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正帝此舉本是為了給自己樹立威望,沒想到反倒成了笑柄,反襯出賈珠旗下隊伍的實力強大。


    朝臣們雖然嘴上不說,但什麽都看在眼裏,心裏更是門清。


    事已至此,開弓沒有迴頭箭,總不可能剛遭遇失敗就灰溜溜撤軍吧。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收複東番,豈不就是告訴天下人,大乾就隻有賈珠一個人能打,其他部隊全都是廢物。


    所以,東番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但是,大乾確實沒有其它海軍了,隻能抽調陸軍參戰。


    堂堂大乾王朝,居然隻有數千海軍,而且還被荷蘭一個小殖民地打敗了,海軍實力和殖民國家根本不是同一層次。


    隆正帝命令福建都司和東平郡王各派出五千將士,支援粵海將軍,攻打東番。


    有這一萬將士支援,乾軍終於在東番取得階段性成果,占據了幾個據點,並不斷向周邊擴散,攻打各個反乾勢力。


    隆正帝將主要精力用在收複東番上,賈珠也完全控製了之前被荷蘭占領的殖民地。


    土著軍隊經過三個月改造,賈珠將他們編為治安軍,維護這些海島的治安。


    軍中將領大部分是賈珠重新任命的,以前的許多將領和殖民者及本土勢力牽涉太深,賈珠將他們都解決了。


    賈珠留他們不是用來打仗的,隻是維護正常秩序,所以將領們水平差一點也沒事。


    當然,各地軍隊的負責人,賈珠都是安排自己的親信擔任,確保能掌控這支軍隊。


    除此之外,行政、監察和軍權,三股勢力相互製衡,以防他們聯合起來欺壓百姓。


    賈珠目前還沒有製定成體係的法律,各地還是按照當地約定俗成的規矩辦事,所以還是人治,不算法治。


    就算現在頒布律法,賈珠的意誌也是淩駕於法律之上的,所以還是人治。


    在最初的統治和治理階段,為了大局難免會做一些違背律法的事情。


    如果有法卻不守法,那這樣的法律傷害是巨大的,尤其還是賈珠帶頭違法,汙染的就是整個法律體係,這樣的法律形同虛設,還會喪失公信力。


    與其如此,不如將來一步到位,等建國時,再頒布律法也不遲。


    七月初,賈珠率兵迴到馬來半島,俘虜的幾千荷蘭將士也被帶了過來。


    賈珠手上已經有了超過萬人的殖民軍,一兩千葡萄牙人,六七千西班牙人,還有兩三千荷蘭人。


    他們的優勢就是經過火炮和火器的訓練,隻需要簡單培養就能夠成為合格的海軍戰士。


    三個多月的改造學習期間,他們也沒有給賈珠惹什麽麻煩,所以賈珠決定將他們收編,納入麾下。


    賈珠按照國籍將他們編為三支軍隊,每支軍隊的負責人由遼東水師的高級將領擔任,副將則由他們國家的人擔任,以保障底層將士們的權益。


    之所以沒有將他們打亂混編,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將來肯定是需要混編的,但不是現在,路得一步一步走,相互之間的隔閡需要時間來消除,民族融合更需要時間。


    賈珠給三支軍隊都配備了數百遼東水師將士,他們的作用既是融合,也是監督。


    平時充當的是讓這些外國人熟悉漢語,宣傳漢人文化和漢人思想,促進民族融合的作用。


    戰時其實充當的是督戰隊的作用,有這些漢人將士在,才能確保他們不會陽奉陰違,不會私下搞小動作背叛賈珠。


    不過三個月的時間還是短了點,以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以便雙方能夠相互了解。


    不僅僅是他們需要了解漢族的文化,漢人同樣需要了解他們。


    如果賈珠旗下的漢人將士不了解他們,雙方又怎麽能夠融合呢?


    說什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說這種話的人非蠢即壞。


    大家都是人族,哪來的非我族類?


    如果一個民族和另一個民族生來就有矛盾,是不是可以推論為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天生就有矛盾,每一個個體和另一個個體天生就有矛盾?


    非我家庭,其心必異;非我個人,其心必異。


    說這種話的人,不過是為了煽動族人,抵抗異族,挑起雙方矛盾,以維護自己在族內的利益。


    人與人之間不應該生活於各自的孤島之上,而應該大融合,才能夠大發展。


    人類的曆史,其實就是一個大融合的過程,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原始人以個人或家庭的形式生存,為了抵禦野獸和天災,發展到後來才出現了部落。


    我們漢人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炎帝部落隻有五千人,黃帝部落不過一千人,生活於一個彈丸之地。


    經過不斷的發展,部落之間相互融合形成了國家。


    後來各個國家相互征戰,形成了大一統的國家,人們都說自己是漢人,而不是秦人、楚人、齊人、魏人、燕人。


    這就是過去的曆史,將來的走向是什麽呢?我想任何人都可以推論出來。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人們知道了地球,知道了世界上各個國家。


    各個國家之間的爭鬥和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鬥有任何區別嗎?


    直到會有一個絕世猛人出現,如秦始皇滅六國一般,將天下一統,建立一個新時代的大一統政權。


    這就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某個人的意誌為轉移,中途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波折和戰爭,但大趨勢是不會變的。


    這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科學技術的發展會縮短這個進程。


    到時候,將不會再有所謂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而會以一個全新的名詞取代它們,全人類都共同說自己是xx人。


    賈珠就是這個猛人,並且已經開始他一統天下的步伐。


    這個天下是真正的天下,天之下的所有土地和海洋,就是賈珠要統一的天下。


    所以賈珠盡量在最開始的時候就促進民族融合,加深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包容。


    迴馬來半島後,賈珠整軍備戰,準備對暹羅發起進攻。


    對於暹羅和真臘重金拉攏底層將士的行為,賈珠也有破解之策。


    底層將士又不是單獨的個體,他們也有家人,都來自於底層百姓。


    賈珠派人去暹羅和真臘遊說底層百姓,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賈珠命令他們去說服將士們的家人,讓家人寫信去勸降當兵的將士。


    既得利益者們可以用重金拉攏他們,賈珠也可以用親情感召。


    花費這麽大的功夫並不意味著賈珠旗下軍隊就打不過暹羅和真臘軍隊,一是為了減少我軍的傷亡,二是為了減少敵軍的傷亡。


    敵軍將士大多都來源於普通百姓,殺他們有什麽用呢?


    殺的越多,隻會導致暹羅和真臘百姓對賈珠越反感。


    賈珠是要占領、統治這片地區,他又不是殺人狂,更不會搞種族滅絕主義。


    瓦解敵軍鬥誌的方式不是隻有刀槍和火炮,心理戰和宣傳戰也是重要手段,而且效果一點都不比槍炮差。


    心理戰就是賈珠軍隊強大的實力震懾,暹羅和真臘軍隊沒打之前,氣勢就先弱了三分。


    明知必輸,明知必死,抵抗的意誌一戳就破,這樣的軍隊一觸即潰。


    宣傳戰,賈珠直接招降效果可能不會很好,但是他們的家人勸降就要好得多。


    暹羅軍營中,每天都有大量的逃兵,導致人心惶惶,一點都沒有要迎接一場硬仗該有的狀態。


    賈珠率領三萬遼東鐵騎,一萬多收編的三國聯軍,揮師北上,進軍暹羅。兩萬遼東水師早就封鎖了暹羅灣,在海上策應陸軍。


    同時,暹羅北部邊境還有東籲軍,東部邊境還有南掌軍。


    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暹羅阿瑜陀耶王朝注定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廿米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廿米居士並收藏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