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傲霜率領眾人離開一線天峽穀後,俱都到了居仁堂,商量如何營救李賢太子的事宜。
經過連番惡戰之後,原先鷹愁崖底一千多人的忠義大聯盟,如今僅剩下不足三百人,其中華山派三百女弟子,也僅存一百五六十人。而且這些人多數帶著傷,這時聽梅傲霜說還要去營救太子,俱都感覺力不從心,默然不語。
穀青霜身為華山派掌門,對華山派遭此重創,異常痛惜,當下慨然說道:“我華山派創派至今,也經曆過多次劫難,但華山弟子抗敵禦侮,對任何敵人都未曾懼怕過,是以每次浩劫都能安然度過。然而似這等以卵擊石之舉,根本沒必要去做。明知敵人多餘我們數倍,卻還要去與敵人硬拚,我之所以反對,非是不勇,實為明智。就如太子所說,我等已經仁至義盡,不必再為他作出犧牲。”
梅傲霜道:“太子雖如此說法,但若是我們半途而廢,如何告慰那些心懷忠義,為救太子而犧牲的江湖好漢的英靈?如今我們雖然勢孤力弱,不能力敵,難道就不能智取麽?”
轉而對白千劫道:“白大俠,你向來足智多謀,依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麽版才好?”
白千劫笑道:“梅女俠太抬舉在下了,眼下我們連李賢太子被關何處,周圍守衛如何,都渾然不知,何談營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千裏行軍,在官邸稍作休整之後,很快就要啟程北上。他們一旦啟程,李賢太子身邊定是守衛重重,到時候休說營救,就連靠近太子的機會都沒有。”
梅傲霜道:“那麽白大俠的意思是必須在他們啟程之前動手了?”
“話雖如此說,但又談何容易呢?梅女俠輕功卓絕,地獄門的閻王殿都來去自如,相信區區一個縣衙,定然難不倒你,這打探的事,看來又隻能倚仗你了。”
“這個自然沒問題,不過探明情況下,如何組織營救,我想肯定還是難如登天。”
說到這裏,突然一個聲音喊道:“登天不行,遁地總應該能夠吧!”
隻見一個矮如侏儒,留著山羊胡須的精壯男子,走到聚義廳中間,拱手道:“各位好漢請了,在下姓高,名萬丈,江湖人稱鑽地鼠,年輕時候是幹的支鍋的營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盜墓賊。大家別看我武功不咋地,可是若是梅女俠能夠告訴我李賢太子準確的關押地點,從這裏到縣衙,不需三日,我就能將地道挖通,到時候便可神不知鬼不覺,不費一兵一卒地將太子救走。”
不認識他的人,見他休說身長不過半丈,簡直就是個三寸丁,卻取個名字叫高萬丈,其貌不揚,說起話來滑稽的很,都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於是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梅傲霜聽了,頓時眼前一亮,心道:“若是他所言不虛,通過挖地道救人,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鑽地鼠高萬丈見眾人嘲笑他,當下悶哼一聲,慍道:“我並沒有開玩笑,想當初我一個月內盜了魏晉十九個藩王的墓穴,縱使那些古墓如何機關重重,堅實得銅牆鐵壁一般,對我來說也不在話下。雖然我已洗手多年,可手藝仍在,區區一個縣衙地牢,難道也能難得到我麽?”
當下人群中有個聲音喊道:“他說的沒錯,我能作證。”眾人迴頭一看,隻見一個身著貂裘的勁裝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繼續說道:“二十年前,洛陽很多西晉藩王古墓被一掃而空,曾經轟動一時,官府多方查訪未果。後來聽說是一個外號叫鑽地鼠的盜墓賊所為,素來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想不到竟是這位老兄。”
白千劫笑道:“常言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們這裏的江湖好漢,本來就是來自五湖四海,奇人異士頗多,高兄有此本領也並不吸氣。高兄雖說以前做些不正經的營生,可現在卻能為救太子,出謀劃策,也算難能可貴。若是高兄能以如此妙法,救出太子,那就更加可喜可賀,居功至偉了。”(注:《韓非子·顯學》: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子羽,指孔子弟子澹台子羽,其貌不揚,然品德高尚。)
眾人聽白千劫對這個矮子,一口一個“高兄”叫個不停,俱都忍俊不禁。
這時候,隻聽獨孤一方道:“現在一切還言之尚早,還是等梅女俠探明太子究竟被關在何處再說。更何況白大俠適才也說了,丘神績的禦林軍不會在此淹留太久,若是這一兩天內啟程,那麽高兄手腳再快,也來不及挖地道救人。即便他們在縣衙官邸駐留三天以上,若是丘神績也與岐黃子一樣,寸步不離地守在李賢太子身邊,到時候可就萬事皆休了。”
梅傲霜也覺得獨孤一方說得在理,當下說道:“今晚我就與英女一起去縣衙走一趟,大家暫且在此等候。一切等我們迴來再說。”
小小的縣衙自然住不下丘神績幾千禦林軍,因此隻有丘神績與紫芝、殘月等女殺手,以及大小將領數十人住在縣衙府邸,另外還有數百禦林軍戍守。其餘禦林軍俱都闖入在縣衙四周的民宅暫住,將這些民眾都粗暴地趕出家門,弄得雞飛狗跳,民不聊生,這些居民自然是敢怒不敢言,隻盼他們趕緊離開房陵。
縣衙周圍既住著這些禦林軍,他們戍衛宮廷已久,警惕性極高,隻要稍有動靜,便能知覺,然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這樣無形之中便給梅傲霜等人營救太子增加了難度。
梅傲霜師徒二人自然不知道這些情況,隻道這些人都在縣衙內,若不是她們身法極快,來無影,去無蹤,早已被他們發現了行藏。
雖僅有幾百禦林軍戍守縣衙,但是幾步一崗,防衛依舊非常嚴密。梅傲霜與韓英女潛蹤匿跡,身法輕盈如絮,在屋頂穿梭來去,沒發出半點聲響。
她們見這種情況下,勢必難以下去查找,於是便附身屋頂之上,格外謹慎,也不揭開瓦片,怕有灰塵落下,或是發出些微聲響,為人察覺。所幸每間房舍頂上,都有兩片透明的夜光石,從夜光石向下查看,屋內情況便一目了然。
韓英女有了夜探摘星樓的經驗,事先又經梅傲霜提醒,即便與師父分頭行動,也能避開禦林軍的耳目。
房陵縣衙極其簡陋,這自然不是因為縣官清廉,也不是房陵地偏民貧,沒有油水撈。而是房陵雖然是個小縣城,但此處驛道貫通四方,不時會有官員打此經過,在此落腳,是以這些官吏盡管腰纏萬貫,縣衙卻是經年未曾修葺,無非是為了在那些不知情的過往官員麵前裝出一派清貧的模樣罷了。
縣衙簡陋也就罷了,連牢房也隻是簡單用些木檻圍成,牢房就在大院旁邊,裏麵空空如也,一個犯人也沒有。這倒不是這些禦林軍來了之後,將他們趕了出去,而是向來如此。他們這些官吏如果抓到犯人,隻會向他們勒索錢財,從不按律監押。一來省事的同時,可以充實腰包,二來過往官員問起,他們便說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類的鬼話來粉飾太平,這樣往往得到許多不知情的官員的好評。可謂一箭雙雕。
這會兒,丘神績押了李賢到此,便將他關在這簡陋的牢房之中,看守卻極少,是以梅傲霜一時之間也沒有注意到。
當韓英女發現時,幾乎要笑出聲來。隻見牢房木門之上掛著一盞油燈,微弱的燈光下,仍能看清牢房的木門,隻是幾根腐爛的細長木條,稍微力大一些的人,都能推倒。李賢若不是被捆著手腳,用身子撞也能撞開。兩個看守的禦林軍,靠在旁邊牆上打著盹兒,而丘神績正在正殿與大小將領宴飲,似乎絲毫也不擔心有人來劫獄一般。
韓英女連忙到梅傲霜身旁,指給她看,並且建議,突然發難,解決那兩個看守士兵,攜帶李賢太子從屋頂逃走。
梅傲霜乍見之下,也覺得可行,可是她畢竟有數十年的江湖經驗,總覺得以丘神績這樣狡詐的人,斷然不會如此疏忽。
仔細向周圍一看,隻見四方院落除了牢房那道長廊之外,三麵都有那些黑衣女子與重兵把守,細心聽他們的唿吸吐納,勻細綿長,內功都頗有功底。休說救人,便是靠近一點,稍微發出血聲響,都會立刻被發現。到時候這些人一擁而上,丘神績再出來主持局麵,屆時來援之人便插翅難飛。
而旁邊戶牖相連,住著幾千禦林軍,尋常人根本無法避開他們的耳目,來到縣衙的範圍之內。單憑己方僅有的十來位高手,加上華山派輕功較好的幾個弟子,即便來到院中救人,也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當下示意韓英女不可輕舉妄動,先迴去與眾人商量之後,再做計較。韓英女一時間還是不明白師父為什麽不采納自己的意見,然而也不敢違背師父的意思,隻得與師父一起施展絕妙的輕功,無聲無息地返迴居仁堂。
經過連番惡戰之後,原先鷹愁崖底一千多人的忠義大聯盟,如今僅剩下不足三百人,其中華山派三百女弟子,也僅存一百五六十人。而且這些人多數帶著傷,這時聽梅傲霜說還要去營救太子,俱都感覺力不從心,默然不語。
穀青霜身為華山派掌門,對華山派遭此重創,異常痛惜,當下慨然說道:“我華山派創派至今,也經曆過多次劫難,但華山弟子抗敵禦侮,對任何敵人都未曾懼怕過,是以每次浩劫都能安然度過。然而似這等以卵擊石之舉,根本沒必要去做。明知敵人多餘我們數倍,卻還要去與敵人硬拚,我之所以反對,非是不勇,實為明智。就如太子所說,我等已經仁至義盡,不必再為他作出犧牲。”
梅傲霜道:“太子雖如此說法,但若是我們半途而廢,如何告慰那些心懷忠義,為救太子而犧牲的江湖好漢的英靈?如今我們雖然勢孤力弱,不能力敵,難道就不能智取麽?”
轉而對白千劫道:“白大俠,你向來足智多謀,依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麽版才好?”
白千劫笑道:“梅女俠太抬舉在下了,眼下我們連李賢太子被關何處,周圍守衛如何,都渾然不知,何談營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千裏行軍,在官邸稍作休整之後,很快就要啟程北上。他們一旦啟程,李賢太子身邊定是守衛重重,到時候休說營救,就連靠近太子的機會都沒有。”
梅傲霜道:“那麽白大俠的意思是必須在他們啟程之前動手了?”
“話雖如此說,但又談何容易呢?梅女俠輕功卓絕,地獄門的閻王殿都來去自如,相信區區一個縣衙,定然難不倒你,這打探的事,看來又隻能倚仗你了。”
“這個自然沒問題,不過探明情況下,如何組織營救,我想肯定還是難如登天。”
說到這裏,突然一個聲音喊道:“登天不行,遁地總應該能夠吧!”
隻見一個矮如侏儒,留著山羊胡須的精壯男子,走到聚義廳中間,拱手道:“各位好漢請了,在下姓高,名萬丈,江湖人稱鑽地鼠,年輕時候是幹的支鍋的營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盜墓賊。大家別看我武功不咋地,可是若是梅女俠能夠告訴我李賢太子準確的關押地點,從這裏到縣衙,不需三日,我就能將地道挖通,到時候便可神不知鬼不覺,不費一兵一卒地將太子救走。”
不認識他的人,見他休說身長不過半丈,簡直就是個三寸丁,卻取個名字叫高萬丈,其貌不揚,說起話來滑稽的很,都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於是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梅傲霜聽了,頓時眼前一亮,心道:“若是他所言不虛,通過挖地道救人,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鑽地鼠高萬丈見眾人嘲笑他,當下悶哼一聲,慍道:“我並沒有開玩笑,想當初我一個月內盜了魏晉十九個藩王的墓穴,縱使那些古墓如何機關重重,堅實得銅牆鐵壁一般,對我來說也不在話下。雖然我已洗手多年,可手藝仍在,區區一個縣衙地牢,難道也能難得到我麽?”
當下人群中有個聲音喊道:“他說的沒錯,我能作證。”眾人迴頭一看,隻見一個身著貂裘的勁裝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繼續說道:“二十年前,洛陽很多西晉藩王古墓被一掃而空,曾經轟動一時,官府多方查訪未果。後來聽說是一個外號叫鑽地鼠的盜墓賊所為,素來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想不到竟是這位老兄。”
白千劫笑道:“常言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們這裏的江湖好漢,本來就是來自五湖四海,奇人異士頗多,高兄有此本領也並不吸氣。高兄雖說以前做些不正經的營生,可現在卻能為救太子,出謀劃策,也算難能可貴。若是高兄能以如此妙法,救出太子,那就更加可喜可賀,居功至偉了。”(注:《韓非子·顯學》: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子羽,指孔子弟子澹台子羽,其貌不揚,然品德高尚。)
眾人聽白千劫對這個矮子,一口一個“高兄”叫個不停,俱都忍俊不禁。
這時候,隻聽獨孤一方道:“現在一切還言之尚早,還是等梅女俠探明太子究竟被關在何處再說。更何況白大俠適才也說了,丘神績的禦林軍不會在此淹留太久,若是這一兩天內啟程,那麽高兄手腳再快,也來不及挖地道救人。即便他們在縣衙官邸駐留三天以上,若是丘神績也與岐黃子一樣,寸步不離地守在李賢太子身邊,到時候可就萬事皆休了。”
梅傲霜也覺得獨孤一方說得在理,當下說道:“今晚我就與英女一起去縣衙走一趟,大家暫且在此等候。一切等我們迴來再說。”
小小的縣衙自然住不下丘神績幾千禦林軍,因此隻有丘神績與紫芝、殘月等女殺手,以及大小將領數十人住在縣衙府邸,另外還有數百禦林軍戍守。其餘禦林軍俱都闖入在縣衙四周的民宅暫住,將這些民眾都粗暴地趕出家門,弄得雞飛狗跳,民不聊生,這些居民自然是敢怒不敢言,隻盼他們趕緊離開房陵。
縣衙周圍既住著這些禦林軍,他們戍衛宮廷已久,警惕性極高,隻要稍有動靜,便能知覺,然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這樣無形之中便給梅傲霜等人營救太子增加了難度。
梅傲霜師徒二人自然不知道這些情況,隻道這些人都在縣衙內,若不是她們身法極快,來無影,去無蹤,早已被他們發現了行藏。
雖僅有幾百禦林軍戍守縣衙,但是幾步一崗,防衛依舊非常嚴密。梅傲霜與韓英女潛蹤匿跡,身法輕盈如絮,在屋頂穿梭來去,沒發出半點聲響。
她們見這種情況下,勢必難以下去查找,於是便附身屋頂之上,格外謹慎,也不揭開瓦片,怕有灰塵落下,或是發出些微聲響,為人察覺。所幸每間房舍頂上,都有兩片透明的夜光石,從夜光石向下查看,屋內情況便一目了然。
韓英女有了夜探摘星樓的經驗,事先又經梅傲霜提醒,即便與師父分頭行動,也能避開禦林軍的耳目。
房陵縣衙極其簡陋,這自然不是因為縣官清廉,也不是房陵地偏民貧,沒有油水撈。而是房陵雖然是個小縣城,但此處驛道貫通四方,不時會有官員打此經過,在此落腳,是以這些官吏盡管腰纏萬貫,縣衙卻是經年未曾修葺,無非是為了在那些不知情的過往官員麵前裝出一派清貧的模樣罷了。
縣衙簡陋也就罷了,連牢房也隻是簡單用些木檻圍成,牢房就在大院旁邊,裏麵空空如也,一個犯人也沒有。這倒不是這些禦林軍來了之後,將他們趕了出去,而是向來如此。他們這些官吏如果抓到犯人,隻會向他們勒索錢財,從不按律監押。一來省事的同時,可以充實腰包,二來過往官員問起,他們便說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類的鬼話來粉飾太平,這樣往往得到許多不知情的官員的好評。可謂一箭雙雕。
這會兒,丘神績押了李賢到此,便將他關在這簡陋的牢房之中,看守卻極少,是以梅傲霜一時之間也沒有注意到。
當韓英女發現時,幾乎要笑出聲來。隻見牢房木門之上掛著一盞油燈,微弱的燈光下,仍能看清牢房的木門,隻是幾根腐爛的細長木條,稍微力大一些的人,都能推倒。李賢若不是被捆著手腳,用身子撞也能撞開。兩個看守的禦林軍,靠在旁邊牆上打著盹兒,而丘神績正在正殿與大小將領宴飲,似乎絲毫也不擔心有人來劫獄一般。
韓英女連忙到梅傲霜身旁,指給她看,並且建議,突然發難,解決那兩個看守士兵,攜帶李賢太子從屋頂逃走。
梅傲霜乍見之下,也覺得可行,可是她畢竟有數十年的江湖經驗,總覺得以丘神績這樣狡詐的人,斷然不會如此疏忽。
仔細向周圍一看,隻見四方院落除了牢房那道長廊之外,三麵都有那些黑衣女子與重兵把守,細心聽他們的唿吸吐納,勻細綿長,內功都頗有功底。休說救人,便是靠近一點,稍微發出血聲響,都會立刻被發現。到時候這些人一擁而上,丘神績再出來主持局麵,屆時來援之人便插翅難飛。
而旁邊戶牖相連,住著幾千禦林軍,尋常人根本無法避開他們的耳目,來到縣衙的範圍之內。單憑己方僅有的十來位高手,加上華山派輕功較好的幾個弟子,即便來到院中救人,也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當下示意韓英女不可輕舉妄動,先迴去與眾人商量之後,再做計較。韓英女一時間還是不明白師父為什麽不采納自己的意見,然而也不敢違背師父的意思,隻得與師父一起施展絕妙的輕功,無聲無息地返迴居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