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控製陝西大營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 作者:廿米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排好之後,賈珠就率領五千騎兵去和剩餘的五萬騎兵會合。
隻需要控製陝西大營,陝西的亂局就解決了大半。
後麵的五萬大軍也已經到了陝西境內。
賈珠率兵和大軍會合之後,決定連夜行軍,在明天天亮之前就包圍陝西大營。
按理說,隻要搶糧的“流民們”沒有按照計劃將糧食運迴去,就有可能會引起懷疑。
所以,現在就不需要管動靜大不大了,主要就是一個字“快”,快到敵人沒有反應過來,就要將對方拿下。
賈珠現在的位置距離西安府城已經不是太遠,急行軍一天之內就能趕到。
出於“兵不雜於民”的考慮,除城防營以外的將士一般都在城外紮營,駐紮在交通要道或者易守難攻的地方。
王大牛等人剛來西安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偵察西安府的城防和陝西大營的位置,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賈珠帶領五萬遼東鐵騎,輕裝簡行,將輜重都交由五千騎兵看守。
經過一夜的急行軍,終於在寅時趕到軍營駐地附近。
賈珠讓四萬大軍分別從四路包抄,盡量不要讓人溜出去,膽敢逃跑的將士,殺無赦。
晨光微露的時候,四路騎兵完成包圍,賈珠親率一萬鐵騎,準備從軍營正麵進入。
如果能夠不打就直接拿下陝西大營最好,如果要打,也要盡量控製雙方的傷亡。
當賈珠帶兵接近大營的時候,守衛營門的將士才發現他們,立即吹響了示警的號角。
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隊突然靠近大營,絕對是敵非友。
如果是友軍,就算要入營,也一定會提前通報,而不會以這種方式靠近。
守營將士問道:“營外何人,為何闖營?”
賈珠道:“我乃燕國公賈珠,奉陛下之命前去平叛,路過陝西,想要在此休整,並非闖營。”
守營將士道:“我們並沒有接到貴軍要來駐紮的命令,請恕末將不能放您進去。”
賈珠道:“讓你們總兵杜文煥出來,我有陛下的聖旨,沿途官府和軍營都要為我軍提供便利,杜總兵一看便知。”
守營將士道:“燕國公稍候,杜總兵不在軍營,末將立即派人去府城請總兵大人前來。”
賈珠道:“杜文煥不在,副總兵也不在嗎?”
“本國公手持陛下聖旨,難道還要等他杜文煥的命令才能入營嗎?”
“你們陝西大營,難道連陛下的聖旨都敢不聽了嗎?”
這時裏麵傳出一個聲音道:“開門!”
然後走出一個披甲執銳的將領,行禮道:“末將乃陝西副總兵吳荃,見過燕國公。”
“守營將士不知是燕國公前來,多有冒犯,還請燕國公恕罪。”
賈珠道:“不知者無罪。”
然後將隆正帝的聖旨遞給吳荃道:“吳總兵,這就是陛下的聖旨,這下你們該相信了吧。”
吳荃接過聖旨,上麵確實寫了讓沿途官府為出征大軍提供便利,所以賈珠的確不算是闖營。
吳荃將聖旨歸還賈珠道:“末將已經核實,確實無誤。”
“但是我們陝西大營隻是按照四萬人的規模修建的,隻怕燕國公的大軍無法入駐。”
賈珠道:“無妨,我的大軍在外紮營也是一樣的。”
“隻是我們連夜行軍,還請吳總兵為我軍準備飯食。”
大軍出征,一般不會麻煩地方上的人,更不會向地方官員要錢要糧。
一聽賈珠的話,吳荃就以為賈珠是來打秋風的。
吳荃道:“燕國公言重了,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末將立即安排人去準備,為大軍接風。”
“隻是聖旨上說有六萬將士出征,可末將卻隻看到了一萬人,不知要準備多少人的飯食?”
賈珠道:“我率一萬人先行,剩餘四萬人隨後就到,另外的一萬人,我有其他安排。”
“所以就煩請吳總兵準備五萬人的吧,我軍在陝西會停留幾天時間,期間就麻煩吳總兵了。”
吳荃道:“不麻煩,能為燕國公效勞是末將的榮幸。”
“燕國公請隨我入營,末將這就去安排。”
賈珠道:“那就多謝吳總兵了。”
“我素日聽聞西北多英雄豪傑,這是第一次來陝西,想見一見軍中諸位將領的風采,不知可否?”
吳荃道:“燕國公謬讚了,燕國公駕臨陝西,我們本應主動拜見的,末將這就派人去叫他們。”
賈珠率領一萬人大搖大擺就進了陝西大營,看來今天這一仗,應該是打不起來了。
不到半個時辰,吳荃便準備好接風酒宴,請賈珠等將領入席,陝西軍營的將領也都在作陪。
賈珠眼神示意手下的將士,準備隨時動手,控製住這些將領。
賈珠開門見山道:“我剛到陝西的時候,碰巧遇到賑災的林如海大人,聽聞陝西近年來發生了多起流民搶糧事件,不知各位將軍可聽說了?”
吳荃道:“陝西近年天災頻發,流民越來越多,發生起義和搶糧這種事也在所難免。”
“聽聞賊首王嘉胤便在西安府隱藏了一股叛軍,專門搶奪糧食,燕國公說的想必就是他們。”
賈珠道:“是嗎?這和本國公了解到的情況可不太一樣。”
“昨天,我軍剛好碰到了這股叛軍,賊首已經被我斬首,副將說他叫曹骰薔,是陝西的五品守備,不知各位將軍可認得此人?”
圖窮匕見,陝西諸將這才後知後覺,也不知道賈珠是來問罪,還是來要銀子的?
吳荃道:“燕國公,軍中絕無此人,不過是叛軍栽贓陷害,燕國公切莫中了叛軍的詭計。”
賈珠道:“是否是陷害,我看過軍籍黃冊之後,自然就清楚了。”
吳荃道:“燕國公,此事梅大人和杜總兵會給您一個妥善的交代,一定會讓你滿意。”
賈珠道:“吳總兵,當時賊首也跟你一樣,說過同樣的話。”
“可你知道,他是什麽結局嗎?”
吳荃道:“末將不知。”
賈珠道:“如果順利的話,他現在應該已經到奈何橋了。”
“吳總兵想必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不忍心看著昔日的兄弟孤單上路,所以也想要下去陪他?”
吳荃道:“燕國公,您雖然是國公,可也不能插手地方軍政事務。”
“此事,陝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陝西都司會協同調查處理,就不勞煩燕國公了。”
賈珠道:“如果我非要插手呢?”
吳荃道:“燕國公,末將提醒您,以您的身份,貿然插手地方軍政,視同造反,還請燕國公三思。”
賈珠笑道:“陛下都不會說我造反,你說我造反,有用嗎?”
吳荃道:“既然如此,請恕末將先行告退。”
賈珠道:“動手!”
賈珠手下的將領一窩蜂湧入,將前來赴宴的陝西將領團團圍住。
吳荃道:“燕國公,沒有陛下的命令,就對地方將領動手,你這是在造反。”
賈珠道:“胡說八道,本國公是在為陛下平叛。”
“你們做過些什麽,你們自己心裏知道。”
“如果現在投降,我可以放你們一條生路;如果負隅頑抗,就地格殺。”
“我說得出就做得到,希望你們不要用自己的命來試我的劍利否。”
吳荃道:“燕國公,此事你應該去找梅大人和杜總兵,我們也不過是聽命行事。”
賈珠道:“控製住你們後,我自然會去找他們。”
“不要以為你們逃出去就能召集手下將士和我開戰,逃出生天。”
“我的四萬騎兵早就已經包圍了陝西大營,你們逃不出去。”
“投降是你們唯一的選擇。”
隻需要控製陝西大營,陝西的亂局就解決了大半。
後麵的五萬大軍也已經到了陝西境內。
賈珠率兵和大軍會合之後,決定連夜行軍,在明天天亮之前就包圍陝西大營。
按理說,隻要搶糧的“流民們”沒有按照計劃將糧食運迴去,就有可能會引起懷疑。
所以,現在就不需要管動靜大不大了,主要就是一個字“快”,快到敵人沒有反應過來,就要將對方拿下。
賈珠現在的位置距離西安府城已經不是太遠,急行軍一天之內就能趕到。
出於“兵不雜於民”的考慮,除城防營以外的將士一般都在城外紮營,駐紮在交通要道或者易守難攻的地方。
王大牛等人剛來西安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偵察西安府的城防和陝西大營的位置,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賈珠帶領五萬遼東鐵騎,輕裝簡行,將輜重都交由五千騎兵看守。
經過一夜的急行軍,終於在寅時趕到軍營駐地附近。
賈珠讓四萬大軍分別從四路包抄,盡量不要讓人溜出去,膽敢逃跑的將士,殺無赦。
晨光微露的時候,四路騎兵完成包圍,賈珠親率一萬鐵騎,準備從軍營正麵進入。
如果能夠不打就直接拿下陝西大營最好,如果要打,也要盡量控製雙方的傷亡。
當賈珠帶兵接近大營的時候,守衛營門的將士才發現他們,立即吹響了示警的號角。
一支萬人規模的軍隊突然靠近大營,絕對是敵非友。
如果是友軍,就算要入營,也一定會提前通報,而不會以這種方式靠近。
守營將士問道:“營外何人,為何闖營?”
賈珠道:“我乃燕國公賈珠,奉陛下之命前去平叛,路過陝西,想要在此休整,並非闖營。”
守營將士道:“我們並沒有接到貴軍要來駐紮的命令,請恕末將不能放您進去。”
賈珠道:“讓你們總兵杜文煥出來,我有陛下的聖旨,沿途官府和軍營都要為我軍提供便利,杜總兵一看便知。”
守營將士道:“燕國公稍候,杜總兵不在軍營,末將立即派人去府城請總兵大人前來。”
賈珠道:“杜文煥不在,副總兵也不在嗎?”
“本國公手持陛下聖旨,難道還要等他杜文煥的命令才能入營嗎?”
“你們陝西大營,難道連陛下的聖旨都敢不聽了嗎?”
這時裏麵傳出一個聲音道:“開門!”
然後走出一個披甲執銳的將領,行禮道:“末將乃陝西副總兵吳荃,見過燕國公。”
“守營將士不知是燕國公前來,多有冒犯,還請燕國公恕罪。”
賈珠道:“不知者無罪。”
然後將隆正帝的聖旨遞給吳荃道:“吳總兵,這就是陛下的聖旨,這下你們該相信了吧。”
吳荃接過聖旨,上麵確實寫了讓沿途官府為出征大軍提供便利,所以賈珠的確不算是闖營。
吳荃將聖旨歸還賈珠道:“末將已經核實,確實無誤。”
“但是我們陝西大營隻是按照四萬人的規模修建的,隻怕燕國公的大軍無法入駐。”
賈珠道:“無妨,我的大軍在外紮營也是一樣的。”
“隻是我們連夜行軍,還請吳總兵為我軍準備飯食。”
大軍出征,一般不會麻煩地方上的人,更不會向地方官員要錢要糧。
一聽賈珠的話,吳荃就以為賈珠是來打秋風的。
吳荃道:“燕國公言重了,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末將立即安排人去準備,為大軍接風。”
“隻是聖旨上說有六萬將士出征,可末將卻隻看到了一萬人,不知要準備多少人的飯食?”
賈珠道:“我率一萬人先行,剩餘四萬人隨後就到,另外的一萬人,我有其他安排。”
“所以就煩請吳總兵準備五萬人的吧,我軍在陝西會停留幾天時間,期間就麻煩吳總兵了。”
吳荃道:“不麻煩,能為燕國公效勞是末將的榮幸。”
“燕國公請隨我入營,末將這就去安排。”
賈珠道:“那就多謝吳總兵了。”
“我素日聽聞西北多英雄豪傑,這是第一次來陝西,想見一見軍中諸位將領的風采,不知可否?”
吳荃道:“燕國公謬讚了,燕國公駕臨陝西,我們本應主動拜見的,末將這就派人去叫他們。”
賈珠率領一萬人大搖大擺就進了陝西大營,看來今天這一仗,應該是打不起來了。
不到半個時辰,吳荃便準備好接風酒宴,請賈珠等將領入席,陝西軍營的將領也都在作陪。
賈珠眼神示意手下的將士,準備隨時動手,控製住這些將領。
賈珠開門見山道:“我剛到陝西的時候,碰巧遇到賑災的林如海大人,聽聞陝西近年來發生了多起流民搶糧事件,不知各位將軍可聽說了?”
吳荃道:“陝西近年天災頻發,流民越來越多,發生起義和搶糧這種事也在所難免。”
“聽聞賊首王嘉胤便在西安府隱藏了一股叛軍,專門搶奪糧食,燕國公說的想必就是他們。”
賈珠道:“是嗎?這和本國公了解到的情況可不太一樣。”
“昨天,我軍剛好碰到了這股叛軍,賊首已經被我斬首,副將說他叫曹骰薔,是陝西的五品守備,不知各位將軍可認得此人?”
圖窮匕見,陝西諸將這才後知後覺,也不知道賈珠是來問罪,還是來要銀子的?
吳荃道:“燕國公,軍中絕無此人,不過是叛軍栽贓陷害,燕國公切莫中了叛軍的詭計。”
賈珠道:“是否是陷害,我看過軍籍黃冊之後,自然就清楚了。”
吳荃道:“燕國公,此事梅大人和杜總兵會給您一個妥善的交代,一定會讓你滿意。”
賈珠道:“吳總兵,當時賊首也跟你一樣,說過同樣的話。”
“可你知道,他是什麽結局嗎?”
吳荃道:“末將不知。”
賈珠道:“如果順利的話,他現在應該已經到奈何橋了。”
“吳總兵想必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不忍心看著昔日的兄弟孤單上路,所以也想要下去陪他?”
吳荃道:“燕國公,您雖然是國公,可也不能插手地方軍政事務。”
“此事,陝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陝西都司會協同調查處理,就不勞煩燕國公了。”
賈珠道:“如果我非要插手呢?”
吳荃道:“燕國公,末將提醒您,以您的身份,貿然插手地方軍政,視同造反,還請燕國公三思。”
賈珠笑道:“陛下都不會說我造反,你說我造反,有用嗎?”
吳荃道:“既然如此,請恕末將先行告退。”
賈珠道:“動手!”
賈珠手下的將領一窩蜂湧入,將前來赴宴的陝西將領團團圍住。
吳荃道:“燕國公,沒有陛下的命令,就對地方將領動手,你這是在造反。”
賈珠道:“胡說八道,本國公是在為陛下平叛。”
“你們做過些什麽,你們自己心裏知道。”
“如果現在投降,我可以放你們一條生路;如果負隅頑抗,就地格殺。”
“我說得出就做得到,希望你們不要用自己的命來試我的劍利否。”
吳荃道:“燕國公,此事你應該去找梅大人和杜總兵,我們也不過是聽命行事。”
賈珠道:“控製住你們後,我自然會去找他們。”
“不要以為你們逃出去就能召集手下將士和我開戰,逃出生天。”
“我的四萬騎兵早就已經包圍了陝西大營,你們逃不出去。”
“投降是你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