸路,咱們隻要沿著這條路走過去就能到達人宗,天宗入口名叫晚來風,乃是一陣無常之風,入宗之人被風裹著,落地便迴到天宗,至於地宗……嗬嗬,地宗入口叫做絆腳石……”
洛晨一聽這個名字,也覺有趣,不由接道:“難道這地宗入口是一塊小石頭不成?”
神筆長老搖搖頭:“哈哈,有趣就有趣在這裏,那絆腳石比人還高,誰會被它絆了去?地宗之人入宗隻需念動法訣,這絆腳石自會出現,從前頭繞到後頭,便可迴到地宗。天宗人宗迴到宗門裏都需要一點時間,可唯獨這地宗,隻消走幾步即可,當真古怪呢……”
神筆長老不過玩笑,可洛晨在聽見“晚來風”,“絆腳石”,“無歸路”這三個名字的時候,心中卻是隱隱有所感悟,u看書ukhu 具體是什麽卻又說不清楚,一時間心隨意動,隻沉默不言,低頭跟著神筆長老朝前走。神筆見洛晨不語,也就不再說話,二人閑庭信步,朝著這無歸路深處慢慢走去。
又走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洛晨忽覺耳邊隱有雞鳴犬吠之聲,不由得心下詫異,抬頭看時,卻是驚得目瞪口呆。眼前沒有什麽仙門廟宇,高堂宮殿,竟是一座小村莊,隻見兩隻黃狗,隔牆逞兇露尖牙,三隻野雞,籠上一躍蹬簷瓦,小院之中,華發老者閑捧卷,煙柳樹下,垂髫小兒煮新茶,這真是樵夫砍柴渾不倦,繡娘撚針刺杏花,古樓半舊炊煙嫋,雞犬相聞百姓家。
洛晨正自迷惑,隻見一名七八歲的小童已然走到麵前,這小童生得粉妝玉琢,甚是招人喜愛,雖身著粗麻布衣,但卻自有一股出塵味道隱在眉宇之間。隻見小童在神筆長老麵前站定,盯著他打量了一陣,忽然拍手笑道:“哈哈哈,好好好,我觀小師弟體內靈力滿盈,心境穩固,想是已然摸到關竅,準備登堂入室了?”
神筆長老微微躬身,笑著說道:“師兄果然是目光如炬,我這次入世曆練,斬妖除魔,也頗有一番際遇,此時迴來正是要晉升真人境。”
小童聞言,笑得更為燦爛,也不多言,而是看向了旁邊的洛晨。這洛晨沒想到堂堂人宗竟是這般光景,一時間愣在原地,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小童倒也不著急,就這麽天真爛漫地瞧著洛晨,眼中隱有微芒,這正是“高堂廟宇住凡體,孤村陋室有真仙”,究竟不知這小童是誰,洛晨又作何區處,且聽下迴分解。
眼下七月已盡,正是八月流火時節,南方更加炎熱,一日下來隻覺永晝無盡,蟬聲盈耳,汗流浹背,真個惱人天氣。這一日清晨吃過早飯,洛晨沿著石子路迴到小院中,這小院之前被他用離火符燒得麵目全非,四位長老怕被人瞧出破綻,早已把其中的花草植被都修複如初。
此時洛晨睜眼看去,隻見院中籬笆圍在牆角,其中碧草青芽植細土,隨處可見,紅花黃蕊托晨露,不過尋常。坐在階上,隻覺拂麵清風含暖霧,閑靠庭欄轉覺涼,修竹亂影掃石徑,掃起飛塵反帶香,這一去不知幾十千百載,再歸來且看何人坐廳堂?
洛晨在階下待了片刻,終是不願多做流連,轉迴屋中收拾行裝,今日便是他雖神筆長老離開江城,去往人宗的日子。說是收拾行裝,其實洛晨在屋子裏搜羅了一圈下來,發現根本沒什麽好收拾的,從小到大父母並沒給過自己什麽玉佩,香囊之類的隨身之物,想帶也無從帶起,至於衣服這些平常物什宗門自會提供,也不必多此一舉,故而洛晨兩手空空進去,又兩手空空出來,竟是一件能帶著的東西都沒找到。
站在院中四處看了看,洛晨搖頭苦笑,推門而出,慢悠悠地往廳中走去。平時看著這學宮後院也不覺有趣,可是此時即將離開,這樓閣亭台,小橋流水卻變得格外鮮明起來,洛晨心下感慨,腳步不停,不多時便已來至廳前,隻見四位長老已然等在廳中,見洛晨走來,神筆長老笑著對其他三位長老說道:“你們看看,我就說洛晨收拾不出什麽東西來,必兩手空空而迴!”
洛晨聞言,也不由得一笑,說道:“我在房裏轉了一圈,也沒什麽可拿的,父母一去並未留下什麽念想,可不就空手迴來了。”
旁邊的墨龍長老聞言,笑容漸收,走到洛晨麵前問道:“小子,這會你還未離開江城,若是思念父母,不如在城外立一處墳墓,聊做念想。”
洛晨聞言,搖了搖頭,勉強笑著說道:“不必,我父母若是死了,當有屍身,既無屍身,他們在火場中逃得性命也未可知,就這麽隨便立了墳墓,引人注目不說,倘若二人未死,我倒先把墳墓給立好了,那豈不是大大的不孝……”
洛晨正當少年,父母忽然出了這樣的變故,他心中如何好受?平日裏不形於色,那也隻不過是一時之態,眼下就要離開江城,心中思念悲戚卻是再也藏不住,說了幾句話便轉過頭去,故作無事,實際上卻已然鼻酸哽咽了。
墨龍見狀,暗暗歎了口氣,卻是從懷中掏出一片硬瓷片,遞到洛晨麵前。洛晨伸手接過,卻沒認出這是個什麽東西,不由看向墨龍長老,墨龍長老微微一笑,說道:“這是我去洛府中找到的,也不知是什麽瓷器的碎片,我把這瓷片棱角鋒刃俱都磨平,又鑽出一個圓孔,方便攜帶,你就留在身上,做個念想吧……”
洛晨聞言,先是對著墨龍長老深深一躬,隨後才細細打量起手中瓷片,良久才低聲說道:“是了,這瓷片稍顯粗糙,又如此厚實,想來應該是我家正廳門前盛雨的那口大缸上掉下的碎片。小時候,我可是最喜歡躲在那口大缸裏……學生洛晨,多謝長老!”
說著,洛晨又是一躬,墨龍長老急忙將他扶起,溫聲說道:“不必了,這瓷片已經打了孔,不穿根繩進去反倒別扭了,這根繩就送你吧……”
墨龍長老手掌一翻,隻見一根五色繩正放在手心,洛晨抬手接過,穿在圓孔中,正像個護身符一般,墨龍長老欣慰一笑,說道:“這繩子乃是五色繩,雖無甚大用,然白日提神醒腦,夜間溫養神魂,可避災禍,免病痛,我等用它不著,送給你倒是正好。”
洛晨心下感激,將瓷片貼身戴好,這瓷片不顯冰冷,隻覺溫熱,貼在身上竟是說不出的舒適。洛晨麵向四位長老,跪於地上,扣了三個響頭,說道:“四位長老先是教我讀書識字,後又傳我符籙道法,帶我踏入道門,此番恩情,洛晨生生世世,沒齒不忘!”
神筆長老哈哈一笑,說道:“我等不過是看你有仙緣,所以才傳你些須道法符籙,這大道萬千,殊途同歸,以後的路,還是要你自己走才算數。好了洛晨,時間也差不多了,咱們也該走了,哈哈哈,想我神筆長老在這江城活了這麽多年,也是撒手人寰的時候了。”
四位長老相繼離開,迴到宗門,自是不能讓凡人知曉。對此四人早有定計,隻消略施小術,留下一具偽造屍身,讓眾人以為他們年事已高,死於學宮之中,借此掩人耳目,方可從容離開,故而神筆長老才有這麽一句話。
墨龍長老聞言,上前一步說道:“師兄先行一步,過不幾日我等也自迴宗門,待到修成真人,咱們兄弟四人再一同把酒言歡!”
神筆長老大笑道:“正是如此,墨龍,雲紙,玉硯,後會有期!”
說罷,兩張隱身符激發,神筆洛晨二人身形倏然消失,隨後隻聽堂中一陣風聲,便是二人已然遠去了,墨龍三人自去神筆屋中,靜候片刻,便將神筆長老仙逝的事情傳揚出去。這等大事一出,學宮上下頓時亂作一團,大家俱都悲痛歎息不提。
卻說這神筆長老帶著洛晨,起落之間徑直出了江城北門,往雲山而來,這雲山乃是江城城北一處風景絕佳之地,隻要爬上山腰,重雲疊嶂,千姿百態,實乃世間奇景,洛晨之前前往華都之時也曾路過此地,還曾有一番百聞不如一見的感歎。此時故地重遊,洛晨心下不由得生出幾分感慨,可是神筆長老卻是半分都沒有停留的意思,帶著洛晨直上山頂。
此時正是雲山風景最美的時節,山腰處多有遊人觀景。這雲山從山下到山腰地勢平緩,可從山腰到山頂卻是直上直下,險峻無比,故而山頂並無一人,洛晨被神筆長老帶著,騰雲駕霧登上山巔,小心翼翼走到懸崖邊上,放眼望去,這雲海晴空比在山腰看去更多出幾分磅礴之氣,隻見那——
“萬丈雲海橫驚濤,日出東極起狂潮,山腰安知山巔景,欲窮寰宇且登高!”
神筆長老飄然立於洛晨身邊,大笑說道:“這雲山山巔才是觀賞雲海的絕佳妙地,在此處看過雲海,迴到山腰隻覺了然無趣,景色竟不及這山頂之萬一!”
洛晨聞言,不由點頭稱是,這山頂奇景,令人觀之心生豪情,寵辱皆忘,恨不能生出雙翼,在那雲海之中飛騰戲浪,遨遊天地。
二人在這山巔之上觀賞雲海,直到了日上三竿方才收迴目光,此時洛晨忽然一拍腦袋,看向神筆長老:“長老,您不是說要帶我去人宗的麽?我隻顧觀賞這奇景,卻是把正事忘了,咱們這就啟程如何?”
神筆長老笑道:“放心,此時人宗就在眼前,不消多久就能抵達,倒也不急於這一時。”
洛晨聞言,轉過頭朝四處瞧了瞧,隻見這山巔不過數十丈方圓,高低起伏不平,怎麽也不像是有路的樣子。神筆長老見洛晨這副神情,淡然說道:“別看了,別說道門三宗,就算尋常小門小戶也都自成一界,哪裏是凡間之人能看見的?”
神筆長老這般賣關子,洛晨如何不好奇,開口問道:“那這三宗到底在何處?莫不成偌大宗門竟如這山頂清風一般,如影隨形,無處不在麽?”
神筆聞言,撫掌笑道:“哈哈哈,不錯不錯,雖然你不過信口胡言,但卻是蒙對了,這三宗的確是無處不在,可若非有機緣之人,縱然日日打從門前過,也別想拜入道門成仙身。”
說著,神筆長老手掌之中靈氣匯聚,隻聽八方風來,唿嘯有聲,不多時竟在這無所依憑的山巔之上鋪出一條五六人寬的小路。神筆長老踏上道路,迴頭對洛晨說道:“你且上來,這道路不比凡間之路,用不得疾風符,隻能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咱們且行,我再細細說與你聽。”
洛晨聞言,不疑有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到這靈氣匯聚的道路之上,隻覺得腳下堅硬,和鄉間道路沒什麽兩樣。神筆長老微微一笑,當先朝前走去,洛晨急忙跟上,沒走出幾步隻覺得周遭景物慢慢變化,什麽山巔雲海俱都不見,隻有蔥鬱樹林生於道路兩旁,前後隱有霧氣,看不真切。
神筆長老一麵朝前走,一麵說道:“洛晨,你此時感覺如何?”
洛晨心下細品,半晌才說道:“長老,我素來不喜霧氣,隻覺得這霧氣之中總藏著什麽不祥,可是眼前的霧氣卻並未給我半分惴惴之感,不知這是為何?”
神筆長老點頭說道:“這條路乃是通往人宗的入口,名叫無歸路,路上霧氣實乃靈氣所化,你此時雖不能引靈存於丹田,但也能操控靈氣,故而心下平靜,自然不會覺得惴惴難安。”
“無歸路?長老,不知這條路為何要取這麽一個名字?”
神筆長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淡然說道:“這我也不知,隻知道這名字是我宗掌門了塵上仙取的,至於其中有何深意,卻是捉摸不透。在我看來,修仙一途,一旦踏入,便是再也做不得凡人,入不了紅塵,仙途一開,一去無歸,或許這就是無歸路這三個字的來由。”
洛晨聞言,沉思片刻,忽然問道:“長老,人宗入口叫無歸路,天宗和地宗也是如此麽?”
神筆長老似乎對這個話題分外感興趣,直接說道:“非也,人宗入口叫無歸路,咱們隻要沿著這條路走過去就能到達人宗,天宗入口名叫晚來風,乃是一陣無常之風,入宗之人被風裹著,落地便迴到天宗,至於地宗……嗬嗬,地宗入口叫做絆腳石……”
洛晨一聽這個名字,也覺有趣,不由接道:“難道這地宗入口是一塊小石頭不成?”
神筆長老搖搖頭:“哈哈,有趣就有趣在這裏,那絆腳石比人還高,誰會被它絆了去?地宗之人入宗隻需念動法訣,這絆腳石自會出現,從前頭繞到後頭,便可迴到地宗。天宗人宗迴到宗門裏都需要一點時間,可唯獨這地宗,隻消走幾步即可,當真古怪呢……”
神筆長老不過玩笑,可洛晨在聽見“晚來風”,“絆腳石”,“無歸路”這三個名字的時候,心中卻是隱隱有所感悟,u看書ukhu 具體是什麽卻又說不清楚,一時間心隨意動,隻沉默不言,低頭跟著神筆長老朝前走。神筆見洛晨不語,也就不再說話,二人閑庭信步,朝著這無歸路深處慢慢走去。
又走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洛晨忽覺耳邊隱有雞鳴犬吠之聲,不由得心下詫異,抬頭看時,卻是驚得目瞪口呆。眼前沒有什麽仙門廟宇,高堂宮殿,竟是一座小村莊,隻見兩隻黃狗,隔牆逞兇露尖牙,三隻野雞,籠上一躍蹬簷瓦,小院之中,華發老者閑捧卷,煙柳樹下,垂髫小兒煮新茶,這真是樵夫砍柴渾不倦,繡娘撚針刺杏花,古樓半舊炊煙嫋,雞犬相聞百姓家。
洛晨正自迷惑,隻見一名七八歲的小童已然走到麵前,這小童生得粉妝玉琢,甚是招人喜愛,雖身著粗麻布衣,但卻自有一股出塵味道隱在眉宇之間。隻見小童在神筆長老麵前站定,盯著他打量了一陣,忽然拍手笑道:“哈哈哈,好好好,我觀小師弟體內靈力滿盈,心境穩固,想是已然摸到關竅,準備登堂入室了?”
神筆長老微微躬身,笑著說道:“師兄果然是目光如炬,我這次入世曆練,斬妖除魔,也頗有一番際遇,此時迴來正是要晉升真人境。”
小童聞言,笑得更為燦爛,也不多言,而是看向了旁邊的洛晨。這洛晨沒想到堂堂人宗竟是這般光景,一時間愣在原地,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小童倒也不著急,就這麽天真爛漫地瞧著洛晨,眼中隱有微芒,這正是“高堂廟宇住凡體,孤村陋室有真仙”,究竟不知這小童是誰,洛晨又作何區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