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亭背著雙手,淡然地邁著四方步,亦步亦趨,慢而穩的向廳堂上走去。在他背後留下的,是從堂下賓客口中傳來的無數讚譽之詞。
“這,這真是好功夫,世所罕見!看的我眼花繚亂的。”
“何止何止,我可從沒見過,耍一套功夫的同時,還能在地上寫詩、作畫的?”
“嗯,若是給我筆墨紙硯,我倒是勉強可以試試…要是給我刀劍麽,怕是用一整天,也是萬難!”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我看他八成就是某位閑雲野鶴的青城派老前輩,沒跑,絕對沒跑了!”
“老王,你瞧瞧這字,蒼勁有力,顏筋柳骨,實屬上成之作呀!”
眾人圍著地上留下的圖文,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其中十之有九都是溢美之詞,唯有一成左右的江湖女傑,是在熱烈的討論著其他話題:那江遊散人,到底是如何做到這般駐顏有術?不知一會兒宴席散場,能否有機會向他討教討教?
左丘亭聞聽這些不絕於耳的讚許之聲,麵不改色,仍是老成持重的邁上台階,步入廳堂之內。殊不知,此刻他的心中,有如翻江倒海一般,既有生怕被人瞧出破綻的忐忑,又有大概瞞過青城派之人的慶幸。
廳上的大部分貴客,都知道這“江遊散人”的名號,是左丘亭杜撰的。但這一手左右開弓的雙劍功夫,卻是實打實的。尤其這套武功,是這莊中任何人,都不曾見過的招式。既能打的青城派高手難以招架,又能在地麵上留下完整的圖畫、詩文,當真可謂玄妙至極,令人生畏。
此刻的文韻,麵上帶著些得意之色,她捏了捏左丘亭的肩膀,將他輕輕推進了廳內。二人尋了自己的位子坐下,見外麵的人再不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後,左丘亭方才長出一口氣道:“姑姑,當真的能騙的過他們嗎?小侄可是盡全力了。”
文韻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說:“你慌個什麽勁兒?我出的主意,你有什麽可擔心的?安心歇一會吧!”
不少廳中的豪俠,此刻也都紛紛圍籠上來,就連與文韻好似有過些不愉快的劉女俠,也側身站在人群外圍,眼睛隨不向裏麵觀瞧,耳朵卻豎起來很高,默默的聽著。
“左丘少俠…剛才你那功夫當真耍的好看。難不成真是那失傳多年的太乙伏魔劍法?”譚芷桐一臉的興奮,剛要大聲問話,卻發現自己被舅父劉師曠按肩膀,方才壓低了些聲音問道。
“哪裏哪裏,其實剛才在下用的並非是…”左丘亭連連擺手,剛準備和盤托出,就被文韻一把攔了下來。隻聽她輕蔑一笑道:“小丫頭,你想知道嗎?”
譚芷桐點頭如搗蒜,一副極為好奇的模樣。不少周遭的武林人士,也都紛紛投來類似的目光。
“告訴你倒也沒什麽關係,但我們姑侄倆這一次,可全都是為了你們琴劍山莊。怎的,貴派就讓你一個小姑娘前來問話啊?”文韻環顧四周,目光不由的落在譚芷桐的母親——劉女俠的麵上。
那劉女俠見了,麵上一紅,卻不迴應。她捏了一把兄長劉師曠,衝他翻了一個白眼。劉師曠立時會意,趕忙抱著拳上前道:“有勞文韻姑娘和左丘少俠費心了。少俠武功之高,真是令老夫長了許多見識。莫非少俠與青城派,真的有些淵源不成?”
文韻見自己成功嗆到了劉女俠,即便對方沒站出來接話,卻也覺得自己麵上有光。她得意的拍了拍左丘亭,示意他但說無妨。
左丘亭連忙向劉師曠迴禮,又變迴了之前那個謙遜有禮的樣子,對眾人言道:“在下哪裏會什麽太乙伏魔劍法。不過是仰仗著姑姑的名氣,鑽了對方心裏的空子罷了。”
說罷左丘亭忽又轉頭,看向鑄劍山莊少莊主餘羨淵道:“也多虧了餘少莊主的這把神兵利刃,若不是剛才輕鬆砍斷雲弈子的配件,對方恐怕不會這般容易上當!”說著,左丘亭雙手奉上那柄利刃,歸還給餘羨淵。
餘羨淵一反常態,他發自肺腑的笑了笑,雙手接過劍道:“並非是兵刃之功,左丘兄武藝超群,玄妙至極,竟能在地上留下如此雅景,換做是誰,都是要佩服得緊的。既然左丘兄用的不是伏魔劍法,不知能否告知我等,那獨特的招式,到底是何種武功?大家都好奇的緊呐。”
左丘亭見餘羨淵如此問他,也不願再賣關子。他略顯青澀的一笑道:“各位應都聽說過忘憂村吧?就是文韻姑姑所住的那個忘憂村。”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一臉期待的望著左丘亭,等著他繼續給大家解釋。
“忘憂村裏除了文韻姑姑,還有其他六位武林前輩。其中有兩位前輩,一人善書法,人稱‘翰墨’先生,另一位則善畫作,人稱‘丹青’前輩。兩位前輩傳授給我許多書法與繪畫的本領,在下受益匪淺”
說道“翰墨”與“丹青”,堂上有不少人都表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多年以前,此二人也是武林中的一代風流人物,隻是後來隱居山林,甚少拋頭露麵,知道二人名號的人,越來越少了。
“所以,老夫若沒猜錯的話,少俠剛才用的,乃是‘翰墨’先生與‘丹青’前輩從書法與繪畫中所領悟到的獨門武功吧?“劉師曠會心一笑道。
”正是,晚輩所施展的,正是翰墨先生的‘筆歎三絕’與丹青前輩的‘驟雨潑墨’。不過在下學藝不精,未能展現這兩套武藝的真正精髓。”左丘亭說到這裏,突的心底翻出一陣莫名的恐懼。誠然,忘憂村是左丘亭平日裏最喜歡去的地方,不過談到這幾位“師傅”,難免想到自己少年時,被逼著學藝的“慘痛”經曆。
從繪畫與書法中領悟出的武功,本就少有。江湖中雖有不少人使用判官筆作為兵器,但那判官筆並非是真的毛筆,而是一種大小相仿的鐵質或木質鈍器,專攻點穴罷了。
翰墨與丹青的武藝,則是真實來源於藝術的。這兩種功法,蘊藝於武、表武如藝,自二人退隱之後,江湖上再也難見。左丘亭方才,正是以寶劍、折扇為筆,施展出來這兩種罕見功法與那雲弈子切磋,占了個對方不知的先機;之後又在地上留下道家詩文與八卦圖畫,搞得玄之又玄,唬的眾人信以為真。
左丘亭言畢,剛要端起茶杯,忽然瞧見一旁的文韻,正用嚴厲的目光掃視著自己,連忙放下手中茶杯,補充道:“先前在下勝了常健,實屬僥幸。若非姑姑教我以此法去迷惑那雲弈子,恐怕早早的便要露出馬腳,敗下陣來了。”
眾人聽了左丘亭的解釋,都是撫掌稱道,就連一直沒有正眼瞧向這邊的劉女俠,也不禁連連頷首。之後她又偷偷地拽了拽劉師曠的衣袖。
劉師曠見妹妹瘋狂向自己示意,些不好意思再言,可他思來想去,最終仍是厚著臉皮,沉聲道:“左丘少俠觸類旁通,令人佩服;文韻仙姑運籌帷幄,更加令人驚歎!二位暫時幫老朽按下這根梁子,老夫不勝感激,不過…這之後嘛…”
“這,這真是好功夫,世所罕見!看的我眼花繚亂的。”
“何止何止,我可從沒見過,耍一套功夫的同時,還能在地上寫詩、作畫的?”
“嗯,若是給我筆墨紙硯,我倒是勉強可以試試…要是給我刀劍麽,怕是用一整天,也是萬難!”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我看他八成就是某位閑雲野鶴的青城派老前輩,沒跑,絕對沒跑了!”
“老王,你瞧瞧這字,蒼勁有力,顏筋柳骨,實屬上成之作呀!”
眾人圍著地上留下的圖文,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其中十之有九都是溢美之詞,唯有一成左右的江湖女傑,是在熱烈的討論著其他話題:那江遊散人,到底是如何做到這般駐顏有術?不知一會兒宴席散場,能否有機會向他討教討教?
左丘亭聞聽這些不絕於耳的讚許之聲,麵不改色,仍是老成持重的邁上台階,步入廳堂之內。殊不知,此刻他的心中,有如翻江倒海一般,既有生怕被人瞧出破綻的忐忑,又有大概瞞過青城派之人的慶幸。
廳上的大部分貴客,都知道這“江遊散人”的名號,是左丘亭杜撰的。但這一手左右開弓的雙劍功夫,卻是實打實的。尤其這套武功,是這莊中任何人,都不曾見過的招式。既能打的青城派高手難以招架,又能在地麵上留下完整的圖畫、詩文,當真可謂玄妙至極,令人生畏。
此刻的文韻,麵上帶著些得意之色,她捏了捏左丘亭的肩膀,將他輕輕推進了廳內。二人尋了自己的位子坐下,見外麵的人再不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後,左丘亭方才長出一口氣道:“姑姑,當真的能騙的過他們嗎?小侄可是盡全力了。”
文韻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說:“你慌個什麽勁兒?我出的主意,你有什麽可擔心的?安心歇一會吧!”
不少廳中的豪俠,此刻也都紛紛圍籠上來,就連與文韻好似有過些不愉快的劉女俠,也側身站在人群外圍,眼睛隨不向裏麵觀瞧,耳朵卻豎起來很高,默默的聽著。
“左丘少俠…剛才你那功夫當真耍的好看。難不成真是那失傳多年的太乙伏魔劍法?”譚芷桐一臉的興奮,剛要大聲問話,卻發現自己被舅父劉師曠按肩膀,方才壓低了些聲音問道。
“哪裏哪裏,其實剛才在下用的並非是…”左丘亭連連擺手,剛準備和盤托出,就被文韻一把攔了下來。隻聽她輕蔑一笑道:“小丫頭,你想知道嗎?”
譚芷桐點頭如搗蒜,一副極為好奇的模樣。不少周遭的武林人士,也都紛紛投來類似的目光。
“告訴你倒也沒什麽關係,但我們姑侄倆這一次,可全都是為了你們琴劍山莊。怎的,貴派就讓你一個小姑娘前來問話啊?”文韻環顧四周,目光不由的落在譚芷桐的母親——劉女俠的麵上。
那劉女俠見了,麵上一紅,卻不迴應。她捏了一把兄長劉師曠,衝他翻了一個白眼。劉師曠立時會意,趕忙抱著拳上前道:“有勞文韻姑娘和左丘少俠費心了。少俠武功之高,真是令老夫長了許多見識。莫非少俠與青城派,真的有些淵源不成?”
文韻見自己成功嗆到了劉女俠,即便對方沒站出來接話,卻也覺得自己麵上有光。她得意的拍了拍左丘亭,示意他但說無妨。
左丘亭連忙向劉師曠迴禮,又變迴了之前那個謙遜有禮的樣子,對眾人言道:“在下哪裏會什麽太乙伏魔劍法。不過是仰仗著姑姑的名氣,鑽了對方心裏的空子罷了。”
說罷左丘亭忽又轉頭,看向鑄劍山莊少莊主餘羨淵道:“也多虧了餘少莊主的這把神兵利刃,若不是剛才輕鬆砍斷雲弈子的配件,對方恐怕不會這般容易上當!”說著,左丘亭雙手奉上那柄利刃,歸還給餘羨淵。
餘羨淵一反常態,他發自肺腑的笑了笑,雙手接過劍道:“並非是兵刃之功,左丘兄武藝超群,玄妙至極,竟能在地上留下如此雅景,換做是誰,都是要佩服得緊的。既然左丘兄用的不是伏魔劍法,不知能否告知我等,那獨特的招式,到底是何種武功?大家都好奇的緊呐。”
左丘亭見餘羨淵如此問他,也不願再賣關子。他略顯青澀的一笑道:“各位應都聽說過忘憂村吧?就是文韻姑姑所住的那個忘憂村。”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一臉期待的望著左丘亭,等著他繼續給大家解釋。
“忘憂村裏除了文韻姑姑,還有其他六位武林前輩。其中有兩位前輩,一人善書法,人稱‘翰墨’先生,另一位則善畫作,人稱‘丹青’前輩。兩位前輩傳授給我許多書法與繪畫的本領,在下受益匪淺”
說道“翰墨”與“丹青”,堂上有不少人都表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多年以前,此二人也是武林中的一代風流人物,隻是後來隱居山林,甚少拋頭露麵,知道二人名號的人,越來越少了。
“所以,老夫若沒猜錯的話,少俠剛才用的,乃是‘翰墨’先生與‘丹青’前輩從書法與繪畫中所領悟到的獨門武功吧?“劉師曠會心一笑道。
”正是,晚輩所施展的,正是翰墨先生的‘筆歎三絕’與丹青前輩的‘驟雨潑墨’。不過在下學藝不精,未能展現這兩套武藝的真正精髓。”左丘亭說到這裏,突的心底翻出一陣莫名的恐懼。誠然,忘憂村是左丘亭平日裏最喜歡去的地方,不過談到這幾位“師傅”,難免想到自己少年時,被逼著學藝的“慘痛”經曆。
從繪畫與書法中領悟出的武功,本就少有。江湖中雖有不少人使用判官筆作為兵器,但那判官筆並非是真的毛筆,而是一種大小相仿的鐵質或木質鈍器,專攻點穴罷了。
翰墨與丹青的武藝,則是真實來源於藝術的。這兩種功法,蘊藝於武、表武如藝,自二人退隱之後,江湖上再也難見。左丘亭方才,正是以寶劍、折扇為筆,施展出來這兩種罕見功法與那雲弈子切磋,占了個對方不知的先機;之後又在地上留下道家詩文與八卦圖畫,搞得玄之又玄,唬的眾人信以為真。
左丘亭言畢,剛要端起茶杯,忽然瞧見一旁的文韻,正用嚴厲的目光掃視著自己,連忙放下手中茶杯,補充道:“先前在下勝了常健,實屬僥幸。若非姑姑教我以此法去迷惑那雲弈子,恐怕早早的便要露出馬腳,敗下陣來了。”
眾人聽了左丘亭的解釋,都是撫掌稱道,就連一直沒有正眼瞧向這邊的劉女俠,也不禁連連頷首。之後她又偷偷地拽了拽劉師曠的衣袖。
劉師曠見妹妹瘋狂向自己示意,些不好意思再言,可他思來想去,最終仍是厚著臉皮,沉聲道:“左丘少俠觸類旁通,令人佩服;文韻仙姑運籌帷幄,更加令人驚歎!二位暫時幫老朽按下這根梁子,老夫不勝感激,不過…這之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