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客之中,其實也是有人了解的。說起來,這青城派的功夫,並不重花樣,而是講求化繁而簡,尤其要求一擊置地。不論是鬆峰劍法,還是天遁劍,都是隻有區區九路。與其他門派,動輒十幾、幾十路的劍法相比,可謂是少之又少。
所以,青城派的劍法,第一招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招,甚至可能是使出的唯一一招。據說當年東瀛國的很多遣唐使來華見識過多路武功技藝,對青城派的劍法尤為欽佩。等到將這一招製敵的武學思路帶迴國去,方才有了那為人稱道的“一刀流”。
若對方急於出劍,常健定不會把對方放在眼裏。因為他知道,青城派的劍法,看中的是時機,貿然出手,可不是師門傳承的武功精髓。不過看那左丘亭也如自己一般,隻是伺機而動,常健心中又多了幾分急躁。
左丘亭此刻同樣有些緊張,他雖聽師父說過,這青城派“敵不動,我不動”的武學宗旨,但瞧見對方絲毫沒有出手的意思,自己也不敢隨便進招,畢竟不知對方實力底細,不想先出招落了下風,故隻好一遍一遍地在心中推演自己所會的青城劍招。
終於,常健先從內心的天人交戰中跳脫出來。他等的時間夠久了,心想對方若真是自己前輩,功力自然在自己之上。這麽久都不出手,極有可能是忌憚自己,若真是這樣,那對方並非是真的在尋找時機,不過是拖延時間罷了。
他出手了!常健腳不離地,緩緩向前挪動著,挪動到他認為合適的距離時,鐵劍出手,平刺而出,一招“大道至簡”,直遞向對方心口!這之前,他的動作都是慢的,但這一刺,卻迅捷之至!
左丘亭也出手了,使的是與那常健一模一樣的鬆峰劍法,甚至也是同樣的平刺招式。鐵骨折扇與對方長劍刺出的高度也是相仿,長劍與折扇相交的一瞬間,劍尖便刺入折扇的褶皺中去了。
對方用的竟同為鬆峰劍法,多少出乎常健所料。不過自己一擊直透對方兵刃,還是多少有些得意的。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既然占了兵刃上的便宜,自當一鼓作氣,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常健將手臂飛速的來迴彎曲、拉直,手上的鐵劍也跟著連環向前突刺,絲毫不給左丘亭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幾招連續快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甚是飄忽。但攻到對方麵前,卻被一一接住。左丘亭也不猶豫,使出的也都是與常健相同的劍招,每一劍插進自己的扇子中,並無遺漏。
常健見對方竟然招招都與自己相同,如同照鏡子一般。而那柄扇子被刺入多迴,竟然不見任何要破裂的痕跡。心中不禁焦躁了起來。
左丘亭表麵雖顯遊刃有餘,心下卻並非淡定。其實說白了,自己能夠接住對方的進攻,完全是因為,這幾招都是按照那鬆峰劍法的劍路打出來的,自己依樣畫葫蘆,也按原路數使出便好,根本沒用什麽高明的辦法。
而且說到劍法路數,對敵的二人,即便都是一模一樣的招式,怎可能招招都對抵的上?劍尖不過隻是一“點”,次次都是點點相抵,簡直難比登天。除非二人單純是為了表演,潛心排練過多迴,恐怕方能達到此種地步。
要說起來,左丘亭手中的鐵骨折扇,才是最大功臣!那攏起的折扇,每每推出,皆是一個比劍尖要大上許多的鈍麵,這才有機會包住對手刺過來的劍尖,是的左丘亭未落下風。
幾劍刺出,都是被對方用與自己同樣的劍招接住。常健心裏越來越覺得奇怪,鬆峰劍法,是青城派的進階劍法,見過一兩招雖然不足為奇,但倘若整套劍法都能使得出來的話,此人不是同門?那又是誰?不可能,絕不可能!
有念至此,常健突的變招,手中鐵劍由刺擊改為揮斬,一路天遁劍法便使將出來。之前所用的鬆峰劍法,以突刺為主,兼之點穴之能,既功外門,也傷內勁。但路書中,劍走輕靈,缺少更多力氣的運用。
若是換一種大開大合的劍法,憑對方手中那寸長的折扇,恐怕極難抵擋。所以,常健此刻棄進階功法不用,轉而使出天遁劍——這路青城派的入門武功。這套武功練形為次,練力為主,是每個新入門弟子的必修武藝。江湖傳聞,青城弟子若不能以此劍法,立斷碗口粗細的毛竹,是沒機會學習其他進階武藝的。
此番變招,可謂是立竿見影。常健欺身而上,橫揮豎斬,幾招“力劈華山”、“巴山蜀水”,攻得左丘亭連連後退,險些招架不能。好在左丘亭沒忘記自己此刻假扮的身份,也是用天遁劍中的防禦劍招,勉力招架,方才沒露出多少馬腳。
幾招過後,兵刃上的差距便顯露無疑。左丘亭手中的鐵骨折扇,依劍招辟出,萬難觸及對方身體。而想用來護住身體,也多少有些力有不逮。畢竟他這折扇本就不是尋常兵刃,自己平日裏,用的也多是些能襯得上這古怪兵刃的功夫。用扇子耍青城派的劍法,還是頭一遭。
幾個迴合下來,左丘亭劣勢已顯,那常健瞧出對手吃力,更是如同瘋狗一般,狂攻猛打。左丘亭瞅準幾個間隙,也朝對方使出幾招天遁劍法,奈何兵刃實在太短,根本沒法給常健造成哪怕丁點麻煩。
常健此刻心中暗喜,幾下猛劈,朝左丘亭頭上砸去。左丘亭見對方來勢洶洶,雙手持扇,朝頭頂橫舉,去擋那對方來劍。卻不想,對方這幾劍勢大力沉,左丘亭一個支撐不住,竟是單膝觸地,半跪在了對方麵前。
見左丘亭跪倒在地,那常健喜出望外,牟足了氣力想要重重斬下。對方的扇子古怪的緊,被砍了這麽多下,竟沒半分折斷的意思。此刻常健打定主意,即便不能劈斷那折扇,也定要用這一擊,讓對手以麵搶地!
電光火石之間,左丘亭趁著對手劍高於頂之時,扇走偏鋒,斜著刺出,正中對手腋窩下的極泉穴。那常健猝不及防,隻覺上身一陣酥麻,手中鐵劍頓時再也握不住了,“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你,你這不是天遁劍法!竟敢冒充我青城派門人,到底是何居心?”常健捂著肩膀,迴撤兩步,齜牙咧嘴的喝問道。
左丘亭長身而起,麵上帶著幾絲失望的神情,緩緩言道:“怪不得你非要討教。劍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這個道理你若不知,那青城派的劍法,練的再多,也是無用!”
“少來強詞奪理!你若用本門武藝勝了我,在下無不信服。可這一招,絕對不是天遁劍!”
“年輕人,火氣不要那麽大!如果我一開始便用的是把真劍,此刻你可沒機會站著與我在此聊天了。”左丘亭裝出一副長輩對後輩說教的模樣,淡淡道:“而且剛才那一招,我承認,的確不是天遁劍。因為,那是鬆峰劍,而且還是你一開始便用過的劍招!”
常健眼睛一翻,旋即夢然明白了!剛才那一招,不正是鬆峰劍法中的第二式——“大道至簡”嗎?
所以,青城派的劍法,第一招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招,甚至可能是使出的唯一一招。據說當年東瀛國的很多遣唐使來華見識過多路武功技藝,對青城派的劍法尤為欽佩。等到將這一招製敵的武學思路帶迴國去,方才有了那為人稱道的“一刀流”。
若對方急於出劍,常健定不會把對方放在眼裏。因為他知道,青城派的劍法,看中的是時機,貿然出手,可不是師門傳承的武功精髓。不過看那左丘亭也如自己一般,隻是伺機而動,常健心中又多了幾分急躁。
左丘亭此刻同樣有些緊張,他雖聽師父說過,這青城派“敵不動,我不動”的武學宗旨,但瞧見對方絲毫沒有出手的意思,自己也不敢隨便進招,畢竟不知對方實力底細,不想先出招落了下風,故隻好一遍一遍地在心中推演自己所會的青城劍招。
終於,常健先從內心的天人交戰中跳脫出來。他等的時間夠久了,心想對方若真是自己前輩,功力自然在自己之上。這麽久都不出手,極有可能是忌憚自己,若真是這樣,那對方並非是真的在尋找時機,不過是拖延時間罷了。
他出手了!常健腳不離地,緩緩向前挪動著,挪動到他認為合適的距離時,鐵劍出手,平刺而出,一招“大道至簡”,直遞向對方心口!這之前,他的動作都是慢的,但這一刺,卻迅捷之至!
左丘亭也出手了,使的是與那常健一模一樣的鬆峰劍法,甚至也是同樣的平刺招式。鐵骨折扇與對方長劍刺出的高度也是相仿,長劍與折扇相交的一瞬間,劍尖便刺入折扇的褶皺中去了。
對方用的竟同為鬆峰劍法,多少出乎常健所料。不過自己一擊直透對方兵刃,還是多少有些得意的。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既然占了兵刃上的便宜,自當一鼓作氣,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常健將手臂飛速的來迴彎曲、拉直,手上的鐵劍也跟著連環向前突刺,絲毫不給左丘亭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幾招連續快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甚是飄忽。但攻到對方麵前,卻被一一接住。左丘亭也不猶豫,使出的也都是與常健相同的劍招,每一劍插進自己的扇子中,並無遺漏。
常健見對方竟然招招都與自己相同,如同照鏡子一般。而那柄扇子被刺入多迴,竟然不見任何要破裂的痕跡。心中不禁焦躁了起來。
左丘亭表麵雖顯遊刃有餘,心下卻並非淡定。其實說白了,自己能夠接住對方的進攻,完全是因為,這幾招都是按照那鬆峰劍法的劍路打出來的,自己依樣畫葫蘆,也按原路數使出便好,根本沒用什麽高明的辦法。
而且說到劍法路數,對敵的二人,即便都是一模一樣的招式,怎可能招招都對抵的上?劍尖不過隻是一“點”,次次都是點點相抵,簡直難比登天。除非二人單純是為了表演,潛心排練過多迴,恐怕方能達到此種地步。
要說起來,左丘亭手中的鐵骨折扇,才是最大功臣!那攏起的折扇,每每推出,皆是一個比劍尖要大上許多的鈍麵,這才有機會包住對手刺過來的劍尖,是的左丘亭未落下風。
幾劍刺出,都是被對方用與自己同樣的劍招接住。常健心裏越來越覺得奇怪,鬆峰劍法,是青城派的進階劍法,見過一兩招雖然不足為奇,但倘若整套劍法都能使得出來的話,此人不是同門?那又是誰?不可能,絕不可能!
有念至此,常健突的變招,手中鐵劍由刺擊改為揮斬,一路天遁劍法便使將出來。之前所用的鬆峰劍法,以突刺為主,兼之點穴之能,既功外門,也傷內勁。但路書中,劍走輕靈,缺少更多力氣的運用。
若是換一種大開大合的劍法,憑對方手中那寸長的折扇,恐怕極難抵擋。所以,常健此刻棄進階功法不用,轉而使出天遁劍——這路青城派的入門武功。這套武功練形為次,練力為主,是每個新入門弟子的必修武藝。江湖傳聞,青城弟子若不能以此劍法,立斷碗口粗細的毛竹,是沒機會學習其他進階武藝的。
此番變招,可謂是立竿見影。常健欺身而上,橫揮豎斬,幾招“力劈華山”、“巴山蜀水”,攻得左丘亭連連後退,險些招架不能。好在左丘亭沒忘記自己此刻假扮的身份,也是用天遁劍中的防禦劍招,勉力招架,方才沒露出多少馬腳。
幾招過後,兵刃上的差距便顯露無疑。左丘亭手中的鐵骨折扇,依劍招辟出,萬難觸及對方身體。而想用來護住身體,也多少有些力有不逮。畢竟他這折扇本就不是尋常兵刃,自己平日裏,用的也多是些能襯得上這古怪兵刃的功夫。用扇子耍青城派的劍法,還是頭一遭。
幾個迴合下來,左丘亭劣勢已顯,那常健瞧出對手吃力,更是如同瘋狗一般,狂攻猛打。左丘亭瞅準幾個間隙,也朝對方使出幾招天遁劍法,奈何兵刃實在太短,根本沒法給常健造成哪怕丁點麻煩。
常健此刻心中暗喜,幾下猛劈,朝左丘亭頭上砸去。左丘亭見對方來勢洶洶,雙手持扇,朝頭頂橫舉,去擋那對方來劍。卻不想,對方這幾劍勢大力沉,左丘亭一個支撐不住,竟是單膝觸地,半跪在了對方麵前。
見左丘亭跪倒在地,那常健喜出望外,牟足了氣力想要重重斬下。對方的扇子古怪的緊,被砍了這麽多下,竟沒半分折斷的意思。此刻常健打定主意,即便不能劈斷那折扇,也定要用這一擊,讓對手以麵搶地!
電光火石之間,左丘亭趁著對手劍高於頂之時,扇走偏鋒,斜著刺出,正中對手腋窩下的極泉穴。那常健猝不及防,隻覺上身一陣酥麻,手中鐵劍頓時再也握不住了,“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你,你這不是天遁劍法!竟敢冒充我青城派門人,到底是何居心?”常健捂著肩膀,迴撤兩步,齜牙咧嘴的喝問道。
左丘亭長身而起,麵上帶著幾絲失望的神情,緩緩言道:“怪不得你非要討教。劍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這個道理你若不知,那青城派的劍法,練的再多,也是無用!”
“少來強詞奪理!你若用本門武藝勝了我,在下無不信服。可這一招,絕對不是天遁劍!”
“年輕人,火氣不要那麽大!如果我一開始便用的是把真劍,此刻你可沒機會站著與我在此聊天了。”左丘亭裝出一副長輩對後輩說教的模樣,淡淡道:“而且剛才那一招,我承認,的確不是天遁劍。因為,那是鬆峰劍,而且還是你一開始便用過的劍招!”
常健眼睛一翻,旋即夢然明白了!剛才那一招,不正是鬆峰劍法中的第二式——“大道至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