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天將這伽蘭花放在陰暗處,他迴頭看了一眼清心格格,說道:“清心你且不要聲張,屏住唿息,否則這毒物最為靈通,一聞人語便既驚走,再要拿他卻是萬難。”清心格格聽聞這六足龜蛇如此靈通,心下暗歎,袁大哥懂得真多,難怪趙姑娘亦是對他心儀,不能放下,原來喜歡一個人不是誰說放棄便可放棄,人間多是美夢,破碎了便無法迴歸本來的樣子。
不一刻,但聽花叢中簌簌聲響,隻見花木叢深處的地洞有一個小腦袋探出,眼晴轉動,發現無人便伸出前爪,向前而動。袁承天喜出望外,見它出洞,出手迅捷拿捏七寸。這六足龜蛇雖是世間至陰至毒之物,但是卻是天生膽小,一有動靜便縮入洞穴不再出現。袁承天聽師父趙相承說過這六足龜蛇的特性,所以怎能讓它逃脫,所以鉗製其身體七尺,讓它不能再行逃走。
這六足龜蛇豈能就範,嗞嗞吐著紅紅的毒信子,扭動身體,仿佛要擇人而噬。袁承天手上用勁一捏。這六足龜蛇受力不住,便嗒然命喪。袁了天讓人焚其蛇身,將其灰燼放在恭慈太後足底湧泉穴,用小細筒吹在傷痕處。又拿紙筆寫下一劑方藥:半枝蓮、白花蛇舌蛇、白銀花、各一兩二錢;白菊花、白芷、生地和重樓各五錢;赤芍藥和生大黃各六錢,各有一味去毒聖藥——天山雪蓮,要一兩半錢,可以事半功倍,隻是這藥世間罕有,因其生長在極寒苦寒之地,在其萬丈懸崖之石縫間隙,多有采藥人失足跌下懸崖而死,是以此藥更是世間罕有,一般藥鋪決少,也許皇宮大內禦藥房有此藥,袁承天如此想。——因為皇帝擁有四海,天下皆歸他所有,這味藥物豈能沒有?
嘉慶皇帝接過來看了看,說道:“這天山雪蓮原本有的,可惜日前被多鐸親王拿去,說是他的兒子中了毒,需要此一味中藥,少它不行,所以目下卻難!袁兄弟你再想他法?”袁承天道:“本來少這味草藥也行,隻是效果差了些,莫如在下以內功心法迫其毒液排出?——隻是這樣多為不妥。”嘉慶皇帝道:“從來你們漢人講究禮節大虧,什麽男女授受不親!在朕眼中真是無聊之至!隻要心中光明磊落,心無雜念又何妨?況且救人最為緊要,其它次之!”
袁承天知道這嘉慶皇帝最討厭儒家什麽貞節與忠孝仁義,因為那是迂不可及之事,是偽君子的行徑,這樣的行為也不知害死了多少無辜的人!他不再言語,便為恭慈太後運功去毒。恭慈太後將他們的一番談話聽個一清二楚,她本來不願別人為她去毒,況且又是男子,可是她轉念想自己怎麽也迂腐不堪起來了,還不如皇兒明白事情。她眼見這袁承天姿容俊逸,自己皇兒亦是不遑多讓,兩個少年人真是珠玉競輝,心中著實歡喜,心忖:皇帝如若由他輔佐,怕不芝蘭玉室,性情高雅,可以為良師益友也。
袁承天不敢目視這恭慈太後,隻是運功療毒,隱約覺得這恭慈太後雖已年屆中年,但是依舊是心蘭惠質,容華絕代,想像當年少女時更是國色天香,顛倒眾生的神仙女子。清心格格見袁大哥低眉垂眉,不敢仰視於這恭慈太後,心中想道:袁大哥,何時這樣對我?隻恨阿瑪和皇帝哥哥擅做主張,讓我下嫁給這海查布,想想都恨。這海查布粗俗無禮,怎堪比袁大哥人中龍鳳,儀表超俗,眉眼如畫,性情溫雅,實是世上中人無二,可是自己卻不能夠和他在一起,甚為憾事!想起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妃玉環的愛情故事,正所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嗨!清心格格輕輕歎息,感歎造化之弄人,世事之無常,誰又可以改變!握不住乾坤的手,歎不盡的離人恨,更有斬不盡的惡人頭!
過了半個時辰,隻見袁承天汗濕重衣。他長噓一口氣,輕身而去,不再迴頭。恭慈太後張口噴出烏黑之血,乃是這六足龜蛇之毒。忙有宮女上前拿金盂來盛。恭慈太後覺得心中煩惡去了許多,便覺饑餓。嘉慶皇帝喜出望外,忙命執事太監去禦膳房為太後做人參蓮子粥,以為太後食用。恭慈太後向嘉慶問道:“皇帝,這少年英俊不凡,卻是什麽人?”
嘉慶皇帝道:“迴太後,他乃是袁督師後人!”恭慈太後詫異道:“那個袁督師?”嘉慶皇帝一拍額頭,心道:“我怎麽如此糊塗。天下袁督師盡多,我不說明他的名字,太後又怎麽知曉。”他笑道:“便是那被崇禎皇帝朱由檢千刀萬剮的袁崇煥袁督師!”恭慈太後愰然大悟道:“原來是他!怪道我見這少年氣宇不凡,身姿卓約,仿佛二八好女,讓人不能自己!”嘉慶皇帝又道:“我很想與他情結金蘭,隻是人家未必便肯!”恭慈太後有些不高興,嗔道:“皇帝你富有四海,放眼天下皆是我王之土,難道以你之身份還不配於他交朋友?”嘉慶皇帝道:“非也,太後著實錯怪了他。他以反清複明為一生事業,也許盡如袁督師一般忠義千秋,是個英雄!”恭慈太後聽聞這少年心懷反清複明之誌,便有些不悅,慍怒道:“皇帝為何不緝拿於他,須知放虎歸山,必有後患,於危殆之時當判立決,否則禍及己身,以至發展於不可收拾之地步也。”
嘉慶皇帝道:“太後息怒,容兒臣迴稟。這少年袁承天心懷反清複明之誌向,然而於朕卻無害。他是個磊落的漢子,不是卑鄙小人,所以我不會殺他。與這樣的人為敵是件快心的事!如果世間沒有了他,豈不為憾事!昔年曹阿瞞說: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者皆棺中之枯骨,皆不足論。今者這袁兄弟氣量高雅,非常人可比,如果沒有了他,誰與我為對手。朕豈不寂寞?”恭慈太後心知這皇帝向來見識不入凡塵,入他法眼的人世無一人,今日他對袁承天讚譽有加,可見這少年人實有異於常人之處,否則皇帝斷然不會對他傾心有加,這也是世人通病,所謂英雄相惺,皆不為過。她心想:少年人心性由他去吧!他也不小了,也應該與臨親政,為國家黎民出一份力,自己也該放手,總不能事事躬親!讓皇帝曆練曆練,也未嚐不是件好事!恭慈太後知這皇兒心地純良,雖然有時做事也不近情理,可是那也是為人所迫,不得不為之,並非他心中所願。有時人生在世有多少事情可以隨心所欲,皆是不能!
嘉慶皇帝見恭慈太後吃了袁承天所開的湯藥,神情好轉,便與清心格格告退,迴轉乾清宮。他一迴來,便召見袁承天。袁承天久候在乾清宮,知道這嘉慶皇帝,還有事情,所以並未走開!
嘉慶皇帝道:“袁兄弟,朕總覺這件事哪裏不對!那幹西域獅子舞團恐怕尚未出京,仍在城中。”袁承天詫異道:“何以見得?”嘉慶道:“適才我聽守門士兵迴稟這些時日並未見到有奇裝異服的外人出城,所以他們一定還藏匿在城中,袁兄弟這任務交給你了,你莫讓我失望才好!”
袁承天見嘉慶皇帝殷切地看著自己,不知該如之何。這時清心格格說道:“袁大哥,天不早了!”袁承天正無由得脫,聽她這樣說話,便|向皇帝施禮告退。一出大內禁宮,來到長銜之上覺得心中所壓抑的情緒似乎被秋風一吹而散,神情說不出的輕鬆。隻是漫無頭緒地走,猛抬頭便見前麵一座宏大府邸是多隆阿將軍的將軍府,隻見府門前有八位親兵在值守,門口兩尊大石獅也是與眾不同,張牙舞爪,張著大囗,仿佛要擇人而食的樣子,看上去甚是可怖。
袁承天道:“格格將年府到了,咱們就此別過吧!”清心格格亦是依依不舍,可是又不能隨他而去。人生在事有多少事可以隨心所欲?
袁承天胡亂找了一家客棧住下,心中盤算該當如何查找這幹西域胡人獅子團。夜深沉,窗外寂無聲,看長街禁,亦有兵士持戈巡視,以衛京城治安。不知為何他無由想起白樂天的西涼伎這首詩,其間有詩曰:西涼伎,假麵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晴銀貼耳,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裏。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詞。……泣向獅子涕雙垂,涼州陷沒知不知。獅子迴頭向西望,哀吼一聲觀者悲!……人生亂世,性命至賤。想這白樂天生時,正逢安史之亂,世之亂時,十室九空,黎民塗炭。他見世事慘狀,詩歌多是由感而發!
袁承天心中忽然一動,想起在慈寧宮嘉慶皇帝說起那禦藥房的天山雪蓮幾日前為多鐸親王拿去,為他兒子醫病,覺得事有蹊蹺,多鐸王爺的兒子早不中毒,晚不中毒,偏偏在恭慈太後之前幾日,豈不可疑,再者這多鐸親王一向行事過為己甚,為人陰鷙,似乎還有不臣之心,這些也隻是坊間所傳,究竟有無誰也不知。因為他是嘉慶皇帝的皇叔,大行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有時見他行事過份,也隻有忍氣遷就,無由發作。
袁承天心想:索性明日晚間去多鐸王府一探,或有收獲,再者還要探究丘方絕幫被他們秘密關押在何處?不然心中終是難安。
次日,清晨袁承天走出客棧,心中想著心事,不覺來到城外西山,隻見行人不多,隻是寥寥無幾,天又下起細雨。袁承天出門時還是陽光杲杲,不意現在忽爾下起了雨,便四下觀看,隻見遠處的山岰處似有一座宮觀,因為遠所以也看不清名字。待他走進隻見寫著“玉清觀”,心中便亦明了此觀大殿之中定然供奉“玉清元始天王”。他四下觀中無人,亦無有執事道長和道童,甚是納罕,不明所以。他再仔細觀看,觀中一株千年銀杏樹,深秋時節葉子金黃,煞是好看,龐大的樹冠遮住了半個道觀的院子。
他走進大殿,隻見大殿供奉著玉清元始天王。但見他神相莊嚴,氣度雍容華貴,慈眉看著人間,他關懷天下蒼生,本不願眾生多受苦難,奈何世道如虎,人心不古,所謂洪水猛獸,率獸食人也!他正遲疑間,忽聽殿宇後邊傳來渾濁的咳嗽聲,隻見一位清瘦的道長走來,隻見他道冠在頭,瘦瘦的身軀,眼中卻是精光四射。道家從來亂世下山濟世為民,太平盛世守拙藏身,不顯名號,不爭虛名,隻為天下蒼生,不似別派名門正派人士沽名釣譽,惺惺作態,讓人作嘔!
袁承天一見道家人士便心生好感,因為同是玄門正宗中人,更因著他們共同有一個目標:為了天下眾生,便是舍生取義亦是在所不惜!
袁承天問這道長為何道觀清靜如斯,竟連個道童亦是沒有?這位道長長歎一口氣道:“那也是無法可想之事。現今皇帝信奉藏傳佛教和他們族人的薩滿教,對道家一派便不友善,多是打壓,因為道家是我們漢人的宗派,他們害怕信眾一多,對他們的統治多有威脅,實已便不待見。隻是道家從不將這俗物放在心上,和光同塵,心與天地同等,無為無爭才是大道。”袁承天聽這道長所說得確是有幾分道理:人生世間要那些虛名幹麽?還不如在世之時可以隨心,隻是世上幾人又能做到,便是富有四海的天子也未必能夠!
正在這時外麵有人喧嘩,有人走了進來,隻見為首是位公子,一看穿戴便自不凡,透著傲氣。他斜斜看了看袁承天,見他相貌出眾,不落下塵,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惱怒,喝道:“兀那小子,你沒長眼睛麽?本少爺駕到,還不躲開,莫不是找死?”袁承天心中有氣,便要出手。這玉清觀執事道長用手一握袁承天,低聲道:“稍安毋躁,何必與他一般見識!”袁承天心想也是,京畿之地多一事,便不在言語,轉身出了大殿,向後山走去。
豈料這少年公子不依不饒,隨後而至,斥道:“我問你話,你卻不說,分明瞧我不起!真是豈有此理,在王府之中還沒有敢如此不敬。”他揮拳向著袁承天後背打去。袁承天本不欲多惹事端,可是這位少年公子過為己甚,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不迴頭轉身,右足踢出,正是一式“魁星踢鬥”向著來拳而去。少年公子見袁承天這一腳勁風唿唿,著實不善,隻好收拳躍迴。這時他身後幾名親隨揮長刀一擁而上,向著袁承天後背招唿。袁承天心想:這幹人平常一定仗事欺人,今日撞在我手豈能饒他,索性恨恨教訓他們一番,記住以後如何做人!他想著此處,忽然轉身,施展“乾坤一指”指東打西,指西打東一時間將這些親隨打得哭爹喊娘,甚為狼狽。那少年公子大叫一聲,躍進圈內,手中多了護手鉤,向著袁承天頭腦摟去。
袁承天見勢心想有這樣的主人,難怪有這惡仆,今日一並打發了,以後也不為害人間。這少年公子一向養尊處優,又豈是袁承天的敵手,不過十招,便堪堪落於下鋒,眼見不濟,便要出乖露醜。他實在氣不過,大喝道:“著。”手中雙鉤脫手飛出,直向袁承天頭腦飛去,誓要奪其性命!袁承天豈能就範,頭腦後仰,腰弓曲如弓,雙腳紮地,一式鐵板腰的功夫,左右雙手倏出,拿住飛來的雙鉤把手。
少年公子見了也是出乎意外,怎麽也未料到眼見這個和自己年紀仿佛的少年武功如此了得,不由讚歎一聲,自己確實不如他,可是也不能長別人的誌氣而滅自己的威風,否則何以為人?
袁承天再要動手,那位道長說來說道:“天下眾生,皆有本未!與人為善,大道首善!惡者自惡,善者自善。”袁承天心下一想不錯,自己怎樣又意氣用事,多殺無益,這人似乎也無大惡,自己又何必多所殺傷,便不再出手。那少年公子見袁承天住手不前,以為他懼怕自己出身,有所畏懼,便更加有恃無恐道:“量你也不敢傷害小爺,我阿瑪可是多鐸王爺,在京城之中誰又該招惹於我?”
袁承天聽他自說是多鐸王爺的兒子,心中一動,心想:正好迫他說出丘幫主的下落,可是轉念一想不成,現在不是時機,青天白日,多有不便,莫如晚上王府刺探再相機行事,謂為不遲!這少年見袁承天臉色變幻之間,殺機一隱而沒,心中一顫,心想:自己何苦與他多所說話。他見袁承天不再行動,心想:此事不走,更待何時!他向手下隨從施個眼色,一幹人悄悄溜走。
袁承天見他們走遠,長歎一聲。那道長見他心事忡忡,知他所想,說道:“你是不是後悔放走他們?可是不放他們離開,難道還要出手殺了他們不成?須知上天有好生之德,眾生一律平等,能饒人處且饒人吧!”袁承天執手告別,總覺心中鬱悶,不知是何原故?
傍晚時分來到大柵欄街斜對麵的胡同,隻見梧桐木葉茂盛,遮天蔽日,一進胡同頓覺陰森可怖,正是天時正短時節,所以家家戶戶點燈,關門閉戶,因為新近京城宵禁,似乎害怕什麽仵逆之人禍亂京城,所以九門提督盧照林便奉命嚴查,一到晚上,街上便無行人。小戶人家從來畏懼害怕,所以早早關門閉戶,不再外出,害怕惹上無妄之災。天下的百姓多是如此,太平盛世猶可,倘若遇上那兵荒馬亂之時那人命便不如狗,所謂:寧做太平犬,莫為亂離人!有時人命真是不堪,猶如屈大均先生做《菜人哀》之詩,亂世之時生人竟可以鬻人與菜,千古皆是如此,後唐黃巢動亂更是十室九空,百無一人,士兵更是以吃人為糧,自古史記中屢見不鮮!正所謂:蒼茫大地任沉浮,生平行止難定論!皆說黃巢是英雄!爾是英雄誰是賊?
袁承天頭腦中想著晚間如何行事,想那多鐸王府自上次自己刺探之後定會嚴加防範,不知那晚晴側福晉是否受到牽連,以多鐸王爺的暴戾性情,未使不會對晚晴側福晉嚴加鞭笞,那樣一來自己豈不是罪大莫焉?自己何苦連累於她?想這晚晴側福晉如花女子受那無端苦楚便覺心中不安!
一間大屋傳出嚶嚶的哭聲,柔弱如女子,似乎淒慘時又哽咽,聽得人也心碎,可見這女孩定是遇著悲慘的事,否則何以至此?袁承天雖一身肝膽,可是內心卻是柔弱,見不得人間疾苦!他聽那女子哭聲悲慘,便要一探究竟。他側身而來,隻見這是個深深院落,雖是深秋,依舊有夜來香的花香四溢,讓人心中清醒。
大屋簡陋至極,隻見一位女孩正自哭泣,神情說不出可憐。隻見她伏在大床上痛哭,床上似有病人,亦有唿吸之聲,未必便死。袁承天又嗅到屋中有濃重的湯藥味,隻是這湯藥一聞便知是劣等藥材,不是上等草材,更別說中等藥材,可見這戶人家已是艱難度日,在苦難中討生活!他鼻子一酸,禁不住落下淚來,感歎世上苦難良多,何日是太平盛世?
他見那女孩子哭個不休,心下不忍,便推門走進。那女孩子年已及笄,容貌秀麗,忽見有陌生人進屋,先是一驚,待看清來人不似惡人,是個少年,滿臉正義,眉宇間透著浩然正氣,驚慌的人這才安定下來。
袁承天道:“姑娘莫怕,我不是歹人,你因何哭泣?是有人欺侮你?抑或為生活所迫?”那女孩道:“兩者皆有之!”袁承天詫異道:“怎麽?”女孩又道:“床上是我娘親,得寒毒,久治不愈似乎要……”她說到此處,不能自禁,幾乎又要哭起來。袁承天道:“姑娘且住,聽我一言,你慢慢說給我聽好麽?”女孩見他說話誠懇便點點頭道:“我娘得病本來就是厄運,誰料多鐸王爺的公子多福安見到我,便要納我入王府。我知道這多鐸王爺素來行事狠毒,過為己甚,為禍天下。當今天子亦耐何不得他,因為他是大行皇帝的兄弟,亦是當今天子的皇叔,所以朝中無人敢攖其鋒,便是和碩親王和多隆阿將軍亦是退避三舍,是以他便有恃無恐,不把別人瞧在眼中。這已是天下所知的事,更有傳聞他王府之中藏著精心操練的死士,似乎欲有軌之事,隻是天下盡知,隻瞞著皇帝一人。”袁承天聽這女孩子一番話,確是中肯又不失偏頗,隻是她太小看這嘉慶皇帝了。這少年皇帝看似懦弱不爭,實則隱忍有大智慧,所謂:臥薪嚐膽,十年報仇不晚,何必急在時。小不忍則亂大謀,從來做大事者平常不露鋒芒,隻侍風雲際會便如那大鵬展翅,一飛衝天,直上九重天,震爍乾坤!
袁承天問這女孩這多福安是否今夜又來搶她入府。女孩低頭點是。袁承天心中一喜,計上心來,心想:如行此計,非但可以解救這身世可憐的女孩,更加可以不廢吹灰之力進入多繹王府,探聽丘方絕幫主關押何處,這真是一石鳥。袁承天想到此處不由笑了起來。女孩見他麵色詭異,不知所想,便問道:“你為什麽笑?現在人家都急死了,你還在笑?”袁承天見女孩錯會了意,便道:“你莫生嗔,今晚我易容代你去王府再會一會這多福安。我給你寫一劑草藥,包管三劑見效,姑娘你還是和你娘親迴到鄉下,不要住此地了。雖然這是首善之地,但是不是窮人該待的地方,你還迴鄉下吧!”女孩想想他說得不錯,還是鄉下好些。
袁承天讓她躲起來,自己易容她的麵目,這還不是手到擒來,本來他就麵目俊美,異於常人,否則在昆侖派時趙碧兒便傾心於他而不能自拔,而後與清心格格邂逅相遇,更是讓格格難舍難離,不因他之英俊飄逸,更兼凜然正氣為世人所不有。世間英俊少年盡有,可是這塵世之上隻有一個袁承天,不會有第二個;便如當年鎮守遼東的袁督師,世間也隻有一個袁督師,不會有第二個;更如少年有為的一代皇帝朱由檢,起於危亡之秋,外有後金之人皇太極作亂,內有亂黨為禍不休,但他勵精圖誌,握伐乾坤,出道既巔峰,扼魏閹於朝廷,流放途中驚懼畏罪而投環於死。(其實以當時之事而言,少年皇帝朱由檢是大有可為,完全有能力挽大廈於將傾,隻是後來其昏招迭出,被那些文死諫武死戰的那些沽名釣譽的官員所鉗製,屢屢錯失良機,又中皇太極離間計,錯殺袁崇煥,自此而後滿洲人無所顧忌,又佐以明朝投降的文官武將相助,以摧枯拉朽之勢入主中土,其間漢人範文程可說對滿洲人入主中原居功至偉,因為當事之時,滿洲人不過幾十萬之眾,而漢人則多出何止百倍!而範文程則力諫,可說極盡忠心之能事,這也是曆來國危家亡之時漢奸層出不窮,效力於異族,甘為奴役而四處奔走。範文程力諫多爾袞言道:辱其妻女忍,掘其墳塚忍,毀其大屋者忍,殺其族人者忍,此等民族何其懼哉。多爾袞幡然醒悟,便率區區幾十萬滿洲人而征服於漢人天下,可說其中漢奸起了莫大作用。這範文程可說其心可誅,身為漢人不為自己國家出力,反而投身敵國,以殘同胞。後來豫親王多鐸囚禁範文程之妻,以行不法之事,這也是曆來漢奸不為主子所待見之惡行,因為在他們眼中漢奸賣主求榮,大節有虧,任誰也瞧他不起,隻是他們自己不覺得。雖然後來在多爾袞斡旋之下事態平息,可是此廝亦是為後人所唾棄,令其家族族人蒙羞!崇禎帝朱由檢見城破時便命周皇後和袁貴妃自行殉國,他又刀殺昭仁公主,砍傷坤興公主,之後在執事太監王承恩侍護之下在煤山以縊殉國,而不為賊所辱,逝年三十有四,帝之剛烈如此,天下悲哀,天地為之變色,乾坤之後便陷於倒懸之中,以至天下百姓陷於流離失所之中,命賤如狗,是為大悲哀!亦不知明亡是天數使然,抑或人為不得而知?
袁承天讓女孩子躲將起來,自己則端坐在大屋中,望著油燈,心中想著心事。病榻之上的女子將他們的說話聽得清清楚楚,心中著實感激這位少年公子,眼見他不一刻將自己易容成和女孩般容貌,燈下看去似乎猶有勝之,心中不禁感歎世間有這樣的標致的人兒,也便是如此讓得當今嘉慶皇帝結交袁承天,自喻自己與他之相遇亦是平生之幸事,亦如當年漢哀帝劉欣之與董覽也,都是姿容與世無出,人中龍鳳,是以嘉慶皇帝有言朕這一生決不殺袁兄弟,既使他對我不仁,我亦不能對他不義,這也是世間之莫逆之交誓同生死,不為其它!
袁承天自然心存感激,但是要說到銘感天思,隻怕卻也未必,因為他是袁門少主,現下雖然互不傷害,可是將來仇讎相對,未使不會兵戎相見,那時節也隻有拔劍相向,再無他選;誰教他是袁督師後人,而嘉慶皇帝又是和他們這些所謂的忤逆亂黨有不共戴天之仇!雖然現下天下看似承平,言論放開,似乎不會有康乾文字獄,但是他們依舊對漢人官員嚴加防範,怕他們心生叛逆,有亂國之心!——雖然嘉慶皇帝少年有為,可是他也決然不會放縱袁門和天下其它反清複明人士的行為,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天下隻是他們愛新覺羅氏的天下,是先祖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征戰打下來的,決然不可以毀在自己手上,否則自己是家族千古罪人,便如崇禎帝朱由檢身死是小,亡國亡天下是大!所以事情一碼歸一碼,對付亂黨他不會心慈手軟,曆來皇帝豈不都是這樣?猶如當年秦王李世民玄武門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以及十個侄子,可說推刃及氣,喋血禁門,毫無情義可言,所謂手足情深也隻不過虛心,而心窺天下九五之尊才是所想,為了天下不惜落殺兄害弟之惡名,皆是私心所起,古往今來,爭名奪利誰能例外,隻怕至聖先師和亞聖先師也未必能做到?可見人心永遠溝壑難填,世間看似繁華無限,實則罪惡淵藪!
忽然外麵有馬車聲響,看來這多鐸王爺的兒子多福安前來搶親。袁承天心道來得好。
木門一響,隻見多福安走進,見到袁承天也是一驚,因為燈下觀美人更見美豔動人。袁承天的易容術還是不落下陳,似乎比那女孩原本相貌猶有勝之!多福安將手下隨從在大屋之外,他看了一下病床上的婦人,對袁承天說:“你隨本少爺迴王府可比這強多了。你看這破屋爛瓦,晴天還可,一到陰天雨夜,四麵通風,讓人不能忍受。你也不必擔心你娘的病,我會派人送藥,待她好了再接進王府,——本來可以接進王府,隻是我阿瑪最忌家有病人,所以便不能夠,姑娘你可莫怪?”
袁承天心想:正好!如果他真的把這有病婦人接進王府,那可糟了,那姑娘便不可以和她娘親迴鄉下了!
在路上,多福安看著這美人如花的人心花怒放,口中哼著一首前人寫的詩: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迴嬌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他此時的心情說不出的快樂,隻因對於心儀鍾情的人天下誰不如是!所謂一見鍾情的盡有,隻是人家姑娘未必願意?
一路進入王府,馬車在一個僻靜的小院停下。多福安攜袁承天進了屋,喝退不相幹的人,隨手關門,笑嘻嘻道:“美人,現下無人,可不可以讓我一親芳澤!”袁承天心中實好笑,心想侍會有你好看。
多福安將鳳簾放下,便要安寢。袁承天左手二指倏出,點他大椎穴下方筋縮穴,讓他不能動彈,但可以說話。多福安不意出此意外,驚出一身冷汗,心道:這女孩看是柔弱,怎麽還是個武林中人不可?可是往日看她嬌滴滴,決然不像的模樣。袁承天見他滿心狐疑,便拿出易容人皮麵具,拭去脂粉,哈哈笑道:“多福安不想咱們今日又見,真是有緣的很啊!”多福安見是他便是白日間與自己動手的少年,而且當時自己落了下風,想想都氣惱,不想今夜他又壞自己的好事,將那女孩子藏匿起來,易容扮作她的模樣來消遣自己,想想都可惡之極!不由得氣衝腦門,喝道:“好小子,又是你壞本少爺的好事。你難道不生眼晴和耳朵,不知道我阿瑪是多鐸王爺麽?還不退避三舍,偏偏不知死活,要強自出頭,你這豈不是自對苦吃?”
袁承天見他一幅自以為是的模樣,心中便生厭惡,心想:你也隻不過是依仗祖上陰德,你阿瑪世襲王爺爵位,否則你恐怕還不如街上一乞丐——他們尚且可以自討生活,雖然艱辛可是他們卻是自食其力,不依仗父輩的盛名,雖然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可是他們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真英雄!世間所謂那些建功立業的帝王將相,也不過如是,隻是風雲際會,機緣巧合而已罷了,——否則這天下從來人材濟濟,豈但他是紫微星座,旁人卻不能?世間平凡中的人依舊不可以小覷——所謂:將相王侯,寧有種乎?這天下從來都在更迭變化,非是一成不變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是一人一姓之天下也!有時袁承天便想天下反清複明的人士是不是錯了?因為當今這位少年天子似乎比之那個崇禎帝朱由檢有過之而不及!他為人謙和,從來隱忍,做事從不過於鋒芒,也不剛愎自用,對天下庶民一視同仁,每有天災便令各州府縣有司衙門開倉賑濟天下窮苦百姓!他難道不比漢人皇帝強!他們的反清複明的事業便就真的對了麽?
多福安知出手非其敵手,便躍身出屋,喝令兵士刀出鞘,弓在弦,危機似乎一觸既發。袁承天見他似驚弓之鳥,便心中著實好笑,心想:有這必要麽?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多福安向一名侍衛道:“安引疾,你還不出手?王府養客三千,也要用在一時,還不將這賊子亂刀殺之?”這侍衛安引疾隻有奉令而為,世間有些事多是身不由己,吃了公門飯,隻有聽命於差,別無選擇,有時縱然殺錯了人,也是無法,世間事那有隨心所欲之時?
袁承天見了也不相怪,因為這安引疾侍衛麵皮黝黑,多是風吹日曬,衛護王府治安,平常看起來這職位也是威風的緊,可是誰又知其中多少辛酸和無奈?所謂:人生世間,誰人不苦?
安引疾見袁承天儒雅英俊,透著讓人敬佩的神氣,也許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有時人之交際便有天壤之別也!
多福安見這侍衛安引疾怔怔間不知想些什麽?不由氣惱,喝問道:“安侍衛為何抗命還不出手?”安引疾聽了,幌惚間從憶想中省來,更不答言,揮刀而上。袁承天側身躲過。安引疾見一刀走空,刀在手反撩向著袁承天的麵門削去,竟是十足的殺招,竟不留情!也許是多福安在旁,他亦不敢稍有懈怠,否則這差事便丟了,那麽一家的生計便無著落了?
袁承天知這安引疾也決非十惡不赦的惡人,隻是奉命所為,所以便不欲為難於他。風響,刀來,分明是殺招,袁承天心想:姑且饒他性命,下不為例。刀近麵門,袁承天頭往後仰,左手二指倏出夾住刀身,用上內力,喝聲“撤”。安引疾被一股無形的內力所挾製,身不由己地鬆手。刀入袁承天手中,斜睨之間隻見這多福安冷冷看著袁承天,眼光之中透著殺氣,仿佛與他是不世的仇人,是要殺之而後快,否則決難幹休。袁承天心想這一切的禍事始作俑者全是這多福安所為,甚是可惡,今日若讓他全身而退,公道何在?公理何在?
他想到此處,手中的刀向這多福安擲去,以示警告。多福安怎麽也未想到袁承天會向他發難,一時怔忡不知所以,竟而忘了躲避。刀去如風,從他發際射去,削去頭發,一時蓬鬆開來,狼狽不堪。雖未傷其性命,卻也嚇得他驚魂失措,一下子跌坐在地,身體抖個不停,那有適才王孫公子的衝天傲氣,這可真教此一時,彼一時,有時行為做事再莫過為己甚,因為懦弱不是人本性,總有衝天一怒為正義!
餘下侍衛便紛紛聚攏來,將多福安衛護其中,害怕他再受傷害。這時他見四下再無危險,便膽子又大了起來,喝令人眾弓上箭,要亂箭齊發將其射成刺蝟,方解心頭之恨,否則自己何以為人?從今而後豈不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他是越想越氣,分手奪過兵士手中一張弓,嗖嗖向袁承天射去,勢要奪其性命,方肯幹休。袁承天將這一切瞧在眼中,心想: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仁慈待人,別人視我為懦弱,實在可惡!難道世界從來弱肉強食,為善之人落個屍骸無存,十惡不赦的惡人卻逍遙法外,甚是可惡!今天我再一味仁慈,定當讓別人以為自己懦弱可欺!不行,仁慈隻能容讓那些為善的人,而不是錯將付與這些惡人,他打定主意,不再容讓,殺機又起,想想這百多年間滿清對漢人的統治從來沒有仁慈過,他們從來以為這天下隻是滿洲人的,其它人無權幹預,天下焉有是理!明亡之後多少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一年又一年,隻是不見家國恢複,徒有年年杜鵑啼血和淚流!亡國亡天下,誰的悲哀,誰的過失,亦是無法得知!正如葬花呤所雲: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這葬花吟哪裏是俚曲音樂,分明是葬我華夏萬千子民的不朽之悲歌!誰人參透,有人隻以為是兒女幽怨之辭,哪裏明白當時之事,崇禎帝朱由檢媒山以身殉國,當事之時,猶不可死,如若城下之盟,與其封王,而帝之不允,以至不可收拾,身死國滅,天下庶民蒙難!想象當時亂臣賊子,橫行無忌,以至蒼生倒懸,是可悲,亦是可憐!帝之剛烈,世之罕有!明亡朱明子孫多是命運悲慘,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不一刻,但聽花叢中簌簌聲響,隻見花木叢深處的地洞有一個小腦袋探出,眼晴轉動,發現無人便伸出前爪,向前而動。袁承天喜出望外,見它出洞,出手迅捷拿捏七寸。這六足龜蛇雖是世間至陰至毒之物,但是卻是天生膽小,一有動靜便縮入洞穴不再出現。袁承天聽師父趙相承說過這六足龜蛇的特性,所以怎能讓它逃脫,所以鉗製其身體七尺,讓它不能再行逃走。
這六足龜蛇豈能就範,嗞嗞吐著紅紅的毒信子,扭動身體,仿佛要擇人而噬。袁承天手上用勁一捏。這六足龜蛇受力不住,便嗒然命喪。袁了天讓人焚其蛇身,將其灰燼放在恭慈太後足底湧泉穴,用小細筒吹在傷痕處。又拿紙筆寫下一劑方藥:半枝蓮、白花蛇舌蛇、白銀花、各一兩二錢;白菊花、白芷、生地和重樓各五錢;赤芍藥和生大黃各六錢,各有一味去毒聖藥——天山雪蓮,要一兩半錢,可以事半功倍,隻是這藥世間罕有,因其生長在極寒苦寒之地,在其萬丈懸崖之石縫間隙,多有采藥人失足跌下懸崖而死,是以此藥更是世間罕有,一般藥鋪決少,也許皇宮大內禦藥房有此藥,袁承天如此想。——因為皇帝擁有四海,天下皆歸他所有,這味藥物豈能沒有?
嘉慶皇帝接過來看了看,說道:“這天山雪蓮原本有的,可惜日前被多鐸親王拿去,說是他的兒子中了毒,需要此一味中藥,少它不行,所以目下卻難!袁兄弟你再想他法?”袁承天道:“本來少這味草藥也行,隻是效果差了些,莫如在下以內功心法迫其毒液排出?——隻是這樣多為不妥。”嘉慶皇帝道:“從來你們漢人講究禮節大虧,什麽男女授受不親!在朕眼中真是無聊之至!隻要心中光明磊落,心無雜念又何妨?況且救人最為緊要,其它次之!”
袁承天知道這嘉慶皇帝最討厭儒家什麽貞節與忠孝仁義,因為那是迂不可及之事,是偽君子的行徑,這樣的行為也不知害死了多少無辜的人!他不再言語,便為恭慈太後運功去毒。恭慈太後將他們的一番談話聽個一清二楚,她本來不願別人為她去毒,況且又是男子,可是她轉念想自己怎麽也迂腐不堪起來了,還不如皇兒明白事情。她眼見這袁承天姿容俊逸,自己皇兒亦是不遑多讓,兩個少年人真是珠玉競輝,心中著實歡喜,心忖:皇帝如若由他輔佐,怕不芝蘭玉室,性情高雅,可以為良師益友也。
袁承天不敢目視這恭慈太後,隻是運功療毒,隱約覺得這恭慈太後雖已年屆中年,但是依舊是心蘭惠質,容華絕代,想像當年少女時更是國色天香,顛倒眾生的神仙女子。清心格格見袁大哥低眉垂眉,不敢仰視於這恭慈太後,心中想道:袁大哥,何時這樣對我?隻恨阿瑪和皇帝哥哥擅做主張,讓我下嫁給這海查布,想想都恨。這海查布粗俗無禮,怎堪比袁大哥人中龍鳳,儀表超俗,眉眼如畫,性情溫雅,實是世上中人無二,可是自己卻不能夠和他在一起,甚為憾事!想起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妃玉環的愛情故事,正所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嗨!清心格格輕輕歎息,感歎造化之弄人,世事之無常,誰又可以改變!握不住乾坤的手,歎不盡的離人恨,更有斬不盡的惡人頭!
過了半個時辰,隻見袁承天汗濕重衣。他長噓一口氣,輕身而去,不再迴頭。恭慈太後張口噴出烏黑之血,乃是這六足龜蛇之毒。忙有宮女上前拿金盂來盛。恭慈太後覺得心中煩惡去了許多,便覺饑餓。嘉慶皇帝喜出望外,忙命執事太監去禦膳房為太後做人參蓮子粥,以為太後食用。恭慈太後向嘉慶問道:“皇帝,這少年英俊不凡,卻是什麽人?”
嘉慶皇帝道:“迴太後,他乃是袁督師後人!”恭慈太後詫異道:“那個袁督師?”嘉慶皇帝一拍額頭,心道:“我怎麽如此糊塗。天下袁督師盡多,我不說明他的名字,太後又怎麽知曉。”他笑道:“便是那被崇禎皇帝朱由檢千刀萬剮的袁崇煥袁督師!”恭慈太後愰然大悟道:“原來是他!怪道我見這少年氣宇不凡,身姿卓約,仿佛二八好女,讓人不能自己!”嘉慶皇帝又道:“我很想與他情結金蘭,隻是人家未必便肯!”恭慈太後有些不高興,嗔道:“皇帝你富有四海,放眼天下皆是我王之土,難道以你之身份還不配於他交朋友?”嘉慶皇帝道:“非也,太後著實錯怪了他。他以反清複明為一生事業,也許盡如袁督師一般忠義千秋,是個英雄!”恭慈太後聽聞這少年心懷反清複明之誌,便有些不悅,慍怒道:“皇帝為何不緝拿於他,須知放虎歸山,必有後患,於危殆之時當判立決,否則禍及己身,以至發展於不可收拾之地步也。”
嘉慶皇帝道:“太後息怒,容兒臣迴稟。這少年袁承天心懷反清複明之誌向,然而於朕卻無害。他是個磊落的漢子,不是卑鄙小人,所以我不會殺他。與這樣的人為敵是件快心的事!如果世間沒有了他,豈不為憾事!昔年曹阿瞞說: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者皆棺中之枯骨,皆不足論。今者這袁兄弟氣量高雅,非常人可比,如果沒有了他,誰與我為對手。朕豈不寂寞?”恭慈太後心知這皇帝向來見識不入凡塵,入他法眼的人世無一人,今日他對袁承天讚譽有加,可見這少年人實有異於常人之處,否則皇帝斷然不會對他傾心有加,這也是世人通病,所謂英雄相惺,皆不為過。她心想:少年人心性由他去吧!他也不小了,也應該與臨親政,為國家黎民出一份力,自己也該放手,總不能事事躬親!讓皇帝曆練曆練,也未嚐不是件好事!恭慈太後知這皇兒心地純良,雖然有時做事也不近情理,可是那也是為人所迫,不得不為之,並非他心中所願。有時人生在世有多少事情可以隨心所欲,皆是不能!
嘉慶皇帝見恭慈太後吃了袁承天所開的湯藥,神情好轉,便與清心格格告退,迴轉乾清宮。他一迴來,便召見袁承天。袁承天久候在乾清宮,知道這嘉慶皇帝,還有事情,所以並未走開!
嘉慶皇帝道:“袁兄弟,朕總覺這件事哪裏不對!那幹西域獅子舞團恐怕尚未出京,仍在城中。”袁承天詫異道:“何以見得?”嘉慶道:“適才我聽守門士兵迴稟這些時日並未見到有奇裝異服的外人出城,所以他們一定還藏匿在城中,袁兄弟這任務交給你了,你莫讓我失望才好!”
袁承天見嘉慶皇帝殷切地看著自己,不知該如之何。這時清心格格說道:“袁大哥,天不早了!”袁承天正無由得脫,聽她這樣說話,便|向皇帝施禮告退。一出大內禁宮,來到長銜之上覺得心中所壓抑的情緒似乎被秋風一吹而散,神情說不出的輕鬆。隻是漫無頭緒地走,猛抬頭便見前麵一座宏大府邸是多隆阿將軍的將軍府,隻見府門前有八位親兵在值守,門口兩尊大石獅也是與眾不同,張牙舞爪,張著大囗,仿佛要擇人而食的樣子,看上去甚是可怖。
袁承天道:“格格將年府到了,咱們就此別過吧!”清心格格亦是依依不舍,可是又不能隨他而去。人生在事有多少事可以隨心所欲?
袁承天胡亂找了一家客棧住下,心中盤算該當如何查找這幹西域胡人獅子團。夜深沉,窗外寂無聲,看長街禁,亦有兵士持戈巡視,以衛京城治安。不知為何他無由想起白樂天的西涼伎這首詩,其間有詩曰:西涼伎,假麵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晴銀貼耳,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裏。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詞。……泣向獅子涕雙垂,涼州陷沒知不知。獅子迴頭向西望,哀吼一聲觀者悲!……人生亂世,性命至賤。想這白樂天生時,正逢安史之亂,世之亂時,十室九空,黎民塗炭。他見世事慘狀,詩歌多是由感而發!
袁承天心中忽然一動,想起在慈寧宮嘉慶皇帝說起那禦藥房的天山雪蓮幾日前為多鐸親王拿去,為他兒子醫病,覺得事有蹊蹺,多鐸王爺的兒子早不中毒,晚不中毒,偏偏在恭慈太後之前幾日,豈不可疑,再者這多鐸親王一向行事過為己甚,為人陰鷙,似乎還有不臣之心,這些也隻是坊間所傳,究竟有無誰也不知。因為他是嘉慶皇帝的皇叔,大行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有時見他行事過份,也隻有忍氣遷就,無由發作。
袁承天心想:索性明日晚間去多鐸王府一探,或有收獲,再者還要探究丘方絕幫被他們秘密關押在何處?不然心中終是難安。
次日,清晨袁承天走出客棧,心中想著心事,不覺來到城外西山,隻見行人不多,隻是寥寥無幾,天又下起細雨。袁承天出門時還是陽光杲杲,不意現在忽爾下起了雨,便四下觀看,隻見遠處的山岰處似有一座宮觀,因為遠所以也看不清名字。待他走進隻見寫著“玉清觀”,心中便亦明了此觀大殿之中定然供奉“玉清元始天王”。他四下觀中無人,亦無有執事道長和道童,甚是納罕,不明所以。他再仔細觀看,觀中一株千年銀杏樹,深秋時節葉子金黃,煞是好看,龐大的樹冠遮住了半個道觀的院子。
他走進大殿,隻見大殿供奉著玉清元始天王。但見他神相莊嚴,氣度雍容華貴,慈眉看著人間,他關懷天下蒼生,本不願眾生多受苦難,奈何世道如虎,人心不古,所謂洪水猛獸,率獸食人也!他正遲疑間,忽聽殿宇後邊傳來渾濁的咳嗽聲,隻見一位清瘦的道長走來,隻見他道冠在頭,瘦瘦的身軀,眼中卻是精光四射。道家從來亂世下山濟世為民,太平盛世守拙藏身,不顯名號,不爭虛名,隻為天下蒼生,不似別派名門正派人士沽名釣譽,惺惺作態,讓人作嘔!
袁承天一見道家人士便心生好感,因為同是玄門正宗中人,更因著他們共同有一個目標:為了天下眾生,便是舍生取義亦是在所不惜!
袁承天問這道長為何道觀清靜如斯,竟連個道童亦是沒有?這位道長長歎一口氣道:“那也是無法可想之事。現今皇帝信奉藏傳佛教和他們族人的薩滿教,對道家一派便不友善,多是打壓,因為道家是我們漢人的宗派,他們害怕信眾一多,對他們的統治多有威脅,實已便不待見。隻是道家從不將這俗物放在心上,和光同塵,心與天地同等,無為無爭才是大道。”袁承天聽這道長所說得確是有幾分道理:人生世間要那些虛名幹麽?還不如在世之時可以隨心,隻是世上幾人又能做到,便是富有四海的天子也未必能夠!
正在這時外麵有人喧嘩,有人走了進來,隻見為首是位公子,一看穿戴便自不凡,透著傲氣。他斜斜看了看袁承天,見他相貌出眾,不落下塵,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惱怒,喝道:“兀那小子,你沒長眼睛麽?本少爺駕到,還不躲開,莫不是找死?”袁承天心中有氣,便要出手。這玉清觀執事道長用手一握袁承天,低聲道:“稍安毋躁,何必與他一般見識!”袁承天心想也是,京畿之地多一事,便不在言語,轉身出了大殿,向後山走去。
豈料這少年公子不依不饒,隨後而至,斥道:“我問你話,你卻不說,分明瞧我不起!真是豈有此理,在王府之中還沒有敢如此不敬。”他揮拳向著袁承天後背打去。袁承天本不欲多惹事端,可是這位少年公子過為己甚,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不迴頭轉身,右足踢出,正是一式“魁星踢鬥”向著來拳而去。少年公子見袁承天這一腳勁風唿唿,著實不善,隻好收拳躍迴。這時他身後幾名親隨揮長刀一擁而上,向著袁承天後背招唿。袁承天心想:這幹人平常一定仗事欺人,今日撞在我手豈能饒他,索性恨恨教訓他們一番,記住以後如何做人!他想著此處,忽然轉身,施展“乾坤一指”指東打西,指西打東一時間將這些親隨打得哭爹喊娘,甚為狼狽。那少年公子大叫一聲,躍進圈內,手中多了護手鉤,向著袁承天頭腦摟去。
袁承天見勢心想有這樣的主人,難怪有這惡仆,今日一並打發了,以後也不為害人間。這少年公子一向養尊處優,又豈是袁承天的敵手,不過十招,便堪堪落於下鋒,眼見不濟,便要出乖露醜。他實在氣不過,大喝道:“著。”手中雙鉤脫手飛出,直向袁承天頭腦飛去,誓要奪其性命!袁承天豈能就範,頭腦後仰,腰弓曲如弓,雙腳紮地,一式鐵板腰的功夫,左右雙手倏出,拿住飛來的雙鉤把手。
少年公子見了也是出乎意外,怎麽也未料到眼見這個和自己年紀仿佛的少年武功如此了得,不由讚歎一聲,自己確實不如他,可是也不能長別人的誌氣而滅自己的威風,否則何以為人?
袁承天再要動手,那位道長說來說道:“天下眾生,皆有本未!與人為善,大道首善!惡者自惡,善者自善。”袁承天心下一想不錯,自己怎樣又意氣用事,多殺無益,這人似乎也無大惡,自己又何必多所殺傷,便不再出手。那少年公子見袁承天住手不前,以為他懼怕自己出身,有所畏懼,便更加有恃無恐道:“量你也不敢傷害小爺,我阿瑪可是多鐸王爺,在京城之中誰又該招惹於我?”
袁承天聽他自說是多鐸王爺的兒子,心中一動,心想:正好迫他說出丘幫主的下落,可是轉念一想不成,現在不是時機,青天白日,多有不便,莫如晚上王府刺探再相機行事,謂為不遲!這少年見袁承天臉色變幻之間,殺機一隱而沒,心中一顫,心想:自己何苦與他多所說話。他見袁承天不再行動,心想:此事不走,更待何時!他向手下隨從施個眼色,一幹人悄悄溜走。
袁承天見他們走遠,長歎一聲。那道長見他心事忡忡,知他所想,說道:“你是不是後悔放走他們?可是不放他們離開,難道還要出手殺了他們不成?須知上天有好生之德,眾生一律平等,能饒人處且饒人吧!”袁承天執手告別,總覺心中鬱悶,不知是何原故?
傍晚時分來到大柵欄街斜對麵的胡同,隻見梧桐木葉茂盛,遮天蔽日,一進胡同頓覺陰森可怖,正是天時正短時節,所以家家戶戶點燈,關門閉戶,因為新近京城宵禁,似乎害怕什麽仵逆之人禍亂京城,所以九門提督盧照林便奉命嚴查,一到晚上,街上便無行人。小戶人家從來畏懼害怕,所以早早關門閉戶,不再外出,害怕惹上無妄之災。天下的百姓多是如此,太平盛世猶可,倘若遇上那兵荒馬亂之時那人命便不如狗,所謂:寧做太平犬,莫為亂離人!有時人命真是不堪,猶如屈大均先生做《菜人哀》之詩,亂世之時生人竟可以鬻人與菜,千古皆是如此,後唐黃巢動亂更是十室九空,百無一人,士兵更是以吃人為糧,自古史記中屢見不鮮!正所謂:蒼茫大地任沉浮,生平行止難定論!皆說黃巢是英雄!爾是英雄誰是賊?
袁承天頭腦中想著晚間如何行事,想那多鐸王府自上次自己刺探之後定會嚴加防範,不知那晚晴側福晉是否受到牽連,以多鐸王爺的暴戾性情,未使不會對晚晴側福晉嚴加鞭笞,那樣一來自己豈不是罪大莫焉?自己何苦連累於她?想這晚晴側福晉如花女子受那無端苦楚便覺心中不安!
一間大屋傳出嚶嚶的哭聲,柔弱如女子,似乎淒慘時又哽咽,聽得人也心碎,可見這女孩定是遇著悲慘的事,否則何以至此?袁承天雖一身肝膽,可是內心卻是柔弱,見不得人間疾苦!他聽那女子哭聲悲慘,便要一探究竟。他側身而來,隻見這是個深深院落,雖是深秋,依舊有夜來香的花香四溢,讓人心中清醒。
大屋簡陋至極,隻見一位女孩正自哭泣,神情說不出可憐。隻見她伏在大床上痛哭,床上似有病人,亦有唿吸之聲,未必便死。袁承天又嗅到屋中有濃重的湯藥味,隻是這湯藥一聞便知是劣等藥材,不是上等草材,更別說中等藥材,可見這戶人家已是艱難度日,在苦難中討生活!他鼻子一酸,禁不住落下淚來,感歎世上苦難良多,何日是太平盛世?
他見那女孩子哭個不休,心下不忍,便推門走進。那女孩子年已及笄,容貌秀麗,忽見有陌生人進屋,先是一驚,待看清來人不似惡人,是個少年,滿臉正義,眉宇間透著浩然正氣,驚慌的人這才安定下來。
袁承天道:“姑娘莫怕,我不是歹人,你因何哭泣?是有人欺侮你?抑或為生活所迫?”那女孩道:“兩者皆有之!”袁承天詫異道:“怎麽?”女孩又道:“床上是我娘親,得寒毒,久治不愈似乎要……”她說到此處,不能自禁,幾乎又要哭起來。袁承天道:“姑娘且住,聽我一言,你慢慢說給我聽好麽?”女孩見他說話誠懇便點點頭道:“我娘得病本來就是厄運,誰料多鐸王爺的公子多福安見到我,便要納我入王府。我知道這多鐸王爺素來行事狠毒,過為己甚,為禍天下。當今天子亦耐何不得他,因為他是大行皇帝的兄弟,亦是當今天子的皇叔,所以朝中無人敢攖其鋒,便是和碩親王和多隆阿將軍亦是退避三舍,是以他便有恃無恐,不把別人瞧在眼中。這已是天下所知的事,更有傳聞他王府之中藏著精心操練的死士,似乎欲有軌之事,隻是天下盡知,隻瞞著皇帝一人。”袁承天聽這女孩子一番話,確是中肯又不失偏頗,隻是她太小看這嘉慶皇帝了。這少年皇帝看似懦弱不爭,實則隱忍有大智慧,所謂:臥薪嚐膽,十年報仇不晚,何必急在時。小不忍則亂大謀,從來做大事者平常不露鋒芒,隻侍風雲際會便如那大鵬展翅,一飛衝天,直上九重天,震爍乾坤!
袁承天問這女孩這多福安是否今夜又來搶她入府。女孩低頭點是。袁承天心中一喜,計上心來,心想:如行此計,非但可以解救這身世可憐的女孩,更加可以不廢吹灰之力進入多繹王府,探聽丘方絕幫主關押何處,這真是一石鳥。袁承天想到此處不由笑了起來。女孩見他麵色詭異,不知所想,便問道:“你為什麽笑?現在人家都急死了,你還在笑?”袁承天見女孩錯會了意,便道:“你莫生嗔,今晚我易容代你去王府再會一會這多福安。我給你寫一劑草藥,包管三劑見效,姑娘你還是和你娘親迴到鄉下,不要住此地了。雖然這是首善之地,但是不是窮人該待的地方,你還迴鄉下吧!”女孩想想他說得不錯,還是鄉下好些。
袁承天讓她躲起來,自己易容她的麵目,這還不是手到擒來,本來他就麵目俊美,異於常人,否則在昆侖派時趙碧兒便傾心於他而不能自拔,而後與清心格格邂逅相遇,更是讓格格難舍難離,不因他之英俊飄逸,更兼凜然正氣為世人所不有。世間英俊少年盡有,可是這塵世之上隻有一個袁承天,不會有第二個;便如當年鎮守遼東的袁督師,世間也隻有一個袁督師,不會有第二個;更如少年有為的一代皇帝朱由檢,起於危亡之秋,外有後金之人皇太極作亂,內有亂黨為禍不休,但他勵精圖誌,握伐乾坤,出道既巔峰,扼魏閹於朝廷,流放途中驚懼畏罪而投環於死。(其實以當時之事而言,少年皇帝朱由檢是大有可為,完全有能力挽大廈於將傾,隻是後來其昏招迭出,被那些文死諫武死戰的那些沽名釣譽的官員所鉗製,屢屢錯失良機,又中皇太極離間計,錯殺袁崇煥,自此而後滿洲人無所顧忌,又佐以明朝投降的文官武將相助,以摧枯拉朽之勢入主中土,其間漢人範文程可說對滿洲人入主中原居功至偉,因為當事之時,滿洲人不過幾十萬之眾,而漢人則多出何止百倍!而範文程則力諫,可說極盡忠心之能事,這也是曆來國危家亡之時漢奸層出不窮,效力於異族,甘為奴役而四處奔走。範文程力諫多爾袞言道:辱其妻女忍,掘其墳塚忍,毀其大屋者忍,殺其族人者忍,此等民族何其懼哉。多爾袞幡然醒悟,便率區區幾十萬滿洲人而征服於漢人天下,可說其中漢奸起了莫大作用。這範文程可說其心可誅,身為漢人不為自己國家出力,反而投身敵國,以殘同胞。後來豫親王多鐸囚禁範文程之妻,以行不法之事,這也是曆來漢奸不為主子所待見之惡行,因為在他們眼中漢奸賣主求榮,大節有虧,任誰也瞧他不起,隻是他們自己不覺得。雖然後來在多爾袞斡旋之下事態平息,可是此廝亦是為後人所唾棄,令其家族族人蒙羞!崇禎帝朱由檢見城破時便命周皇後和袁貴妃自行殉國,他又刀殺昭仁公主,砍傷坤興公主,之後在執事太監王承恩侍護之下在煤山以縊殉國,而不為賊所辱,逝年三十有四,帝之剛烈如此,天下悲哀,天地為之變色,乾坤之後便陷於倒懸之中,以至天下百姓陷於流離失所之中,命賤如狗,是為大悲哀!亦不知明亡是天數使然,抑或人為不得而知?
袁承天讓女孩子躲將起來,自己則端坐在大屋中,望著油燈,心中想著心事。病榻之上的女子將他們的說話聽得清清楚楚,心中著實感激這位少年公子,眼見他不一刻將自己易容成和女孩般容貌,燈下看去似乎猶有勝之,心中不禁感歎世間有這樣的標致的人兒,也便是如此讓得當今嘉慶皇帝結交袁承天,自喻自己與他之相遇亦是平生之幸事,亦如當年漢哀帝劉欣之與董覽也,都是姿容與世無出,人中龍鳳,是以嘉慶皇帝有言朕這一生決不殺袁兄弟,既使他對我不仁,我亦不能對他不義,這也是世間之莫逆之交誓同生死,不為其它!
袁承天自然心存感激,但是要說到銘感天思,隻怕卻也未必,因為他是袁門少主,現下雖然互不傷害,可是將來仇讎相對,未使不會兵戎相見,那時節也隻有拔劍相向,再無他選;誰教他是袁督師後人,而嘉慶皇帝又是和他們這些所謂的忤逆亂黨有不共戴天之仇!雖然現下天下看似承平,言論放開,似乎不會有康乾文字獄,但是他們依舊對漢人官員嚴加防範,怕他們心生叛逆,有亂國之心!——雖然嘉慶皇帝少年有為,可是他也決然不會放縱袁門和天下其它反清複明人士的行為,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天下隻是他們愛新覺羅氏的天下,是先祖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征戰打下來的,決然不可以毀在自己手上,否則自己是家族千古罪人,便如崇禎帝朱由檢身死是小,亡國亡天下是大!所以事情一碼歸一碼,對付亂黨他不會心慈手軟,曆來皇帝豈不都是這樣?猶如當年秦王李世民玄武門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以及十個侄子,可說推刃及氣,喋血禁門,毫無情義可言,所謂手足情深也隻不過虛心,而心窺天下九五之尊才是所想,為了天下不惜落殺兄害弟之惡名,皆是私心所起,古往今來,爭名奪利誰能例外,隻怕至聖先師和亞聖先師也未必能做到?可見人心永遠溝壑難填,世間看似繁華無限,實則罪惡淵藪!
忽然外麵有馬車聲響,看來這多鐸王爺的兒子多福安前來搶親。袁承天心道來得好。
木門一響,隻見多福安走進,見到袁承天也是一驚,因為燈下觀美人更見美豔動人。袁承天的易容術還是不落下陳,似乎比那女孩原本相貌猶有勝之!多福安將手下隨從在大屋之外,他看了一下病床上的婦人,對袁承天說:“你隨本少爺迴王府可比這強多了。你看這破屋爛瓦,晴天還可,一到陰天雨夜,四麵通風,讓人不能忍受。你也不必擔心你娘的病,我會派人送藥,待她好了再接進王府,——本來可以接進王府,隻是我阿瑪最忌家有病人,所以便不能夠,姑娘你可莫怪?”
袁承天心想:正好!如果他真的把這有病婦人接進王府,那可糟了,那姑娘便不可以和她娘親迴鄉下了!
在路上,多福安看著這美人如花的人心花怒放,口中哼著一首前人寫的詩: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迴嬌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他此時的心情說不出的快樂,隻因對於心儀鍾情的人天下誰不如是!所謂一見鍾情的盡有,隻是人家姑娘未必願意?
一路進入王府,馬車在一個僻靜的小院停下。多福安攜袁承天進了屋,喝退不相幹的人,隨手關門,笑嘻嘻道:“美人,現下無人,可不可以讓我一親芳澤!”袁承天心中實好笑,心想侍會有你好看。
多福安將鳳簾放下,便要安寢。袁承天左手二指倏出,點他大椎穴下方筋縮穴,讓他不能動彈,但可以說話。多福安不意出此意外,驚出一身冷汗,心道:這女孩看是柔弱,怎麽還是個武林中人不可?可是往日看她嬌滴滴,決然不像的模樣。袁承天見他滿心狐疑,便拿出易容人皮麵具,拭去脂粉,哈哈笑道:“多福安不想咱們今日又見,真是有緣的很啊!”多福安見是他便是白日間與自己動手的少年,而且當時自己落了下風,想想都氣惱,不想今夜他又壞自己的好事,將那女孩子藏匿起來,易容扮作她的模樣來消遣自己,想想都可惡之極!不由得氣衝腦門,喝道:“好小子,又是你壞本少爺的好事。你難道不生眼晴和耳朵,不知道我阿瑪是多鐸王爺麽?還不退避三舍,偏偏不知死活,要強自出頭,你這豈不是自對苦吃?”
袁承天見他一幅自以為是的模樣,心中便生厭惡,心想:你也隻不過是依仗祖上陰德,你阿瑪世襲王爺爵位,否則你恐怕還不如街上一乞丐——他們尚且可以自討生活,雖然艱辛可是他們卻是自食其力,不依仗父輩的盛名,雖然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可是他們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真英雄!世間所謂那些建功立業的帝王將相,也不過如是,隻是風雲際會,機緣巧合而已罷了,——否則這天下從來人材濟濟,豈但他是紫微星座,旁人卻不能?世間平凡中的人依舊不可以小覷——所謂:將相王侯,寧有種乎?這天下從來都在更迭變化,非是一成不變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是一人一姓之天下也!有時袁承天便想天下反清複明的人士是不是錯了?因為當今這位少年天子似乎比之那個崇禎帝朱由檢有過之而不及!他為人謙和,從來隱忍,做事從不過於鋒芒,也不剛愎自用,對天下庶民一視同仁,每有天災便令各州府縣有司衙門開倉賑濟天下窮苦百姓!他難道不比漢人皇帝強!他們的反清複明的事業便就真的對了麽?
多福安知出手非其敵手,便躍身出屋,喝令兵士刀出鞘,弓在弦,危機似乎一觸既發。袁承天見他似驚弓之鳥,便心中著實好笑,心想:有這必要麽?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多福安向一名侍衛道:“安引疾,你還不出手?王府養客三千,也要用在一時,還不將這賊子亂刀殺之?”這侍衛安引疾隻有奉令而為,世間有些事多是身不由己,吃了公門飯,隻有聽命於差,別無選擇,有時縱然殺錯了人,也是無法,世間事那有隨心所欲之時?
袁承天見了也不相怪,因為這安引疾侍衛麵皮黝黑,多是風吹日曬,衛護王府治安,平常看起來這職位也是威風的緊,可是誰又知其中多少辛酸和無奈?所謂:人生世間,誰人不苦?
安引疾見袁承天儒雅英俊,透著讓人敬佩的神氣,也許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有時人之交際便有天壤之別也!
多福安見這侍衛安引疾怔怔間不知想些什麽?不由氣惱,喝問道:“安侍衛為何抗命還不出手?”安引疾聽了,幌惚間從憶想中省來,更不答言,揮刀而上。袁承天側身躲過。安引疾見一刀走空,刀在手反撩向著袁承天的麵門削去,竟是十足的殺招,竟不留情!也許是多福安在旁,他亦不敢稍有懈怠,否則這差事便丟了,那麽一家的生計便無著落了?
袁承天知這安引疾也決非十惡不赦的惡人,隻是奉命所為,所以便不欲為難於他。風響,刀來,分明是殺招,袁承天心想:姑且饒他性命,下不為例。刀近麵門,袁承天頭往後仰,左手二指倏出夾住刀身,用上內力,喝聲“撤”。安引疾被一股無形的內力所挾製,身不由己地鬆手。刀入袁承天手中,斜睨之間隻見這多福安冷冷看著袁承天,眼光之中透著殺氣,仿佛與他是不世的仇人,是要殺之而後快,否則決難幹休。袁承天心想這一切的禍事始作俑者全是這多福安所為,甚是可惡,今日若讓他全身而退,公道何在?公理何在?
他想到此處,手中的刀向這多福安擲去,以示警告。多福安怎麽也未想到袁承天會向他發難,一時怔忡不知所以,竟而忘了躲避。刀去如風,從他發際射去,削去頭發,一時蓬鬆開來,狼狽不堪。雖未傷其性命,卻也嚇得他驚魂失措,一下子跌坐在地,身體抖個不停,那有適才王孫公子的衝天傲氣,這可真教此一時,彼一時,有時行為做事再莫過為己甚,因為懦弱不是人本性,總有衝天一怒為正義!
餘下侍衛便紛紛聚攏來,將多福安衛護其中,害怕他再受傷害。這時他見四下再無危險,便膽子又大了起來,喝令人眾弓上箭,要亂箭齊發將其射成刺蝟,方解心頭之恨,否則自己何以為人?從今而後豈不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他是越想越氣,分手奪過兵士手中一張弓,嗖嗖向袁承天射去,勢要奪其性命,方肯幹休。袁承天將這一切瞧在眼中,心想: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仁慈待人,別人視我為懦弱,實在可惡!難道世界從來弱肉強食,為善之人落個屍骸無存,十惡不赦的惡人卻逍遙法外,甚是可惡!今天我再一味仁慈,定當讓別人以為自己懦弱可欺!不行,仁慈隻能容讓那些為善的人,而不是錯將付與這些惡人,他打定主意,不再容讓,殺機又起,想想這百多年間滿清對漢人的統治從來沒有仁慈過,他們從來以為這天下隻是滿洲人的,其它人無權幹預,天下焉有是理!明亡之後多少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一年又一年,隻是不見家國恢複,徒有年年杜鵑啼血和淚流!亡國亡天下,誰的悲哀,誰的過失,亦是無法得知!正如葬花呤所雲: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這葬花吟哪裏是俚曲音樂,分明是葬我華夏萬千子民的不朽之悲歌!誰人參透,有人隻以為是兒女幽怨之辭,哪裏明白當時之事,崇禎帝朱由檢媒山以身殉國,當事之時,猶不可死,如若城下之盟,與其封王,而帝之不允,以至不可收拾,身死國滅,天下庶民蒙難!想象當時亂臣賊子,橫行無忌,以至蒼生倒懸,是可悲,亦是可憐!帝之剛烈,世之罕有!明亡朱明子孫多是命運悲慘,流離失所,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