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剛剛當上二師兄,就對長耳定光仙一頓訓斥。
長耳定光仙自身兔兒爺得道,一向膽小怕事,被帝辛訓斥之後,卻不敢出言頂撞,隻是一味辯白,“我沒有那個意思,你誤會了。”
趙公明因了解帝辛的為人,心中疑惑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準備私下相問,也就沒有說話。
金光仙等人還以為帝辛拉大旗做虎皮,要樹立自己的威嚴,可一來剛剛認識,不想觸及帝辛這個新官的三把火,二來長耳定光仙的言語也的確不妥,隻是勸說一陣也就拉著長耳定光仙離去。
“帝辛不就身為人皇,身份特殊嗎?他有何德何能,能夠位列上四代弟子,對我等吆五喝六?
“我說闡教教主正氣,那也是事實啊,怎麽就對掌教師尊不敬了?”
長耳定光仙一路走,一路嘀嘀咕咕,大抵這種膽小之人,心中覺得不平,又不敢當麵論理,就隻會背後抱怨。
金光仙等人也覺得無奈,不知還該怎麽勸說於他。
金光仙原身是金毛犼,虯首仙是一頭獅子,俱是喜好肉食之人,平日也是脾氣火爆,靈牙仙雖是一頭白象,可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這幾人平日其實與長耳定光仙就頗有不合之處,此時站在截教弟子的立場上,勸說長耳幾句,見他聽不到心裏,也都感覺無趣,閑話幾句,就各歸洞府。
這廂帝辛則拉著趙公明,迴到自己住處,二人繼續長談。
“大王似乎對長耳定光仙頗有些敵視之意,不知何故?”趙公明還是放不下心中疑惑,他跟帝辛又關係親近,沒什麽需要避諱的,直接問道。
帝辛沉默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麽迴答,想了一下,嚴肅說道:“我會相麵,趙道兄還不知道吧?”
“相麵?相麵是個什麽學問?從來隻聽說識風水、辯陰陽、卜算命理,可卻不知這相麵,是哪家的道法?”
封神世界還沒有相麵的這個說法,趙公明也是頭次聽說,不由好奇問道。
帝辛反而愣了一下,他倒是不知道現在還沒有相麵這一行當,原文中薑子牙在朝歌給人算命,沒有相麵?
“這相麵是我平日見的人多,逐漸總結出來的,也不是道法,而是通過察看一個人臉部的某些特征,來判斷對方的命運吉兇及身體狀況的法門。”
“那你給我講講,你相麵長耳,都看出什麽來了?”
“長耳定光仙,其實是一個有福之人,雙耳又長又大,乃是長壽之象。隻是,此人腦後生有反骨,此時對掌教師尊不滿,他日必叛也。”
帝辛展開忽悠大法,一通信口開河,就是個胡說。
趙公明上下打量帝辛幾眼,心中將信將疑,實在是此說法有些聳人聽聞,單看麵相,就判斷出長耳日後會叛教?
“那你看看我,看我麵相如何?”
“趙道兄你,原本命中有一劫,不過已經渡過,日後隻要平穩修行,大道可期。”
“真的假的?”趙公明又是疑惑,又是欣喜。
帝辛把臉一板,“道兄還信不過我?”
“好好好,我信你便是。”
此時趙公明仍有疑慮,不過他對帝辛信任有加,隻以為帝辛是從什麽渠道得知長耳定光仙已經有叛教的心思,隻是不便明說。
至於他大道可期之語,隻當是帝辛哄自己開心,也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我還有一事拜托趙道兄,日後若再有大戰,道兄務必緊盯此人,必要之時,直接斬殺。”帝辛又開口說道。
趙公明看著帝辛,緩緩點頭,答應下此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
帝辛見趙公明答應,放下一件心事,在截教內部,自己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不多。
金靈聖母身為女仙之首,若真正大戰之時,事務肯定繁多,不可能一直監視長耳定光仙,倒是趙公明比較合適。
等趙公明離開,帝辛則來拜見通天教主。
“弟子在凡間事務繁雜,不能隨侍師父左右,特來向師父辭行,望師父恩準。”
通天教主點頭,“前幾日你已經說過,為師自無不準之理,隻是不管身在何處,修煉不可懈怠,凡人碌碌,縱然建立不世功業,也不過百年變為枯骨。
“你現在修道雖有小成,距大道得成,仍遙不可及,需每日勤勉修煉,方可成就混元,曆萬劫不朽。
另外,你此次下山,為師這裏有一柄紫電錘,就送與你防身。”
帝辛再拜感謝師恩,口中卻道:“多謝師父,隻是師父與兩位師伯撕破麵皮,又與西方教兩位教主結怨,日後不免還有齷蹉,師父更需要法寶護身。
“弟子這裏有得自闡教的諸多法寶,盡用的過了。”
通天教主見帝辛拒收寶物,還為自己考慮,也是心中滿意至極,玩笑道:“沒想到子受你身家不菲,你把那些法寶拿出,為師為你改造一番。”
其實這才是帝辛真正的目的,自己身上的闡教法寶不少,可由於害怕被反製,一直不敢動用。
上次硬抗番天印之時,自己將哪吒的風火輪、火尖槍,雷震子的黃金棍全部扔出擋災,可身上還有金吒的遁龍樁、木吒的吳鉤劍、李靖的黃金塔、韋護的降魔杵留存。
若是通天教主能夠出手,將這些法寶完全變成自己之物,自己的法寶不但不缺,還能富餘好幾件。
此時通天教主主動提出要幫帝辛改造法寶,帝辛當然願意,把這些法寶取出,一一呈給通天教主。
也不見通天教主如何作勢,他隻是伸出手指,在每件法寶上都摸了一下,就見那幾件法寶各個光華大放,與平常截然不同。
通天教主把法寶還給帝辛,“這些法寶中的闡教印記,為師已經幫你消除,日後盡可使用。
“隻是如此一來,這些法寶也需要你重新煉化,斂去光芒,我道家講究和光同塵,不露鋒芒,法寶也是一樣。
“不要像西方教一樣,專把法寶做的光華四射,糊弄那些村夫愚婦。”
看來通天教主也是被西方教氣的狠了,逮住機會就要貶低幾句,不過帝辛同樣如此想法,你又不是要靠法寶光芒晃瞎對手的眼睛,盡搞那些沒用的幹啥。
帝辛一邊答應,一邊收拾法寶,看見吳鉤劍,卻心中一動,想起一件事來。
原文中,通天教主在萬仙陣與四聖大戰,青萍劍被準提道人的七寶妙樹刷碎。
有人覺得是青萍劍太弱,帝辛倒是覺得,是因為之前連番大戰,青萍劍本就已經受損,所以才會被砸碎。
若是青萍劍真的如此不堪,恐怕不等到萬仙陣,在誅仙陣之時,就已經被破壞了。
況且,能夠成為通天教主的佩劍,青萍劍再差,能差到哪去?
想到這,帝辛開口對通天教主說道:“師尊,弟子慣用勢大力沉的兵器,卻是不擅用劍,此吳鉤劍就進獻給師尊,由師尊使用。”
頓了下,帝辛又補充說道:“師尊可以將其融入佩劍之中,想必還可增加一二分威能。”
通天教主聽見帝辛如此說,也不知心中是個什麽滋味,自古以來,隻有師父向弟子賜下寶物的,還未曾聽說徒弟給師父送法寶的。
這個徒弟收的,還真是好。
“既然你有如此心思,為師也就不推辭了,前番在誅仙陣與你大師伯激戰,青萍劍不停與他的扁拐對撞,已經受了些損傷,為師還正發愁該如何修補。
“吳鉤劍雖然威力有限,但本身材質卻也不差,隻是溫養時日尚短而已,為師將他融進青萍劍中,不但損傷可以修複,威力還可再添兩成。
“子受,你有心了。”
帝辛不敢居功,忙推辭,“還未謝過師父救命之恩,些許法寶,不足掛齒。”
說來,通天教主已經救了帝辛兩次了,一次三聖皇,一次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擺擺手,“此事不提,你先試下法寶。”
帝辛就在碧遊宮內,當著通天教主的麵,使出六臂神通,將龍魂金鞭、穿心鎖、遁龍樁、黃金塔、降魔杵拿在手中,舞的唿唿生風。
過了一陣,帝辛這才滿意點頭,收起神通,謝過通天教主。
“我觀你之六臂神通,是經由鍛煉骨骼生出,可是九龍島呂嶽傳你?”通天教主一眼看出帝辛虛實,問道。
“師尊慧眼,正是呂嶽所傳。”
“聽金靈提過,你曾請她煉製一法寶,名為空靈珠,剛才未見你用出,可是胳膊不夠使?為師這裏有一門神通,名為四頭八臂,乃是當年從~,你可修行。
“不過,此功法修煉過程痛苦,後患頗多,呂嶽之法則借助丹藥之中的生機,沒有後患,你可兩相參照,配合修行,此事對你來說,想必不難。”
這功法正是當年通天教主從天外之魔身上得來,剛才停住沒說,是怕觸動帝辛這個‘天外之人’的心思。
而帝辛則以為是通天教主不方便說,也沒在意,隻是欣喜接過通天所傳的功法,如此一來,自己的落寶金錢、空靈珠也可以一起上陣對敵了,正好八件。
師徒二人又閑話幾句,帝辛拜別,又尋得趙公明,將縛龍索還了迴去,現在自己困人一類法寶充裕,也就不用縛龍索了。
隨後,帝辛下山。
第一站,帝辛先迴了一趟朝歌,在外征戰多年,與妻子分別,也多年未曾見過了。
與梓童、飛鳳、綠綺三人訴說一些別後離情,與殷郊、殷洪等四子溫言一番父子情深,又指點殷郊一些為君之道,隨後就又離開。
“最近朝歌可有異動?”從宮裏出來,帝辛直接來到高明高覺二人處,詢問朝歌情況。
“稟大王,太師剛剛離去,朝中一切平穩。
“隻是,大王讓我們重點監視的微子啟,前些時日與東公侯薑恆楚的使者,暗中見了幾次麵。
“又有南鎮的諸侯餘孽,遣使者暗中來到朝歌,也是與微子啟見麵。
“更有西岐薑子牙的使者,更是常來常往,隻是沒有重大事情發生,我二人也就沒有稟告大王。”
高明高覺二人,這些年一直潛心修煉,早把自身本體煉化,可以隨意走動,也就沒有了原文中老大的破綻。
隻是柏鑒和五鬼一直在二人處修煉,也就沒有將本體收起。
此時將朝歌的近況簡略一說,又垂首侍立,以一種欽佩的目光看著帝辛。
“哦?那你們給我說說,微子啟與這些人都談了些什麽?”
“主要就是薑子牙派來的使者最多,他想要讓微子啟在朝歌製造內亂,原來有太師在,微子啟也不敢妄動,最近倒是又去太廟幾次。
“薑子牙還想要薑恆楚盡快發兵,最好能攻破遊魂關,直接威脅朝歌。
“可薑恆楚那個老滑頭,一直在拖,還說薑子牙連汜水關都攻不破,又有什麽資格統領他東鎮兵馬?
“南鎮那些餘孽,則是兩邊要好處,想要等到薑子牙、薑恆楚破關,他們再行發兵,與姬發會師孟津。”
“哼”帝辛冷哼一聲,“薑恆楚如此說法,不過是想多要好處罷了,他若有實力破我遊魂關,進逼朝歌,他早就動手了,不會等到現在。
“南鎮餘孽,不過是一群跳梁小醜,孤已派兵剿滅,也蹦躂不了幾天了。
“隻是這微子啟,性格深沉,心中秘密從不與人言說,去了幾次太廟,可孤也不能以此緣由,就把他殺了。
“你們繼續監視,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說完,帝辛起身就要離開,剛邁開腳步,就聽見高明一聲喊,“大王,西岐使者又來了。”
“恩?孤也不急這一時,就在此看看,他們意欲何為?”
就見西岐使者熟門熟路,直奔微子啟府邸,自有下人接住帶進去。
可那使者卻不去拜見微子啟,而是拐彎抹角,敲開一間偏房的門扉。
“這裏就是薑恆楚的使者所在,此人也是常年住在微子啟府邸,沒有大事,從不離開。”
高明是一個合格的解說員,沒等帝辛發問,就主動解說道。
帝辛點點頭,繼續看著現場直播。
“薑兄,別來無恙?”剛進門的西岐使者向此人打招唿道,此人姓薑,想來也是薑恆楚的同族。
這位薑兄本來自斟自飲,剛啜了一口小酒,此時聽見有人叫他,眼皮撩了一撩。
“姬九九,你好歹也是老西公之子,不在西岐享你的清福,卻幹這傳信跑腿之事,還甘之若飴,真是搞不懂。”
姬九九哈哈一笑,“這個薑兄你就不懂了,戰事不順,二哥天天沒個好臉,誰耐煩待在西岐,受他的氣?
“況且我做信使,哪次不是帶著花不完的金銀,在這朝歌,才真正有享不完的清福。”
“看你笑的合不住嘴那德性,剛從勾欄院裏出來?”那薑兄嘴上不屑,眼裏卻流露出羨慕,不知道是不是在腹誹薑恆楚給的‘出差經費’不足。
“我的薑兄呦,這次你可是冤枉我了,我呀,是來給你報喜的。”
“給我報喜?”薑兄冷笑一聲,“咱醜話說在前頭,東公爺可說了,你們不破汜水關,休想我東鎮發兵。
“話說迴來,你們連個汜水關都破不了,還敢自稱順應天命?不如,將來打下朝歌,把這人皇之位,讓給我家公爺?”
姬九九心中冷笑,就你家薑恆楚一個快入土的人,還敢跟我二哥爭奪大位?等利用你破了朝歌,就把你弄死。
原文中,投靠姬發的黃飛虎,一家老小死的隻剩黃滾和最小的孫兒。蘇護,連帶兒子蘇全忠,兩人戰死。崇侯虎,戰死。
其餘投靠的大小諸侯,死者十之八九,也不知道為何還有人認為姬發仁德。
不過此時姬九九麵上笑容不減,“誰說汜水關破不了,我這次來,就是要告訴你,汜水關破了。
“不但破了關,那昏君帝辛最大的靠山,叫什麽通天教主的,對,就是這個名,聽東征的軍士說啊,被我家丞相的師父給打跑了,還順便破了一座大陣。
“現在薑丞相已經兵叩界牌關了。”
薑兄一把抓住姬九九衣袖,“此話當真?”
姬九九點頭如小雞吃米,“當真”。
“我這就迴轉東鎮,向東公爺稟告此事,告辭。”薑兄說完,就收拾好行裝,連夜出發了。
那姬九九也不嫌棄,自己坐在薑兄剛才的位置上,打開酒壺,就喝了起來。
“通知遊魂關竇榮,加強戒備,恐怕薑恆楚要發兵了。”直播結束,帝辛向高明吩咐道。
沒想到,自己隻是順便迴來,就恰好趕上這麽一件大事,帝辛怎麽覺得,老天爺不是在幫姬發,而是在幫自己呢?
與此同時,元始天尊親身來到三聖宮火雲洞。
長耳定光仙自身兔兒爺得道,一向膽小怕事,被帝辛訓斥之後,卻不敢出言頂撞,隻是一味辯白,“我沒有那個意思,你誤會了。”
趙公明因了解帝辛的為人,心中疑惑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準備私下相問,也就沒有說話。
金光仙等人還以為帝辛拉大旗做虎皮,要樹立自己的威嚴,可一來剛剛認識,不想觸及帝辛這個新官的三把火,二來長耳定光仙的言語也的確不妥,隻是勸說一陣也就拉著長耳定光仙離去。
“帝辛不就身為人皇,身份特殊嗎?他有何德何能,能夠位列上四代弟子,對我等吆五喝六?
“我說闡教教主正氣,那也是事實啊,怎麽就對掌教師尊不敬了?”
長耳定光仙一路走,一路嘀嘀咕咕,大抵這種膽小之人,心中覺得不平,又不敢當麵論理,就隻會背後抱怨。
金光仙等人也覺得無奈,不知還該怎麽勸說於他。
金光仙原身是金毛犼,虯首仙是一頭獅子,俱是喜好肉食之人,平日也是脾氣火爆,靈牙仙雖是一頭白象,可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這幾人平日其實與長耳定光仙就頗有不合之處,此時站在截教弟子的立場上,勸說長耳幾句,見他聽不到心裏,也都感覺無趣,閑話幾句,就各歸洞府。
這廂帝辛則拉著趙公明,迴到自己住處,二人繼續長談。
“大王似乎對長耳定光仙頗有些敵視之意,不知何故?”趙公明還是放不下心中疑惑,他跟帝辛又關係親近,沒什麽需要避諱的,直接問道。
帝辛沉默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麽迴答,想了一下,嚴肅說道:“我會相麵,趙道兄還不知道吧?”
“相麵?相麵是個什麽學問?從來隻聽說識風水、辯陰陽、卜算命理,可卻不知這相麵,是哪家的道法?”
封神世界還沒有相麵的這個說法,趙公明也是頭次聽說,不由好奇問道。
帝辛反而愣了一下,他倒是不知道現在還沒有相麵這一行當,原文中薑子牙在朝歌給人算命,沒有相麵?
“這相麵是我平日見的人多,逐漸總結出來的,也不是道法,而是通過察看一個人臉部的某些特征,來判斷對方的命運吉兇及身體狀況的法門。”
“那你給我講講,你相麵長耳,都看出什麽來了?”
“長耳定光仙,其實是一個有福之人,雙耳又長又大,乃是長壽之象。隻是,此人腦後生有反骨,此時對掌教師尊不滿,他日必叛也。”
帝辛展開忽悠大法,一通信口開河,就是個胡說。
趙公明上下打量帝辛幾眼,心中將信將疑,實在是此說法有些聳人聽聞,單看麵相,就判斷出長耳日後會叛教?
“那你看看我,看我麵相如何?”
“趙道兄你,原本命中有一劫,不過已經渡過,日後隻要平穩修行,大道可期。”
“真的假的?”趙公明又是疑惑,又是欣喜。
帝辛把臉一板,“道兄還信不過我?”
“好好好,我信你便是。”
此時趙公明仍有疑慮,不過他對帝辛信任有加,隻以為帝辛是從什麽渠道得知長耳定光仙已經有叛教的心思,隻是不便明說。
至於他大道可期之語,隻當是帝辛哄自己開心,也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我還有一事拜托趙道兄,日後若再有大戰,道兄務必緊盯此人,必要之時,直接斬殺。”帝辛又開口說道。
趙公明看著帝辛,緩緩點頭,答應下此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
帝辛見趙公明答應,放下一件心事,在截教內部,自己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不多。
金靈聖母身為女仙之首,若真正大戰之時,事務肯定繁多,不可能一直監視長耳定光仙,倒是趙公明比較合適。
等趙公明離開,帝辛則來拜見通天教主。
“弟子在凡間事務繁雜,不能隨侍師父左右,特來向師父辭行,望師父恩準。”
通天教主點頭,“前幾日你已經說過,為師自無不準之理,隻是不管身在何處,修煉不可懈怠,凡人碌碌,縱然建立不世功業,也不過百年變為枯骨。
“你現在修道雖有小成,距大道得成,仍遙不可及,需每日勤勉修煉,方可成就混元,曆萬劫不朽。
另外,你此次下山,為師這裏有一柄紫電錘,就送與你防身。”
帝辛再拜感謝師恩,口中卻道:“多謝師父,隻是師父與兩位師伯撕破麵皮,又與西方教兩位教主結怨,日後不免還有齷蹉,師父更需要法寶護身。
“弟子這裏有得自闡教的諸多法寶,盡用的過了。”
通天教主見帝辛拒收寶物,還為自己考慮,也是心中滿意至極,玩笑道:“沒想到子受你身家不菲,你把那些法寶拿出,為師為你改造一番。”
其實這才是帝辛真正的目的,自己身上的闡教法寶不少,可由於害怕被反製,一直不敢動用。
上次硬抗番天印之時,自己將哪吒的風火輪、火尖槍,雷震子的黃金棍全部扔出擋災,可身上還有金吒的遁龍樁、木吒的吳鉤劍、李靖的黃金塔、韋護的降魔杵留存。
若是通天教主能夠出手,將這些法寶完全變成自己之物,自己的法寶不但不缺,還能富餘好幾件。
此時通天教主主動提出要幫帝辛改造法寶,帝辛當然願意,把這些法寶取出,一一呈給通天教主。
也不見通天教主如何作勢,他隻是伸出手指,在每件法寶上都摸了一下,就見那幾件法寶各個光華大放,與平常截然不同。
通天教主把法寶還給帝辛,“這些法寶中的闡教印記,為師已經幫你消除,日後盡可使用。
“隻是如此一來,這些法寶也需要你重新煉化,斂去光芒,我道家講究和光同塵,不露鋒芒,法寶也是一樣。
“不要像西方教一樣,專把法寶做的光華四射,糊弄那些村夫愚婦。”
看來通天教主也是被西方教氣的狠了,逮住機會就要貶低幾句,不過帝辛同樣如此想法,你又不是要靠法寶光芒晃瞎對手的眼睛,盡搞那些沒用的幹啥。
帝辛一邊答應,一邊收拾法寶,看見吳鉤劍,卻心中一動,想起一件事來。
原文中,通天教主在萬仙陣與四聖大戰,青萍劍被準提道人的七寶妙樹刷碎。
有人覺得是青萍劍太弱,帝辛倒是覺得,是因為之前連番大戰,青萍劍本就已經受損,所以才會被砸碎。
若是青萍劍真的如此不堪,恐怕不等到萬仙陣,在誅仙陣之時,就已經被破壞了。
況且,能夠成為通天教主的佩劍,青萍劍再差,能差到哪去?
想到這,帝辛開口對通天教主說道:“師尊,弟子慣用勢大力沉的兵器,卻是不擅用劍,此吳鉤劍就進獻給師尊,由師尊使用。”
頓了下,帝辛又補充說道:“師尊可以將其融入佩劍之中,想必還可增加一二分威能。”
通天教主聽見帝辛如此說,也不知心中是個什麽滋味,自古以來,隻有師父向弟子賜下寶物的,還未曾聽說徒弟給師父送法寶的。
這個徒弟收的,還真是好。
“既然你有如此心思,為師也就不推辭了,前番在誅仙陣與你大師伯激戰,青萍劍不停與他的扁拐對撞,已經受了些損傷,為師還正發愁該如何修補。
“吳鉤劍雖然威力有限,但本身材質卻也不差,隻是溫養時日尚短而已,為師將他融進青萍劍中,不但損傷可以修複,威力還可再添兩成。
“子受,你有心了。”
帝辛不敢居功,忙推辭,“還未謝過師父救命之恩,些許法寶,不足掛齒。”
說來,通天教主已經救了帝辛兩次了,一次三聖皇,一次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擺擺手,“此事不提,你先試下法寶。”
帝辛就在碧遊宮內,當著通天教主的麵,使出六臂神通,將龍魂金鞭、穿心鎖、遁龍樁、黃金塔、降魔杵拿在手中,舞的唿唿生風。
過了一陣,帝辛這才滿意點頭,收起神通,謝過通天教主。
“我觀你之六臂神通,是經由鍛煉骨骼生出,可是九龍島呂嶽傳你?”通天教主一眼看出帝辛虛實,問道。
“師尊慧眼,正是呂嶽所傳。”
“聽金靈提過,你曾請她煉製一法寶,名為空靈珠,剛才未見你用出,可是胳膊不夠使?為師這裏有一門神通,名為四頭八臂,乃是當年從~,你可修行。
“不過,此功法修煉過程痛苦,後患頗多,呂嶽之法則借助丹藥之中的生機,沒有後患,你可兩相參照,配合修行,此事對你來說,想必不難。”
這功法正是當年通天教主從天外之魔身上得來,剛才停住沒說,是怕觸動帝辛這個‘天外之人’的心思。
而帝辛則以為是通天教主不方便說,也沒在意,隻是欣喜接過通天所傳的功法,如此一來,自己的落寶金錢、空靈珠也可以一起上陣對敵了,正好八件。
師徒二人又閑話幾句,帝辛拜別,又尋得趙公明,將縛龍索還了迴去,現在自己困人一類法寶充裕,也就不用縛龍索了。
隨後,帝辛下山。
第一站,帝辛先迴了一趟朝歌,在外征戰多年,與妻子分別,也多年未曾見過了。
與梓童、飛鳳、綠綺三人訴說一些別後離情,與殷郊、殷洪等四子溫言一番父子情深,又指點殷郊一些為君之道,隨後就又離開。
“最近朝歌可有異動?”從宮裏出來,帝辛直接來到高明高覺二人處,詢問朝歌情況。
“稟大王,太師剛剛離去,朝中一切平穩。
“隻是,大王讓我們重點監視的微子啟,前些時日與東公侯薑恆楚的使者,暗中見了幾次麵。
“又有南鎮的諸侯餘孽,遣使者暗中來到朝歌,也是與微子啟見麵。
“更有西岐薑子牙的使者,更是常來常往,隻是沒有重大事情發生,我二人也就沒有稟告大王。”
高明高覺二人,這些年一直潛心修煉,早把自身本體煉化,可以隨意走動,也就沒有了原文中老大的破綻。
隻是柏鑒和五鬼一直在二人處修煉,也就沒有將本體收起。
此時將朝歌的近況簡略一說,又垂首侍立,以一種欽佩的目光看著帝辛。
“哦?那你們給我說說,微子啟與這些人都談了些什麽?”
“主要就是薑子牙派來的使者最多,他想要讓微子啟在朝歌製造內亂,原來有太師在,微子啟也不敢妄動,最近倒是又去太廟幾次。
“薑子牙還想要薑恆楚盡快發兵,最好能攻破遊魂關,直接威脅朝歌。
“可薑恆楚那個老滑頭,一直在拖,還說薑子牙連汜水關都攻不破,又有什麽資格統領他東鎮兵馬?
“南鎮那些餘孽,則是兩邊要好處,想要等到薑子牙、薑恆楚破關,他們再行發兵,與姬發會師孟津。”
“哼”帝辛冷哼一聲,“薑恆楚如此說法,不過是想多要好處罷了,他若有實力破我遊魂關,進逼朝歌,他早就動手了,不會等到現在。
“南鎮餘孽,不過是一群跳梁小醜,孤已派兵剿滅,也蹦躂不了幾天了。
“隻是這微子啟,性格深沉,心中秘密從不與人言說,去了幾次太廟,可孤也不能以此緣由,就把他殺了。
“你們繼續監視,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說完,帝辛起身就要離開,剛邁開腳步,就聽見高明一聲喊,“大王,西岐使者又來了。”
“恩?孤也不急這一時,就在此看看,他們意欲何為?”
就見西岐使者熟門熟路,直奔微子啟府邸,自有下人接住帶進去。
可那使者卻不去拜見微子啟,而是拐彎抹角,敲開一間偏房的門扉。
“這裏就是薑恆楚的使者所在,此人也是常年住在微子啟府邸,沒有大事,從不離開。”
高明是一個合格的解說員,沒等帝辛發問,就主動解說道。
帝辛點點頭,繼續看著現場直播。
“薑兄,別來無恙?”剛進門的西岐使者向此人打招唿道,此人姓薑,想來也是薑恆楚的同族。
這位薑兄本來自斟自飲,剛啜了一口小酒,此時聽見有人叫他,眼皮撩了一撩。
“姬九九,你好歹也是老西公之子,不在西岐享你的清福,卻幹這傳信跑腿之事,還甘之若飴,真是搞不懂。”
姬九九哈哈一笑,“這個薑兄你就不懂了,戰事不順,二哥天天沒個好臉,誰耐煩待在西岐,受他的氣?
“況且我做信使,哪次不是帶著花不完的金銀,在這朝歌,才真正有享不完的清福。”
“看你笑的合不住嘴那德性,剛從勾欄院裏出來?”那薑兄嘴上不屑,眼裏卻流露出羨慕,不知道是不是在腹誹薑恆楚給的‘出差經費’不足。
“我的薑兄呦,這次你可是冤枉我了,我呀,是來給你報喜的。”
“給我報喜?”薑兄冷笑一聲,“咱醜話說在前頭,東公爺可說了,你們不破汜水關,休想我東鎮發兵。
“話說迴來,你們連個汜水關都破不了,還敢自稱順應天命?不如,將來打下朝歌,把這人皇之位,讓給我家公爺?”
姬九九心中冷笑,就你家薑恆楚一個快入土的人,還敢跟我二哥爭奪大位?等利用你破了朝歌,就把你弄死。
原文中,投靠姬發的黃飛虎,一家老小死的隻剩黃滾和最小的孫兒。蘇護,連帶兒子蘇全忠,兩人戰死。崇侯虎,戰死。
其餘投靠的大小諸侯,死者十之八九,也不知道為何還有人認為姬發仁德。
不過此時姬九九麵上笑容不減,“誰說汜水關破不了,我這次來,就是要告訴你,汜水關破了。
“不但破了關,那昏君帝辛最大的靠山,叫什麽通天教主的,對,就是這個名,聽東征的軍士說啊,被我家丞相的師父給打跑了,還順便破了一座大陣。
“現在薑丞相已經兵叩界牌關了。”
薑兄一把抓住姬九九衣袖,“此話當真?”
姬九九點頭如小雞吃米,“當真”。
“我這就迴轉東鎮,向東公爺稟告此事,告辭。”薑兄說完,就收拾好行裝,連夜出發了。
那姬九九也不嫌棄,自己坐在薑兄剛才的位置上,打開酒壺,就喝了起來。
“通知遊魂關竇榮,加強戒備,恐怕薑恆楚要發兵了。”直播結束,帝辛向高明吩咐道。
沒想到,自己隻是順便迴來,就恰好趕上這麽一件大事,帝辛怎麽覺得,老天爺不是在幫姬發,而是在幫自己呢?
與此同時,元始天尊親身來到三聖宮火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