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前的空地在戰時是戰場,平時卻是少有人至,也許是經常死人的緣故,所以不太討喜。
但此時這裏卻站滿了人,因為戰場上已多了一塊墓碑,碑文寫著:“黔國勇士之墓!”
他們是黔國真正的勇士,為了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現在又將長埋地下,這無疑是最令人悲傷的事,但好在他們棲身的地方是他們昔日曾用性命守護的地方,所以章逸飛無疑又算是最了解他們的人,有這樣的統帥自然也算是他們的福氣。
“全軍鞠躬!”
十萬將士齊聚墓前,隨著李勇的聲音響起,便躬下了他們寧折不彎的身子。
章逸飛和令狐少白也一前一後而來,他們的手中都托著一壇酒,一壇足有百斤重的烈酒!
來到墓前,章逸飛扯著嗓子道:“將士們,本帥無能,致使各位弟兄命喪於敵人屠刀之下,今日,且用我手中美酒為兄弟們送行,他日,定當手刃仇人,為弟兄們報此血仇!”
他說著,在酒壇中大大的啜了一口,便將酒壇砸在了墓前,令狐少白也學著他的樣子砸了酒壇,這時,十萬將士也齊聲高唿:“報仇……報仇……”
安頓了犧牲的士兵,章逸飛便開始著手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又一麵派人迴王城迴報!
朝堂上很快就收到了章逸飛譴使而來的軍報。
“捷報……捷報……”太監領著軍士一路高喊著來到朝堂,他的聲音激動得發抖,但這時皇上是絕不會怪罪他失態的,“皇上,七皇子在土城外大破敵軍,斬敵五萬,俘虜八千,敵將吳奇已被驅逐出了百裏之外!”
“好!哈哈哈……”聽聞捷報皇帝自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連日來的擔憂和不安也一掃而空,他對著殿下跪著之人道:“皇兒大捷朕心甚慰!你迴去告訴他,就說朕會在王城備下美酒金銀,等皇兒班師迴朝之日親自犒賞三軍!”
“謝皇上……”
打了勝仗皇帝自然高興,但夜昊軒的笑容就顯得有些勉強了,他原本的計劃是要裏應外合讓章逸飛铩羽而歸,然後自己再親赴邊關力挽狂瀾的,沒曾想他竟然能在姚伯賢父子暗通敵將的情況下大破敵軍。
事已至此,夜昊軒隻能在心裏怒罵姚伯賢,但又不得不倚仗他出謀劃策,好在姚小雨及時傳來消息,說:“吳奇雖敗但卻並沒有喪失軍心,他手上仍有十來萬將士,依舊可以和章逸飛勢均力敵。”他這才稍微安了心。
而吳奇這邊也確實在厲兵秣馬以求再戰,要知道他既已在百越國君麵前誇下海口,又怎麽會在還有一戰之力的時候帶著恥辱班師迴朝呢?
這幾日他一直在積極整軍備戰,並且一改狂傲的脾氣虛心向吳維請教,“吳將軍,本帥先前一時大意,沒聽將軍之忠言,導致我軍將士折損,這全是本帥之過,眼下士氣低靡,依將軍之高見我軍如何才能扳迴敗局?”
天下人隻知道吳奇善用兵,卻不知道原來吳維才是百越國最善戰之人,隻是,他似乎不太同意再戰,“大帥,末將以為我們當班師迴朝,及時止損!”
吳奇抬眼,似乎是不相信這句話會從吳維嘴裏說出來,他道:“將軍難道就甘心帶著恥辱迴朝?你知不知道此刻朝中有多少人正在等著看我們的笑話?章逸飛麾下不過十萬將士,我軍也還有十來萬,我們背水一戰,未必就沒有贏的機會!”
吳奇顯然沒那麽容易接受失敗,相比之下吳維就顯得淡然許多,他反問道:“大帥熟讀兵書,所經曆之戰更是不在少數,末將請問大帥,若戰,我軍將何以為勝?”
吳奇沉默了,他雖然不甘心失敗,但眼下卻是沒什麽好辦法,所以才會屈尊降貴請教吳維,哪裏想到吳維卻已無再戰之意?
吳維眼見吳奇沉默,便又道:“戰勝者有三,一為天時,二曰地利,第三嘛當然就是人和。”
吳維已起身,他鍍著步子款款而談,“我軍師出無名,且於土城新敗,而今又退了百裏,顯然不得天時!”
“將士勞師遠征,敵人憑堅城固守,在地利上我軍也占不得便宜!”
“我們再說說人和,敵軍攜大勝之勢兵鋒正盛,而我軍敗退百裏,士氣低落,且有七萬大軍隸屬漢庭,倘若死戰,別人未必肯竭盡全力,由此觀之,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盡失,又豈敢再戰?”
吳維本是難得的將帥之才,他的話無疑是一針見血,將己方的弊端已盡數指出,按理來說,吳奇應該采納他的意見,就此罷兵!隻是此時的吳奇雖已冷靜下來,但要他罷兵卻是不可能的,隻因他平生未嚐一敗,在自己還有能力翻盤的時候又如何肯甘心?所以他隻能從其他地方說服吳維,因為他很清楚章逸飛的能力,此戰若想要贏就非得他兩人精誠團結不可,“將軍所言的確不無道理,戰場局勢也確實如此,但本帥卻萬萬不能就此離去!”
他的言語中飽含著疲憊,像是厭倦極了戰爭的老兵,吳維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便問道:“大帥可是有難言之隱?”
“嗯!”吳奇點頭,緩慢起身,眼眸看著帳外的萬裏江山,道:“將軍覺得本帥出兵黔國的原因是什麽?”
吳維愣了愣,道:“難道不是因為姚伯賢?”
“嗬!”吳奇笑了,“姚伯賢雖貴為丞相之尊,但他畢竟已落馬,身後的靠山也隻是一個失寵的皇子,對於他的許諾本帥又豈能盡聽?”
“既然大帥知道那不過是空頭許諾,那又為何會同意出兵,並且還不遺餘力的說服國君這又是為何?”
麵對吳維的疑問,吳奇並沒有解釋,而是反問道:“放眼天下,將軍以為諸國並存的局麵還能維持多久?”
吳維略略思索,便道:“當今天下以漢庭為最強,不論土地之廣還是士卒之眾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至於其他的百越、夜郎、大理三國其實力都應在伯仲之間,如果漢庭平息了北方的匈奴之患,那麽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著手一統天下。”
吳奇又問他道:“那將軍以為,我百越國如何才能不用臣服於漢庭呢?”
吳維瞳孔微張,道:“大帥是想攻下夜郎,聯合兩國之力應對接下來局勢?”
吳奇神色豪邁,他道:“攻下夜郎之後可趁勢取大理,到時三國一統,要扳倒漢庭一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言語中又充滿了豪氣,完全沒有剛才的疲憊,吳維也才知道原來他的堂兄竟然有如此抱負!當下也不再勸他罷兵……
但此時這裏卻站滿了人,因為戰場上已多了一塊墓碑,碑文寫著:“黔國勇士之墓!”
他們是黔國真正的勇士,為了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現在又將長埋地下,這無疑是最令人悲傷的事,但好在他們棲身的地方是他們昔日曾用性命守護的地方,所以章逸飛無疑又算是最了解他們的人,有這樣的統帥自然也算是他們的福氣。
“全軍鞠躬!”
十萬將士齊聚墓前,隨著李勇的聲音響起,便躬下了他們寧折不彎的身子。
章逸飛和令狐少白也一前一後而來,他們的手中都托著一壇酒,一壇足有百斤重的烈酒!
來到墓前,章逸飛扯著嗓子道:“將士們,本帥無能,致使各位弟兄命喪於敵人屠刀之下,今日,且用我手中美酒為兄弟們送行,他日,定當手刃仇人,為弟兄們報此血仇!”
他說著,在酒壇中大大的啜了一口,便將酒壇砸在了墓前,令狐少白也學著他的樣子砸了酒壇,這時,十萬將士也齊聲高唿:“報仇……報仇……”
安頓了犧牲的士兵,章逸飛便開始著手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又一麵派人迴王城迴報!
朝堂上很快就收到了章逸飛譴使而來的軍報。
“捷報……捷報……”太監領著軍士一路高喊著來到朝堂,他的聲音激動得發抖,但這時皇上是絕不會怪罪他失態的,“皇上,七皇子在土城外大破敵軍,斬敵五萬,俘虜八千,敵將吳奇已被驅逐出了百裏之外!”
“好!哈哈哈……”聽聞捷報皇帝自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連日來的擔憂和不安也一掃而空,他對著殿下跪著之人道:“皇兒大捷朕心甚慰!你迴去告訴他,就說朕會在王城備下美酒金銀,等皇兒班師迴朝之日親自犒賞三軍!”
“謝皇上……”
打了勝仗皇帝自然高興,但夜昊軒的笑容就顯得有些勉強了,他原本的計劃是要裏應外合讓章逸飛铩羽而歸,然後自己再親赴邊關力挽狂瀾的,沒曾想他竟然能在姚伯賢父子暗通敵將的情況下大破敵軍。
事已至此,夜昊軒隻能在心裏怒罵姚伯賢,但又不得不倚仗他出謀劃策,好在姚小雨及時傳來消息,說:“吳奇雖敗但卻並沒有喪失軍心,他手上仍有十來萬將士,依舊可以和章逸飛勢均力敵。”他這才稍微安了心。
而吳奇這邊也確實在厲兵秣馬以求再戰,要知道他既已在百越國君麵前誇下海口,又怎麽會在還有一戰之力的時候帶著恥辱班師迴朝呢?
這幾日他一直在積極整軍備戰,並且一改狂傲的脾氣虛心向吳維請教,“吳將軍,本帥先前一時大意,沒聽將軍之忠言,導致我軍將士折損,這全是本帥之過,眼下士氣低靡,依將軍之高見我軍如何才能扳迴敗局?”
天下人隻知道吳奇善用兵,卻不知道原來吳維才是百越國最善戰之人,隻是,他似乎不太同意再戰,“大帥,末將以為我們當班師迴朝,及時止損!”
吳奇抬眼,似乎是不相信這句話會從吳維嘴裏說出來,他道:“將軍難道就甘心帶著恥辱迴朝?你知不知道此刻朝中有多少人正在等著看我們的笑話?章逸飛麾下不過十萬將士,我軍也還有十來萬,我們背水一戰,未必就沒有贏的機會!”
吳奇顯然沒那麽容易接受失敗,相比之下吳維就顯得淡然許多,他反問道:“大帥熟讀兵書,所經曆之戰更是不在少數,末將請問大帥,若戰,我軍將何以為勝?”
吳奇沉默了,他雖然不甘心失敗,但眼下卻是沒什麽好辦法,所以才會屈尊降貴請教吳維,哪裏想到吳維卻已無再戰之意?
吳維眼見吳奇沉默,便又道:“戰勝者有三,一為天時,二曰地利,第三嘛當然就是人和。”
吳維已起身,他鍍著步子款款而談,“我軍師出無名,且於土城新敗,而今又退了百裏,顯然不得天時!”
“將士勞師遠征,敵人憑堅城固守,在地利上我軍也占不得便宜!”
“我們再說說人和,敵軍攜大勝之勢兵鋒正盛,而我軍敗退百裏,士氣低落,且有七萬大軍隸屬漢庭,倘若死戰,別人未必肯竭盡全力,由此觀之,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盡失,又豈敢再戰?”
吳維本是難得的將帥之才,他的話無疑是一針見血,將己方的弊端已盡數指出,按理來說,吳奇應該采納他的意見,就此罷兵!隻是此時的吳奇雖已冷靜下來,但要他罷兵卻是不可能的,隻因他平生未嚐一敗,在自己還有能力翻盤的時候又如何肯甘心?所以他隻能從其他地方說服吳維,因為他很清楚章逸飛的能力,此戰若想要贏就非得他兩人精誠團結不可,“將軍所言的確不無道理,戰場局勢也確實如此,但本帥卻萬萬不能就此離去!”
他的言語中飽含著疲憊,像是厭倦極了戰爭的老兵,吳維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便問道:“大帥可是有難言之隱?”
“嗯!”吳奇點頭,緩慢起身,眼眸看著帳外的萬裏江山,道:“將軍覺得本帥出兵黔國的原因是什麽?”
吳維愣了愣,道:“難道不是因為姚伯賢?”
“嗬!”吳奇笑了,“姚伯賢雖貴為丞相之尊,但他畢竟已落馬,身後的靠山也隻是一個失寵的皇子,對於他的許諾本帥又豈能盡聽?”
“既然大帥知道那不過是空頭許諾,那又為何會同意出兵,並且還不遺餘力的說服國君這又是為何?”
麵對吳維的疑問,吳奇並沒有解釋,而是反問道:“放眼天下,將軍以為諸國並存的局麵還能維持多久?”
吳維略略思索,便道:“當今天下以漢庭為最強,不論土地之廣還是士卒之眾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至於其他的百越、夜郎、大理三國其實力都應在伯仲之間,如果漢庭平息了北方的匈奴之患,那麽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著手一統天下。”
吳奇又問他道:“那將軍以為,我百越國如何才能不用臣服於漢庭呢?”
吳維瞳孔微張,道:“大帥是想攻下夜郎,聯合兩國之力應對接下來局勢?”
吳奇神色豪邁,他道:“攻下夜郎之後可趁勢取大理,到時三國一統,要扳倒漢庭一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言語中又充滿了豪氣,完全沒有剛才的疲憊,吳維也才知道原來他的堂兄竟然有如此抱負!當下也不再勸他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