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薑子牙坐在汜水關銀安殿中,還有些不敢相信。
曆經波折,自己終於破關進城了,而且,這隻是一個開始,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再破四關,進朝歌,完成封神大業。
薑子牙心情激蕩難平,不免失於打點,白日裏探馬又探的仔細,城中沒有埋伏,故此放心睡去。
時至三更,汜水關東門外密林,鄔文化召來韓升韓變,“今夜月黑風高,正是你等立功之時,將萬刃軍整頓齊整,分三排站立在汜水東門外,等我將令。”
韓升兄弟二人不明就裏,也沒有多言,忙指揮軍士按照吩咐站定。
不一時,就見鄔文化帶著那一千道人軍團,來到萬刃軍背後站定,韓升兄弟二人更是一頭霧水。
道人軍團據說是帝辛甫登大位,就一直在準備的秘密軍團,一向不在人前顯現,唯一的一次出手,也是在南鎮建設聖城。
除此之外,再無人見過其威勢,若論與人交手,道人軍團更是一次也無。
即便如此,道人軍團在天子親軍中也是地位超然,無人膽敢小瞧。
韓升韓變站在萬刃軍最前方,卻忍不住迴頭,看道人軍團如何動作。
就見道人軍團齊整整掐訣念咒,動作絲毫不差,宛如一個凝結的整體,口中則喃喃低語,千人低語也宛如一人開口。
因離的較遠,韓升韓變隻聽見‘嗡嗡’聲,猛然間,嗡嗡聲止,道人軍團整齊道一聲:“起”。
韓升韓變二人就感覺腳下地麵,突然開始向上湧動,忙穩住身形,也幸得萬刃軍也是精挑細選的百戰之士,無一點慌亂,隻默默隨地麵升高。
過得半晌,韓升韓變二人才停止向上,此時,他們腳下的土地,已經與汜水關東門城牆齊平。
而第二排的軍士,則一直升到比前排更高一丈的位置,這才停下,第三排則再高一丈。
最終,形成了長五裏,寬三丈,最低五丈,最高七丈的三層土台,汜水關內的一切,都在土台上士卒的眼皮地下,看的清清楚楚。
韓升韓變這才明白,為何道人軍團如此得帝辛看重,雖然個體修為不高,千人合力,築起的土台,比起一名金仙單獨施力,要強大的多。
雖然韓升韓變沒有親眼見過金仙出手,但聽師父法戒當年描述,金仙施展土行法術,絕沒有如此威力。
更難得的是,千人施法宛如一個,而且並沒有弄出太大的動靜,城中西岐軍到現在,還一無所知呢。
這份控製力,才是更恐怖的。
“韓升韓變聽令。”就在二人思考間,聽見背後鄔文化傳令,忙齊聲迴道:“末將在此。”
“傳令萬刃軍,按平日演練之法,向城內催動風火刀劍,至力竭而止。”
“末將遵命。”二人一陣興奮,這場功勞,來的也太輕易了一些,根本不用上陣廝殺,隻在此催動萬刃車,就可屠盡城中西岐人。
就見二人又是習慣性把頂上發冠除去,弄成批頭散發模樣,把手中槍一擺,暴喝一聲,“殺”,三千萬刃軍齊齊發動。
就見:
“狂風號號沙石滾,烈焰騰騰大地紅。
“風借火勢,涼風接著熱浪;火助風威,火舌暴衝丈長。
“大將中刀,盡皆掉下鞍橋;小卒中劍,血洞直透胸前。
“風起處遮天迷地,火來時煙飛焰裏。
“寒風無情推人走,烈焰有意舔馬犢。
“忙壞了子牙元帥,攪亂了西岐行營。
“本來就黑夜黃昏,更好似陰間地獄。”
薑子牙本來在銀安殿內熟睡,忽聽見兵刃撞擊之聲,忙披衣起身,還未出房間,遠遠傳來人馬嘶鳴聲、房梁掉落聲、木材被燒的‘辟剝’聲,從窗戶上映出一片紅來。
“莫不是走水了?還是有敵人埋伏?”
剛推開門,正好有楊戩前來,“師叔,大事不好,我等中了奸計了。”
“啊,不是說沒有埋伏嗎?”薑子牙大驚失色,也顧不得去追究探馬之責,“快快整頓軍馬對戰。”
楊戩急道:“師叔快走,城中是沒有埋伏,城外不知何時布置了三千紙風車,也不是何種左道法寶,發動之時,風火齊動,還有萬千兵刃從中飛出。
“我剛剛準備查探一番,根本無法靠近,連我都是這般,普通士卒更是毫無反抗之力。
“師叔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聽楊戩如此說,薑子牙也顧不得那許多了,一招手,將杏黃旗裹住身子,低頭鼠竄而逃。
再說韓升韓變這邊,因為士卒都是全力而為,力氣消耗極快,不一時,各個力竭,依令停止。
再看汜水關,哪還有一件整齊房屋?入眼處,滿目瘡痍,到處是斷壁殘垣,更有殘肢斷臂,受傷的軍士不停打滾哀嚎,千金買來的寶馬,在那裏一抽一抽的掙命。
“這才是真正的戰爭,你死我活,殘酷異常,而不是你們小兒輩腦中的精忠報國、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鄔文化在後麵看著,見韓升韓變二人似乎心有不忍,故意如此說道。
韓升二人顯然被‘小兒輩’三字給惹惱,瞪著鄔文化,“將軍忒也瞧不起人,我兄弟二人也是出身將門世家,從小就與軍士廝混,這等小場麵,見的也多了。”
鄔文化微笑看著韓升韓變二人吹牛,也不揭穿,而是溫和說道,“那就請二位小將軍,打點啟程吧。”
韓升韓變這才展顏,招唿三千萬刃軍一起撤退。
薑子牙在楊戩護衛之下,一直逃出了汜水關,遠遠看著城中火光,心下不樂,歎息一聲,“此乃三十六路伐西岐之數未滿,故受此劫。”
“似你這等虛偽之人,就該與那城中軍士一齊燒死才對。”
薑子牙正歎息間,猛然聽見背後有人如此說話,大喊一聲:“誰?”
而楊戩的反應更快,在那人話剛出口之時,就已經揮動三尖兩刃刀,與來人戰在一處。
“羽翼仙?怎得是你?前番我不是和你說過了,那是有人挑撥,我從未說過那些欺心之語。”
“我此來不為別事,乃是問你一句,你們把我兄長孔宣,弄到哪裏去了?”
“孔宣,是你的兄長?”薑子牙恍然,以前還不知道這一層。
“師叔不必與他多言,速離此地,此人武藝高強,我也擋不住太久。”薑子牙還在那裏磨牙,楊戩則早急成一團。
薑子牙這才醒悟,自己在這裏,不但幫不上忙,還是楊戩的拖累,急忙轉身向蘆篷跑去。
可羽翼仙自接到孔宣符令之後,就未迴汜水關,一直在尋找機會,埋伏多時,才遇到薑子牙和楊戩單獨兩人在此,豈能輕易讓他逃迴蘆篷?
手中雙劍與楊戩爭鬥不休,隻口中輕吹口氣,就在空中化為一把利劍,向薑子牙斬過去。
薑子牙一看,忙換個方向,遠離蘆篷而逃。
楊戩心中惱怒,手上力氣又大了幾分,可一個往前衝突,一個勢要攔截,當然是攔截的更加吃虧。
三人就這樣,一個逃,一個追,一個打,漸漸跑的遠了。
城中鬧出這般大的動靜,燃燈等人終於察覺出不對勁來,剛開始看見火光,隻以為城中走水,及至發現不對,卻又不及趕來。
那萬刃車一經發動,就是風火萬刃齊出,正是一鼓作氣的戰法,未等救援,就已經結束。
燃燈隻得掐指算算薑子牙動向,微皺眉頭,吩咐道:“你等去城中救援士卒,我去接迴子牙。”
也沒明說,薑子牙正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是自己朝著薑子牙等人追來。
追了一陣,卻又自思,“帝辛營中左道之人不少,各個身懷異術,修為未必多高,卻是陰險異常。
“我對此人不知就裏,還是想個辦法,以智取之,好過莽撞冒險。”
於是燃燈隻遠遠吊在薑子牙三人後麵,確保子牙安全即可,也不上前。
直到將近黎明時分,看見三人全都腳步散亂,追趕逃遁速度也慢了下來,這才趕在前麵。
燃燈變做普通漁翁,就在江邊垂釣,還故意作歌: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其聲高亢,直接送到薑子牙耳中。
薑子牙聽見,頓時心生疑惑,這不是自己以前在磻溪隱居之時所作的歌嗎?此處怎麽會有人吟誦?
難不成自己的賢名都已經傳到了這裏,所以人們爭相效仿?
雖然後麵羽翼仙趕的急,薑子牙還是不由自主順著歌聲跑過去。
剛到江邊,就看見燃燈所化的漁翁,安靜坐在那裏垂釣,薑子牙開口問道:“老丈,不知此歌,你從哪裏聽來?”
燃燈擺擺手,示意噤聲,又伸手指一塊大石,要薑子牙安坐。
薑子牙本想我正逃命呢,哪有功夫陪你垂釣?可看見燃燈氣度斐然,也非常人,想起師父囑咐,“每逢為難之際,必有人援手。”於是心下稍安,坐在石上。
沒一刻,楊戩和羽翼仙二人邊打邊跑過來,看見這等靜謐景象,不由得停手。
楊戩暗中睜開眉心豎眼,認出燃燈真身,自然安靜侍立,羽翼仙則是遠遠看著,也不靠近,也不逃走。
“諸位遠道而來,還未用飯吧,我這籃中有些點心,諸位可自行取用,也是相逢一場。”燃燈背對著幾人,緩緩開口,端的一副世外高人之像。
薑子牙求助的看了楊戩一樣,見楊戩點頭,遂取了一盤點心,與楊戩分而食之。
“這位兄弟為何不吃?我乃此處漁翁,與你幾人俱不相識,你還怕我害你不成?”
羽翼仙搖搖頭,一副幼兒園聽話乖寶寶的樣子,“我不是懷疑老丈,而是帝辛說了,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原文羽翼仙就是因為貪吃,吃了燃燈隨身念珠變化的點心,從而被燃燈所製,依帝辛的性子,當然會早早囑咐與他了。
可燃燈一聽,卻差點吐血,帝辛帝辛,又是帝辛,這帝辛都被囚禁了,怎得還是陰魂不散,處處與自己作對?
一氣之下,燃燈也不偽裝了,直接揮動魚竿,就向羽翼仙頭上砸下,那魚竿在半空中恢複原形,正是乾坤尺。
幸得羽翼仙聽了帝辛吩咐,免去一劫,此時見狀,識得燃燈厲害,直接化出原形,扇動雙翅,就往界牌關方向逃去。
他早已探聽的明白,帝辛的大軍都撤向界牌關了,隻要到了那裏,燃燈道人投鼠忌器,自己就可以躲過這一劫。
“我去擒拿此人,你護著子牙先迴。”燃燈道人吩咐楊戩,自己則飛身去追羽翼仙。
“此人是孔宣兄弟,捉住此人,日後若果真歸於西方,也能向教主請功。”這才是燃燈道人心中真實的想法。
羽翼仙急扇雙翅,卻逃不過燃燈駕雲,眼看就要追上,突然斜刺裏飛出一條金鞭,呈蛟龍之勢,張牙舞爪向燃燈撲過去。
“帝辛?”燃燈道人驚慌大叫,雖然帝辛在此,也未必就能奈何的了燃燈,可一時之間,燃燈還是有些失神。
“非也,不是大王,而是本太師在此。”
聞仲!
原來,聞仲得到陳奇傳信,二人當即動身,日夜兼程,終於在昨夜趕到汜水關。
正接住鄔文化的大軍一行人,聞仲將大軍送至界牌關,又獨自一人動身,因多寶道人在此布陣,乃是聞仲的大師伯,聞仲自然要來見禮。
此時正是在去的途中,恰逢燃燈追趕羽翼仙,正好救下。
“聞仲?你不過一三代弟子,此刻又沒有其他人在旁,也敢管我閑事,若是被我所擒,怕是你就要去與帝辛作伴了。”
燃燈道人認出聞仲,當然不會害怕,有些不以為然說道。
“那我就討教一番,看看道友本事。”
聞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仍是跨坐墨麒麟,卻伸手向上一指,頓時,一朵裏許大小慶雲憑空生出,將聞仲護住。
而且那慶雲垂下百十條瓔珞,在那裏晃動不休。
燃燈此時才真正色變,“你,你成就大羅之身了?”
聞仲手撫長髯,欣慰中帶著擔憂,說道:“上次得大王賜下一場造化,後來一直在閉關,終於在前些日子剛剛突破。”
燃燈聽見此語,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倒不是聞仲剛剛晉升就能敵得過燃燈道人,而是燃燈自覺沒有把握一時半刻就拿下聞仲,若是耽擱時間長了,惹得附近的多寶道人出來,又要多生變故,故此離去。
等燃燈離開,聞仲羽翼仙二人各自敘禮,羽翼仙自行離開,聞仲挽留不住,隻得告別,自去拜訪多寶道人。
與此同時,金靈聖母迴轉碧遊宮,見到了通天教主。
“師尊,帝辛被三聖皇囚禁,還望師尊援手。”
曆經波折,自己終於破關進城了,而且,這隻是一個開始,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再破四關,進朝歌,完成封神大業。
薑子牙心情激蕩難平,不免失於打點,白日裏探馬又探的仔細,城中沒有埋伏,故此放心睡去。
時至三更,汜水關東門外密林,鄔文化召來韓升韓變,“今夜月黑風高,正是你等立功之時,將萬刃軍整頓齊整,分三排站立在汜水東門外,等我將令。”
韓升兄弟二人不明就裏,也沒有多言,忙指揮軍士按照吩咐站定。
不一時,就見鄔文化帶著那一千道人軍團,來到萬刃軍背後站定,韓升兄弟二人更是一頭霧水。
道人軍團據說是帝辛甫登大位,就一直在準備的秘密軍團,一向不在人前顯現,唯一的一次出手,也是在南鎮建設聖城。
除此之外,再無人見過其威勢,若論與人交手,道人軍團更是一次也無。
即便如此,道人軍團在天子親軍中也是地位超然,無人膽敢小瞧。
韓升韓變站在萬刃軍最前方,卻忍不住迴頭,看道人軍團如何動作。
就見道人軍團齊整整掐訣念咒,動作絲毫不差,宛如一個凝結的整體,口中則喃喃低語,千人低語也宛如一人開口。
因離的較遠,韓升韓變隻聽見‘嗡嗡’聲,猛然間,嗡嗡聲止,道人軍團整齊道一聲:“起”。
韓升韓變二人就感覺腳下地麵,突然開始向上湧動,忙穩住身形,也幸得萬刃軍也是精挑細選的百戰之士,無一點慌亂,隻默默隨地麵升高。
過得半晌,韓升韓變二人才停止向上,此時,他們腳下的土地,已經與汜水關東門城牆齊平。
而第二排的軍士,則一直升到比前排更高一丈的位置,這才停下,第三排則再高一丈。
最終,形成了長五裏,寬三丈,最低五丈,最高七丈的三層土台,汜水關內的一切,都在土台上士卒的眼皮地下,看的清清楚楚。
韓升韓變這才明白,為何道人軍團如此得帝辛看重,雖然個體修為不高,千人合力,築起的土台,比起一名金仙單獨施力,要強大的多。
雖然韓升韓變沒有親眼見過金仙出手,但聽師父法戒當年描述,金仙施展土行法術,絕沒有如此威力。
更難得的是,千人施法宛如一個,而且並沒有弄出太大的動靜,城中西岐軍到現在,還一無所知呢。
這份控製力,才是更恐怖的。
“韓升韓變聽令。”就在二人思考間,聽見背後鄔文化傳令,忙齊聲迴道:“末將在此。”
“傳令萬刃軍,按平日演練之法,向城內催動風火刀劍,至力竭而止。”
“末將遵命。”二人一陣興奮,這場功勞,來的也太輕易了一些,根本不用上陣廝殺,隻在此催動萬刃車,就可屠盡城中西岐人。
就見二人又是習慣性把頂上發冠除去,弄成批頭散發模樣,把手中槍一擺,暴喝一聲,“殺”,三千萬刃軍齊齊發動。
就見:
“狂風號號沙石滾,烈焰騰騰大地紅。
“風借火勢,涼風接著熱浪;火助風威,火舌暴衝丈長。
“大將中刀,盡皆掉下鞍橋;小卒中劍,血洞直透胸前。
“風起處遮天迷地,火來時煙飛焰裏。
“寒風無情推人走,烈焰有意舔馬犢。
“忙壞了子牙元帥,攪亂了西岐行營。
“本來就黑夜黃昏,更好似陰間地獄。”
薑子牙本來在銀安殿內熟睡,忽聽見兵刃撞擊之聲,忙披衣起身,還未出房間,遠遠傳來人馬嘶鳴聲、房梁掉落聲、木材被燒的‘辟剝’聲,從窗戶上映出一片紅來。
“莫不是走水了?還是有敵人埋伏?”
剛推開門,正好有楊戩前來,“師叔,大事不好,我等中了奸計了。”
“啊,不是說沒有埋伏嗎?”薑子牙大驚失色,也顧不得去追究探馬之責,“快快整頓軍馬對戰。”
楊戩急道:“師叔快走,城中是沒有埋伏,城外不知何時布置了三千紙風車,也不是何種左道法寶,發動之時,風火齊動,還有萬千兵刃從中飛出。
“我剛剛準備查探一番,根本無法靠近,連我都是這般,普通士卒更是毫無反抗之力。
“師叔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聽楊戩如此說,薑子牙也顧不得那許多了,一招手,將杏黃旗裹住身子,低頭鼠竄而逃。
再說韓升韓變這邊,因為士卒都是全力而為,力氣消耗極快,不一時,各個力竭,依令停止。
再看汜水關,哪還有一件整齊房屋?入眼處,滿目瘡痍,到處是斷壁殘垣,更有殘肢斷臂,受傷的軍士不停打滾哀嚎,千金買來的寶馬,在那裏一抽一抽的掙命。
“這才是真正的戰爭,你死我活,殘酷異常,而不是你們小兒輩腦中的精忠報國、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鄔文化在後麵看著,見韓升韓變二人似乎心有不忍,故意如此說道。
韓升二人顯然被‘小兒輩’三字給惹惱,瞪著鄔文化,“將軍忒也瞧不起人,我兄弟二人也是出身將門世家,從小就與軍士廝混,這等小場麵,見的也多了。”
鄔文化微笑看著韓升韓變二人吹牛,也不揭穿,而是溫和說道,“那就請二位小將軍,打點啟程吧。”
韓升韓變這才展顏,招唿三千萬刃軍一起撤退。
薑子牙在楊戩護衛之下,一直逃出了汜水關,遠遠看著城中火光,心下不樂,歎息一聲,“此乃三十六路伐西岐之數未滿,故受此劫。”
“似你這等虛偽之人,就該與那城中軍士一齊燒死才對。”
薑子牙正歎息間,猛然聽見背後有人如此說話,大喊一聲:“誰?”
而楊戩的反應更快,在那人話剛出口之時,就已經揮動三尖兩刃刀,與來人戰在一處。
“羽翼仙?怎得是你?前番我不是和你說過了,那是有人挑撥,我從未說過那些欺心之語。”
“我此來不為別事,乃是問你一句,你們把我兄長孔宣,弄到哪裏去了?”
“孔宣,是你的兄長?”薑子牙恍然,以前還不知道這一層。
“師叔不必與他多言,速離此地,此人武藝高強,我也擋不住太久。”薑子牙還在那裏磨牙,楊戩則早急成一團。
薑子牙這才醒悟,自己在這裏,不但幫不上忙,還是楊戩的拖累,急忙轉身向蘆篷跑去。
可羽翼仙自接到孔宣符令之後,就未迴汜水關,一直在尋找機會,埋伏多時,才遇到薑子牙和楊戩單獨兩人在此,豈能輕易讓他逃迴蘆篷?
手中雙劍與楊戩爭鬥不休,隻口中輕吹口氣,就在空中化為一把利劍,向薑子牙斬過去。
薑子牙一看,忙換個方向,遠離蘆篷而逃。
楊戩心中惱怒,手上力氣又大了幾分,可一個往前衝突,一個勢要攔截,當然是攔截的更加吃虧。
三人就這樣,一個逃,一個追,一個打,漸漸跑的遠了。
城中鬧出這般大的動靜,燃燈等人終於察覺出不對勁來,剛開始看見火光,隻以為城中走水,及至發現不對,卻又不及趕來。
那萬刃車一經發動,就是風火萬刃齊出,正是一鼓作氣的戰法,未等救援,就已經結束。
燃燈隻得掐指算算薑子牙動向,微皺眉頭,吩咐道:“你等去城中救援士卒,我去接迴子牙。”
也沒明說,薑子牙正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是自己朝著薑子牙等人追來。
追了一陣,卻又自思,“帝辛營中左道之人不少,各個身懷異術,修為未必多高,卻是陰險異常。
“我對此人不知就裏,還是想個辦法,以智取之,好過莽撞冒險。”
於是燃燈隻遠遠吊在薑子牙三人後麵,確保子牙安全即可,也不上前。
直到將近黎明時分,看見三人全都腳步散亂,追趕逃遁速度也慢了下來,這才趕在前麵。
燃燈變做普通漁翁,就在江邊垂釣,還故意作歌: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其聲高亢,直接送到薑子牙耳中。
薑子牙聽見,頓時心生疑惑,這不是自己以前在磻溪隱居之時所作的歌嗎?此處怎麽會有人吟誦?
難不成自己的賢名都已經傳到了這裏,所以人們爭相效仿?
雖然後麵羽翼仙趕的急,薑子牙還是不由自主順著歌聲跑過去。
剛到江邊,就看見燃燈所化的漁翁,安靜坐在那裏垂釣,薑子牙開口問道:“老丈,不知此歌,你從哪裏聽來?”
燃燈擺擺手,示意噤聲,又伸手指一塊大石,要薑子牙安坐。
薑子牙本想我正逃命呢,哪有功夫陪你垂釣?可看見燃燈氣度斐然,也非常人,想起師父囑咐,“每逢為難之際,必有人援手。”於是心下稍安,坐在石上。
沒一刻,楊戩和羽翼仙二人邊打邊跑過來,看見這等靜謐景象,不由得停手。
楊戩暗中睜開眉心豎眼,認出燃燈真身,自然安靜侍立,羽翼仙則是遠遠看著,也不靠近,也不逃走。
“諸位遠道而來,還未用飯吧,我這籃中有些點心,諸位可自行取用,也是相逢一場。”燃燈背對著幾人,緩緩開口,端的一副世外高人之像。
薑子牙求助的看了楊戩一樣,見楊戩點頭,遂取了一盤點心,與楊戩分而食之。
“這位兄弟為何不吃?我乃此處漁翁,與你幾人俱不相識,你還怕我害你不成?”
羽翼仙搖搖頭,一副幼兒園聽話乖寶寶的樣子,“我不是懷疑老丈,而是帝辛說了,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原文羽翼仙就是因為貪吃,吃了燃燈隨身念珠變化的點心,從而被燃燈所製,依帝辛的性子,當然會早早囑咐與他了。
可燃燈一聽,卻差點吐血,帝辛帝辛,又是帝辛,這帝辛都被囚禁了,怎得還是陰魂不散,處處與自己作對?
一氣之下,燃燈也不偽裝了,直接揮動魚竿,就向羽翼仙頭上砸下,那魚竿在半空中恢複原形,正是乾坤尺。
幸得羽翼仙聽了帝辛吩咐,免去一劫,此時見狀,識得燃燈厲害,直接化出原形,扇動雙翅,就往界牌關方向逃去。
他早已探聽的明白,帝辛的大軍都撤向界牌關了,隻要到了那裏,燃燈道人投鼠忌器,自己就可以躲過這一劫。
“我去擒拿此人,你護著子牙先迴。”燃燈道人吩咐楊戩,自己則飛身去追羽翼仙。
“此人是孔宣兄弟,捉住此人,日後若果真歸於西方,也能向教主請功。”這才是燃燈道人心中真實的想法。
羽翼仙急扇雙翅,卻逃不過燃燈駕雲,眼看就要追上,突然斜刺裏飛出一條金鞭,呈蛟龍之勢,張牙舞爪向燃燈撲過去。
“帝辛?”燃燈道人驚慌大叫,雖然帝辛在此,也未必就能奈何的了燃燈,可一時之間,燃燈還是有些失神。
“非也,不是大王,而是本太師在此。”
聞仲!
原來,聞仲得到陳奇傳信,二人當即動身,日夜兼程,終於在昨夜趕到汜水關。
正接住鄔文化的大軍一行人,聞仲將大軍送至界牌關,又獨自一人動身,因多寶道人在此布陣,乃是聞仲的大師伯,聞仲自然要來見禮。
此時正是在去的途中,恰逢燃燈追趕羽翼仙,正好救下。
“聞仲?你不過一三代弟子,此刻又沒有其他人在旁,也敢管我閑事,若是被我所擒,怕是你就要去與帝辛作伴了。”
燃燈道人認出聞仲,當然不會害怕,有些不以為然說道。
“那我就討教一番,看看道友本事。”
聞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仍是跨坐墨麒麟,卻伸手向上一指,頓時,一朵裏許大小慶雲憑空生出,將聞仲護住。
而且那慶雲垂下百十條瓔珞,在那裏晃動不休。
燃燈此時才真正色變,“你,你成就大羅之身了?”
聞仲手撫長髯,欣慰中帶著擔憂,說道:“上次得大王賜下一場造化,後來一直在閉關,終於在前些日子剛剛突破。”
燃燈聽見此語,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倒不是聞仲剛剛晉升就能敵得過燃燈道人,而是燃燈自覺沒有把握一時半刻就拿下聞仲,若是耽擱時間長了,惹得附近的多寶道人出來,又要多生變故,故此離去。
等燃燈離開,聞仲羽翼仙二人各自敘禮,羽翼仙自行離開,聞仲挽留不住,隻得告別,自去拜訪多寶道人。
與此同時,金靈聖母迴轉碧遊宮,見到了通天教主。
“師尊,帝辛被三聖皇囚禁,還望師尊援手。”